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漂流到小人國,人權受到嚴重迫害
裁縫師為國王縫製新衣,卻犯瞭「詐欺罪」
放羊的孩子、金斧銀斧的樵夫會因為說謊而吃上官司
《中小學生必讀的法治人權故事》精選十八篇橫跨古今的中西方寓言故事,分成八大法治主題:竊盜、詐欺、傷害、貪心、說謊、賦稅、猜忌闖禍、人權從法律的角度,重新檢視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提升孩子們的法律常識與生活品格。
《中小學生必讀的法治人權故事》精選十八篇橫跨古今的中西方童話及曆史故事。
故事內容以小寓大,從法律的角度,重新檢視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包括〈放羊的孩子〉討論說謊可能引起的相關罰責、柳宗元寓言〈捕蛇者說〉探討課稅的正當性、以《史記》選文〈豫讓與襄子〉作為「傷害罪」的範本等。引導讀者在閱讀故事時,同時思索法治人權的重要性,以及法律與生活的密切性。
每篇選文設計有「想一想」、「請聽我說」、「選文」、「錦囊妙計」、「隆中對策」、「妙筆生花」、「漫畫」等小單元,一氣嗬成做最完整的整理介紹,不僅適閤來子自己閱讀,更適閤師生、親子共讀。
本書特色
1. 三位資深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團員編著。
2. 專為高年級以上學生精選十八篇趣味故事。
3. 內容設計有:
「想一想」:以名言佳句做引言,引導該篇的中心思想。
「請聽我說」:介紹故事的齣處及故事發展主軸。
「錦囊妙計」:能由故事獲得答案的基本問題,訓練孩子基礎閱讀。
「隆中對策」:幫助孩子思考的進接問題,建議和親師共同討論分享。
「妙筆生花」:有照樣造句、句子仿寫、短文續寫等試題,可作為基礎寫作練習。
「漫畫」:以可愛的四格漫畫幽默呈現故事精采情節。
4. 書末「大重點‧小整理」,方便傢長和教師在陪讀和教學時使用。
5. 可提升中小學生閱讀和作文能力。
6. 故事標示注音,適閤作中小學生課外閱讀或課堂國語文、作文教材。
作者簡介
吳淑芳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四十學分班)、國立颱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
92-99年期間曾任新北市國民教育國語文輔導團召集人。
現任:新北市新店區新店國小校長、新北市提升國小學生國語文能力教師增能組召集人、國立颱北教育大學兼任講師。
吳惠花
國立颱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教學碩士。
曾任新北市國語文輔導團專任輔導員、國立颱北教育大學作文師培中心講師、國立編譯館國語文國小教科書審查委員(2006~2011)。
現任:新北市鄧公國小教師兼教務主任、教育部國語文領域課程與教學諮詢教師。
忻詩婷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教育係、市立颱北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肄業。
曾任新北市國民教育國語文輔導團深耕輔導員。
現任:新北市永和區頂溪國小輔導主任。
繪者簡介
古氏
從小喜歡漫畫,最初接觸的漫畫是哆啦A夢。
漫畫之所以動人,不僅是題材多元,就算語言不通,也能透過看圖說故事,瞭解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念。
因而在求學過程中,每到上課到無聊之際,便會開始塗鴉,因而就這樣愛上瞭畫圖,真是個很奇妙的過程。
推薦文一
推薦文二
作者序
主題一:竊盜
一葉障目
小偷的咒語
主題二:詐欺
國王的新衣
河伯娶親
主題三:傷害
豫讓與襄子
強盜?強盜!
主題四:貪心
鹽石磨
賣湯圓
阿順的小金貓
主題五:說謊
放羊的孩子
誠實的樵夫
主題六:賦稅
補蛇者說
主題七:猜忌闖禍
眼見真的為憑?
疑鄰盜斧
謠言傷人
主題八:人權
小人國遇難記
矮子國王
三件禮物
作者序
法治精神,公平正義
凡有不平之事,大傢都想尋求真相,把事情查個水落石齣,法律便是因此而存在的。雖然大傢需要法律,但是卻不瞭解法律,也未嘗深思相關議題。
法律是社會的習慣和思想的結晶,依託於人們的需求而存在,需要實際例證纔容易理解,理解後,纔能瞭解法律對我們的幫助,所以本書針對法律在生活中的幾個麵嚮──竊盜、詐欺、傷害、貪心、說謊、賦稅、猜忌、人權等,選齣相關故事以為佐證,讓孩子瞭解法律意涵,培養法治精神。
故事,對孩子來說,一直是最富吸引力的題材,如果想要對孩子講述道理,又不讓他們感到枯燥乏味,講故事無疑是最佳的方式。
本文精選寓言故事、童話故事、成語故事、曆史文學等,像〈一葉障目〉闡述的是一個「未經深思的竊盜」行為,對比〈小偷的咒語〉所述「蓄意竊盜」的行為,讓孩子瞭解三思而後行的道理;
安徒生〈國王的新衣〉是大傢耳熟能詳的故事,中國古代名人西門豹治理漳水的故事也非常有名,兩者的共同點就是有一群蓄意騙財的詐騙集團,孩子從故事的敘述中抽絲剝繭,避免日後被詐騙;
《史記》與《列子》中的兩段故事都和傷害他人有關,從故事中讓孩子瞭解,不管是齣於善意或是惡意,殺人都是不對的行為;
〈鹽石磨〉、〈賣湯圓〉是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阿順的小金貓〉在日本的民間故事中亦有相似版本,三個故事看來似不相關,但是其中都有因為貪心而得不償失的教訓;
《格列佛遊記》的〈小人國遇難記〉論論自由權,〈矮子國王〉論尊嚴權、〈三件禮物〉論財産權等。
所有故事經過改寫,將文字淺化,並加強故事的趣味性和衝突點,讓孩子在閱讀故事時,能體會閱讀的趣味,進而瞭解違法的後果與守法的重要,並培養法治精神。
另外,為瞭激發孩子閱讀的樂趣,本書還設計瞭和故事配閤的漫畫,以增進孩子對於內容的理解,並增添閱讀的趣味;也準備瞭問題,幫助孩子理清故事脈絡,瞭解故事所蘊藏的道理。
「錦囊妙計」是較淺白的問題,隻要用心閱讀,都在故事中找到答案,有助釐清故事脈絡;「隆中對策」的問題則須討論、思考,可以延伸閱讀的思考廣度。
還有「妙筆生花」是各種寫作練習,希望孩子除瞭理解故事的意涵外,也能從中學習寫作的技巧。
本書寫作的目的在於提供孩子一個美好愉悅的閱讀經驗,從興趣培養起,進而能自動自發閱讀,並從閱讀中獲知前人的經驗,並在生活中實踐,讓孩子的人生道路能夠走的更穩。
我是一個法律係的大學生,平時也會做一些法律相關的誌願工作,跟很多青少年接觸。我發現,很多青少年對於法律的認識都非常模糊,甚至有一些錯誤的認知。他們可能會認為,法律是用來限製人的,而不是用來保護人的。或者他們可能會認為,隻要不被抓到,就可以為所欲為。所以,我一直都在思考,如何纔能有效地嚮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識,培養他們的法治意識。我覺得,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通過故事來講述法律。但是,好的法治故事,並不容易寫。它需要既有法律的專業性,又有文學的趣味性。作者需要對法律知識有深入的瞭解,纔能準確地反映法律條文的精神和內涵。同時,作者還需要有良好的寫作技巧,纔能將復雜的法律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故事。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夠將法律知識融入到精彩的故事中,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瞭解法律的概念,並且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而且,故事的結尾,最好能夠留下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們去思考什麼是公平正義,什麼是責任義務。
评分最近在圖書館看到一些兒童法律相關的書籍,感覺很多都過於強調“禁止”和“懲罰”,好像法律就是為瞭管教孩子,讓他們聽話。我覺得這種方式其實適得其反,會讓孩子們對法律産生抵觸情緒。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夠用一種更加積極的方式,來講述法治故事。比如,可以講述一些關於勇敢、正義、善良的故事,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並且激發他們對法律的興趣。而且,故事的內容應該更加貼近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能夠將法律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可以講述一些關於保護個人隱私、尊重他人權益的故事,讓孩子們學會保護自己,也學會尊重他人。另外,我還認為,一本好的法治故事,應該能夠引導孩子們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作者可以在故事中設置一些道德睏境,讓孩子們自己去分析問題,找齣解決方案。這樣,纔能真正培養孩子們的法治思維和道德判斷能力。如果故事還能結閤颱灣的文化特色,那就更好瞭,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並且增強他們的文化認同感。
评分我本身是小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學生之間發生一些糾紛,像是同學之間的口角、東西不見瞭之類的。這時候,我常常會發現,孩子們對於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其實認識不足。他們可能會因為一時衝動,做齣一些不恰當的行為,或者因為不瞭解自己的權利,而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所以,我一直都在尋找一些閤適的教材,來幫助孩子們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治意識。我之前看過一些大陸引進的法治故事,感覺內容跟颱灣的社會環境還是有些差距,孩子們可能不太容易産生共鳴。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夠結閤颱灣的實際情況,創作一些貼近孩子們生活的法治故事。這些故事可以圍繞著校園生活、傢庭生活、社區生活等展開,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法律就在他們身邊。而且,故事的語言應該簡潔明瞭,避免使用過於專業的法律術語,讓孩子們能夠輕鬆理解。另外,我還認為,一本好的法治故事,應該能夠引導孩子們去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作者可以在故事中設置一些懸念和衝突,讓孩子們自己去分析問題,找齣解決方案。這樣,纔能真正培養孩子們的法治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评分說實話,我對“青少年法治教育”這個概念一直有些保留。總覺得法律是成年人的事情,跟孩子們沒什麼關係。但是,最近幾年,社會上發生瞭一些青少年犯罪的事件,讓我開始反思這個問題。我發現,很多青少年犯罪,並不是因為他們天生邪惡,而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法律,不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所以,我開始意識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傳統的法治教育方式,往往過於枯燥乏味,孩子們很難産生興趣。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夠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講述法治故事。比如,可以采用漫畫的形式,或者將故事改編成動畫片,這樣可以更容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而且,故事的內容應該更加多樣化,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犯罪案例,還可以涉及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問題,比如網絡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等。另外,我還認為,法治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知識的傳授上,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們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作者可以在故事中融入一些關於善良、誠實、責任等方麵的教育內容,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评分從小時候我就很喜歡聽故事,但法律相關的題材,老實說,以前覺得有點枯燥。直到後來念大學纔開始接觸到一些法學課程,纔發現法律其實跟我們生活息息相關,而且很多法律條文背後的故事,其實相當引人入勝。我最近在書店裏看到幾本號稱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書籍,翻瞭幾頁,感覺很多都過於說教,或者案例過於復雜,對於國中、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可能很難産生共鳴。我理想中的法治故事,應該像偵探小說一樣,充滿懸念和趣味性,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瞭解法律的概念,並且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最好還能結閤颱灣的社會議題,讓孩子們覺得這些法律不是抽象的文字,而是跟他們自身息息相關的。我希望看到的是,作者能夠用生動的語言,將復雜的法律知識轉化為孩子們能夠理解的故事,並且在故事中融入一些思考性的問題,引導孩子們去思考什麼是公平正義,什麼是責任義務。如果還能加入一些插圖,那就更好瞭,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故事內容,並且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總之,一本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書籍,應該既能寓教於樂,又能啓發思考,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法律知識,培養法治意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