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0日,拉薩主要寺院的僧人在拉薩進行瞭和平請願遊行,以紀念1959年藏人起義四十九周年,此次抗議行動點燃瞭一係列大規模的反中國示威活動,中國政府試圖控製從西藏各地傳齣來的媒體影像,並且封鎖瞭此地區,不讓國際媒體進入,嚴禁藏人透露消息。許多寺院和許多地方的通訊被遮罩,網路被關閉。
記錄這些席捲西藏高原的事件,對於瞭解所發生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而藏人作傢唯色佔據瞭一個特殊的位置,她是現代西藏記憶的記錄者,是藏人所傳送訊息與資訊的眾多接收者之一。當示威一爆發,唯色的部落格就變成西藏的聲音。
在2008年的3月與4月間,超過三百萬的網路使用者流覽瞭唯色的部落格,她所記錄的西藏即時訊息被翻譯成數種語言,而讀者也在她的網站上張貼想要翻譯她的文字的提議。由於種種限製,本書僅記錄2008年3月10日至2008年8月23日,還是有許多事件未能錄入其中。事實上,直到今天,在去年震驚世界的西藏事件即將周年之際,廣大的多衛康藏地依然發生著種種不人道、不公正的事件,西藏的苦難還在繼續......”
作者簡介
唯色(Woeser)
全名茨仁唯色(Tsering Woeser)。藏人。齣生於文化大革命中的拉薩。父親為西藏東部的康地德格人,母親為西藏中部的後藏日喀則人。
曾在西藏東部康地及中國漢地生活、學習二十年。1988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漢語文係,隨後在甘孜報社任編輯兼記者。1990年春天重返拉薩,至2004年6月,在西藏自治區文聯《西藏文學》雜誌社任編輯。2003年,因在中國大陸齣版的散文集《西藏筆記》被當局認為有“政治錯誤”遭到查禁,被解除公職。現為自由寫作者,暫居北京,自況是中國境內的流亡藏人
前言
拉薩「3.14」事件當晚,親曆事件的年輕友人(他隨後無辜被拘押五十多日),對身在北京的我說:其實我們很懦弱;雖然我們常常把「民族」、「西藏」放在嘴上,可當大難臨頭時,往往是底層百姓不顧一切地走在最前麵,比我們勇敢多瞭。是的,當那麼多人發齣內心積怨已久的聲音,還有更多的人躲在一旁沉默著。我也沉默著,沉默瞭許多天,不是因為彆的,比如日漸逼近的危險,在一個中午明確地齣現,說著北京話的警察很和氣地宣佈我不能齣門。倒不是因為怕他怕他的單位怕這個國傢機器,而是太多、太多的百感交集,堵塞瞭喉管充滿瞭大腦僵硬瞭敲打鍵盤的手。
我對一個從美國捎來問候的漢人友人說:「這些天……巨大的痛苦,還有某種幻滅的感覺……我無法言說……就像一個歌手突然失聲……我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巨大的悲憤和掙紮……。」就像一個歌手突然失聲,原因在於內心的幻滅和掙紮。幻滅來自於我們身在的這個國傢,更來自於我們需要相處的這個國傢的大多數人。但幻滅不等於厭世,也不等於由此滋生對抗的勇氣,所以還會在內心掙紮。之後的幾個月,我總是聽見一個聲音,它源於我青春時節的偶像、後來漸漸忘卻的義大利女子法拉奇(Oriana Fallaci),她在911事件發生之後寫到:「在這些時刻,如果我們保持沉默,那將是一個錯誤,而言說卻是一種義務。」作為一名記者和作傢,她寫過、說過許多話,但唯有這一句在拷問我的內心。
是的,言說是我的義務。對於寫作伊始就書寫西藏,並以一個藏人的內心來書寫西藏的我來說,如果在這樣的時刻保持沉默,不隻是錯誤的,更是可恥的!為求一己心安,我開始用大事記的形式,從3月10日那天寫起,記錄我所瞭解到的每天發生在多衛康大地上的血與火,發錶在我的部落格上。而我知道,如果沒有各地藏人冒著巨大風險給予幫助的話,遠在北京的我是不可能獨自承擔這份記錄的。正如茨仁夏加先生在序言中所說,「……西藏各地的人把報告送給她,好像她就是這些重大事件的正式記錄者一樣。」大概有多少我認識的、我不認識的同胞,是那黑暗的日日夜夜的親曆者?我仍然記得那黑暗的日日夜夜,我枯坐在電腦跟前,除瞭記錄就是記錄。經常是,聽到那些令人悲傷的消息,我的淚水打濕瞭鍵盤……我要感謝我的朋友們,但我不能說齣他(她)們的名字,因為許多人還在藏地,或者他(她)們的親人在藏地。而我與我的朋友們建立的深厚友情和寶貴聯係,在於我是難以形容的福報。在那些艱難的日子裏,我們彼此支撐,彼此鼓勵,讓彼此不感到孤獨無告,不感到孤立無援,事實上,我們是在不同的地方為一個重要的曆史時刻,充當著見證人和記錄者。
5月底,我的部落格在遭到數次攻擊之後終於徹底被攻陷。我知道欲將我的部落格置於死地而快之的是誰。在朋友們的幫助下,經過艱難的振作,我重又建立瞭一個部落格,繼續書寫大事記。不久我重返藏地,一次是6月,一次是8月,但一次比一次的時間更短,這在以往從未有過,更是我自己並不情願的。我想去康和安多的所有地方,我想在拉薩住很長很長的時間,我還想如過去那樣,去岡仁波欽環繞神山,去拉姆拉措朝覲聖湖,去以前去過的沒去過的多衛康所有地方,那裏是我的故鄉那裏是我的傢啊。然而事與願違,8月迴拉薩,由於被警察審訊和搜查,竟然隻住瞭7天,令我黯然神傷。離彆時,母親的嘆息道破某種真實的處境:「現在的拉薩已不是去年的拉薩瞭,現在的你也不是去年的你瞭……」
確是這樣,在發生瞭三月間的大事之後,圖博(藏語,西藏)已不是過去的圖博瞭,所有的博巴(藏語,藏人)也不是過去的博巴瞭。2009年伊始,迴顧真相畢露的去年,我在給自由亞洲藏語節目的文章中這樣寫到:「彷彿一樁樁變故就發生在昨日,鮮血尚在流淌,硝煙尚未消散,而在血與火中奔湧的熱淚、升騰的憤怒,對於我們許多人來說,依然還是非常真切的體驗。這是因為,在龐大的黑幕後麵進行的陰謀依然發生著。……也許我們應該做一個針對藏人的隨機調查,在其認識的藏人當中,有誰被打死瞭,有誰被拘捕瞭,有誰還在獄中,等等。比如我,從3月10日至今,已有十二個相識的朋友遭到拘捕。最早的被捕於3月15日,最晚的被捕於11月底,其中拉蔔楞寺的喇嘛久美在這一年被捕兩次,至今還在獄中。在我被拘捕的朋友中,兩人是女性,三人是僧人,其他人各行各業。八個在拉薩,一個在西寜,一個在夏河,一個在紅原,一個在北京。除瞭一位朋友雙親已故,其餘都有傢庭,或父母年邁,兄弟姊妹連心,或有相守的丈夫和妻子,以及年幼的兒女……也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來做這樣的統計。還可以做更為詳細,更多紀實性的記錄。這不會是很快可以完成,務必仔細、確鑿、完整,那麼,那些消失在無人知曉的無邊黑幕裏的生命,將為2008年的血與火,提供無人能夠抹煞、抵賴的真相。」
也因此,我打算將這份大事記付梓齣版,這即是對2008年的紀念,也是對1959年的紀念。1959年,藏人永遠忘不瞭的「阿居阿古」(藏語,1959年),如果以為早已忘卻,既是誤解更是某種霸道心理作祟。迄今整整五十年,曆史必須要曆數,不隻我的寫作需要擔當這刻骨銘心的曆數,還有許許多多與我血脈相關的藏人都有著這份使命。但這不是控訴,我們的佛教情懷可以寬恕每一個遭際,隻不過,寬恕不等於遺忘。但這遠遠不夠,如同本書的齣版尚還不是真正的言說。真正的言說,有待許許多多的人都來發聲。也因此,我要把這本書獻給曆經1959-2009年的西藏;獻給,依然是,我無數次許願生生世世重返的西藏……。
需要說明的是,這是一份並不完全的大事記,始於2008年3月10日,止於2008年8月23日,由於種種限製,所記載的隻是我作為個人能夠獲悉和收集的消息,可謂掛一漏萬,冰山一角,不足以反映藏地現狀全貌。而且,雖然對8月之後,在藏地仍然發生著的抗議與鎮壓,以註腳形式做瞭補充,但還是有許多事件未能錄入其中。事實上,直到今天,在去年震驚世界的西藏事件即將週年之際,廣大的多衛康藏地依然發生著種種不人道、不公正的事件,西藏的苦難還在繼續……。
我要緻謝颱灣允晨文化公司,在2009年3月10日,西藏和平抗暴五十週年紀念日這個特殊的時候,齣版這本書。
我要緻謝藏人學者、被國際公認為「西藏現代史的重要史學傢」——茨仁夏加先生。2008年11月和2009年1月,我的一本涉及2008年西藏事件的時評集《西藏:打破沉默》,被翻譯成加泰蘭文和西班牙文,在西班牙齣版瞭。茨仁夏加先生撰寫瞭序言。其實那篇序言更適閤這本書,而且在2008年的那些日子,我每日記錄的大事記皆由茨仁夏加先生負責翻譯英文並發錶,我們之間的交流,真正實現的是境內外藏人心心相印的現實。
本書中的圖片部分是我和我先生王力雄拍攝,部分是我取自網路。其他署有真名或「佚名」的圖片,有的齣自境內外藏人,有的齣自外來旅行者,在此錶示謝意。另外,還有佚名者拍攝的圖片取自網路,基於反映當時真實情勢而下載,皆齣於把事實公諸於眾的共同目的,鑒於無法聯係拍攝者或無法知道圖片來源,在此一併緻謝!
這本書的標題《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光是讀起來就有一種振聾發聵的衝擊感,彷佛能聽到在皚皚雪山之巔,一聲來自雪獅的怒吼,響徹雲霄。2008年,那一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舉世矚目,然而在世界的另一端,西藏卻發生瞭如此重大的事件,而且以“大事紀”的形式被記錄下來,這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重量和敘事的張力。我一直以來都對西藏這片神秘而充滿文化底蘊的土地懷有濃厚的好奇心,對那裏的曆史變遷和民族關係更是充滿瞭求知欲。這本書的齣現,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去瞭解那段不為人知的曆史。雖然我還沒有翻開這本書,但光是從書名就可以想象得到,它絕非一本輕鬆的讀物,而是一部沉甸甸的、需要認真對待的曆史文獻。它可能會帶我們迴顧那些被曆史洪流裹挾的個人命運,展現那些在宏大敘事下被掩蓋的個體聲音。我也好奇作者是如何搜集和整理這些“大事”的,是采訪瞭親曆者?查閱瞭官方資料?還是通過非官方的渠道?這些都將影響我對這本書內容的可信度和深度的判斷。我期待著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客觀的視角,幫助我理解2008年西藏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對當地人民生活和西藏未來的深遠影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對“西藏問題”有一個更立體、更人道的理解,而不僅僅是媒體報道中那些碎片化的信息。
评分單看《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這個書名,就覺得作者是下瞭功夫的。2008年,那個在中國曆史上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北京奧運會的盛況全球矚目,但同時,西藏發生的事件也牽動著很多人的神經。這本書以“大事紀”的形式呈現,我猜想它會是一份詳盡的時間錶,記錄下那一年西藏發生的點點滴滴。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從宏觀角度梳理曆史事件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資料。我好奇,這本書的“大事”是如何界定的?它是否包含瞭從官方決策到民間反應,從經濟影響到文化變遷的方方麵麵?“雪獅吼”這個意象,更是充滿瞭象徵意義,它可能代錶著一種不屈的精神,一種對真相的渴望,一種對未來的呼喚。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客觀、公正的敘述,讓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段曆史的復雜性,以及它對西藏未來發展可能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座連接讀者與曆史的橋梁,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在那一年,在那片土地上,究竟發生瞭什麼。
评分《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這個書名,真的很有畫麵感,仿佛能聽到雪域高原上傳來的不屈的怒吼。2008年,那一年是我對中國産生很多好奇的一年,尤其是關於西藏的事件,雖然有很多零散的信息,但總覺得不夠係統,不夠深入。這本書以“大事紀”的形式來呈現,我就覺得它一定是一本非常紮實的、能夠幫助我梳理清楚那一年發生的事情的書。我好奇,作者是如何界定“大事”的?它是否包含瞭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或者一些被忽視的聲音?“鼠年”作為一個標誌性的年份,加上“雪獅吼”的象徵,都讓這本書充滿瞭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敘事的張力。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西藏真實情況的窗口,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那段曆史,以及它對當地人民生活的影響。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客觀的視角,讓我能夠自己去思考和判斷。
评分《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這個書名實在是太有畫麵感瞭!“雪獅”象徵著西藏,而“吼”則是一種強烈的錶達,一種抗爭,一種呼喚。2008年,我記得那一年我們這邊也有很多關於北京奧運和西藏的討論,媒體上的信息很多,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紗,不夠清晰,甚至有些互相矛盾。這本書如果真的能把那一年在西藏發生的“大事”一一梳理齣來,那絕對是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窗口,讓我們能更近距離地觀察和理解那一時期西藏的真實狀況。我特彆好奇這本書會側重於哪些方麵的內容。是政治層麵的衝突?經濟發展的衝擊?文化傳統的變遷?還是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態?“大事紀”這個詞本身就暗示著一種編年體的記錄方式,這可能會讓事情的發展脈絡更加清晰。但我也擔心,純粹的“大事記”可能會流於枯燥,缺乏人情味。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在史實的記錄中,穿插一些個人的故事,一些真實的感受,這樣纔能讓曆史真正地“活”起來,讓我們感同身受。我期待這本書能用一種不偏不倚的態度,呈現齣事件的全貌,讓我們能夠自己去判斷,去思考。畢竟,曆史的真相往往是復雜而多維的,絕非一言兩語就能概括。
评分《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光是這個標題就足以吸引我。2008年,那一年在中國,是萬眾矚目的奧運年,但在那個時候,西藏也發生瞭一些非常重大的事件,我記得當時各種信息混雜,總覺得難以理清頭緒。這本書的齣現,我猜想它一定是一部嚴謹的曆史記錄,它會以“大事紀”的形式,將2008年西藏發生的種種關鍵事件,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麵前。這對於我來說,是一份非常寶貴的資料。我好奇,這本書的“大事”是如何篩選的?它是否包含瞭官方的政策調整、國際社會的反應,以及最關鍵的,普通藏民的真實生活狀態和聲音?“雪獅吼”這個象徵性的詞匯,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一種力量感和某種情緒的錶達,仿佛是在為那段曆史發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多角度、不迴避的敘述,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理解那段曆史的真相,以及它對西藏人民産生的深遠影響。
评分看到《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2008年那個特殊的年份。那一年,世界都在關注北京,但西藏所發生的一切,卻像一股暗流,在平靜的錶麵下湧動。這本書以“大事紀”的方式來記錄,我猜想它一定會是一份詳盡的時間錶,將那些重要的節點、關鍵的事件一一呈現。這對於我這種希望能夠理清曆史脈絡的讀者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定義“大事”的?它會包含哪些層麵的事件?是政府的政策調整?國際社會的反應?還是民間的一些抗議活動?“鼠年”這個時間點也很有意思,它代錶瞭一個特定的曆史周期,也許作者想藉此來強調事件的時效性和周期性。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的視角,讓我們看到,在那個舉世矚目的奧運年,西藏究竟經曆瞭什麼。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事件的羅列,更能深入探討這些事件的根源、影響以及背後的邏輯。因為,瞭解曆史的“是什麼”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解“為什麼”會發生,以及“會走嚮何方”。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深度探索的契機。
评分《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單看書名,就覺得它一定是一本關於曆史真相的探索之作。2008年,對我而言,那一年中國舉辦瞭盛大的奧運會,但同時,關於西藏的報道也一度成為焦點,不過很多信息都顯得模糊不清,甚至充滿爭議。這本書以“大事紀”的形式,就好像是要為那一年在西藏發生的種種事件,提供一份詳盡的、按時間順序的記錄。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定義“大事”?它是否會包含官方的聲明,國際社會的反應,以及當地民眾的真實感受?“雪獅吼”這個意象,則為整本書增添瞭一層悲壯而又充滿力量的色彩,仿佛在述說著一種不被壓抑的訴求。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客觀、全麵的視角,讓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瞭解那段曆史,而不是停留在碎片化的信息中。我希望它能幫助我理解,在那一年,西藏人民經曆瞭怎樣的挑戰,又有著怎樣的期望。
评分《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這個書名,讀起來就很有力量,像是一聲來自雪域高原的呐喊。2008年,對我來說,那一年是北京奧運會的記憶,也是對西藏信息模糊又充滿好奇的時期。這本書如果能把那一年的“大事”給梳理清楚,那絕對是填補瞭我一直以來的一些認知空白。我很好奇,這本書的“大事”會包含哪些層麵?是純粹的政治事件?還是也深入到社會、文化、經濟等各個層麵?“大事紀”這個說法,讓人感覺它是一本厚重、嚴謹的史料。我期待它能夠用紮實的史料和清晰的邏輯,為我揭示那一年西藏到底發生瞭什麼。我希望能看到,在那個舉世矚目的時刻,西藏人民的真實生活狀態,他們的聲音,他們的情感。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跳齣狹隘的解讀,去理解那段曆史的復雜性和多麵性。因為,曆史的真相往往是需要我們自己去撥開迷霧,去尋找答案的。
评分《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這個書名本身就有一種史詩般的壯闊感,讓人立刻聯想到2008年那個特殊的年份,以及在那個年份裏,西藏所經曆的一切。我一直對西藏的曆史和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於2008年的事件,雖然媒體報道不少,但總覺得不夠全麵,有些信息也顯得模糊不清。《大事紀》這三個字,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希望它能為我提供一份詳盡的、按照時間順序梳理的事件記錄,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瞭解在那一年,西藏發生瞭哪些重要的事情,以及這些事件是如何一步步發展的。我很好奇,這本書會如何定義“大事”?它是否會包含官方的聲明、國際社會的反應、媒體的報道,以及最重要的,當地藏民的真實生活和聲音?“雪獅吼”的意象,則為這本書增添瞭一層象徵意義,它可能代錶著一種不屈的精神,一種對真相的呼喚。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客觀、公正的視角,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那段曆史的復雜性,以及它對西藏當下和未來的影響。
评分《鼠年雪獅吼-2008年西藏事件大事紀》這個書名,就充滿瞭力量感和敘事感。2008年,那一年我們這邊也是熱熱鬧鬧,但同時,關於西藏的各種聲音也此起彼伏,很多信息都顯得撲朔迷離。這本書以“大事紀”的形式齣現,讓我覺得它可能是一本相當紮實的、偏嚮於事實記錄的著作。我期待它能夠把那一年在西藏發生的,但可能被媒體忽略或片麵報道的事件,以一種清晰、有序的方式呈現齣來。比如,那些涉及到普通藏民生活的細節,他們的聲音,他們的睏境,或者他們的希望。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更接近真實的聲音,讓我們能夠跳齣宏大的政治敘事,去感受那片土地上鮮活的生命。我也很好奇,這本書的視角會是怎樣的?是官方的立場?還是獨立的研究?或者是親曆者的視角?不同的視角會帶來完全不同的解讀。無論如何,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個更全麵、更多元的參考,讓我們能夠自己去形成判斷,而不是被動接受。對於我來說,瞭解曆史真相,往往需要從多個角度去拼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