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島嶼地窄人稠,城市及建築環境日漸趨嚮高層化發展,城市化的結果造成都市生態係統頹化失能,因應極端氣候變異的能力也愈益脆弱,因此需要更積極地營造綠化空間,讓都市熱島退燒。筆者以專業的角度將綠屋頂的觀念轉化為一般民眾淺易可懂的知識,一方麵也將目前可行的綠屋頂應用技術及實作範例等相關資料匯集成書,深入淺齣並極具參考價值。全書先由綠屋頂的基本概念與特性入門,接著說明綠屋頂的基本構成,並對其施作和維護要點提綱挈領,最後藉鏡國外綠屋頂推行的策略與案例,對颱灣綠屋頂的推廣實踐進行因地製宜的發想,期待醜陋淩亂的光禿屋頂能批上綠紗,為水泥叢林帶來一片生機,邁嚮欣欣嚮榮的永續生態城市。
作者簡介
蔡厚男
颱灣大學土木工程學博士
〈主修建築與城鄉學門〉
教研經曆
颱灣大學園藝及景觀學係
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係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係
美國亞利桑納州立大學景觀及規劃研究所訪問研究
學術專長領域
景觀建築(landscape architecture)
景觀生態(landscape ecology)
基地工程(site engineering)
空間規劃與永續發展(spati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景觀設計(landscape design)
環境規劃(environmental planning)
園藝植物(horticulture and planting design)
環境與公共藝術(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art)
過去20多年以來,作者長期關心與介入永續城鄉規劃、地景生態設計、自然與文化地景的跨界交流,並針對當代景觀建築發展等公共議題進行探討,同時參與協助教育部永續校園、內政部城鄉風貌、市區道路景觀、都市更新和新市鎮、交通部道路景觀、觀光局國際觀光客倍增、觀光魅力據點等專案計畫的審議和推動事務。
第1章 綠屋頂的基本概念
1-1 綠屋頂的演進與發展
1-2 綠屋頂的功能與效益
第2章 綠屋頂的基本構成
2-1 綠屋頂類型
2-2 綠屋頂組成
防水層
防根層
保護層
蓄∕排水層
過濾層
介質層
植栽層
第3章 綠屋頂的施作
3-1 綠屋頂設置要點
屋頂結構組成
負載重量
屋頂斜度
隔水防漏
植栽選用
阻根防裂
灌溉
微氣候環境
風災維安與防範
儲水防旱
維護管理
排水順暢
植栽養護
3-2 各層防水施工法
綠屋頂施作流程
防水層
普通防水層的施工
聚閤物改性瀝青防水捲材的熱熔法施工
自黏防水捲材的施工
閤成高分子防水捲材的冷黏法施工
閤成高分子防水塗料的施工
防根層(耐根穿刺防水層)&保謢層
基本要求
由塑料製成的保護層
由塑料毛墊製成的保護層
由砂漿抹麵製成的保護層
經過排水層的保護層
分離防滑層的施工
復閤型防水層(防水+防根)
銅復閤胎基改性瀝青(SBS)阻根防水捲材的熱熔法施工
金屬銅胎改性瀝青防水捲材(JCuB)與聚乙烯胎聚閤物改性瀝青防水捲材(PPE)的復閤施工
閤金防水捲材(PSS)與雙麵自黏防水捲材的復閤施工
聚閤物改性瀝青防水捲材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土工膜的復閤施工
濕鋪法雙麵自黏防水捲材(BAC)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防水捲材的復閤施工
聚乙烯丙綸防水捲材-聚閤物水泥黏結料復閤防水的施工
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輔以耐根穿刺捲材的防水施工
地下建築頂闆的耐根穿刺防水層施工
威達銅復閤胎基改性瀝青SBS阻根防水捲材施工方案
蓄╱排水層
排(蓄)水層闆
軟式透水管
過濾層
由紡織品製成的過濾層
由有機材料製成的過濾層
3-3 綠屋頂植栽所需資材
栽培介質層
輕質
薄層
穩定
環保
介質層的種類
密集型綠化的介質層
粗放型綠化的介質層
特殊介質層1(雙層建築構造的基層)
特殊介質層2(單層建築構造的基層)
介質的調配
有機介質
無土介質
常用屋頂綠化介質類型和配置比例參考錶
植物材料
影響綠屋頂植栽選用之因素
綠屋頂植栽選用原則
植栽選擇常見問題
植栽層施工要點
屋頂綠化常用植栽
3-4 綠屋頂的維護與管理
完全維護
透過灌溉進行的完全維護
透過施肥進行的完全灌溉
透過清除雜草和根蘗的完全維護
透過生物防治措施進行完全維護
例行維護
密集型綠化的例行維護
粗放型綠化的例行維護
第4章 綠屋頂推行的策略和城市經驗
4-1 當代城市綠屋頂政策之發展趨勢和分析
國傢環境計畫
城市與社區層級的綠屋頂政策
技術標準
績效標準
直接的財務奬勵
間接的財務奬勵
綠屋頂政策的利弊分析
4-2 城市經驗-綠屋頂在美、日、德
美國喬治亞(George)州 Athens-Clarke County
城市暴雨處理計畫
綠屋頂的政策設計
管製規範
間接的財務奬勵
日本東京
東京都綠屋頂政策的發展曆程
政策設計
德國柏林
柏林市綠屋頂政策的發展曆程
管製規範:「生境麵積因子(Biotope AreaFactor)」的計算模式
第5章 颱灣發展綠屋頂的方式及發想
5-1 綠屋頂建置相關法令
中央與颱北市
新北市
高雄市
綠屋頂施行案例
國內外綠屋頂推行經驗的啓示
小結
5-2 推行綠屋頂的在地化發想
附錄1 美國景觀建築協會綠屋頂設計案例
附1-1 分類係統簡介
附1-2 ASLA 生態屋頂的構造係統
防水層
防根層
隔熱層
通氣層與排水層
生長介質與植物層
附1-3 結語
附錄2 綠屋頂適用之植栽資料庫
序
給城市披綠紗,讓建築戴綠帽!
颱灣島嶼地窄人稠,城市與建築環境形式緊密發展且日漸高層化,城市化的結果造成一部龐然的大機器,雖然城市人流、物流及生活機能夠有效率運作,但是都市生態係統的服務功能卻日漸衰頹退化,因應極端氣候變異的能力日漸脆弱,今後邁嚮低碳城市的省能減碳風潮,需要更積極的營造生態綠地和綠化空間,讓都市熱島退燒;如果現代城市建築設計能夠廣泛推行綠屋頂的設置,不但將可減緩全球氣候變遷導緻的都市生態病害,同時增加市民戶外活動休憩的綠意空間。
本書能夠成冊齣版,首先要感謝國科會99年度專題計畫經費的補助,提供作者及國立颱灣大學生農學院園藝及景觀研究所研究生們有機會參與綠屋頂相關的專題研究,收集資訊文獻和整理相關技術案例。基於新知技術的社會普及和推廣應用,在林佩勛、李薔與張靖驩的編輯作業協助之下,參考過去計畫研究期間所收集纍積的專書、報告及文獻資訊,匯整多年的景觀專業實務經驗心得撰寫成專書。專書撰寫的立場,是從專業推廣應用和使用參考的角度,將現代城市可以推行設置的綠屋頂觀念、技術方法和應用相關的重要知識資料庫匯集成書;全書內容組織共有五章,第一章簡介綠屋頂的基本概念、發展曆程與特性,第二章分析說明綠屋頂的基本構成(植材、介質與結構構造),第三章提綱挈領概述綠屋頂的施作和維護管理要點,第四章藉鏡國外綠屋頂推行的策略和進步城市經驗,第五章迴顧颱灣推行綠屋頂的概況,因地製宜討論未來颱灣發展綠屋頂的方式及發想,附錄則介紹國外優良的綠屋頂設計案,以及補述綠屋頂常用適生植物資料等。
最後,本書發行旨在拋磚引玉,有鑒於市民綠色樂活之社會意識的興起,期盼我國城市發展也可以藉鏡先進城市推行綠屋頂政策的功能和實施成效,給水泥叢林的灰色城市披上綠紗,讓醜陋淩亂的光禿屋頂戴綠帽!以邁嚮欣欣嚮榮的永續生態城市願景。
剛看到《綠屋頂技術手冊》這本書的介紹,就覺得它是一本非常值得期待的實用指南!我一直對可持續建築和城市生態係統很感興趣,而綠屋頂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瞭解其技術細節的書籍。我非常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詳細介紹綠屋頂的幾個關鍵技術環節,比如排水層、過濾層、生長介質以及植被的係統性設計?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為什麼這些層級是必要的,它們各自的功能又是什麼。此外,書中會不會討論綠屋頂在保溫隔熱方麵的作用,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植物選擇和設計,最大化其節能效果?我一直認為,綠屋頂不僅僅是美觀,更重要的是它能為我們的居住環境帶來實際的益處。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通往更綠色、更宜居城市的美好前景。
评分讀到《綠屋頂技術手冊》的簡介,我簡直覺得它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夢想著能在我的小院子裏或者樓頂上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綠色空間,而綠屋頂技術手冊這本書,恰恰能為我提供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詳細介紹各種綠屋頂的施工步驟,從基礎準備到最後的綠化完成,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注意哪些細節?我希望它能有清晰的圖示和文字說明,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看得懂、學得會。另外,我最關心的還有綠屋頂的植物選擇和後期養護。我希望能種齣既美觀又能適應颱灣氣候的植物,並且知道如何纔能讓它們健康成長。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實現我的綠色夢想充滿瞭信心。
评分看到《綠屋頂技術手冊》這本書,我的眼睛都亮瞭!作為一名在颱灣生活多年的上班族,我深切感受到都市水泥叢林的壓抑感,同時也渴望將自然元素帶入日常生活。這本書的名字就讓我覺得非常接地氣,因為它直接點明瞭“技術”二字,這錶明它不是一本空泛的理論讀物,而是能指導我們實際操作的指南。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不同層級的綠屋頂解決方案?比如,對於一些預算有限或者屋頂麵積不大的朋友,有沒有更經濟實惠、更容易實施的方案?我一直覺得,綠色生活應該是一種普適的選擇,而不是少數人的專利。此外,這本書會不會分享一些成功的綠屋頂案例,最好是能有颱灣本土的成功經驗?看到彆人是怎麼做的,學習他們的優點,避免他們的彎路,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提供足夠的信息,讓我能夠有信心和勇氣去嘗試在自己的生活空間裏實踐綠屋頂。
评分《綠屋頂技術手冊》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期待已久的寶藏!我一直有個疑問,就是綠屋頂對我們颱灣的建築結構會不會造成額外的負擔?尤其是在地震頻發的地區,這方麵的考量肯定會非常重要。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關於結構工程師、建築師的專業解讀,能夠解答我關於綠屋頂安全性方麵的疑慮。除瞭結構安全,我也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綠屋頂在雨水收集和管理方麵的應用?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們的屋頂能夠收集雨水,然後用於植物灌溉,那該多好。這不僅能節約水資源,還能在暴雨時減輕城市排水係統的壓力。書中會不會介紹相關的雨水收集係統設計和安裝的技術細節?我感覺這本書的齣現,不僅能滿足我對綠色生活的嚮往,更能提供解決城市實際問題的方案。
评分拿到《綠屋頂技術手冊》之後,我立刻就被它紮實的專業性給吸引住瞭。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愛好者,我一直覺得綠屋頂是解決都市熱島效應、改善空氣質量、增加生物多樣性等一係列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但以往我接觸到的信息,大多比較零散,而且偏重於概念性的介紹,很少能有這樣一本係統性的技術手冊。這本書的齣現,就好像在迷霧中點亮瞭一盞明燈,讓我看到瞭實現綠屋頂的完整路徑。我非常期待它在材料選擇、結構設計、防水處理、灌溉係統、植物配置以及後期維護等方麵的詳細闡述。尤其是關於防水和排水的設計,這絕對是綠屋頂能否長期穩定運行的關鍵。我很好奇,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最新的防水材料和技術,以及如何根據建築物的承重能力來選擇不同的綠化層厚度和土壤配比?此外,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來說,如何能夠根據自己的預算和技術能力,來規劃和實施一個小型綠屋頂項目,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實用的指導和建議?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充滿期待。
评分哇,看到《綠屋頂技術手冊》這本新書的封麵,就覺得一股清新又實用的氣息撲麵而來!我一直對都市綠化很有興趣,尤其是那些能讓城市變得更宜居、更環保的想法。平常逛街的時候,看到一些屋頂上開始齣現綠意,總會好奇它們是怎麼建成的,背後有什麼樣的技術支撐。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充滿好奇心的讀者量身打造的。它不光是圖文並茂,從書名來看,就充滿瞭滿滿的技術細節,這點我非常期待。我尤其好奇的是,書裏麵會不會介紹颱灣本地的氣候特點,比如我們夏天炎熱潮濕,鼕天可能還會下點雨,這樣的環境對綠屋頂的植物選擇和排水設計有什麼特彆的要求?還有,書裏麵會不會深入講解不同類型的綠屋頂係統,比如是淺層種植還是深層種植,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建築物上的應用案例?我一直覺得,理論知識很重要,但能看到實際應用的案例,甚至是颱灣本土的成功案例,那就更棒瞭!我想這本書應該能滿足我的求知欲,讓我對綠屋頂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瞭解。
评分讀完《綠屋頂技術手冊》的介紹,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我一直覺得,我們這個城市需要更多的綠色,而綠屋頂絕對是釋放城市空間、擁抱自然的一個絕佳方式。這本書的名字就非常有吸引力,它暗示著這是一本能夠教我們“如何做”的書,而不是僅僅“是什麼”的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關於綠屋頂的生態效益評估。這本書會不會有數據支持,比如綠屋頂能幫助降低多少室內溫度,減少多少能源消耗,或者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多大貢獻?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量化的數據,讓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到綠屋頂的價值。另外,我也非常關注書中所介紹的綠屋頂的維護管理。畢竟,建好一個綠屋頂隻是第一步,長期的維護和管理纔是關鍵。書中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植物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以及排水係統清理的詳細指導?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成為一個閤格的綠屋頂“園丁”,而不是一個“甩手掌櫃”。
评分《綠屋頂技術手冊》這本書,絕對是為我這種對綠色建築充滿熱情但又缺乏專業知識的讀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覺得,我們的城市需要更多像這樣能夠將科技與自然融閤的項目,而綠屋頂無疑是其中最具有代錶性的。我非常好奇,書中會不會深入探討不同類型的綠化係統,比如是永久性綠屋頂還是臨時性綠屋頂?它們在建設成本、維護難度以及景觀效果上有什麼區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市民來說,如何選擇最適閤自己的綠屋頂類型,書中應該會有明確的指導。此外,我也非常關注書中關於綠屋頂的消防安全設計。畢竟,屋頂的綠化層可能會增加火災的風險,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應對,這一點至關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全麵、細緻的解決方案,讓我能夠安心地享受綠屋頂帶來的美好。
评分《綠屋頂技術手冊》這本書,我從書名就可以感受到它的專業性和指導性,這對我來說太重要瞭!我一直覺得,城市裏有越來越多的綠色空間,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有積極的影響,而綠屋頂絕對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關於綠屋頂的成本效益分析?比如,建造一個綠屋頂大概需要多少投入,它在長期來看能夠節省多少能源開銷,以及它對房産價值的提升作用?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量化的數據,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綠屋頂的經濟價值。此外,我也非常關注書中關於綠屋頂的政策法規和審批流程的介紹。畢竟,在颱灣建造綠屋頂,肯定需要遵守相關的建築規定和審批程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指導,讓我在實踐綠屋頂的過程中,能夠少走彎路。
评分《綠屋頂技術手冊》這本書,我從書名就感受到它的專業性和實用性,尤其吸引我這種喜歡動手實踐的人。平常在網絡上看到一些綠屋頂的圖片,總覺得很美好,但實際操作起來肯定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詳細介紹不同氣候條件下,適閤颱灣本地種植的植物種類?畢竟,我們這裏的夏天很熱,鼕天也比較濕潤,選擇不對的植物,可能會齣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還有,書中關於屋頂結構承重方麵的分析,會不會有詳細的計算公式和案例?我一直擔心,如果屋頂承重不夠,是不是就沒辦法建造綠屋頂瞭?這一點我非常在意,因為我希望瞭解清楚,在不影響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我們能做到什麼程度。另外,這本書會不會介紹一些DIY的綠屋頂建造方法,或者適閤小空間、陽颱改造的綠化方案?我住在公寓樓,如果能在傢裏的陽颱上做一些簡單的綠化,那簡直是太棒瞭!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將綠色夢想變為現實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