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本書內容從物理學的誕生開始至牛頓力學、相對論為止。序章是從物理學形成的概括思想觀點,來看物理學誕生的曆史過程。因此,第1章之後即是從學習已完成之物理學理論開始,捨棄曆史的輾轉麯摺,直接開啓以閤理形式齣現的物理學大門。
本書內容主要是提供給一般害怕物理學、從未真正瞭解物理之美的讀者的物理學入門書,因此盡可能不使用算數公式。期望能讓更多人理解近代甚至是現代社會中,極為重要的知識之一,即物理學的思考模式。
作者簡介
水崎高浩
1963年齣生。理學博士。理論物理學者。
於東京大學理學係研究科博士課程終瞭後,先擔任東京大學理學係研究科物理學科助教,現在為專修大學教授、以及東京大學客座教授。一方麵也發錶相當多論文,主要於Physical Review學誌上發錶。
譯者簡介
張萍
1995年始接觸日文;翻譯經驗迄今已有七年。高科大應日係、雲科大企研所畢,日本特彆研究生一年。目前在新竹某大財團法人從事對日國際業務。喜好旅行看山看水、上網東張西望。譯有:《圖解半導體製造裝置》(世茂齣版)等。
第0章 歡迎來到物理學的世界
0-1 提倡「非常理假說」的學者們
0-2 第1次變革──奇妙且嶄新的假說所引發的中世紀末之戰
0-3 第2次變革──近代科學發展中所纍積的矛盾
0-4 20世紀初物理學的兩大革命
第1章 運動法則
1-1 慣性法則
1-2 運動方程式
1-3 自由落體
1-4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1-5 拋射體運動
1-6 慣性力
1-7 柯氏力
第2章 守恆量
2-1 衝突
2-2 運動量
2-3 能量
2-4 角動量(angular momentum)
第3章 萬有引力
3-1 萬有引力
3-2 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
3-3 牛頓力學與行星運動
3-4 宇宙速度
3-5 太陽係探勘
3-6 潮汐力
第4章 流體物理
4-1 變化球
4-2 馬格納斯力(Magnus Effect)
4-3 揚力
4-4 流體物理
第5章 電與磁
5-1 電與磁
5-2 電與磁及原子
5-3 製造電流的磁場
5-4 電磁力
5-5 電磁感應
5-6電磁感應的應用
5-7 電磁波
5-8 地球磁場
第6章 相對論
6-1 光速
6-2 光速恆定原理
6-3 特殊相對論
6-4 質量與能量的關係
6-5 等價原理證
6-6 一般相對論
6-7 一般相對論
6-8 一般相對論與宇宙
Column 專欄
「我是貓」中,貓咪所說的牛頓運動方程式
重量
牛頓的發現
是誰發現慣性法則的?
守恆量
力
以分割的方式思考睏難的問題
橢圓運動的地球
加速度感應
描繪金星的圖形──五芒星
波霎與角運動量守恆法則
發電
再啓動製動器
迴鏇加速器實驗
誇剋(quark)
牛頓力學與電磁學間之矛盾
愛因斯坦奇蹟的一年
素粒子加速器實驗
雙胞胎的反論
不可思議的扭轉空間
GPS與相對論
前言
「如果我能看得比彆人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這是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傢 牛頓(1643~1727)所說過的話。有些天纔雖然能夠在藝術、哲學、文學等領域創作齣相當傑齣的作品,然而他們卻並非是在完全「沒有」的狀態下,突然有傲人成就的。他們大多是憑藉過去所纍積的經驗,進而逐漸發展齣來的成果。牛頓所說的這句話,正是想要錶達如此的涵義。值得一提的是,這句話並非牛頓的原創,他隻是將前人所說過的話換個方式再說一次。
這世界上有許多的事情,都是直接或間接師法過去的曆史,而有今日的麵貌。科學及物理的世界當然也不例外。本書希望能將物理學相關的內容以簡單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傢。內容主要是從17世紀以牛頓為首的物理學開始介紹,直至20世紀初的相對論及量子論。
本書將為你解說從物理學的誕生至牛頓力學、相對論為止的一切。序章是從物理學形成的概括思想觀點,以此來看物理學誕生的曆史過程。因此,第1章之後即是從學習已完成之物理學理論開始,捨棄曆史的輾轉麯摺,直接開啓以閤理形式齣現的物理學大門。
本書希望能讓非理工科係齣身的讀者更貼近物理,因此盡可能不使用算式。藉此期望能讓更多人理解近代甚至是現代社會中,極為重要的知識即物理學的思考模式。
水崎高浩
我一直認為,學習物理需要紮實的數學基礎,所以對那些“不需算式”的書籍總持懷疑態度。但《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有條理,從最基礎的力學概念開始,逐步深入到電磁學、光學甚至近代物理的部分,而且每一個概念的引入都是層層遞進,不會讓人感到突兀。它沒有那些冗長的數學推導,取而代之的是一係列精美的插畫和生活化的例子。我記得書中關於“能量守恒”的解釋,它用瞭一個水循環的例子,從太陽照射到蒸發,再到降雨,最後匯入河流,整個過程沒有齣現一個復雜的公式,卻清晰地展示瞭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間的轉化和總量的守恒。這種“無招勝有招”的教學方法,讓我深刻體會到,理解物理的本質,比死記硬背公式更加重要。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培養瞭我一種用物理學的思維去觀察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评分對於我這樣一個長期遠離物理學,甚至有些畏懼物理學的讀者來說,《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簡直是一股清流。《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友在跟你聊天,分享他對這個世界的獨特見解。它沒有那些官方、刻闆的術語,而是用大量生動形象的比喻來解釋物理概念。例如,在講解“萬有引力”時,作者並沒有直接拋齣一個吸引力公式,而是用一個皮球掉落的簡單情景,然後將其類比到地球和月球之間的相互吸引,讓我瞬間理解瞭引力是如何作用的。書中大量的插圖設計更是匠心獨運,每一幅圖都恰到好處地捕捉瞭物理現象的核心,讓我能夠一目瞭然地理解文字所要錶達的意思。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波”的解釋,它用海浪的傳播和聲波的共振來做類比,讓抽象的波動概念變得觸手可及。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主動地去探索和發現,這種學習的樂趣,是其他很多書籍都無法給予的。
评分最近有幸讀到一本叫做《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的書,雖然書名聽起來挺高大上的,但我拿到手的時候,說實話,有點忐忑。我一直覺得自己是物理學小白,中學時代的物理課就像一場噩夢,各種公式看得我頭暈眼花,什麼F=ma,什麼E=mc²,對我來說都是天書。所以當朋友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猶豫,不需算式?真的能講明白物理嗎?拿到書後,翻開第一頁,我看到的是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插畫,各種場景、各種比喻,瞬間把我拉迴瞭那個充滿好奇心的童年。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兒,第一次看到這個奇妙的世界,而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溫和的老師,用最簡單、最直觀的方式,一點點地揭開物理學的神秘麵紗。我尤其喜歡書裏對於“慣性”的解釋,它沒有直接丟給我一個公式,而是用一個推箱子的例子,讓我體會到物體運動狀態改變需要力的作用,而保持原有狀態則不需要。這種“潤物細無聲”的講解方式,讓我慢慢地放下對物理的恐懼,開始真正地去理解和感受它。
评分不得不說,《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像市麵上很多同類書籍那樣,僅僅停留在錶麵概念的介紹,而是深入到每一個知識點的根源,用最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其闡釋清楚。《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的作者顯然是花瞭大量的心思去思考如何讓讀者能夠輕鬆地掌握物理學。《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這本書中,關於“壓強”的講解,作者沒有直接給齣公式,而是通過潛水員在深海的體驗,以及氣球在高空的變化,生動地展示瞭壓強隨深度的變化以及氣壓對物體的影響。這種結閤生活經驗的講解,讓我覺得物理學不再是遙不可及的科學,而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活常識。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穿插瞭一些關於物理學發展史的小故事,例如牛頓的蘋果落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誕生過程,這些故事不僅增加瞭閱讀的趣味性,也讓我對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傢産生瞭由衷的敬意。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對物理學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也讓我對未來的學習充滿瞭信心。
评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讓我重新認識瞭物理學,原來物理學並非是冰冷的公式堆砌,而是隱藏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解釋我們周圍一切現象的鑰匙。《圖解不需算式的物理學》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將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物理概念,通過巧妙的圖示和生動的語言,變幻成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記得其中關於“動量守恒”的講解,作者並沒有直接給齣公式,而是通過兩個碰撞的颱球,形象地展示瞭動量如何在碰撞中傳遞和守恒。這種“看得見”的物理,讓我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以前學物理,感覺像在背誦一本密碼本,而這本書卻像一本通俗易懂的說明書,教會我如何解讀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律。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每一章節結尾都會設置一些小小的思考題,它們不像考試題那樣有明確的答案,而是引導我去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去思考這些現象背後的物理原理。比如,它會問你,為什麼在超市裏,推購物車會越來越費力?通過這樣的引導,我發現物理學離我如此之近,它就在我的身邊,在每一次的齣行,每一次的觀察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