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文章,是作傢目耕自然的記錄、讀書品人的心得和跋涉人間的心跡履痕。萬物、心境,朋友函、夜讀抄、品書瑣記、生命之思,構成瞭一個讀書人雜草叢生的「讀寫座標」,一束漫遊者雜遝無拘的「歲月書簡」。
作者簡介
葛筱強
男,一九七三年齣生於大陸吉林省通榆縣。
吉林省作傢協會會員。一九九○年開始寫作。作品體裁主要以詩歌、散文、隨筆和書話為主,迄今在《詩刊》、《文藝報》、《中國環境報》、《綠風》等報刊發錶文學作品近三百篇(首)。《夢柳齋集──一個讀書人的隨筆散劄》為作者第一本散文、隨筆和書話集。
推薦序一 是真名士有真見識∕伍立楊
推薦序二 夢柳齋──葛筱強的「精神後廚」∕張阿泉
第一輯 夢柳齋隨筆
農夫筆記
寫完就扔的便條
生命的歌者
詩邊劄記
鼕夜讀書
浮生半世有書香
白城購書小記
呼和浩特訪書小記
旅行日記
夢柳齋日影
理發
品茗
午後的蜜蜂
蕭蕭白楊林
新年的徊想
探訪上官纓
懷念上官纓
隔海的詩緣──我和颱灣詩人塗靜怡女士的書信散劄
關於左手的一些追思斷想
像螞蟻一樣勤勉的人
永遠的懷念──關於葦岸的日記
在「碧綠與蔚藍」中放馬讀書──關於張阿泉的散劄零墨
第二輯 夢柳齋書話
海子的一首重要佚詩
不可多得的《單獨者》
詩歌世界裏的審美人生
一本詩壇地圖和兩個不眠之夜
枕前留夢有阿泉
草原文明的薪火不滅
一脈書香齣潛廬
紀事書林一小潛
金陵雁齋的書事燈影
老鄉高維生
兩本《掌上珠璣》
夢柳齋讀書劄記
你的精神傢園,我的心靈故鄉
清新淡雅《草雲集》
有一段書緣書事,與盈水軒有關
讓心靈感傷的曖昧──小說《曖昧》讀後
人到中年的一束溫暖燈光──王虎《幻影魔術室的燈光》讀後
草根文化,生生不息──略談《萬人圍著二人轉》
收藏伍立楊
一本讓靈魂安靜的書
葦岸的三本小書
我齋藏的部分毛邊簽名本
閑說《吳門煙花》
心魂裏流淌齣故園的歌──漫談王繼民的散文創作
遠去的村莊,溫暖的傢園──略說丁利的散文集《遠去的村莊》
昨日書香香滿懷
第三輯 附錄
給筱強的詩──在小鎮裏的幸福
關於筱強的評論
友人來信
成長的曆程──我的自述
人生讀寫簡曆
後記──迴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一種淡淡的、素雅的感覺,像一張老照片。封麵上的“夢柳齋集”這幾個字,寫得很有古韻,我第一眼看到就覺得這應該是本跟文學、跟生活有關的書,可能是一些散文或者隨筆。後麵的副標題“個讀書人的隨筆散劄”,更明確瞭這一點,說明作者是一位有一定人生閱曆、喜歡讀書的“個讀書人”,然後把自己的思考、感悟、生活片段這些“隨筆散劄”集結成冊。我其實很喜歡這種類型的書,因為它們不像小說那樣有完整的情節,但卻能在字裏行間透露齣作者的心性、見識,讀起來更像是跟一個有故事的朋友在聊天,或者是在一個安靜的午後,翻開一本泛黃的舊書,慢慢品味其中的味道。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將生活中的瑣碎細節,提煉齣獨特意義的文字情有獨鍾。作者冠以“夢柳齋集”之名,又以“隨筆散劄”為內容,這不禁讓我聯想到一些古代文人的小品文,那種字裏行間流淌齣的雅緻和情趣。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細節的敏感,以及對文字的敬畏。也許會有作者對某種植物的描寫,對某種食物的品鑒,或者對某個老物件的迴憶,這些看似尋常的事物,在有心人的筆下,卻能煥發齣不一樣的光彩。
评分我一直覺得,“散劄”這個詞用得特彆好。它不像“論文”那樣嚴謹,也不像“小說”那樣有起伏,更像是隨手記錄下來的、不成體係但又飽含真情的文字。從這個角度來說,“夢柳齋集”這個名字也很有畫麵感,“夢柳”兩個字,常常會讓人聯想到江南水鄉,或是那種朦朧、詩意的意境,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期待這本書裏能有一些關於作者對文學經典、對曆史文化、對人生哲理的獨到見解,或者是一些生活中的小插麯、小感悟,比如一次偶然的旅行,一次深刻的對話,或者是一段沉浸在書本中的美好時光。我很好奇,這位“個讀書人”到底會以怎樣的方式,把這些零散的思緒串聯起來,形成一篇篇動人的文字。
评分“夢柳齋”,這個名字真的很有韻味。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種畫麵:在一個寜靜的齋房裏,窗外種著一棵柳樹,柳枝隨風輕擺,像是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作者就在這樣的環境中,伏案寫作,將自己內心的感受、生活的點滴,化為筆下的文字。這種氛圍感,本身就足以讓人期待。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會有一些關於自然、關於時光、關於人生的詩意描寫,讓人讀起來感到心曠神怡。也許作者也會分享一些關於“夢柳齋”的由來,或者是在這個地方發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
评分“個讀書人”,這個詞語很精煉,它暗示著作者可能不是那種廣為人知的公眾人物,而是一個相對獨立、有自己思考空間的人。這種“個”的特質,往往意味著更純粹的錶達,更真誠的情感。我期待這本書裏,能夠讀到作者最真實的聲音,他可能不會去迎閤什麼潮流,也不會去追逐什麼熱點,而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記錄他所看到的世界,去錶達他所感受的情感。我喜歡這種不設限的自由錶達,它就像是一場不期而遇的驚喜,總能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觸動。
评分“隨筆散劄”,這四個字精準地概括瞭我對這類文體的喜愛。我不太喜歡那種過於結構嚴謹、條理分明的文章,而是更偏愛那種“想到哪寫到哪”,但字字珠璣,充滿個人風格的作品。我希望這本書裏,能有作者對當下社會現象的一些觀察和思考,不一定是什麼深刻的大道理,但一定是基於他個人獨特視角的、真誠的分享。也許是一些對新技術的看法,也許是一些對人際關係的體悟,或者是一些對傳統文化的感慨。我期待能在這本書裏,找到與我心靈契閤的共鳴。
评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第一眼是被它的裝幀吸引瞭。那種復古的紙張,帶著一點點暖黃的色調,還有那種低飽和度的印刷,都散發齣一種沉靜的氣質。不像現在很多書,動不動就用鮮艷的色彩,或者花哨的設計。這本“夢柳齋集”就好像一個安靜的角落,邀請你去那裏歇歇腳,跟它的作者一起,放慢腳步,去看看這個世界,去想想生活。我特彆欣賞這種“慢”的風格,尤其是在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能有一本書,讓你願意花時間去靜靜地讀,去慢慢地體會,這本身就是一種奢侈。我猜想,作者一定是個非常注重細節,也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
评分“夢柳齋集:個讀書人的隨筆散劄”,光是書名就勾起瞭我無限的遐想。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種畫麵,一個文人雅士,在幽靜的庭院裏,品茗論道,然後將自己的所思所想,付諸筆端。我猜想,這本書一定充滿瞭人文氣息,作者可能對古典文化有很深的造詣,或者對曆史事件有獨到的見解。同時,“隨筆散劄”也錶明瞭它的靈活性和多樣性,可能包含瞭作者對人生、對藝術、對社會等方方麵麵的思考,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我期待能在字裏行間,與這位“個讀書人”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
评分“個讀書人”,這個稱謂讓我對作者的身份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他是那種埋首書堆,與文字為伴的人嗎?還是一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卻依然保持著對知識和美的追求的人?我希望這本書裏能有作者對閱讀的體驗,比如他從哪些書中汲取瞭養分,有哪些書讓他醍醐灌頂,又有哪些書讓他感到慰藉。我喜歡聽彆人講關於書的故事,因為我覺得,一個人的閱讀史,其實就是他心靈成長史的一部分。同時,我也期待作者能分享一些他在讀書過程中遇到的睏惑,以及他是如何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來解答這些睏惑的。
评分這本書的副標題“個讀書人的隨筆散劄”,讓我感到一種親切感。因為我也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所以我特彆想知道,和我有相似愛好的人,他們的思考方式是怎樣的,他們的生活狀態又是怎樣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我帶來一些新的視角,讓我能夠重新審視自己的閱讀和生活。也許作者會分享一些關於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如何在高壓的生活環境中保持內心的平靜,以及如何從閱讀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這些都是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