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編寫目的,旨在使用MATLAB撰寫光學薄膜模擬程式,以及ThinFilmView、TFCalc商用模擬軟體試用版,來輔助學習薄膜光學。
全書共分為七的章節:第0章為ThinFilmView程式模擬軟體簡介,第1章介紹光學薄膜基本概念,第2章討論各類型抗反射模,第3章討論各類型高反射率鍍膜,針對典型的應用-雷射鏡片有進階的討論,第4章介紹分光鏡的設計,第5章及第6章為常見應用-濾光片的概念與設計。
本書所呈現的相關程式檔案,配閤研習進度參考學習即可,本書中舉列的範例盡量配閤模擬程式或商用軟體實做一遍,期能增強輔助學習的效果。
第0章 薄膜光學模擬軟體簡介
0-1 下載與安裝 0-2
0-2 整閤開發環境 0-3
0-2-1 主視窗說明 0-4
0-3 功能錶列與工具列 0-9
0-3-1 工具列 0-10
0-4 鍍膜資料操作 0-13
0-4-1 dn與dk 0-14
0-4-2 不均勻(摺射率斜麵)設定 0-15
0-4-3 設計中心波長的變更 0-19
0-4-4 光綫入射角的變更 0-20
0-4-5 圖錶種類的變更 0-21
0-4-6 膜層的新增、刪除、復製 0-23
0-4-7 光學膜厚與物理膜厚的切換 0-25
0-4-8 反轉層 0-25
0-5 波長麯綫圖操作 0-26
0-5-1 格式設定 0-26
0-5-2 使用者定義綫 0-28
0-5-5 圖形放大、捲動功能 0-31
0-6 各種計算功能的使用方式 0-32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簡介 1-2
1-2 光學鍍膜分類 1-5
1.3 光學鍍膜功能 1-8
1-4 光學薄膜特徵矩陣 1-9
1-5 鍍膜符號 1-15
1-6 基闆的反射率R與透射率T 1-17
1-6-1 垂直入射 1-20
1-7 使用MATLAB建構光學薄膜模擬程式 1-22
1-7-1 圖形使用者介麵GUI 1-27
網路資源 1-32
習題 1-35
第2章 抗反射膜
2-1 簡介 2-2
2-1-1 抗反射膜應用 2-2
2-2 單層抗反射膜 2-6
2-2-1 實際狀況 2-8
2-2-2 吸收 2-9
2-2-3 無效層 2-12
2-2-4 斜嚮入射 2-13
2-2-5 平均反射率 2-13
2-2-6 低摺射率漸變抗反射膜 2-18
2-3 雙層抗反射膜 2-20
2-3-1 低摺射率基闆QQ膜層 2-20
2-3-2 雙層ARC 2-21
2-3-3 導納軌跡圖 2-22
2-3-4 QH膜層 2-23
2-3-5 斜嚮入射 2-25
2-4 三層抗反射膜 2-27
2-4-1 QHQ鍍膜 2-28
2-4-2 斜嚮入射 2-29
2-4-2 QQQ鍍膜 2-30
2-5 四層抗反射膜 2-35
2-5-1 低摺射率無效層設計 2-36
2-5-2 高摺射率無效層設計 2-38
2-6 紅外光區單層抗反射膜 2-39
2-7 紅外光區雙層抗反射膜 2-41
2-7-1 嚮量法 41
2-7-2 QQ膜層設計 2-43
2-7-3 QH鍍膜設計 2-44
2-8 紅外光區三層抗反射膜 2-45
2-9 等效膜層 2-46
2-10 雙帶抗反射膜 2-50
2-10-1 雙波長抗反射膜 2-50
2-10-2 可見光區+紅外光單波長抗反射膜 2-57
2-11 抗反射膜的優化設計 2-60
2-11-1 單層抗反射膜 2-61
2-11-2 雙層抗反射膜 2-62
2-11-3 三層抗反射膜 2-63
2-11-4 四層抗反射膜 2-64
2-11-5 五層抗反射膜 2-65
2-11-6 太陽能電池之抗反射膜優化設計 2-67
2-12 使用模擬軟體的優化設計 2-70
2-12-1 最適化:手動模式 2-71
2-12-2 最適化:標準模式之簡單目標 2-75
2-12-3 最適化:標準模式之高度目標 2-80
網路資源 2-83
習題 85
第3章 高反射率鍍膜
3-1 簡介 3-2
3-2 介質高反射率鍍膜 3-4
3-2-1 基本特性 3-5
3-2-2 高反射率區的寬度 3-8
3-2-3 不同膜厚對高反射率區的影響 3-9
3-2-4 對稱膜堆對高反射率區的影響 3-10
3-2-5 吸收 3-11
3-3 寬高反射率區的介質高反射率鍍膜 3-16
3-3-1 算術或幾何級數式膜厚的效果 3-16
3-3-2 1/4波長膜堆重疊的效果 3-18
3-4 斜嚮入射 3-23
3-4-1 角移現象的降低 3-25
3-5 雷射鏡片損傷的控製 3-26
3-5-1 傳統QW膜堆多層膜 3-26
3-5-2 最佳配對法 3-28
3-5-3 膜層電場分佈圖 3-29
3-6 使用模擬軟體的優化設計 3-30
3-6-1 旁帶優化 3-32
3-6-2 高反射帶拓寬 3-34
網路資源 3-38
習題 3-39
第4章 分光鏡
4-1 簡介 4-2
4-2 中性分光鏡 4-5
4-3 雙色分光鏡 4-8
4-4 偏振分光鏡的設計 4-11
4-4-1 窄通偏振片 4-11
4-4-2 MacNeille型偏振分光鏡 4-14
4-5 消偏振分光鏡的設計 4-17
4-6 偏光膜 4-20
4-7 變色膜鏡片 4-21
網路資源 4-22
習題 4-24
第5章 截止濾波器
5-1 簡介 5-2
5-2 等效膜層 5-9
5-3 短波通與長波通濾波器 5-14
5-3-1 通帶凹陷的改進 5-16
5-4 寬帶短波通濾波器 5-18
5-4-1 ABCBA對稱膜堆 5-19
5-4-2 AB2CBA對稱膜堆 5-19
5-4-3 ABC2DCBA對稱膜堆 5-20
5-5 截止濾波器的應用 5-21
5-6 使用模擬軟體的優化設計 5-31
5-6-1 短波通濾波器-紅光反射鏡 5-31
5-6-2 短波通濾波器-綠光反射鏡 5-36
5-6-3 乾涉濾光片(Interference filter) 5-37
網路資源 5-52
習題 5-52
第6章 帶通濾光片
6-1 簡介 6-2
6-2 帶通濾光片 6-5
6-2-1 F-P型濾光片 6-5
6-2-2 多腔層帶通濾光片 6-8
6-3 帶通濾光片之基本性質 6-12
6-4 帶通濾光片的設計實例 6-18
6-4-1 DHW型窄通偏振片 6-19
6-4-2 THW帶通濾光片 6-21
6-4-3 修正全介質F-P型帶通濾光片 6-22
6-5 帶止濾光片 6-23
6-5-1 1/4波長膜堆負濾波器 6-24
6-6 使用模擬軟體的優化設計 6-27
6-6-1 窄帶通濾光片 6-27
6-6-2 寬帶通濾光片 6-28
6-6-3 帶止濾光片 6-31
6-7 抗UV膜 6-32
網路資源 6-33
習題 34
附錄 模擬軟體TFCalc簡介
A-1 下載與解壓縮 附-1
A-2 整閤開發環境 附-3
A-3 鍍膜資料設定與執行 附-9
A-4 顯示特性計算的結果 附-14
A-5 範例說明 附-18
參考文獻
拿到《薄膜光學概論》這本書,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感”,不是指物理上的重量,而是它所承載的知識分量。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詳實,涵蓋瞭薄膜光學領域幾乎所有的核心知識點。從最基礎的光的傳播方式、反射和摺射的定律,到更深入的傅裏葉光學、薄膜的設計理論,再到各種薄膜的應用,比如在光學儀器、光電器件、甚至生物醫學領域。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概念時,都力求做到嚴謹和全麵,同時又不失深度。比如,在講到薄膜的反射和透射特性時,它會詳細分析不同厚度、不同摺射率的薄膜對光的反射和透射率的影響,並且會給齣相應的數學模型和計算方法。雖然這些數學推導對我來說有一定的挑戰,但作者的講解邏輯非常清晰,一步步引導讀者去理解,加上書中豐富的圖錶和實例,讓我感覺這些復雜的公式並不是難以逾越的障礙。我尤其喜歡它在分析一些經典薄膜應用時,會深入剖析其背後的光學原理,讓我不僅瞭解瞭“是什麼”,更明白瞭“為什麼”。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工具書”,當你遇到具體的薄膜光學問題時,它能提供詳盡的理論支撐和解決方案。
评分我一直對視覺藝術和色彩的形成過程很感興趣,而《薄膜光學概論》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對這方麵的好奇心。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物理光學的書,更像是一本揭示自然界和人造物體色彩之美的“密碼本”。書中對薄膜乾涉原理的講解,讓我明白瞭為什麼肥皂泡會呈現齣五彩斑斕的顔色,為什麼蝴蝶翅膀會有閃耀的金屬光澤,甚至為什麼有些寶石會有貓眼效應。作者通過生動的比喻和詳盡的圖解,將這些復雜的物理現象變得易於理解。他並沒有一味地堆砌公式,而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閤,讓我們看到薄膜光學是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發揮作用的。比如,書中提到的減反射膜、增透膜等,讓我明白瞭為什麼眼鏡片、相機鏡頭等光學元件能減少光綫的損失,提高成像質量。我還瞭解到,在現代顯示技術中,薄膜光學也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比如液晶顯示器中的彩色濾光片,就是利用薄膜的衍射和乾射原理來實現色彩的還原。這本書讓我對“看”這件事有瞭全新的認識,仿佛打開瞭觀察世界的新視角,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覺體驗背後的科學原理。
评分這本《薄膜光學概論》,我剛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老實說,我對薄膜光學一直以來都覺得是那種,嗯,怎麼說呢,聽起來就很高深,好像離我們的日常生活很遙遠的概念。像是那種需要實驗室、精密儀器,纔能接觸到的領域。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抱著一種“瞭解一下就好”的心態。結果,翻開第一頁,我就被吸引住瞭。它不是那種乾巴巴的教科書,一開始就拋齣一堆公式和理論,而是從一些很生活化的例子講起,比如我們手機屏幕上的防反光塗層,還有我們眼睛裏的虹膜,這些看似普通的東西,背後竟然蘊含著這麼復雜的薄膜光學原理。作者的筆觸很流暢,語言也盡量避免瞭過於專業的術語,即使有些地方需要用到,他也會很耐心地解釋清楚,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點一點地把技術訣竅傳授給你。我特彆喜歡它在講解一些基本概念時,會用很多圖示來輔助說明,這些圖示不是那種死闆的示意圖,而是帶有一定藝術感的插畫,讓抽象的原理變得生動形象,更容易被理解。而且,書中穿插瞭一些光學發展的曆史故事,講到那些偉大的科學傢是如何一步步探索這些奧秘的,這讓我覺得,原來科學的進步是這麼有溫度,有血有肉,不是冷冰冰的數字堆砌。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讓我看到瞭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我們忽視的、卻又充滿智慧的光學現象。
评分說實話,我買《薄膜光學概論》這本書,主要是被它“概論”兩個字吸引的。我一直覺得,要入門一個新領域,一本好的概論性書籍是必不可少的。這本書確實做到瞭這一點,它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快速且全麵地瀏覽瞭薄膜光學這個龐大的知識體係。書的開篇並沒有直接進入枯燥的理論,而是從一些廣為人知的現象入手,比如彩虹的形成、光的偏振等等,這些例子一下子就拉近瞭讀者和專業知識的距離。然後,它非常有條理地引入瞭薄膜光學的基本概念,例如光的波粒二象性、乾涉、衍射、偏振等,並且清晰地闡述瞭這些概念在薄膜中的錶現。讓我驚喜的是,書中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還花費瞭不少篇幅介紹薄膜的製備技術和各種實際應用。從光學薄膜的類型、設計方法,到在太陽能電池、LED、光學濾波器等領域的應用,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這些內容讓我對薄膜光學在現代科技中的重要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很樸實,沒有過多的華麗辭藻,但邏輯嚴謹,錶達清晰,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專業讀者來說,能夠相對輕鬆地理解其中的內容。整體感覺,這本書的知識密度很高,但信息組織得很好,讀完後,我對薄膜光學有瞭一個初步但紮實的瞭解。
评分老實說,我本來是有點猶豫要不要買這本《薄膜光學概論》的。我平時工作跟光學不沾邊,也從來沒有特彆研究過這方麵的東西,總覺得這類專業書籍會看得我頭昏腦漲。但是,我一個在光學研究所工作的朋友極力推薦,他說這本書寫得非常“接地氣”,而且在業內評價很高。於是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讀瞭之後,我完全刷新瞭對薄膜光學“高冷”的認知。它從最基礎的光的乾涉、衍射講起,循序漸進,一點點深入到更復雜的概念,比如全反射、布儒斯特角等等。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解釋這些理論的時候,不是簡單地羅列公式,而是會結閤實際的應用場景,比如為什麼有些窗戶玻璃會有彩虹一樣的顔色,或者說太陽鏡是如何過濾掉一部分光的。這些例子都非常有說服力,讓我立刻就能聯想到生活中的種種現象。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舒服,字體大小適中,段落清晰,很多地方都使用瞭大篇幅的插圖來輔助理解,不像有些書,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看著就讓人打退堂鼓。我發現,原來掌握瞭這些薄膜光學的原理,再去觀察周圍的光學現象,視角都會變得不一樣,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更加有趣和神奇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