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自製書櫃、桌椅、櫥櫃、畫框也沒問題的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
以奠定初學者基礎為主軸,為專業木工師傅親自示範的圖解式實用木工書。
將基本功細心融入5件大型重點作品的製作步驟內,從初級、中級至高級,藉由正確地逐一練習纍積經驗,一關一關進階,培養齣紮實的實力。
即便是看似簡單的作業,如:測量尺寸角度、畫墨綫記號等,其實都蘊藏著讓後續作業更順暢的各種道理,若能一開始就培養良好習慣,正確安全地善用工具輔助,慎重掌握每個步驟的準確度,一定能享受到順利組裝時的愉快,也會對往後精進木工技術加倍有信心,本書就是希望能讓有心想學習木工的人,即便是看書自學也能腳踏實地。
本書特色
1最易懂-新手製作也沒問題的基礎技巧
一無所知也不怕,從常用的木材介紹&如何挑選工具開始,再切入基本組裝及錶麵修飾的概念講解。用極具份量的頁數和圖片,詳述一件木工作品從頭到尾的製作過程。
2最安心-絕對不馬虎的示範特寫圖
大量的細部特寫圖,提供眼見為憑的技巧教學。就是要讓你看得清清楚楚。
3好專業-重點提醒讓製程更順暢
專業木工老師分享製作訣竅,讓製作過程事半功倍不挫摺。
4最完整-開始製作到結尾塗裝全兼顧
塗裝重點、塗料種類介紹及實例示範等,提供各種濃淡妝的風格選擇。
作者簡介
「DOPA!」編輯部
「DOPA!」是目前日本唯一的DIY假日木工主題雜誌,而由其編輯部所策劃的DIY series特刊,內容涵蓋露颱、披薩窯、麵包窯、室內車庫&戶外車庫、柵欄、玄關、庭園小屋、工房、BBQ烤肉爐製作等庭園相關規畫,到木工、收納、空間翻修等,提倡以自己動手做來改造居傢,為「DOPA!」雜誌的主要精神。
審訂者簡介
專業審訂 陳秉魁 老師
現為「當代木工藝術研習所」專職教師,從事現代木工藝教學及工藝創作。
曆年展覽創作:
2012年九月
「伊通公園」藝術空間,舉辦「甘作江湖-廢材」陳秉魁木工創作展。
2010年四月
齣版木工書:《樂活木工輕鬆作:木工雕刻機與Router Table的魔法奇招》
2007年一月
齣版木工書:《做一個漂亮的木榫:木工雕刻機與修邊機的進階使用》
2007年六月
創作作品「CD´S MAN NO.2-患電腦癥候群的人:二愣子」,參加總統府藝廊展齣「工藝有夢-總統府文化颱灣特展」。
2000年
創作作品「變形的錶情」榮獲第八屆颱灣工藝設計競賽入選。
當代木工藝術研習所 榖歌部落格
chinesewoodworking.blogspot.tw/
﹝前言﹞
歡迎來到快樂的木工傢具手作世界06
圖解.木工作品基本技巧
書櫃08
桌子10
椅子12
櫥櫃14
畫框16
木工入門‧基本必學技巧
提升作品完成度的簡易木工技巧
Technique1對接、邊接18
Technique2螺釘木塞19
Technique3搭接20
Technique4木釘接閤22
Technique5指接榫24
Technique6方榫26
Technique7修邊倒角28
木材的基礎知識30
工具挑選入門32
﹝Part1﹞
Woodwork Techniques
木工基本技巧總導覽
1測量.畫綫做記號36
測量木材尺寸36/測量木材直角37/在木材上畫綫、做記號39
2裁切42
鋸子的直綫裁切42/鋸子的角度裁切44/鋸子的斜麵裁切44/手提綫鋸機的直綫裁切45/手提綫鋸機的角度裁切&斜麵裁切46/手提綫鋸機的麯綫裁切47/手提圓鋸機的直綫裁切48/手提圓鋸機的角度裁切50/手提圓鋸機的斜麵裁切51/綫鋸機的鋸齒綫裁切和麯綫裁切52
3鑽孔54
在木材上鑽孔54/完美鑽孔作業必備的輔助工具55
4鑿孔58
在木闆上鑿孔開槽58
5去除廢料61
切除木材的一部分 61
6接閤.組裝62
使用接著劑接閤62/使用釘子接閤63/使用螺絲接閤64/隱藏釘頭66/木釘榫接組裝68/餅乾榫組裝70/搭接組裝71/半槽搭接組裝72/指接榫組裝74/方榫接閤76
7研磨.修飾80
使用電動拋光機研磨80/使用鉋刀倒角81/使用修邊機修邊倒角82
﹝Part2﹞
Woodwork Projects
最受歡迎的木工作品Best 5 實作指南
01製作書櫃86
02製作桌子94
03製作椅子104
04製作櫥櫃114
05製作畫框124
永遠缺一颱,買也買不完的定置式木工機器?130
﹝Part3﹞
Painting Techniques for Woodwork
木工作品的塗裝技巧
務必要掌握的木工傢具塗裝重點132
室內木工傢具的塗裝.實作說明134
水性透明漆的著色塗裝134/水性漆塗裝136/上護木油+保護蠟138/仿古塗裝140
其他室內木工傢具的塗裝應用142
柿澀塗裝142/硝化縴維漆塗裝142/噴漆塗裝143/陳化塗裝143
庭園木工傢具的塗裝.實作說明144
戶外專用油漆塗裝144/染色劑塗裝145
我一直覺得,擁有自己的動手能力,能為生活增添不少樂趣和便利。尤其是在木工這方麵,總覺得能把一塊木頭變成一個溫暖的小物件,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是,網上的教學視頻總是快節奏,很多細節一閃而過,很容易讓人跟不上。這本書《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就像是一個耐心十足的老師,一點一點地教你。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實操性”,書裏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基於實際操作的,而且都有非常詳細的圖解。我之前對如何給木頭“打磨”一直很睏惑,總是覺得打磨齣來的錶麵粗糙不平。但書裏專門開闢瞭一個章節,詳細講解瞭砂紙的目數選擇、打磨的方嚮和力度,甚至還教你如何判斷打磨是否到位。我照著書裏的方法,打磨瞭我的第一個木製小盒子,效果真的驚艷到我瞭,錶麵光滑得就像鏡子一樣。而且,書裏對“安全操作”也非常重視,每一個章節都會提醒我們注意安全事項,比如戴手套、護目鏡,以及如何正確使用工具。這對於我這種新手來說,真的太重要瞭。我最近跟著書裏的指示,製作瞭一個簡單的木製置物架。以前我總是怕麻煩,不願意去測量、去切割,但這本書裏的圖示非常清晰,告訴你每一個尺寸都要怎麼量,切割綫要怎麼畫,讓我覺得整個過程都變得簡單易行。最終做齣來的置物架,不僅尺寸準確,而且非常穩固,放上東西也不會晃動。這本書真的是把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瞭一個“實踐者”,讓我真正體會到瞭木工的樂趣和價值。
评分這本《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真是讓我這個對木工有心無力的人,找到瞭一個堅實的靠山。我一直覺得,很多DIY書的“圖解”都是一種噱頭,畫得含糊不清,根本幫不上忙。但這本書,完全刷新瞭我對“圖解”的認知。它裏麵的插圖,簡直是藝術品級彆,每一張都非常清晰、精準,而且比例恰當,能夠非常直觀地展示每一個操作步驟。我最喜歡的是它對“木材的連接”那一章的講解。以前我隻會用釘子或者膠水隨便粘一下,結果東西總是搖搖晃晃。這本書裏,詳細介紹瞭各種榫卯結構的原理和製作方法,雖然聽起來很復雜,但書裏的圖解一步一步地演示,讓我能夠理解它的精妙之處,並且有嘗試製作的衝動。我最近跟著書裏的圖解,嘗試製作瞭一個小小的木製茶幾。書裏對於“榫卯的尺寸控製”、“開槽的深度和角度”都有非常詳細的標注,我嚴格按照圖示操作,最後做齣來的茶幾,連接處嚴絲閤縫,非常牢固,而且有一種古樸的美感。這本書還有一個很棒的地方,就是它會根據不同的木工項目,提供不同的“技巧提示”。比如,在講如何切割圓形的時候,它會告訴你一些特殊的輔助工具和方法,讓你能夠更輕鬆、更準確地完成。它不是那種“填鴨式”的教學,而是引導你思考,鼓勵你去嘗試,去發現問題,再去解決問題。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瞭,原來木工不隻是簡單的“鋸、刨、釘”,它裏麵蘊含著很多智慧和藝術。
评分說實話,我平常很少買這種“厚”的書,總覺得書頁越多越容易堆灰。但《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這本書,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絕對是我近幾年來買得最值的一本書瞭。我不是專業的木工師傅,隻是一個對生活有點小追求的上班族,偶爾想為傢裏添點自己動手做的溫馨小物。以前上網搜木工教程,常常是碎片化信息,要麼就是太商業化,要麼就是講得雲裏霧裏。這本書就完全不一樣瞭,它就像一個寶藏盒子,打開之後,裏麵滿滿的都是乾貨,而且還是那種非常“實在”的乾貨。我最喜歡的是它對各種木工工具的講解,不是那種簡單列個清單,而是把每種工具的用途、材質、甚至如何保養都講得清清楚楚,還有圖示告訴你拿握的方式、使用時的角度,連我這種對工具一竅不通的菜鳥,看瞭都能大概明白。而且,書裏講解的各種基礎技法,比如鋸切、刨削、打磨,都配有非常詳細的步驟圖,感覺就像是手把手在教你一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直角切割”的部分,以前我總是切得歪歪斜斜,要麼就是尺寸對不上,但看瞭這本書的圖解,我纔明白原來是握鋸的姿勢不對,或者沒有用輔助工具。現在我用直角尺配閤書裏教的方法,切齣來的木闆真是又直又準,這種小小的成功,讓我信心大增。我最近試著做一個小小的書架,雖然結構很簡單,但是書裏的細節指導,比如如何讓接口更平整、如何固定得更牢固,都幫瞭我大忙。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非常好,絕對不是那種“圖少字多”或者“圖多字少”的敷衍之作,它真正做到瞭“圖文並茂”,而且是那種真正有用的圖文。我有時候會反復翻看書裏的某幾個章節,每次都能發現一些新的細節,感覺這本書真的是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覺得值。
评分老實說,我買過不少關於居傢DIY的書籍,但很多都是“畫蛇添足”,寫得又臭又長,圖也模糊不清,看完還是不知道怎麼下手。直到我拿到這本《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我纔覺得,哦,原來一本好的DIY書應該是這樣的!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它的“超詳細”名副其實。我之前對木工完全是零基礎,連最基本的工具都叫不上名字。但這本書,它從最基礎的工具認識開始,用非常細緻的圖示告訴你,這是什麼工具,它是用來乾什麼的,怎麼安全使用。比如,在介紹鋸子的時候,它會詳細區分不同種類的鋸子,然後告訴你每種鋸子適閤鋸什麼樣的木材,還有握持鋸子的正確姿勢,以及如何施力纔能切齣整齊的直綫。我之前最頭疼的就是切木頭,總是切得歪歪扭扭,浪費瞭不少材料。但看瞭書裏關於“測量和切割”的章節,我纔明白,原來是因為我忽略瞭輔助工具的使用,以及切割時的角度和力度控製。我最近跟著書裏的指導,做瞭一個簡易的木製花架。之前以為這種東西肯定很復雜,沒想到,書裏把每一步都分解得非常詳細,從測量、切割、打磨,到最後的組裝,都有清晰的圖示和文字說明。我最喜歡的是它關於“連接和組裝”的部分,它詳細介紹瞭螺絲、釘子、膠水等不同的連接方式,以及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現在我做的花架,不僅堅固,而且連接處非常平整美觀,完全不像是我自己做的“粗糙”製品。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瞭“磨刀不誤砍柴工”的道理,也讓我對木工這項手藝有瞭更深入的瞭解和興趣。
评分我是一個對生活品質有一定要求的人,一直想為傢裏添置一些更有個性的傢具,但又覺得外麵買的成品韆篇一律,而且價格不菲。偶然的機會,我看到瞭這本《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我簡直欣喜若狂。它最大的亮點,就是它“從零開始”的教學模式,完全照顧到瞭我這種對木工一竅不通的“小白”。我最喜歡的是它對“基礎工具的認識和使用”這一部分的講解。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工具名稱,而是配有非常逼真的插圖,讓你能夠清晰地看到工具的每一個部件,然後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你,這個工具是用來做什麼的,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它。我之前看到一些教程,總是上來就講什麼“颱鋸”、“電刨”,讓我望而卻步。而這本書,它從最基本的鋸子、錘子、螺絲刀開始講起,讓你能夠一步步地建立起對木工工具的認知。而且,書裏對“木材的測量和標記”也講得非常詳細,它教你如何使用捲尺、角尺,以及如何畫齣精確的切割綫,這些基礎工作,對於保證最終作品的精度非常關鍵。我最近試著跟著書裏的圖解,製作瞭一個小型的木製書架。書裏對於“層闆的固定”以及“整體結構的穩固性”都有非常詳細的指導,讓我能夠做齣一個不僅美觀,而且非常實用的書架。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瞭,原來自己動手做傢具,不僅能夠省下一筆錢,更重要的是,能夠收獲一份獨一無二的成就感,而且這個過程本身,也充滿瞭樂趣。
评分我一直覺得“木工”這個詞聽起來就很高大上,感覺需要很多昂貴的工具和很高的技術纔能入門。但是,《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這個想法。它用最直觀、最易懂的方式,把木工的神秘麵紗一點點揭開。我尤其欣賞這本書的“循序漸進”的設計,完全照顧到瞭我這種零基礎的讀者。它不是一開始就講什麼復雜的雕刻或者傢具製作,而是從最最基礎的開始,比如怎麼安全地握住一把鋸子,怎麼辨彆木材的紋理,怎麼給木闆打磨齣光滑的錶麵。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礎知識,恰恰是木工的根基,也是我以前最容易忽略的地方。書裏的圖解真的太贊瞭,每一個步驟都有非常清晰、比例恰當的插圖,讓我能夠非常直觀地理解文字描述。比如,在講如何測量和標記切割綫的時候,它會非常細緻地畫齣尺子的擺放角度、筆的握持方式,甚至連眼睛應該看哪裏都標注得一清二楚。我之前嘗試過在網上學習,但往往是看瞭很多影片,還是記不住,而且很多關鍵的細節,因為鏡頭晃動或者講解太快,根本抓不住。這本書不一樣,你可以隨時停下來,仔細研究圖示,慢慢體會。我最近跟著書裏的指示,嘗試做瞭一個簡易的筆筒。以前我總是覺得把木闆粘起來就是完成品,但看瞭書裏關於“膠閤”的部分,我纔知道原來膠水的使用、夾具的固定、甚至乾燥的時間都很有講究。現在我做的筆筒,不僅牢固,而且連接處非常平整,我兒子都說我做的比商店裏賣的還要漂亮。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也讓我發現,原來木工並不像我想象的那麼遙不可及,隻要方法對瞭,人人都可以享受自己動手的樂趣。
评分我一直對木工有種莫名的情結,總覺得用雙手將一塊木頭變成一件有用的物品,充滿瞭創造力和成就感。但現實情況是,我就是個門外漢,對著網上那些動輒幾十個步驟的教程,常常看得雲裏霧裏,還沒開始就放棄瞭。直到我發現瞭這本《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我纔真正找到瞭入門的“金鑰匙”。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就是它的“圖解”能力,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你翻開任何一頁,都能看到滿滿的、清晰到位的插圖,而且這些插圖不是那種示意圖,而是真正能夠指導你操作的“實景圖”。比如,在介紹如何使用刨子的時候,書裏不僅畫瞭刨子的各個 parts,還細緻地畫齣瞭手握刨子的姿勢,刨刃的調整角度,甚至刨削時木屑飛濺的方嚮,都考慮到瞭。我之前在網上看視頻,總覺得畫麵太小,很多細節看不清楚,但這本書就解決瞭這個問題,它把每一個關鍵的操作細節都放大、細化,讓你一目瞭然。我尤其喜歡它對“木材的選用和處理”那一章的講解,裏麵詳細介紹瞭不同木材的特性、如何判斷木材的優劣,甚至連如何給木材防潮、防蟲都講到瞭。這些細節,在很多速成的教程裏是絕對看不到的。我最近試著做瞭一個小小的木製相框,本來以為會很麻煩,但對照著書裏的圖一點一點來,竟然很順利地完成瞭。尤其是書裏關於“打磨”和“上漆”的技巧,讓我做齣來的相框錶麵光滑細膩,顔色均勻,完全不像我以前隨便塗塗抹抹的樣子。這本書真的讓我感覺,木工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技能,而是可以通過學習和實踐,人人都能掌握的樂趣。
评分坦白說,我之前對木工一直抱有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它需要很強的空間感和動手能力,不是我這種“宅女”能夠掌握的。但是,這本《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的“可視化教學”,簡直是將抽象的木工知識,變得生動具體。我尤其喜歡它關於“木工安全”那一章的講解。以前我總覺得安全隻是走個過場,但這本書非常細緻地列齣瞭各種潛在的危險,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比如在切割木材時,應該如何固定木材,如何避免鋸片卡住,以及在打磨時,為什麼要佩戴口罩和護目鏡。這些看似瑣碎的安全提示,對於新手來說,真的太重要瞭。我之前嘗試過在網上學做一些簡單的手工,結果常常因為操作不當,弄得自己灰頭土臉,甚至受傷。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安全纔是木工的基石。而且,書裏對於各種“切割技巧”的講解,也讓我大開眼界。比如,在講如何切割斜角的時候,它不僅畫齣瞭角度的標記,還教你如何使用角尺和斜切盒,讓切割的精度大大提高。我最近跟著書裏的指示,做瞭一個小小的木製花颱。按照書裏的圖示,我非常小心地完成瞭每一個步驟,從測量、切割,到最後的組裝。特彆是書裏關於“如何讓花颱更穩固”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增加橫梁的支撐,讓我做齣來的花颱,不僅美觀,而且非常牢固,現在我已經把心愛的綠植放在上麵瞭。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瞭,原來木工也可以很“溫柔”,隻要方法對瞭,即使是女生,也能輕鬆上手。
评分這本《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本身對木工一直很有興趣,但總覺得摸不著門道,那些網上的教學影片有時候節奏太快,或者講得太專業,一下子就讓我暈頭轉嚮。這次入手這本實體書,簡直是及時雨。它最大的亮點就是“圖解”兩個字,真的太到位瞭!每一頁都塞滿瞭清晰、精美的插圖,連我這種動手能力比較弱的人,看著圖都能大概理解每一步的流程。而且,它不是那種簡略的示意圖,而是非常細緻的,比如如何握持鋸子、如何施力、不同木材的紋理方嚮應該如何切割,這些小細節都畫得巨清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榫卯結構”的那幾章,以前光聽名字就覺得很復雜,但書裏的圖解讓我一步一步跟著學,甚至連開榫槽的角度、深度都用圖中標示齣來,真的感覺自己好像有老師在旁邊指導一樣。我之前嘗試過在網路上找資料,但常常是零散的,東拼西湊,最後還是搞不清楚。這本書就像一本係統性的百科全書,從最基礎的工具介紹、安全須知,到各種切割、打磨、組裝技巧,再到一些簡單的木工項目示範,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書裏的文字說明也相當到位,不會像有些圖解書那樣,光有圖沒解釋。它的文字是用比較口語化的方式寫的,很多地方還穿插瞭一些小貼士和經驗分享,感覺就像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跟我聊天,分享他的“看傢本領”。我最近正在學做一個簡單的木製收納盒,以前覺得肯定很難,結果照著書裏的圖一步一步來,雖然花瞭點時間,但效果齣乎意料的好!甚至連我太太都誇我做得比外麵賣的還要精緻,那種成就感真是爆棚!這本書真的讓我想把傢裏的各種小傢具、裝飾品都自己動手做瞭,感覺生活品質都提升瞭不少。
评分我一直對木工情有獨鍾,但苦於沒有係統性的學習資源,隻能在網上零散地搜集一些信息,常常是“管中窺豹”。偶然間看到瞭這本《超詳細!基礎木工圖解書》,我簡直如獲至寶。這本書最讓我贊不絕口的地方,就是它的“全麵性”。它不僅僅是講某個具體的木工項目,而是從最基礎的工具介紹,到各種木材的處理,再到各種連接方式,最後再到具體的項目實踐,幾乎涵蓋瞭基礎木工的方方麵麵。我尤其喜歡它對“工具的保養和使用”的講解,裏麵詳細介紹瞭每種工具的材質、結構、以及如何進行日常的清潔和維護,還有一些延長工具壽命的小技巧。這讓我意識到,原來工具的正確使用和保養,對於木工的效率和作品的質量都至關重要。我之前在網上看到一些教學,講到如何製作傢具,但總是省略瞭木材預處理的步驟,導緻最後的成品容易開裂變形。而這本書,它會非常詳細地講解如何對木材進行乾燥、除濕,以及如何順著木紋方嚮切割,這些細節的處理,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專業性和指導性。我最近試著製作瞭一個木製儲物櫃,按照書裏的圖解,我一步一步地完成瞭從選材、切割、打磨、到最後的組裝。書裏關於“櫃門的安裝”和“抽屜的製作”部分,都有非常詳細的步驟圖和注意事項,讓我能夠輕鬆地完成,而且製作齣來的儲物櫃,非常實用,而且美觀大方。這本書真的讓我體會到瞭,原來“細節決定成敗”,尤其是在木工這個精細的行業裏,每一個小小的步驟都不能馬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