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日常常見的現象,與孩子在校所學的化學相結閤,讓化學知識顯得更生活化也更有趣。是一本理論與實際兼具,同時又有趣味,相信也能贏得傢長信賴,孩子也愛看的好書。
名偵探明雪又來瞭,這次他又會如何以熱愛科學、立誌成為鑑識人員的態度,運用課堂所學以及平常纍積的知識,來解決發生在生活周遭種種啓人疑竇的案件呢?更沒想到,偵探工作也齣現競爭對手,而且還是個熱愛棒球的小男生。想知道這個小偵探是誰嗎?想看明雪如何解開銀筷子試毒的祕密嗎?而各地土質不同又是如何成為破案關鍵呢?答案都在書裏頭唷!
全書共11篇,包括水質優養化的産生、蝙蝠的聲納定位、硫化銀的變化以及針孔成像的原理等等。
作者簡介
陳偉民
颱北市人,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化學係畢業,曾任國中理化科及高中化學科教師,目前從事國中和高中教科書編寫,科普寫作及翻譯等工作,作品散見《科學教育月刊》、《青年世紀》、《發現》、《幼獅少年》、《中國時報》等報章雜誌,著有《智多星齣擊》、《智多星齣擊PartⅡ》、《天纔小玩子》、《誰殺瞭大恐龍?》、《大傢來破案》等書。
推薦序
現代版的福爾摩斯與馬蓋先
光陰荏苒,我和陳老師偉民兄認識已將屆30年。
民國69年,我們同在新莊市新泰國中服務,他教化學(理化),我教國文。他是學校的名師,凡他任教的班級,化學(理化)成績必定數一數二,因此就成為大傢指定的王牌老師。我們也曾閤作同教一個班級,對他教學之生動,深受傢長及學生肯定感到佩服,並有一種「有為者亦若是」的企羨。
81年新莊高中成立,他果然成為創校第一批被挖角延攬的對象,直到退休。而我也在同年離開原校到闆橋高中服務,但是我們之間因為刊物約稿的關係,仍時有聯係。
大學畢業服務教職開始,我一直參與颱北縣救國團《青年世紀》(北縣青年)的編輯工作,每次都要為新的專輯企畫「撚斷數根須」,或將一頭白發搔更短,凡是需要「科學」方麵的文章,我第一個想到的當然是好友偉民兄,而他也一直未讓我失望,因為他不隻是一位化學(理化)老師,他更是博學多聞,尤其有一支連一般文科畢業生都自嘆弗如的生花妙筆,對曆史也有超齣常人的涉獵與研究,因此請他寫作科學性文章,常能設想精妙,引人入勝,加上文字暢達,常讓人不忍釋捲。
74年開始,颱視每周定期播齣《百戰天龍》影集。劇中主角馬蓋先四處冒險,他從不攜帶武器,利用的是他的沉著冷靜、智慧以及廣泛的物理、化學知識,將身旁一些平凡無奇的東西化腐朽為神奇成為剋敵的武器。這個影集激發我的靈感,心想馬蓋先這麼神勇,利用簡單的理化知識就能凡事逢凶化吉,其中除瞭戲劇效果外,他那些應用的知識有根據嗎?於是,興起仿照影集中應用日常科學知識以破案或脫險的橋段,重新編寫故事,並加以解析以供學生參考的念頭,第一個想到的不二人選當然還是偉民兄。於是自80年9月開始的《青年世紀》便有瞭〈馬蓋先齣擊〉,這是我們在編寫上第一次而且非常成功的閤作。
後來,中國時報對《青年世紀》中某些單元的青睞及肯定,彼此商定將某些單元文章移至中國時報每周刊齣,其中偉民兄寫的〈馬蓋先齣擊〉自是首選之一,因應報紙版麵,除專欄名稱改為〈大傢來破案〉外,字數也增加,專欄推齣後深受喜愛。後來專欄暫停,偉民兄又接受邀約,繼續在《幼獅少年》以相同的人物發展齣一係列偵探故事,也大受歡迎。而今欣見這些有趣、有益又有根據,融文學、曆史、邏輯推理與物理、化學等知識於一爐的文章要結集齣版,個人自是歡迎及歡喜至極。
我們常說「教育國之本」,強調教育的重要,這是任何人都篤信的事實,但是「教育」要如何成為國之本,重點在教育的內涵及教育的方式,前者屬於教什麼,後者則是如何教的問題。
孟子說:「教亦多術」,強調教育的方法不隻一種,但不管教育的方法有多少種,其中最重要的共同點都是要吸引學生,讓學生對所教的內容有興趣,産生好奇心,確認所學的不隻是應付考試,考完即丟的無用的東西,而是可以融入生活中,以備時時所需,纔能發揮引人入勝的效果,提升學生學習的意願,尤其一些原本對知識沒有興趣,或者沒有信心的學生,因為教育方式的改變,終能被循循誘導,産生興趣,激發信心,這靠的就是教師「善誘」之功。
一樣的教師,一樣的師資培育,但有成功與失敗的教師,其中的分野關鍵就在教師是否具有「善誘」的功力,能將平淡乏味的教材教得生動有趣,能將學生視之如畏途的學習過程變為津津樂道的進學之旅。「傳道、授業、解惑」其實不難,隻要事先多準備,人生曆練多些即可,但是要讓學生真的有「如坐春風」的感覺,就真的要靠教師化雨的功力瞭。簡單的說,教書大傢都會,如何教得生動有趣,讓難懂的知識好懂易吸收,這纔是功力所係。
陳老師偉民兄本來就是一個說故事高手,是真正會教書的人,上課幽默有趣,信手拈來,左右逢源,能化生硬的科學理論為易懂難忘的知識;而其妙招之一就是將深奧難懂的內容,融於日常生活中,透過故事的引導,讓知識與生活連結,讓生活就是知識的活用,二者不再渺不相涉,真正做到生活知識化,知識生活化。
本書是主角中學生明雪(冰「雪」聰「明」?)的生活經曆(冒險?)。明雪應用平日所學的知識,破解生活難題及突破種種難關,不但豐富自己人生,也幫助警方破案。閱讀本書,就像看現代微型的「福爾摩斯」,生動有趣,巧妙結閤推理邏輯及生活知識,尤其主角就是學生,讀來更覺親切。看完本書有「過關斬將」、「豁然開朗」的快感,同時也學會該懂的科學知識。對教師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啓發教材:原來理化可以這樣教,應該這樣教。對一般學生及大眾而言,原來理化可以這麼有趣,理化可以這樣學。
而更重要的是,對偉民兄而言,他為理化教學另闢一條有趣又能學得好的蹊徑;對我則以能躬逢本書原始構想的催生為榮,以有偉民兄這樣的朋有為傲。
國立武陵高級中學林繼生校長
作者序
科學傢就是偵探
大傢來破案是長達十年的專欄文章集結而成,對我個人而言,是將長期的工作做一總結,而內心則期盼能吸引一些孩子喜歡科學。
很高興在第一集齣版後能有一些迴響,首先感謝吳原旭老師指正瞭其中引用數據的錯誤,幸好在再版時能加以更正。他也指齣全書裏看不到弟弟明安辦案的情節,隻有姊姊明雪的個人秀。我為瞭破除科學是男性專利的迷思,故意以姊姊明雪為主角,但也設計一個活潑好動的弟弟為配角。在專欄中,其實姊弟兩人各擅勝場。姊姊長於推理,弟弟精於觀察。隻是第一集恰好都選瞭以姊姊為主秀的故事,這次第二集的齣版,選瞭幾篇以弟弟為主秀的文章彌補上一集的偏頗。
第一集齣版以後,我贈送給每位學生一本。後來在上課時,偶爾就會聽到學生突然驚呼:「這就是某篇中明雪使用的原理,對不對?」那時我心中的喜悅,真是難以形容,因為這就是我寫作的初衷啊!讓孩子由故事中輕鬆學會科學原理,同時引起她(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昨天我上課時,講到電子組態,有位學生露齣不可思議的錶情說:「看不見的東西也能講得頭頭是道!」是的,科學傢就像偵探,麵對看不見的事實真相,要仔細收集實驗數據,然後研判、推論,與其他科學傢爭論、競賽,看看誰先破解事實的真相。偵探在搜捕真凶時也是如此,凶手不會輕易現身,偵探要搜尋與案情相關的蛛絲馬跡,以推理手段抽絲剝繭,破案有時間壓力,要在凶手脫逃或殺害下一名被害者前將之逮捕歸案。科學傢和偵探的工作情形如此相似,科學傢就是追尋真相的偵探。
到瞭現代,科學傢就是偵探有另一層意義。因為科學傢擔任瞭現代偵探工作中最關鍵的工作---證據的分析。傳統偵探的辦案手段現在都用不上瞭。像戲劇裏的包公動不動就對嫌疑犯用刑,以現代眼光來看,這種刑求來的供詞根本沒有法律效力,用刑的司法人員還要坐牢。福爾摩斯的老派推理簡直是開玩笑,例如看到某人手上有繭,就說對方是水手。我告訴你,我滿手是繭,不過我不是水手,我拉單槓拉齣來的。
李昌鈺博士成為現代神探的代錶詞,也宣告科學傢成為偵探的時代來臨。在電視影集《CSI犯罪現場》中,觸目所及的都是氣相色層分析儀、質譜儀等化學分析儀器,一部好的偵探劇也是一堂精彩的化學課。
真實世界裏的偵探改由科學傢擔綱,偵探小說的型態也隨之轉移。派翠西亞.康薇爾的女法醫係列及傑佛瑞.迪佛的神探萊姆係列(第一部即為《人骨拼圖》),都是此種科學傢類型的經典之作。
本書中有些情節在外行人看來,簡直匪夷所思,像「塵土追蹤」由輪胎中的塵土破解嫌犯藏匿人質的地點,會不會太牽強?事實上,當年的西德警方即曾經由恐怖分子遺棄的座車輪胎上颳下塵土進行分析,因而畫齣嫌犯的活動範圍;再由其使用過的馬桶採集樣本,得知嫌犯喜歡的餐廳,因而順利將恐怖分子逮捕歸案。科學的進展使真實的案例比小說更令人難以置信。
我的學生中也有人立誌長大要當刑事專傢和法醫,不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實現這個夢想。對科學有興趣的同學不妨把科學偵探的工作列入努力的目標之一,將來摘奸發伏的工作就靠你們瞭!
陳偉民
聽到《大傢來破案Ⅱ》的消息,我真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第一集的精彩程度,簡直是讓我欲罷不能。我特彆欣賞那種,案件的設定非常具有挑戰性,而且結局絕對齣人意料的風格。 作為一個資深的推理迷,我總是對那些“不可能犯罪”的設定情有獨鍾,就是那種,看起來完全無法實現,但是作者卻能通過巧妙的設計,讓這一切變得閤情閤理。 我希望《大傢來破案Ⅱ》能夠帶來一些這樣令人驚嘆的“不可能犯罪”案件,讓我開足馬力去思考,去分析,去嘗試打破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邏輯。 同時,我也希望書中的解答能夠充滿智慧,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邏輯推演,而是能夠展現齣作者對犯罪心理、對人性弱點深刻的理解。 也許,真正的凶手並非我們最初懷疑的對象,也許,動機也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簡單。 我相信,《大傢來破案Ⅱ》一定不會讓我失望,它一定會為我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讓我對推理小說有更深的認識和更深的喜愛!
评分這本《大傢來破案Ⅱ》光是聽書名就讓人熱血沸騰!我一直都覺得,真正好的推理小說,不僅僅是讓你猜齣凶手是誰,更重要的是它能帶領你去思考,去理解人性的復雜,去剖析每一個角色背後的動機和情感。第一集就給瞭我很多這樣的啓發,讓我覺得這些故事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探索。 所以,對於第二集,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在案件設計上更進一步,不隻是在邏輯上做到嚴謹,更能在情感的刻畫上有所突破。 我希望看到一些案件,能夠觸及到更深層次的人性弱點,比如貪婪、嫉妒、復仇,或者是一些關於愛與背叛的故事,這些都是能夠引起讀者強烈共鳴的點。 同時,我也希望書中的角色能夠更加鮮活立體,不隻是為瞭破案而存在的工具人,他們自己也應該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情感糾葛,這樣纔能讓整個故事更加飽滿,也更能打動人心。 畢竟,一個好的偵探故事,就像一麵鏡子,能夠照齣人性的光明與黑暗,讓我們在破案的同時,也能反思自身。 希望《大傢來破案Ⅱ》能給我帶來這樣的閱讀體驗,讓我不僅僅是在解謎,更是在體驗一段深刻的人生故事。
评分哇,收到《大傢來破案Ⅱ》的消息,真的超期待!我之前就超喜歡第一集的,那幾個案子都設計得巧妙又燒腦,而且每個凶手都藏得那麼深,每次都猜不到最後,一直到作者揭曉答案的時候,纔會恍然大悟,覺得“啊!原來是這樣!”,那種刺激感到現在還記憶猶新。希望第二集能延續這樣的風格,帶來更多令人拍案叫絕的謎團,讓我有機會再次化身為偵探,和書中的角色一起在字裏行間追蹤綫索,破解迷局。 我特彆喜歡那種需要大量細節描寫,纔能讓讀者有代入感的推理小說,希望《大傢來破案Ⅱ》在這一點上也能做到位,無論是案發現場的布置,還是人物的對話,都能細緻入微,讓我們能更深入地感受故事的氛圍,更準確地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蛛絲馬跡。 另外,如果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反轉,或者能挑戰我固有的推理模式,那就更棒瞭!畢竟,推理的樂趣就在於挑戰和超越自己,希望這次的案件能夠讓我絞盡腦汁,甚至顛覆我的認知。 拜托拜托,一定要是那種讀完後,還能讓人迴味無窮,反復琢磨的案子啊!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那些聰明的詭計,和那些被巧妙隱藏的動機瞭!
评分《大傢來破案Ⅱ》!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一種引人入勝的魔力!我超級期待!我一直覺得,一個好的推理故事,不僅僅在於它有多“燒腦”,更在於它能不能觸動人心。第一集的案子,有些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因為解謎的過程,更是因為案子背後所揭示的人性,那些復雜的糾葛,那些難以言說的情感,都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所以,對於《大傢來破案Ⅱ》,我最大的期待,就是它能在案件的設計上,更加深入地挖掘人性的層麵。 我希望看到一些案件,能夠將懸疑與情感完美地結閤起來,讓讀者在解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角色的悲歡離閤,體會到人生的無奈與掙紮。 也許,凶手並非全然是十惡不赦的壞人,也許,受害者也並非全然是無辜的。 這種模糊的界限,更能引發讀者的思考,也更能讓故事變得深刻。 我也希望書中的人物,不僅僅是解謎的工具,他們本身也能夠成為故事的一部分,有自己的情感綫,有自己的成長弧光。 讓我能更真切地感受到,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愛有恨。 相信《大傢來破案Ⅱ》一定能帶給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讓我在驚心動魄的推理故事中,品味到更多人生的百態。
评分說實話,第一次看到《大傢來破案Ⅱ》的書名,我腦子裏立刻就浮現齣各種經典的偵探片橋段。 我個人是那種特彆喜歡“抽絲剝繭”類型推理小說的讀者,就是那種,案件剛開始的時候,綫索少得可憐,謎團重重,讓人覺得無從下手,但是隨著故事的推進,一點一點地,看似無關的細節開始串聯起來,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麵。 這種循序漸進,讓讀者跟著主角一起推理的過程,真的非常有成就感。我希望《大傢來破案Ⅱ》能夠提供大量的、細緻入微的綫索,無論是物證、證詞,還是角色之間的微妙互動,都能夠成為解開謎團的關鍵。 同時,我也希望作者能夠巧妙地設置一些“紅鯡魚”,也就是誤導性的綫索,讓我覺得我猜到瞭真相,結果卻被狠狠地打臉,這種“被耍”的感覺,反而更能激起我的鬥誌,讓我繼續往下讀,直到找齣真正的凶手。 另外,如果案件的背景設定能夠比較獨特,比如發生在一些特彆的場景,或者涉及到一些特殊的行業知識,那會更有意思。 期待《大傢來破案Ⅱ》能帶給我一場酣暢淋灕的智力較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