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牧者的畢生精華
斯托得晚年最重要的一本書
讓你我的教會生活,
天天心意更新而變化。
七大關鍵要素,展現活力教會風範!!
蓋一間建築物,通常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門麵的裝飾;另一個部分,則是建物本身的結構與鋼骨。
同樣地,一間教會也包含這兩個部分。不可否認,心意更新的教會需要一些門麵的藝術;然而,若是忽略瞭建物本身那不太容易看見,或是沒那麼吸引人目光的水泥、石材、梁柱,地震一來,再漂亮的門麵,都會傾倒。
斯托得,這位總是能切中問題核心,看見關鍵要素的牧師,在《心意更新的教會》一書裏,談的就是教會的土木工程。他精闢地指齣,一間能心意更新、不斷湧齣活力的教會,需要顧好七個與門麵無關,卻與建築材質、結構息息相關的要素。
敬拜、傳福音、事奉、團契、講道、施予、作光作鹽,這些看似平凡無奇、基督徒習以為常的觀念,卻個個都是健康教會的堅固磐石。六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地成韆上萬間教會分享過的斯托得,以其畢生之力,重新詮釋這七個健康教會的要素,他化繁為簡的文字,為下一世代的基督徒,指齣一條心意更新的康莊道路。
作者簡介
斯托得
談到斯托得,許多人腦海浮現的第一個念頭,不外乎認為他是二十世紀福音派最重要的一位領袖。曾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一百位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的他,在洛桑會議努力扭轉整個福音派思想走嚮,將「傳福音」與「社會責任」縝密地結閤在一起,更是讓斯托得成為與葛理翰齊名的重要人物。
不過,少有人知道的是,斯托得在牧會方麵的卓越能力,年僅二十九歲,就擔任有上韆位會友聚會的「倫敦萬靈堂」教區長。麵對各式各樣需要他牧養的會眾,斯托得毫無畏懼,一方麵承接前任牧師因心髒病猝逝留下來的繁重工作,另一方麵更不斷用創新的方式,幫助信徒將聖經的真理融會貫通。
《心意更新的教會》,正是斯托得六十年來牧養「倫敦萬靈堂」的心得結晶。他以深入淺齣的筆法,羅列齣七個讓教會不斷心意更新而變化的重要原則,字字珠璣,讓人可以一探這位屬靈偉人心中的教會全貌,並且在他的諄諄教誨之下,再次領略「教會」為何會是神所賜給我們的祝福。
推薦序:激進保守的教會
導讀:縱橫內外的教會
鳴謝
序言:「新興教會」
後現代世界
第一章 基本要素:神給教會的異象
學習的教會
關懷的教會
敬拜的教會
傳福音的教會
第二章 敬拜:榮耀神的聖名
閤乎聖經的敬拜
會眾的敬拜
屬靈的敬拜
閤乎道德的敬拜
第三章 傳福音:透過地方教會達成宣教使命
傳福音的形式
瞭解自己:教會的神學
組織自己:教會的結構
錶達自己:教會的信息
活齣自己:教會的生活
第四章 事奉:十二使徒與七執事
眾人皆參與的事奉
教牧的事奉
使徒的榜樣(牧人)
假教師(豺狼)的侵優
人(羊)的價值
第五章 團契:KOINONIA的真義
共同的傳承
共同的服事
共同的責任
實際例證
第六章 講道:五個悖論
閤乎聖經與閤乎時代
權威與權宜
先知特質與教牧特質
恩賜與研習
深思熟慮與熱情洋溢
第七章 施予:十個原則
源於三一真神
照我們所有的創造均平
小心監督和友好競爭
施予像收獲
施予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結果:使感謝歸於神
第八章 影響力:作鹽作光
作鹽作光的真理
改變社會的武器
基督徒的特質
結語:尋找二十一世紀的提摩太
三重呼籲
今天的提摩太在哪裏?
三篇曆史附錄
生平簡述
曆史附錄一 為什麼我仍是聖公會會友?
曆史附錄二 我有一個夢:心意更新的教會
曆史附錄三 一個八旬老者的省思
拿到《心意更新的教會》這本書,還沒時間好好靜下心來讀,但光是它的主題,就已經在我的腦海裡激起瞭一些漣漪。我一直在思考,在我們這個充滿變數的年代,什麼樣的「教會」纔能真正地觸動人心?什麼樣的「更新」纔能讓一個群體持續地保有活力與生命力?作者用「心意更新」這個詞,似乎點齣瞭核心問題——真正的改變,始於內心的轉化。我對書中可能探討的,關於教會如何能夠迴應時代的呼喚,如何能夠與社會上的各種需求產生連結,感到特別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提齣一些具體的策略,讓教會不再隻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能更積極地融入社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我期待作者能夠分享一些寶貴的見解,關於如何讓教會的「心意」不斷地更新,以適應時代的步伐,並且真正地成為一個能夠給予力量、帶來盼望的地方。這是一本讓人充滿期待的書,感覺它能帶給我們一些關於未來教會發展的啟示。
评分這本《心意更新的教會》,光是書名就讓我充滿好奇。我一直覺得,現今社會變化太快,很多傳統的觀念和模式都顯得有些跟不上時代瞭,尤其是在信仰和團體生活方麵。作者在書中探討的「更新」這個主題,非常吸引我。我很好奇,到底什麼是「心意」的更新?這是一種思維的改變?還是情感的昇華?又或者是一種對生命更深層次的理解?我對書中那些關於教會組織和運作的探討也很感興趣。我知道,在颱灣,教會的角色和功能也在不斷地轉變,有時候會麵臨外界的質疑,有時候也會齣現內部改革的聲音。作者會不會提齣一些顛覆性的看法,還是會提齣一些溫和但有效的建議?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引人深思的觀點,讓我在閱讀過程中,能對「教會」這個概念有更豐富、更寬廣的認識,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過去的框架裡。我期待作者能夠從一個獨特的視角,解讀「更新」的真正意義,並且探討如何在複雜的現代社會中,讓教會煥發新的生命力。
评分最近在書店偶然看到瞭《心意更新的教會》這本書,它的標題立刻引起瞭我的注意。我一直覺得,在這個時代,許多人都在尋找屬於自己的歸屬感和精神寄託,而「教會」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它的功能和發展也備受關注。作者提齣的「心意更新」這個概念,聽起來就非常引人入勝,好像在訴說著一種超越傳統的、更具生命力的教會模式。我猜測,書中可能會探討現今教會所麵臨的一些挑戰,例如如何吸引年輕一代,如何與現代社會接軌,以及如何幫助信徒在快速變遷的環境中保持信仰的活力。而「心意更新」或許就是解決這些挑戰的關鍵。我對作者如何定義「更新」,以及它如何在實際的教會生活中體現,充滿瞭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創新的思考,打破既有的框架,讓人們重新認識教會的可能性?我很期待透過這本書,能夠對「教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並且看到一種充滿希望的未來發展方嚮。
评分最近真的被一本書深深觸動,書名叫做《心意更新的教會》。雖然我還沒開始細讀,隻是先翻閱瞭前麵幾章,但那股撲麵而來的力量感,讓我迫不及待想分享我的初步感受。作者用詞相當細膩,對於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際關係的疏離和內心掙紮,都有著非常貼切的描寫。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連結」的觀點,讓我反思瞭自己過去在群體中的角色,有時候會因為害怕受傷而選擇封閉,有時候又渴望被理解卻不知如何錶達。這本書似乎在引導讀者去探索,如何纔能真正建立起有意義的連結,而這種連結,不隻是錶麵的社交,更是深入心靈的共鳴。作者的文字很有畫麵感,讀著讀著,腦海中彷彿浮現齣一個個生動的場景,有時是教會的聚會,有時是私底下的對話,感覺就像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他溫柔地揭示瞭我們內心深處的渴望和睏惑。我特別期待後麵關於「更新」的部分,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指引,讓我在生活中能夠實踐這些更新的觀念,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總之,這是一本讓我充滿期待的書,感覺它將會是一段值得細細品味的旅程。
评分剛收到《心意更新的教會》這本書,還沒深入閱讀,但光是封麵設計就很有質感,給人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感覺。我對書中「心意更新」這個概念特別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隻是被動地接受資訊,鮮少有機會真正地沉澱下來,審視自己的內心。作者似乎提齣瞭一個重要的訊息,關於如何讓個人的「心意」得到真正的更新,進而影響整個群體的「教會」。我猜測,書中可能會探討一些關於個人成長、生命觀、價值觀的轉變,以及這些轉變如何在一個群體中發揮積極作用。我尤其關注的是,作者會不會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步驟或方法,來引導讀者進行這種「更新」?或者,它更多的是一種哲學性的探討,引導我們去思考?我認為,無論哪種方式,隻要能引發讀者深刻的反思,就已經是一本很棒的書瞭。我對作者如何將「個人心意」的更新與「教會」這個整體的概念結閤起來,感到非常好奇,這其中的邏輯和深度,是我想深入瞭解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