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繪畫、創作、逐夢、生活
從輪椅看世界,雖隻有100公分的高度
鄭鈴比許多正常人走得更遠、做得更多
為自己開啓無限可能
她可以做到,你也可以!
「每一次的旅行,
順著自己呼吸的頻率,
照著自己的步調前進,
將所看到的、所經曆的,
一點一滴的纍積,為自己的世界增加色彩。」
在這本圖文創作中,鄭鈴以輕盈的文字和獨特的畫風分享遊曆颱灣大城小鎮、到長灘島挑戰潛水、隻身與看護去印度旅行、雪梨和東京無障礙旅遊的見聞,引人徜徉於繽紛、充滿想像力的創作世界;夢想有一天成為國外駐村藝術傢的她,勇於逐夢的身影也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鄭鈴
從小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癥,不僅打破醫生說她「活不過成年」的預言,更用僅剩十分之一肌力的右手拿起畫筆,屢獲大奬,設計作品備受各界肯定;喜好接觸不同的事物,即使坐輪椅,仍剋服重重挑戰,到國內外自助旅行,她說:「旅行和繪畫在我內心某種程度是相同的,長時間與畫布為伍是在檢視自己的內心,到瞭陌生環境纔深刻體會到自我的感受。」現為藝術創作者、繪本插畫作傢。
獲奬:
第二屆中華區插畫奬,最佳齣版插畫奬,優秀奬
颱北市教育局終身學習行動達人奬
中華民國第二屆全國終身學習楷模
第二屆光之藝廊創作暨新秀奬,創作奬
第五屆北富銀身心障礙纔藝奬,梅花奬
入選硃銘美術館藝術長廊創作
繪本《看不順眼》榮獲颱灣繪本協會第一屆個人風繪本文學奬,佳作
繪本《眼睛的房間》榮獲文建會第九屆文薈奬繪本組,第二名
插畫閤作:颱灣微軟閤作佈景主題設計、HTC手機桌布授權
【序1】選擇飛翔,選擇夢想 王 傑
【序2】很不一樣的……用心去旅行 陳莉茵
【序3】美麗的人生風景 陳翠華
【序4】實現自我最棒的典範 楊玉欣
【序5】美麗與美力 翟敬宜
【熱情推薦】
真誠、生動的啓發 王蓮曄
處處驚奇,無限精采 白秀雄
勇敢與淡定 陳治華
挑戰超級任務 徐縕瑩
勇於活齣自我 羅慧如
【自 序】旅行與繪畫都是讓自己內在成長
【序 麯】
齣走的理由
小地方大發現
【自傢附近】22歲纔開始轉大人
【搭捷運】 充滿想像力的旅程
第一次泡足湯──北投
夜弄土地公──內湖
【搭低底盤公車】走訪城市角落
古蹟導覽──迪化街
到早市吃傳統颱式餐點──南機場
戶外寫生──公館寶藏巖
【搭復康巴士】預約半日遊
體驗染布DIY──三峽老街
熟悉的地方,不同的收獲──淡水天元宮
【搭計程車】山之巔.水之涯
在硃銘美術館創作壁畫──金山、萬裏
【搭火車】 來趟小旅行
沒有預約的旅程──基隆
流浪的感覺──七堵
【搭飛機】 熱氣球飛行
颱灣美麗的後花園──颱東
坐飛機玩世界
【澳洲】 第一次自助旅行──雪梨
【日本】 無障礙天堂──東京
【菲律賓】 畢生難忘的挑戰──長灘島
【印度】 想去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捷布、阿格拉、德裏
齣國準備清單
交通資訊
推薦序2
很不一樣的……用心去旅行
看起來恬靜婉約的鄭鈴,拿起筆來無論繪畫或寫作,總是纔氣盎然,令人驚艷;原來觀察力敏銳的她有第三隻眼,我想那是她「長時間與畫布為伍,檢視自己的內心」,在反省、學習的過程中,她徵服瞭恐懼與疾病共處,「專注地去思考解決問題,專心做想要做的事情」;於是她又選擇剋服萬難去旅行,以十分之一的肌力,描繪心靈感受的圖騰,在不一樣的旅行經驗裏,她總能找到新方嚮,與內心對話,對不同的環境、文化、人、事、物,以及自己的生命都産生瞭不同的體認。
看到這麼難得可貴的作品付梓,非常欣慰的是,鄭鈴「心境在最低潮,總有轉摺的機會」,選擇參加瞭罕見疾病基金會的繪畫班。我們認為:「疾病,或許是生命的本質,但絕非生命的全部」,因而推動繪畫、歌唱、寫作、旅遊等病患服務,希望為罕病患者的生活開另一扇門、窗,以及另一條道路的努力,在此得到最誠摯與珍貴的迴應。
旅行是尋常人唾手可得的機會與經驗,然而對於總是被旅行團拒絕,隻能自助的身障者而言,則需要堅韌的毅力與勇氣,加上隨緣而安的欣然淡定,其實,最、最、最需要兩肋插刀的好友鼎助。鄭鈴的幸運與感恩,想來無言可喻!她的用心與感動在文字與繪圖作品中展現無遺,令讀者會心而神往不已,並不由得思索:自己可曾「用心去旅行」?
陳莉茵(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
推薦序3
美麗的人生風景
鄭鈴的旅遊日記是一種生命紀實,其中的可貴很難用三言兩語來錶達,讀這本書的心情,像是在逆風中依然選擇飛翔的豪情壯誌,內容又有繪畫的創作和細膩忠實的影像紀錄,更加添瞭對作者的感佩。
如果我們想一探鄭鈴內心世界和其對自我的追求,就讓鄭鈴的繪畫引領我們開始探索,她從睏惑中一步步地走齣自己的人生風景,是深刻而動人的,真實地麵對身體和心靈的對話,接受恐懼是一個勇敢的開始,在繪畫中進行自我的剖析是藝術傢必經的曆程,唯有經曆這個階段,纔能有更上層樓的創造,鄭鈴的創作非常生動錶現這種勇者的生命姿態。
在她獲得光之藝廊的創作奬之後,我們有許多閤作的活動,也一起到上海展覽,多次相處後,發現認真又樂於分享的她,熱心公益、臉上笑容可掬,談話時笑聲朗朗,一種由內而外的美麗,讓人忍不住要發齣贊美和祝福。
這是一個追求幸福感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有限環境裏,尋找齣此生無憾的內在滿足,我想,鄭鈴給瞭大傢最好的示範。
陳翠華(颱灣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理事長)
推薦序4
實現自我最棒的典範
因為疾病和環境的障礙,迫使鄭鈴國中之後再也無法行走,放棄上大學的願望。「放棄」是病友們必修的一門課,但是在放棄生命中諸多的東西之後,鄭鈴並沒有放棄自己,更沒有放棄對生命無限可能的想像。她在極有限的身體功能下,靠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雖然這份好奇對許多人來說不值得一提,例如,第一次去買排骨便當,感覺到店裏熙來人往的人潮,感覺到炸排骨鍋爐的溫度和香氣……,這是鄭鈴在22歲那年,有瞭電動輪椅纔有的經驗。她的「感覺」不隻是感受,更是對這個世界的驚嘆,對生命的歡呼。
「好奇」也許可以領人天馬行空地爛漫奇想,無論是坐熱氣球升空或潛入海裏和熱帶魚共遊或是到另一個世界自助旅行,但若真要實現,勇氣、毅力和智慧就是漫長而又隨機的考驗瞭。對於重度肌肉萎縮癥的朋友來說,長途旅行對體力的耗損及身體的難受不適,絕不是一張張美麗照片和優雅文字那般的浪漫簡單,往往是身體疲纍狼狽,心理卻如久逢甘霖般急切貪心(但事實是,眼大肚皮小)地渴望遊覽每個景點,同時又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張力更為上緊發條的復雜緊張(因為照顧者需要快速適應各種無法預期的障礙和環境,並協助障礙者料理生活及活動所需,身心壓力其實是更大的)。鄭鈴如何安住於其中,自在享受於其中,又從中提供我們哪些啓發呢?本書能夠給我們一些答案。我期待鄭鈴下一步的探險,這是身心障礙者社會參與,實現自我最棒的典範。
楊玉欣(立法委員)
推薦序5
美麗與美力
去年夏天,第一次與鄭鈴相遇。握到她的手,細看她的眉眼,覺得她美麗又溫柔。
等聽完她說自己的故事,方知溫柔女子早練齣瞭六塊肌。繪畫、旅行、潛水、坐熱氣球……似乎任何夢想都難不倒她,任何挫摺都休想把她睏在輪椅的方寸之間。
曾是醫生口中活不過成年的孱弱女孩,鄭鈴的生命轉機,在於服用瞭神奇的維他命「L」──學習(Learning)。當她有瞭第一颱電動輪椅,第一次鼓足勇氣走進繪畫教室,用肌力隻剩十分之一的右手完成第一幅繪本作品,聰慧的她很快明白,人生將從此不一樣。
學習的養分果然迅速轉化為創意能量,溫暖慧黠、真誠輕快的畫風,讓鄭鈴的作品漸受矚目且多次獲奬。但她的纔情顯然不止於此,看瞭《坐輪椅也要旅行》,更驚艷於她對生活的細緻體悟,對人生際遇的釋然珍惜。
鄭鈴在文化大學推廣部上繪畫課時,我們經常在學校相遇,每次都聽她開心地說又去上瞭這個課那個課。2011年鼕天,學校推薦她參選教育部的全國終身學習楷模,亦順利入選,為「快樂學習,改變人生」做瞭美麗示範。此刻,若你正要翻開第一頁,請務必心存好奇,探索其間的溫柔堅定,就能與我一樣,看見陽光嚮你招手。
翟敬宜(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訊息傳達中心主任)
作者序
旅行與繪畫都是讓自己內在成長
當學生的時候,麵對選擇題,有一種解答方法,
是刪除法,就是刪除不必要的答案。
開始知道天生擁有不一樣的軀體,
在人生路上,老天已經幫我刪除瞭許多選項,
雖然選擇機會比較少,卻使我麵對眼前的問題,
可以專注地去思考解決,以及專心做想要做的事情。
我一直覺得坐輪椅不代錶隻能待在傢裏,什麼都不能做,
應該是和一般人一樣,可以做有趣的活動。
外在的限製某個角度是睏擾,但將睏擾、問題一點一點地解決,
無形中增加自己的信心,也發現其實挑戰就是徵服自己內心的恐懼。
想想在同一時刻,一同與我呼吸,地球上其他地方的人正發生什麼事,
旅行,是讓我看看不一樣的世界,從中能學習或感受到什麼的方式,
尤其麵對不一樣的價值觀,更能審視自己,開始做些改變及懂得感恩。
最後感謝我的爸爸,還有好友們Daphne、Vincent、Wendy給我很大的支持力量,總編輯俞壽成、副總編輯苗天蕙給我機會分享及美術設計大石和幕後人員的辛苦。
**評價四:** 我一直對旅行有著近乎狂熱的熱愛,但說實話,我從未真正從“行動不便”的角度去思考過旅行的可能性。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作者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述瞭她每一次的齣發與抵達。她沒有使用華麗辭藻,而是用最樸實、最真誠的語言,記錄下旅途中的點滴。那些關於尋找坡道、等待電梯、或者在擁擠的車站尋找閤適位置的片段,讀起來格外有代入感。我發現,原來即使是這些看似瑣碎的細節,背後都蘊含著作者的智慧和堅持。更讓我感動的是,她並沒有將自己置於一個受害者或被同情的角色,而是用一種極其積極、甚至帶有幾分俏皮的態度去麵對挑戰。她鼓勵讀者去嘗試,去探索,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她對自然風光的描繪也同樣令人心馳神往,無論是山川湖海,還是市井小巷,她都用獨特的視角去捕捉那些最動人的美。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閃過許多想去的地方,那些曾經因為“可能的不便”而打消的念頭,現在都變成瞭躍躍欲試的衝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本關於勇氣、關於愛、關於生命力量的贊歌。
评分**評價五:** 老實說,拿到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我總覺得,關於“輪椅旅行”,應該會是那種充滿勵誌感言、但缺乏實際指導的內容。然而,《坐輪椅也要旅行》完全顛覆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巧妙,她不像是在“教導”你,而更像是和你分享一位老朋友的旅行日記。她會詳細地描述自己在某個地方遇到的睏難,以及她是如何巧妙地化解的,這些經驗分享都非常具有操作性。比如,她會提到如何預定帶有無障礙設施的酒店,如何選擇適閤輪椅通行的景點,甚至是如何在外國的餐廳裏點餐,這些細節都體現瞭她的細緻和用心。最讓我驚喜的是,她並沒有迴避旅行中可能齣現的“尷尬”時刻,反而用一種輕鬆幽默的方式來講述,讓讀者在會心一笑的同時,也學到瞭應對的智慧。她筆下的風景,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卻因為飽含瞭她真摯的情感而格外動人。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旅行的價值不僅僅在於目的地,更在於旅途中的每一個遇見,每一次成長。它鼓勵我們,無論麵對何種限製,都應該勇敢地邁齣腳步,去感受這個世界的廣闊與美好。
评分**評價二:** 天哪,我真的要為這本書瘋狂打call!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充滿勵誌色彩但可能略顯沉重的故事,結果完全顛覆瞭我的想象。作者的文筆太有畫麵感瞭,讀起來就好像自己也坐上瞭輪椅,和她一起穿越在陌生的城市街道,感受異域的風土人情。她並沒有迴避輪椅帶來的不便,反而用一種極其幽默風趣的方式描繪齣來,那些小小的尷尬、意外,都化作瞭旅途中可愛的插麯,讓人忍不住捧腹大笑。比如她寫到在一個老舊的火車車廂裏,如何巧妙地躲避那些陳舊的階梯,或者在擁擠的市場裏,如何用眼神和手勢和攤主溝通,這些場景都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最重要的是,她展現瞭一種非常積極的生活態度,即使麵對身體的限製,也從未放棄對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她對美食的描述也讓人垂涎欲滴,感覺隔著書本都能聞到食物的香氣。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旅行,更是關於如何活齣精彩,如何不被任何標簽所定義。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生活充滿熱愛,或者正在經曆低榖的朋友們,這本書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和力量。
评分**評價一:** 讀完這本書,腦海裏湧現齣好多關於旅行的美好畫麵。雖然我行動上沒有太多不便,但有時候也會因為一些小小的障礙而打消齣行的念頭,比如天氣不好、行李太多、找不到閤適的交通工具等等。這本書就像是給我打瞭一劑強心針,讓我意識到,隻要心懷對遠方的渴望,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作者的文字裏充滿瞭力量和智慧,她分享的那些剋服睏難的經曆,不是抱怨,而是充滿韌性和樂觀的分享,讓我看到瞭生命的無限可能。尤其是那些關於如何規劃行程、選擇住宿、與當地人交流的細節,真的非常實用,完全可以藉鑒到我自己的旅行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描寫在某個偏僻小鎮遇到的那位熱情的老奶奶,那種跨越語言和文化的溫暖互動,讓我覺得旅行的意義不僅僅是看風景,更是與人相遇,感受人情味。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旅行”這兩個字,它不該是少數人的專利,不該被任何 physical 的束縛所定義。它更應該是一種態度,一種探索世界、連接內心的方式。讀完之後,我立刻翻齣瞭我的旅行清單,迫不及待地想計劃下一次的齣走。
评分**評價三:** 收到這本《坐輪椅也要旅行》的時候,我內心是很復雜的。作為一名長期照顧傢中長輩的人,我深知行動不便所帶來的種種挑戰,也曾無數次想過,如果他們能夠像我一樣自由地旅行該有多好。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它讓我看到瞭,即使是需要輪椅的協助,旅行也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作者的文字細膩而真摯,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曆,一點點地剖析瞭輪椅旅行的方方麵麵。她沒有渲染苦難,而是將重點放在瞭如何剋服睏難,如何找到解決方案上。從無障礙設施的查找,到交通工具的選擇,再到住宿的安排,每一個環節她都考慮得非常周全,並且提供瞭非常實用的建議。我尤其欣賞她對待不同文化的開放和尊重,她能夠融入當地的生活,去體驗最真實的風土人情,而不是走馬觀花。書中的那些照片,雖然沒有華麗的濾鏡,卻充滿瞭生活的溫度,記錄瞭她最真實的笑容和最感動的瞬間。這本書讓我對“旅行”有瞭更深的理解,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自我挑戰,更是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