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瞭三十則齣自文史典籍,較為莊重、典雅的成語,除瞭讓小讀者知悉成語的故事之外,還以活潑輕鬆的方式介紹成語的用法,同時指齣成語的齣處。閱讀此書,讀者不僅可以習得優美、典雅又深具涵義的成語,將之應用在生活上;亦可藉此認識中國文學的語言精華。如此,無論寫作、演講或與人交談,均能更鏗鏘有緻、閤宜且生動。
本書特色
一、本書收錄一則則蘊含曆史典故的成語故事,讀者將會發現:學習、掌握和使用成語,不僅對於培養閱讀、講話和寫作能力大有好處;還能開闊眼界、增長曆史知識、提高文學造詣和語文錶達能力。
二、書後附有益智的成語遊戲,讓小讀者得以藉由輕鬆的遊戲過程,對於成語有更為深入的認識。
彆讓孩子壞瞭語文學習的胃口──4
肚子裏有一根竹子???──8
1唇亡齒寒──14
2退避三捨──19
3如火如荼──25
4同流閤汙──32
5杞人憂天──38
6餘音繞梁──44
7郢書燕說──51
8濫竽充數──56
9三人成虎──61
10南轅北轍──67
11狡兔三窟──73
12門庭若市──84
13狐假虎威──92
14一鳴驚人──98
15紙上談兵──106
16一字韆金──114
17指鹿為馬──120
18破釜瀋舟──126
19門可羅雀──133
20蕭規曹隨──139
21夜郎自大──145
22焦頭爛額──150
23投筆從戎──158
24吳牛喘月──165
25騎虎難下──170
26模稜兩可──175
27庸人自擾──179
28嘔心瀝血──185
29當頭棒喝──190
30懸梁刺股──196
一枝筆的自述──202
肚子裏有一根竹子???
據說,曾經有個人,將「胸有成竹」這句成語翻譯成外文時,說成「肚子裏有一根竹子」。你或許會覺得,這實在是太離譜瞭。然而,的確有不少對成語一知半解的人,常常望文生義,似懂非懂,使用成語時,鬧瞭不少笑話呢!
其實,成語在日常生活的運用非常廣泛。不但在書報雜誌上會常常看到,在寫作、演講或與人交談時,若是能恰當地運用成語,一定會讓你所想錶達的內容更加生動的。
為什麼成語這麼有「魅力」?在告訴你之前,你可以先稍稍驕傲兩秒鍾,因為你從小學到大的中文,詞匯豐富、錶達力強,是世界公認最古老而又十分優美的語言之一呢!在這麼「優秀」的語言中,成語可是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喔!它的數量之大,僅僅是重要的、常用的,就不下幾韆句。成語的特點是,字很少而涵義很深,是人們韆百年來,相沿習用、錘鍊而成的語言結晶。
成語都是有來源的,現今我們所使用的成語,大多起源於春鞦戰國、西漢時期。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經由文人學士乃至平民百姓不斷習用,逐漸成型而固定下來,成為使用率很高、生命力很強的語言材料。
有些成語來自於古籍,包含瞭神話寓言、曆史故事、詩文語句等等,其中以神話寓言和曆史故事最為常見;有些則是民間的口頭流傳,已經很難查考它們的來源齣處。
在這本書中,我們選取瞭三十則齣自文史典籍,較為莊重、典雅的成語。除瞭告訴小朋友成語的故事之外,還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和小朋友談談成語的用法。知道瞭這些用法,我想,你應該就不會鬧齣像「肚子裏有一根竹子」這樣的笑話來。此外,在每則成語的最後,都會概略性地介紹成語典故的齣處,包括那本書的作者是誰啦、它有什麼價值和地位啦……等等,這是認識中國文學很好的機會喔!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就有一種迴到小時候聽爺爺講故事的感覺。封麵上的插畫色彩斑斕,透著一股古樸又親切的韻味,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書的裝幀也很精美,紙張厚實,觸感溫潤,一看就是用心製作的。翻開目錄,那些熟悉的成語故事映入眼簾,比如“守株待兔”、“亡羊補牢”、“井底之蛙”等等。我一直覺得成語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們不僅是語言的精華,更是濃縮瞭無數人生哲理和曆史智慧。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隻知道成語的字麵意思,卻不知道它背後蘊含的深刻含義和精彩故事。《看故事,學成語》恰恰解決瞭這個問題,它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將一個個枯燥的成語化為鮮活的故事,讓我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潛移默化地理解和記住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又像一個循循善誘的朋友,一點點地引導著我走進成語的世界,讓我不再覺得它們是遙不可及的古老詞匯,而是鮮活的生命,充滿著力量和智慧。
评分我一直覺得,學習是一件需要靈感和興趣的事情,一旦失去瞭這兩樣,就會變得非常痛苦。之前學成語,對我來說就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全憑毅力在支撐。直到我遇見瞭《看故事,學成語》。這本書就像一股清流,瞬間點燃瞭我對成語學習的熱情。它不是那種教你死記硬背的教材,而是用一種非常溫和、有趣的方式,讓你不知不覺地愛上成語。書中的插圖都很有藝術感,每一幅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故事。故事的情節設計也很精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我經常會讀得津津有味,甚至忘記瞭時間。比如“畫蛇添足”的故事,我以前隻知道是多此一舉,但是讀完之後,我纔明白,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過度追求完美,反而會弄巧成拙。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成語不僅僅是語言的符號,它們背後承載著的是中國人民幾韆年來積纍的經驗和智慧。
评分最近特彆迷戀《看故事,學成語》這本書,感覺自己每天都在和曆史對話,和古人交流。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每個成語都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圖,讓我在看到成語的第一眼,腦海中就有瞭初步的畫麵感。然後,就是那個成語背後的故事,故事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就像鄰傢大媽在講傢長裏短一樣,沒有半點生澀難懂的詞匯,但是又充滿瞭智慧和趣味。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故事是關於“拔苗助長”的,聽完之後,我纔真正理解瞭為什麼急於求成往往會適得其反。還有“濫竽充數”,讀完故事,我仿佛看到瞭那個不會吹奏樂器卻混在樂隊裏的南郭先生,不禁讓人忍俊不禁,又深思。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成語,它更像是一部微縮的中國曆史和文化百科全書,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串聯起瞭古代的社會風貌、人物性格,甚至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评分這本書的優點真的很多,讓我忍不住想要和大傢分享。首先,它的內容安排非常閤理,既有大傢熟知的成語,也有一些相對不那麼常見但同樣富有深意的成語。每個成語都配有詳細的故事和解釋,而且語言都非常淺顯易懂,即使是小孩子也能理解。我最喜歡的是書中對成語的解讀方式,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成語的意思,更是通過故事,讓你去體會成語背後的情感和道理。比如“精衛填海”的故事,讀完之後,我深深地被精衛那種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也讓我明白瞭,即使力量微薄,隻要有決心,也能創造奇跡。而且,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非常舒服,字體大小適中,行間距也很好,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勞。總的來說,《看故事,學成語》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能從中受益匪淺,它不僅能提升我們的語言能力,更能滋養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在品味故事的同時,感悟人生的智慧。
评分說實話,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對成語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死記硬背”的階段。老師在課堂上講,我乖乖地記,考試的時候寫上去,僅此而已。那些成語的來龍去脈,它們是如何形成的,又蘊含著怎樣的文化背景,我幾乎一無所知。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間看到瞭《看故事,學成語》這本書。它的標題就吸引瞭我,“看故事”三個字,瞬間勾起瞭我學習的興趣。我一直相信,故事是最好的老師,它能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能讓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這本書真的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枯燥的解釋,沒有說教式的語言,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將成語背後的含義娓娓道來。我讀到瞭司馬遷忍辱負重寫《史記》的“臥薪嘗膽”,讀到瞭晏嬰以矮小的身材智鬥強大的楚國“ 晏子使楚 ”,還讀到瞭曹衝稱象的智慧“ 曹衝稱象 ”。這些故事不僅讓我記住瞭成語,更讓我感受到瞭中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勇氣和樂觀精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