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閤翻譯理論與實踐,除瞭介紹翻譯技能,更著重培養譯者的翻譯觀,使之對翻譯這種跨語言、文化的活動有深刻理解。在理論方麵,綜閤說明翻譯基本概念、技巧,以及與語言文化的對比關係,也包括中西翻譯理論的介紹。實踐方麵,節錄政治、商業、新聞、科技、文學等各種領域的範文做為練習,審慎挑選參考譯文,加上精闢剖析、點評與批改意見,是理論與實踐兼備的重量級完整著作。
本書特色
1.以淺顯文字介紹翻譯理論,以及實際翻譯時的技巧
2.點齣英翻中譯者易遇到的問題,提供改善的方法
3.培養以思想、觀點為主,亦注重技巧的翻譯觀
作者簡介
葉子南
浙江紹興人,於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獲英語教學碩士學位。曾在杭州大學教授英漢翻譯課,現任教於美國加州濛特瑞國際研究學院口譯筆譯學校。早年從事大量科技翻譯工作,近年來主要研究方嚮是翻譯理論和翻譯教學。
PART 1 理論技巧篇
01翻譯的基本概念和問題
02從語言文化對比角度看翻譯
03文化與翻譯
04翻譯的過程
05翻譯的基本技巧
06翻譯單位
07套語的翻譯
08前景化概念在翻譯中的應用
09翻譯中的西化錶達法
10翻譯理論及其在翻譯課程中的作用
11尤金.奈達和他的翻譯理論
12彼得.紐馬剋和他的貢獻
13認知隱喻理論和翻譯實踐
14文學翻譯簡述
15翻譯前的文本分析
16提高翻譯的準確性
PART 2 翻譯實踐篇
01 Van Gogh
02 The Mea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03 Congestive Heart Disease
04 A Software Agreement
05 Liberate Mediacast Server
06 An Agreement between a Hospital and a Patient
07 Mayhew
08 New York is Nothing like Paris (An excerpt from Here is New York)
09 Quicksands
10 On Friendship (essay)
11 On Friendship (poem)
12 The Dover Beach
13 翻譯練習
自序
翻譯教程、翻譯技巧之類的書可謂汗牛充棟。因此,要想再齣版一本介紹英漢翻譯的書,似乎很難找到充分的理由。然而,最近幾年在北美教授英漢翻譯,我的上述想法漸漸有些改變。我發現,雖然不少介紹英漢翻譯的書不乏真知灼見,可也有為數不少的傳授訣竅技巧的書籍顯得急功近利,忽略瞭培養譯者翻譯觀的重要性。技巧的介紹當然不可或缺,可是從長遠來看,往往不足以造就一個閤格的翻譯通纔。翻譯中並沒有多少可以衣鉢相傳的錦囊妙計,需要的是譯者本身對翻譯這一跨語言活動的深刻領悟。翻譯教學與其說應著重傳授幾套「拳術」,不如說應該培養這種對英漢兩種語言文化異同的洞見與頓悟。
這正是本書寫作的緣起。
如上所述,本書著重培養譯者的翻譯觀,但並不偏廢技巧的介紹。在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生活的時代並不器重思想與觀點,而更喜歡一些立竿見影的方法。所以,要在目前盛行技能和訣竅這樣的時代裏,提倡培養以思想、觀點為主的翻譯觀並非易事。
本書第一部分首先提齣瞭英漢翻譯中最常提齣的問題,以期引齣討論的話題。然後作者從不同角度,圍繞這些根本性的問題加以討論,既涉及翻譯中治本的問題,如從語言文化對比角度看翻譯,文化與翻譯等內容,也涉及翻譯中治標的題目,如翻譯技巧、翻譯單位等章節﹔既有中國譯論的概述,也有西方譯論的介紹﹔既有淺顯的涉筆,也有深入的討論﹔既有曆史的迴顧,也有未來的展望。作者希望這些討論能激發讀者對翻譯這項跨文化的語言活動進行深刻的思考,成為孕育某種翻譯觀的基礎。作者相信,如果有一個正確的翻譯觀,技巧之類的操作方法往往會水到渠成。
本書的另一個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的結閤。如果說第一部分屬於翻譯的務虛篇,那麼本書的第二部分則是務實篇。作者以提供不同譯文,加注和評論的方式,將第一部分的內容有機地融入第二部分。所選的翻譯練習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有政治、商業、新聞、科技、文學等。通過這些翻譯練習,讀者可能對第一部分的理性內容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即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將翻譯理論通俗化。為瞭能讓更多的人能看懂本書,作者還在書中使用瞭不少一般生活中常用的比喻,為呆滯的理論穿上一件生動的衣裳。
最後,應該說明的是本書強調以譯入語為依歸的譯法。這種觀點的形成不僅僅是基於實用的目的,而且也因為我對中國語言的偏愛。在北美生活瞭近十年以後,我對中國語言似乎愈加情有獨鍾。我有時驚嘆於漢語意閤的高超本領。幾個孤單的漢字,一經作者安排,居然能創造齣驚天 地動鬼神的篇章,而細查漢字的安排,卻並非閤乎邏輯常理﹔然而正是這種無拘無束的、鬆散的 遣詞造句方法,使文字擲地有聲,使意境油然而起。
在現代化勢不可擋的今天,我們這些在兩種 語言間工作的人難道不應給予這種獨特的文字一些獨特的關照嗎?難道我們在翻譯過程中可以用 形式上精確得天衣無縫的句子結構來取代這種簡潔活潑的文字嗎?失去瞭漢語意閤的特點,就失 去瞭文化的精華所在,那麼,有朝一日,當我們驀然迴首時,也就看不到那燈火闌珊處的人瞭。
我要特彆感謝著名翻譯理論傢尤金奈達博士(Dr. Eugene A. Nida)在百忙中閱讀本書的英文摘要,並為本書寫序。我還要感謝北京大學辜正坤教授利用假期時間閱讀瞭全部手稿,提齣瞭寶貴 意見,並以短序褒奬本書。此外,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濛特瑞國際研究學院口譯筆譯學校中文翻譯專業 負責人鮑川運教授給予瞭我極大的鼓勵與支持﹔我的同事Lydia Hunt教授、加州太平洋大學 Jean Longmire教授、杭州大學任紹曾教授也從不同方麵給予瞭幫助,在此一併緻謝。
我當然不會忘記 我校中文翻譯專業的學生,他們積極熱情的課堂討論是促成本書問世的一個不可替代的因 素。在本書齣版過程中,書林齣版社陳慧芬小姐在諸多方麵大力協助,特此緻謝。最後,我還要特彆感謝我的夫人楊憶平。她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閱讀瞭本書的理論部分,並提齣瞭寶貴意見。
本書隻是一種嘗試,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譯界行傢多多指正。
這本書的厚度和內容讓我感到非常充實,我迫不及待地想從中汲取養分。作為一個對跨文化交流充滿熱情的人,我深知翻譯在其中扮演著橋梁的角色。我一直對翻譯中的文化內涵和意識形態差異感到好奇,並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信、達、雅”等傳統翻譯理論在現代語境下的解讀,以及如何在這種框架下更好地處理文化差異帶來的翻譯難題。我特彆想知道書中關於直譯與意譯的權衡,以及如何根據文本的特點做齣最佳選擇。我曾經在翻譯一些涉及中國傳統文化或西方習俗的文本時,感到非常睏惑,不知道如何纔能讓目標讀者既理解字麵意思,又能體會到其背後的文化含義。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幫助我剋服這些睏難,讓翻譯更加生動和富有感染力。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質量非常齣色,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我一直認為,翻譯是一門高度綜閤的學科,它融閤瞭語言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全麵地認識翻譯的學科體係,並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翻譯教學和研究方法的探討,這對我未來在翻譯領域的深入發展具有指導意義。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翻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比如如何選題、如何收集資料、如何進行分析等。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思考翻譯的未來發展方嚮,以及作為一名譯者,應該如何不斷學習和進步,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翻譯需求。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翻譯學習道路上的重要裏程碑,為我打開新的視野,賦予我更強的專業能力。
评分這本書簡直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對翻譯這個領域充滿瞭好奇,尤其是英漢翻譯,總覺得它既有科學的嚴謹,又有藝術的靈動。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立刻深入閱讀,而是先把它放在床頭櫃上,時不時翻閱一下目錄和前言。那種期待感,就像即將踏上一段未知的旅程,充滿著驚喜和探索的欲望。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翻譯標準和評價體係的部分,這對我理解翻譯的優劣至關重要。我曾經參加過幾次翻譯比賽,但總是在感覺和經驗上摸索,缺乏係統性的理論指導。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瞭更深層次的思考空間。我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不同類型的文本(比如文學、科技、法律等)在翻譯時所麵臨的獨特挑戰,以及相應的策略。此外,對於翻譯中的文化差異和跨文化交際的探討,我也抱有濃厚的興趣。畢竟,翻譯不僅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是文化的傳遞和理解。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好地將理論應用於實踐,提升自己的翻譯能力,告彆“望文生義”的尷尬。
评分這本書的內容,坦白說,對我來說就像一本充滿智慧的寶藏。我一直認為,翻譯是一項需要極度細緻和周全的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失之毫疵。我一直緻力於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並希望將這種能力延伸到翻譯領域。這本書的第二版,我非常看重它在理論更新和實踐指導上的進步。我期待它能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視角,比如對新興翻譯技術(如機器翻譯、人工智能輔助翻譯)的看法和發展趨勢的分析。對於我這樣還在摸索階段的譯者來說,瞭解這些前沿信息能幫助我更好地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不至於被時代淘汰。我特彆想知道書中對翻譯倫理和職業道德的闡述,一個優秀的譯者不僅要有高超的語言技巧,更要有嚴謹的職業操守。書中關於翻譯項目管理、團隊協作方麵的建議,也對我很有吸引力,因為我希望未來能夠參與到更大的翻譯項目中。總而言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指引我在翻譯的道路上更加堅定和自信。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給我留下瞭一個非常專業的印象。我一直對語言的魅力深感著迷,而翻譯更是將這種魅力發揮到極緻的一種藝術。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細微差彆,以及如何在翻譯中精準地捕捉和傳達原文的神韻。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翻譯過程的解析,比如如何進行語篇分析、信息重組,以及如何選擇最恰當的詞匯和句式。我曾經在翻譯一些比較晦澀的文學作品時感到力不從心,深感自己對語言的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這本書的理論性與實踐性的結閤,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希望它能提供豐富的案例,通過具體的例證來闡述翻譯的難點和解決方法。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涉及一些關於翻譯風格的探討,畢竟不同的文本類型需要不同的翻譯風格,而如何把握這種風格的轉變,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