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寶齋教鑑賞:明清傢具

榮寶齋教鑑賞:明清傢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明清傢具
  • 榮寶齋
  • 傢具鑒賞
  • 中國傢具
  • 古董
  • 收藏
  • 工藝美術
  • 傳統文化
  • 裝飾藝術
  • 藝術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傢具,廣義的定義為傢用器具,狹義的意思為起居用具。在收藏領域,一般提到傢具約定俗成的是指桌、椅、床、櫃、箱等木製起居用具。中國古代傢具曆史悠久,伴隨著中華文明史同生共長,源遠流長。

  幾韆年間中國古代傢具的發展演變,摺射齣曆代的社會生産、生活習俗、工藝水準、審美情趣的變遷。我們通過探究其發展曆程,可以清晰地瞭解中國曆史與文化。可以說,一部中國古代傢具史,是一部「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也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文化史,是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韻流光:明清文房清玩鑒賞指南》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廣大文物愛好者、古董收藏傢以及對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提供一部詳盡而深入的明清文房清玩鑒賞與收藏指南。它跳脫齣單一的傢具領域,將目光投嚮那個時代文人士大夫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美器物,涵蓋瞭筆墨紙硯、香具茶器、書齋陳設等多個方麵,旨在勾勒齣一幅豐富多彩的明清雅集圖景。 明清兩代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社會經濟的繁榮催生瞭對精美生活用品的巨大需求。文房清玩,作為士大夫“修身養性”的重要載體,其工藝水平和藝術價值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書的編撰,正是基於對這一時期工藝美學的高度認可與深入研究。 全書分為十二章,結構嚴謹,內容詳實。 第一章:文房氣象——明清文玩概論 本章首先界定瞭“文房清玩”的範疇,探討瞭其在明清社會中的文化地位與審美取嚮。重點分析瞭文人階層對“雅”與“精”的極緻追求,如何影響瞭各類器具的設計與製作。通過對不同時期(明早期、中期、晚期,清康乾盛世及中晚期)審美趣味演變的梳理,為後續的專項鑒賞打下理論基礎。 第二章:筆墨之魂——徽墨與兼毫的奧秘 本章聚焦於文人案頭最重要的工具——墨。詳細介紹瞭徽墨的起源、製作工藝,特彆是不同時期名傢製墨的特點、印記辨識,以及如何通過色澤、光澤和氣味判斷墨的品質與年代。同時,對毛筆的用料(如狼毫、兔毫、兼毫)與製作工藝進行瞭深入剖析,指導讀者如何鑒彆名傢筆杆的材質與書寫特性。 第三章:硯颱的哲思——端歙羅的材質與雕工 硯颱被譽為“文房之首”。本章以篇幅重點介紹中國三大名硯——端硯、歙硯、洮河硯的礦物特性、石品特徵和養護之道。書中配有大量高清圖片,細緻對比瞭不同石材的“發墨”效果。尤其深入探討瞭清代硯颱在雕刻藝術上的發展,如仿古紋飾、竹木題材的運用及其寓意。 第四章:紙張的芳華——宣紙的選材與鑒彆 紙張是承載書畫的物質基礎。本章從源頭追溯,詳細講解瞭以安徽宣紙為代錶的中國傳統手工紙的製作流程,包括皮料選擇、抄紙技法等。指導讀者通過觀察紙張的縴維結構、厚薄均勻度以及使用後的老化特徵,來判斷其年代和品質。探討瞭清代宮廷用紙與民間用紙的區彆。 第五章:案頭陳設——筆筒、筆架與鎮紙 筆筒、筆架和鎮紙是案頭最具裝飾性的物件。本章集中展示瞭以竹木(如紫檀、黃花梨、老竹)、玉石(如青田石、壽山石)以及瓷器製作的精美筆筒。重點解析瞭清代竹刻筆筒上繁復的透雕、浮雕技法,以及鎮紙上動物、人物造型所蘊含的吉祥寓意。 第六章:焚香雅韻——香爐與香具的審美 明清時期,香道已發展成為一種精細的生活藝術。本章詳述瞭各類香爐的形製,包括瓷香爐(如德化窯、景德鎮官窯)、銅香爐(明代萬曆至清代崇禎時期的“衝天耳爐”為重點),以及獨具特色的紫砂香爐。從香爐的鑄造工藝、皮殼包漿的形成,到配套的香盒、香鏟、香灰縕的鑒賞要點,無不精微詳盡。 第七章:飲茶之道——紫砂壺與建盞的復興 本書特闢一章講述與茶相關的文玩。重點解析瞭明末紫砂壺在“供春壺”基礎上的發展脈絡,如何從單純的實用器皿演變為具有文人氣息的藝術品。對陳曼生、邵旭茂等名傢款識的辨識,以及泥料(如紫泥、硃泥)的鑒賞標準進行瞭深入闡述。同時,簡要介紹瞭清代對宋代建盞等古窯口茶器的追捧與仿製。 第八章:印璽與篆刻——文人的私章藝術 私章是古代文人身份和情趣的象徵。本章詳細介紹瞭不同材質(壽山石、青田石、青黃石)印章的特點,以及印鈕的雕刻藝術。重點分析瞭明清時期篆刻流派(如皖派、浙派)的風格差異,並指導讀者識彆不同時期刻款的字體特徵和刀法力度。 第九章:珍玩雜項——鼻煙壺的工藝集大成 鼻煙壺是清代工藝美術的縮影。本章用專門的篇幅展示瞭鼻煙壺的材質多樣性,包括內畫鼻煙壺(最具代錶性)、料器(套料、磨料)、瓷胎、玉石等。通過大量的實物圖片,講解瞭內畫的繪製難度、瓷煙壺的彩繪風格(如粉彩、琺琅彩)與款識。 第十章:清玩中的材質學 本章側重於材質本身的鑒賞。深入探討瞭明清時期用於製作清玩的幾大類重要材質的特點:竹木(如各類硬木的紋理、包漿)、玉石(和田玉、青玉的溫潤度)、象牙(及替代品如骨質)和琺琅彩料的化學特性。指導讀者如何通過觸感、重量和視覺變化來區分材料的真僞與年代。 第十一章:古舊之美——包漿與沁色的形成 “包漿”是古舊器物生命曆程的印記。本章係統闡述瞭自然包漿、受熱包漿、人手盤玩包漿的形成機理與視覺差異。針對玉器和石器,則深入講解瞭沁色(皮色)的自然演變過程,以及如何警惕人工做舊的痕跡。 第十二章:收藏與養護——明清文玩的投資與傳承 本章為實踐指導,提供瞭科學的收藏理念,包括如何建立個人知識體係,如何識彆市場中的高仿品與贋品。同時,詳細列齣瞭針對不同材質文玩(如紙張、墨錠、木器、瓷器)的日常溫濕度控製、清潔保養方法,確保這些精美的曆史遺存能夠完好地傳承下去。 全書配有數百幅高清文物實拍圖,力求在理論深度與視覺美感之間達到完美的平衡,是當代文玩收藏者不可或缺的案頭參考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01 古代傢具是如何發展的? 4
02 古代傢具品類有那些? 12
03 什麼是明式傢具? 19
04 什麼是清式傢具? 25
05 蘇作傢具是什麼風格? 30
06 你瞭解考古學傢從齣土的唐三彩中破解它們的製作流程嗎? 35
07 京作傢具是什麼風格? 38
08 除「三作」外,還有哪些代錶性地區傢具? 42
09 紫檀是什麼樣的木材? 46
10 黃花梨與花梨有何特點? 50
11 紅木指的是什麼木材? 54
12 雞翅木是什麼樣的木材? 58
13 鐵力木與烏木有何特點? 61
14 柴木是什麼樣的木材?主要有哪些品種? 64
15 漆傢具有哪些品種? 70
16 椅子有哪些品種? 75
17 桌子有哪些品種? 82
18 床榻有哪些品種? 88
19 幾有哪些品種? 93
20 案有哪些品種? 98
21 櫃和櫥有哪些品種和特點? 102
22 箱有何特點? 108
23 屏風有哪些品種和特點? 112
24 杌和凳有何特點? 119
25 古代傢具中還有哪些品種? 123
26 古代傢具的結構是怎樣的? 127
27 古代傢具的裝飾有哪些? 131
28 古代傢具的收藏狀況如何?怎樣進行收藏? 138
29 古代傢具如何進行辨僞? 144
30 比較經典的傢具類收藏工具書有哪些? 151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明代是中國古代傢具發展的高峰,這個高峰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中國古代傢具經曆瞭數韆年的發展和積纍,伴隨著文化藝術的進步和社會高度發展而漸漸形成,最終在明代中期獨特的文化氛圍中達到極緻。明代傢具分成兩個部分,即明前期傢具和明中後期傢具。明前期傢具延續瞭元代傢具的風格,而不斷走嚮規整,形成一種嚴謹而略顯呆闆的風格,傢具的品種和式樣與宋元時相近。

明中後期傢具即以著名的明式傢具為代錶,首先是用材講究,多選用一些木質堅緻細膩、色澤紋理美的硬質木材,如得到上層社會和文人雅士喜愛的進口硬木木料紫檀、花梨、紅木等等。國內與這些進口硬木相類似的鐵力木、櫸木、高麗木、核桃木等優質木材也得到廣泛使用。其次是製作精細,明式傢具以精密巧妙的榫卯技藝來結閤部件,以蠟飾錶現木材的天然紋理和色澤。

再次是設計藝術,明式傢具在造型上比較注重高低寬狹的比例,在裝飾上以實用美觀為齣發點,基本為素麵,局部飾以小麵積雕刻或鑲嵌,以繁襯簡,樸素而不簡,精美而不繁縟,浸潤瞭明代文人追求古樸雅緻的審美趣味。明式傢具作為民族的精粹在我國古代傢具史占有崇高的地位。從此,我國傳統民族傢具進入瞭一個前所未有的以「硬木傢具」為代錶的新紀元。

明式傢具以其材美工精、典雅簡樸的獨特魅力,從明代中後期一直流行到清代前期。明末清初這段時間,社會動盪激烈,可傢具的發展並未因戰亂而停滯。這時的傢具從形製、工藝、裝飾、用材等各方麵都日趨成熟。

清代前期的傢具發展延續明式傢具的餘脈,在傢具的種類上,比以往任何時期都要豐富,但文氣不足,簡潔、明快、質樸的藝術風貌漸漸失去,隨著滿漢文化的融閤,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終於在清康熙年間逐漸形成崇尚華麗氣派的清式傢具風格,並且到乾隆年間達到巔峰。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拿到《榮寶齋教鑒賞:明清傢具》,就被其厚重的質感和典雅的封麵所吸引。翻開書頁,迎麵而來的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仿佛置身於古樸的庭院,看著匠人們巧手生花,將木頭雕琢成一件件藝術品。我一直對中國傳統傢具心懷嚮往,但苦於門外漢,看到的往往是冰冷的器物,缺少瞭其背後蘊含的故事與精神。這本書恰恰填補瞭我這一空白。它不僅僅是羅列圖例和介紹材質,更是深入淺齣地講述瞭明清傢具的演變脈絡、不同流派的特色、以及每一件傢具背後所承載的文化符號。從攢框的工藝到榫卯的結構,從紋飾的寓意到材料的選擇,書中都進行瞭細緻的剖析。尤其讓我著迷的是,作者在描述一件件傢具時,常常會引經據典,將文學、曆史、哲學融入其中,讓原本可能枯燥的鑒賞過程變得生動有趣。我仿佛能感受到明代文人的雅緻,清代皇傢的氣派,以及尋常百姓生活的質樸。這本書不愧為“教鑒賞”,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審美情趣的引導,讓我開始真正學會“看”傢具,理解其精妙之處,體會其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

评分

我一直認為,中國傳統傢具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具生命力的載體之一,它不僅僅是滿足日常使用的器物,更是凝聚瞭古代工匠的智慧、時代的審美、以及深厚的哲學思想。而《榮寶齋教鑒賞:明清傢具》這本書,則恰恰將這一點展現得淋灕盡緻。作者以一種非常深沉的視角,帶領我們去品味明清傢具的“東方美學”。他不僅僅關注傢具的物質形態,更挖掘其背後的精神內涵。例如,書中對傢具中“虛實結閤”、“天人閤一”等哲學思想的解讀,讓我對一張方桌、一張羅漢床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我開始意識到,明清傢具的設計,並非簡單的堆砌,而是蘊含著中國人對生活、對自然、對宇宙的理解。書中對於不同時期傢具的文化背景、社會環境的分析,也讓我能更好地將傢具置於曆史的洪流中去理解。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傢具鑒賞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的入門讀物。它讓我深刻感受到,一件件精美的傢具,就是一本本無聲的曆史教科書,等待著我們去閱讀、去解讀。

评分

讀完《榮寶齋教鑒賞:明清傢具》,我的感受可以用“豁然開朗”來形容。在此之前,我對明清傢具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好看”的層麵,總覺得那些雕龍畫鳳、綫條流暢的椅子桌案,代錶著一種古老的輝煌。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鑒賞,遠不止於此。它引導我去關注傢具的“靈魂”——那些看不見的細節,那些曆經歲月沉澱下來的智慧。例如,書中對於不同時期傢具的木材選用、漆器的工藝、以及金屬配件的考究,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我這纔瞭解到,為何一些看似普通的條案,在明清時期卻能被視為傳傢之寶;為何一些簡單的凳子,也能體現齣設計師的匠心獨運。作者用非常專業的視角,但又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我開始能夠區分黃花梨和紫檀的細微差彆,能夠識彆齣不同時期傢具在造型上的微妙變化,甚至能夠從一件傢具的磨損痕跡中,窺見其曾經的主人是如何使用它,如何賦予它生命的。這本書,讓我從一個被動的欣賞者,變成瞭一個能夠主動探究、深入理解的鑒賞者。

评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我尋找已久的“通關秘籍”。我一直對那些散落在古玩市場或博物館裏的明清傢具非常好奇,但總感覺隔著一層神秘的麵紗。總是想知道,為什麼有些傢具看起來那麼普通,卻能賣齣天價;為什麼有些看起來金碧輝煌,卻可能不值一提。《榮寶齋教鑒賞:明清傢具》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這扇神秘的大門。它不僅僅是講解瞭傢具的“好壞”,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如何去“看”。書中對於傢具的“形、藝、材、韻”的解讀,讓我對鑒賞有瞭一個係統性的框架。我學會瞭如何從傢具的整體造型去判斷其年代和風格,如何去欣賞其雕刻和鑲嵌的工藝水平,如何去辨彆木材的質地和紋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感受傢具所散發齣的那種獨特的文化氣息和曆史韻味。我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開始有瞭自己的判斷標準和審美方嚮。這本書,讓我從一個對傢具一知半解的普通讀者,變成瞭一個有能力去發現美、欣賞美、甚至可能去收藏美的初入門者。

评分

《榮寶齋教鑒賞:明清傢具》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它的內容之豐富,細節之詳盡,遠超我的想象。我一直以為,鑒賞古董傢具是一件非常高端、非常專業的事情,普通人很難觸及。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作者在書中並沒有使用過於專業的術語,而是將復雜的知識化繁為簡,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給讀者。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傢具類型的分類和介紹,從案、桌、椅、凳,到床、櫃、屏風,幾乎涵蓋瞭明清時期所有重要的傢具品類。每一個品類,作者都會從曆史淵源、結構特點、藝術風格、以及使用功能等多個角度進行深入的講解。我能夠清晰地瞭解到,為何一張明代的圈椅會如此經典,一張清代的官帽椅又為何能體現齣森嚴的等級製度。書中的插圖也非常精美,高清的圖片讓傢具的細節一覽無餘,配閤著文字說明,仿佛能親手觸摸到那溫潤的木質,感受那精湛的雕刻。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傳統傢具的認識,從“知道有”上升到瞭“理解其精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