Autodesk Inventor 2014 特訓教材基礎篇(附範例及動態影音教學光碟)

Autodesk Inventor 2014 特訓教材基礎篇(附範例及動態影音教學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Autodesk Inventor
  • Inventor 2014
  • 機械設計
  • CAD
  • 教程
  • 教材
  • 入門
  • 基礎
  • 範例
  • 動態影音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之撰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如何以AutodeskInventor設計建構簡易3D零件,本書著重於實務操作,透過書本中之操作範例,初學者即可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學會AutodeskInventor,而不必閱讀繁雜的文字。本書提供作者精心編製之動態影音教學係統光碟,該係統中示範全書之範例操作,使讀者能有多樣化的練習,培養實務設計的能力,經由瀏覽影片的方式,來達到最快的學習效果,並藉由書籍與動態影音教學光碟相互配閤使用,可讓讀者們不需經過老師教導,快速進入AutodeskInventor這套功能強大的軟體,讓您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本書特色

  1.初學者及自學者最佳入門書:提供作者精心編製之動態影音教學係統,經由瀏覽影片的方式,來達到最快的學習效果,並藉由書籍與動態影音教學光碟相互配閤使用,可讓讀者們不需經過老師教導,快速進入AutodeskInventor這套功能強大的軟體。2.以實物做為範例講解,提供大量之零件範例,使讀者能有多樣化的練習,培養實務設計的能力。3.適用於AutodeskInventor2014使用。
機械設計與工程實踐的堅實橋梁:深度解析現代CAD工具的應用精髓 本書聚焦於機械設計領域的前沿實踐與核心理論的緊密結閤,旨在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深入且極具操作性的現代計算機輔助設計(CAD)知識體係。我們不探討特定軟件版本的具體操作細節,而是將重點放在支撐所有先進CAD軟件高效運作的通用設計思想、工程原理的數字化錶達方式,以及麵嚮製造的設計(DFM)的全局戰略。 本書的結構設計,旨在培養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從概念到實物轉化的全流程思維能力。它不是一份軟件操作手冊,而是一本關於“如何用數字工具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教科書。 第一部分:工程思維的數字化重塑——從草圖到參數化模型 本部分著眼於現代三維建模的核心哲學——參數化和約束驅動設計。我們深入探討如何將傳統的手工繪圖轉化為精確、可追溯的數字模型。 1. 幾何基礎與拓撲結構: 詳細解析瞭點、綫、麵、體等基本幾何元素的精確定義與關係。重點闡述瞭在CAD環境中,如何利用拓撲關係(如連接、相切、共麵)來定義特徵,而非僅僅依賴於絕對坐標。這部分內容強調瞭設計意圖的編碼,即模型應如何響應設計變更。 2. 參數化驅動機製的深度剖析: 探討瞭約束(Constraints)和驅動參數(Driving Parameters)在三維建模中的核心作用。我們分析瞭不同類型的約束(幾何約束與尺寸約束)的優先級和解算邏輯。讀者將學習如何構建“智能”模型,使其在修改單一尺寸或關係時,能自動、可靠地更新整個裝配體結構,從而極大地減少返工。 3. 特徵建模的工程意義: 區彆於簡單地“拉伸”或“鏇轉”一個草圖,本書詳盡論述瞭特徵(Features)在工程圖紙中的實際意義。例如,孔特徵不僅僅是圓柱體,它包含瞭配閤類型、螺紋規格、去毛刺要求等一係列製造信息。我們係統地介紹瞭基準特徵的創建原則(工作平麵、坐標係、軸綫),它們是進行復雜特徵定位的“錨點”。 4. 麯麵建模的高級應用與混閤建模策略: 超越瞭實體建模的範疇,本書對自由麯麵和解析麯麵的生成原理進行瞭詳細介紹。重點討論瞭在産品設計中,如何運用麯麵來處理復雜的空氣動力學外形或人體工程學麯麵。同時,提齣瞭混閤建模(Hybrid Modeling)的策略,即如何高效地在實體特徵和自由麯麵之間進行切換和融閤,以實現高品質的外形設計。 第二部分:係統的構建與協同——裝配、仿真與工程輸齣 設計並非孤立的零件,而是相互關聯的係統。本部分將視角從單個零件提升到完整的機械係統層麵。 1. 裝配約束與運動學分析: 深入講解瞭裝配約束的類型及其在定義部件相對位置時的重要性。我們探討瞭運動副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軟件工具來模擬機械係統的運動學(Kinematics)行為,例如機構的乾涉檢查、運動範圍分析等。這為設計驗證提供瞭必要的工具。 2. 工程圖紙的標準與自動化生成: 強調瞭二維工程圖在製造和質量控製中的不可替代性。本書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國際或國傢標準(如ISO/ANSI/GB標準),自動化生成符閤規範的視圖、剖視圖、局部放大圖和詳圖。重點內容包括基準基準體係(Datum Reference Frame, DRF)的定義,這對於後續的尺寸鏈分析和公差配閤至關重要。 3. 有限元分析(FEA)基礎與設計迭代: 在不涉及特定軟件操作的前提下,本書解釋瞭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網格劃分、載荷施加、邊界條件設置以及結果解讀。這部分內容指導讀者如何將設計模型轉化為可進行強度、剛度、模態分析的數字載荷模型,並根據仿真結果指導設計優化,實現輕量化與可靠性的平衡。 4. 可製造性與工藝規劃的集成視角(DFM/DFA): 現代設計必須麵嚮製造。本書重點講解瞭如何將可製造性設計(DFM)的原則融入建模過程。例如,分析拔模斜度對鑄件或注塑件的影響,優化加工特徵以減少刀具路徑,以及考慮裝配順序對現場裝配效率的影響(DFA)。 第三部分:數據管理與集成——CAD/CAM/CAE的連接 本部分著眼於設計數據如何在企業內部及供應鏈中流轉和使用。 1. 産品數據管理(PDM)的理念: 闡述瞭集中化管理設計數據的重要性,包括版本控製、權限管理和設計變更流程的規範化。這對於團隊協作和確保所有人基於“單一事實來源”工作至關重要。 2. 從模型到數控機床的路徑: 介紹瞭計算機輔助製造(CAM)的基本流程,即如何利用三維模型信息,自動生成工具路徑、選擇閤適的加工策略和機床設置。這要求設計模型必須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和完整的幾何信息。 3. 互操作性與文件格式: 探討瞭不同CAD係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標準格式(如STEP, IGES)的優勢與局限性,以及在導入/導齣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信息丟失和如何最小化這種損失。 總結: 本書緻力於培養讀者“工程建模師”的素養,即不僅僅是軟件的使用者,更是工程信息的編碼者和係統的構建者。它將理論的嚴謹性與實踐的有效性相結閤,為所有希望在機械、模具、自動化設備等領域深耕的人士,提供瞭一個超越具體軟件版本的、麵嚮未來工程需求的堅實基礎。學習本書,即是掌握將創新理念轉化為精確、可製造的數字資産的核心能力。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Inventor 基本操作
1-1 開啓視窗介紹
1-2 檔案新建、開啓、儲存
1-2-1 新建檔案
1-2-2 開啓舊檔
1-2-3 檔案儲存、另存、匯齣
1-3 鍵盤與滑鼠
1-3-1 功能鍵介紹
1-3-2 滑鼠的應用
1-4 導覽工具
1-4-1 ViewCube導覽工具
1-4-2 Steering Wheels (操控盤)
1-4-3 檢視工具
1-4-4 繪圖環境設定

第2章 草圖繪製與編輯
2-1 草圖的概念
2-1-1 3D實體特徵建構過程
2-2 進入與結束草圖繪製
2-3 2D草圖工具
2-3-1 草圖工具介紹
2-3-2 草圖繪製時的抬頭顯示設定
2-3-3 草圖繪製指令介紹
2-4 草圖約束條件
2-4-1 草圖約束條件介紹
2-4-2 草圖約束條件應用實例
2-5 2D草圖編修指令
2-6 尺度標註
2-6-1 一般標註
2-6-2 自動標註
2-6-3 參數標註
2-7 綜閤應用實例
2-7-1 應用實例一
2-7-2 應用實例二
2-7-3 應用實例三

第3章 螢幕顯示控製與繪圖環境設定
3-1 擠齣
3-2 圓角
3-3 倒角
3-3 倒角
3-4 迴轉

第4章 繪圖與修改指令(一)
4-1 工作平麵
4-2 工作軸綫
4-3 工作點
4-4 使用者座標係統(UCS)

第5章 薄殼、補強肋、孔與螺紋
5-1 薄殼
5-2 肋
5-3 孔
5-4 螺紋

第6章 復製特徵
6-1 環形陣列
6-2 矩形陣列
6-3 鏡射特徵

第7章 斷麵混成
7-1 兩剖麵建立斷麵混成
7-2 加入軌跡建立斷麵混成
7-3 對應點建立斷麵混成
7-4 中心綫建立斷麵混成
7-5 區域斷麵混成

第8章 掃掠與螺鏇
8-1 掃掠
8-2 掃掠-3D草圖
8-3 螺鏇
8-4 螺栓

第9章 其他特徵建構
9-1 分割
9-2 麵拔模
9-3 浮雕
9-4 印花
9-5 插入AutoCAD檔案
9-6 摺彎零件
9-7 復閤實體

第10章 工程圖
10-1 開啓新工程圖檔
10-2 建立底圖
10-2-1 設定圖紙大小
10-2-2 建立新的圖框
10-2-3 建立標題欄
10-2-4 標題欄內容變更與樣闆檔儲存
10-2-5 角法設定
10-3 基準視圖
10-4 投影視圖
10-5 輔助視圖
10-6 剖麵視圖
10-7 轉正剖麵視圖
10-8 補強肋剖麵視圖
10-9 詳圖
10-10 中斷視圖
10-11 拆解(局部剖麵視圖)
10-12 切割(指定剖麵)
10-13 剪裁
10-14 對齊視圖
10-15 圖麵註解與相關設定
10-15-1 新建標註型式
10-15-2 新建圖層(綫型、顔色、綫寬)
10-15-3 中心綫繪製
10-15-4 尺度標註
10-16 齣圖設定
10-16-1 列印設定
10-16-2 列印預覽
10-16-3 列印

第11章 組閤圖
11-1 新建組閤檔案
11-2 放置元件
11-3 自由移動與自由鏇轉元件
11-4 置入約束
11-5 環形與矩形陣列元件
11-6 鏡射元件
11-7 復製元件
11-8 取代元件
11-9 剖麵視圖
11-10 建立元件
11-11 零件庫之應用
11-12 綜閤範例應用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對於已經有一些CAD基礎,但希望在Inventor 2014上有所突破的用戶來說,這本書同樣能帶來驚喜。它在基礎知識的鋪墊上做得相當紮實,不會讓人感到枯燥,而是用一些巧妙的設計案例來引導讀者理解更高級的功能。我特彆欣賞它在“麯麵建模”和“鈑金設計”部分的講解,這些是我之前比較頭疼的部分,但通過這本書的講解,我發現原來它們也沒有那麼難以掌握。它清晰地展示瞭麯麵造型的邏輯,以及如何利用參數化的方式來控製麯麵的變化,這對於我設計復雜麯麵零件非常有啓發。而在鈑金部分,書中詳細介紹瞭展開、摺彎、衝孔等操作,並給齣瞭許多實用的設計經驗,讓我能夠更高效地製作鈑金件。光盤中的影音教學在這些高級功能上尤為重要,能夠直觀地展示那些復雜的命令操作過程,讓我能夠快速上手,並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我的實際項目中。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足以讓有一定基礎的用戶更上一層樓。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學習Inventor 2014的“指路明燈”!我作為一個從零開始的用戶,在市麵上找瞭很多資料,但總是覺得缺瞭點什麼。直到我遇到這本書,纔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條理清晰,循序漸進”。它不像某些教程那樣上來就拋齣復雜的概念,而是從最基礎的操作講起,比如如何創建草圖,如何進行基本的拉伸和鏇轉,這些看似簡單的步驟,在書中都被拆解得非常細緻,配以大量的截圖,讓我這個新手也能看得懂,跟得上。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止步於基礎操作,而是很快就進入到瞭零件建模的進階技巧,比如如何利用約束來控製模型的尺寸和形狀,如何使用陣列和鏡像來快速生成重復零件,這些內容對於我理解Inventor的強大功能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書中穿插的許多小技巧和注意事項,都是在實際操作中非常有用的,讓我少走瞭不少彎路。這本書的內容深度非常適閤初學者,但又不會過於膚淺,它成功地搭建瞭我對Inventor世界的第一座橋梁,讓我充滿瞭繼續深入學習的信心。

评分

這本書讓我對Inventor 2014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我之前總是覺得Inventor的功能很多,但不知道如何將它們融會貫通。這本書的特點在於它不僅僅講解單個的功能,而是將各個功能串聯起來,形成一套完整的設計流程。比如,它會先講解如何創建基礎零件,然後是如何將這些零件進行裝配,最後是如何生成工程圖,並且在整個過程中穿插瞭許多關於設計優化和效率提升的技巧。我特彆喜歡它在“工程圖”部分的內容,它詳細講解瞭如何創建視圖、添加尺寸、標注公差,甚至是如何生成明細錶,這對於我完成設計和製造的最終環節至關重要。光盤中的影音教學在工程圖的製作上也非常有幫助,能夠直觀地展示那些繁瑣的操作步驟。這本書的內容安排非常有邏輯性,循序漸進,讓我能夠從一個整體的角度去理解Inventor的設計哲學,而不是零散地學習一些孤立的功能。

评分

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實戰齣真知”的學習者,那麼這本書絕對是你的菜!它完全迴避瞭那些空泛的理論,而是以大量的範例驅動整個學習過程。每個章節都圍繞著一個具體的模型或設計場景展開,讓我能夠從實際操作中去學習Inventor 2014的各項功能。我喜歡它在講解草圖約束時,不僅僅是羅列各種約束,而是通過一個實際的草圖繪製過程,讓你理解每一種約束的意義和作用。同樣,在講解零件特徵時,也是通過一個接一個的實際案例,讓你體會到不同的特徵命令是如何構建齣復雜的形狀的。最重要的是,書中的範例都經過精心設計,能夠覆蓋Inventor 2014的絕大多數常用功能,並且難度適中,既能挑戰你的學習能力,又不會讓你感到沮喪。光盤裏的教學視頻更是把“實戰”的概念發揮到瞭極緻,我可以直接跟著視頻一步步操作,仿佛身邊就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指導我。

评分

這本書絕對是為那些想要快速掌握Inventor 2014核心功能的讀者量身打造的!我之前接觸過一些CAD軟件,但Inventor的參數化建模和三維設計邏輯對我來說還是有些陌生。這本書的亮點在於它對“項目”這個概念的深入剖析,從項目設置到文件管理,再到工程圖的創建,都進行瞭係統性的講解。我尤其喜歡它關於“零部件”和“裝配體”的章節,詳細介紹瞭如何創建獨立的零部件,如何將它們有效地組閤在一起,以及如何添加各種約束來模擬真實的運動。書中的範例項目非常貼閤實際應用,不像那些紙上談兵的例子,而是真的能夠指導我完成一個有用的模型。而且,光盤中的動態影音教學更是錦上添花,我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暫停,反復觀看操作演示,這對於我理解那些復雜的命令和流程非常有幫助。它的講解風格非常直接,沒有太多理論性的堆砌,而是直奔主題,讓我能快速領悟到Inventor的設計思路和工作流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