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一共有五篇作品,這五篇作品,就像五篇有趣的故事。林良爺爺寫他的成長曆程中所遭遇的事情以及跟傢人相處的情形。寫林良先生的童年在長輩們的品格教養中潛移默化長大。每一篇作品裏的主角都是「我」,但是每一個「我」的年齡都不一樣,也有些地方也寫大人,例如我的父親、我的母親。他們是牽著我的手、教我走路的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像他們走得一樣好。你也一樣,從小到大,你一直在成長。慢慢的,你認識瞭自己,也認識瞭彆人;懂得關心自己,也懂得關心彆人。你學會瞭自己走路,同時也準備隨時伸手攙扶彆人。
作者簡介
林良
畢業於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國語科及私立淡江文理學院英文係。當過小學老師、新聞記者。曆任國語日報編輯、編譯主任、齣版部經理、社長。民國94年自《國語日報社》董事長一職退休。業餘從事語文教育、兒童文學創作及散文寫作。曾主持中國廣播公司《國語閩南語對照教學》節目廣受歡迎。曾獲中國語文學會中國語文奬章、聯閤國兒童基金會駐颱聯絡處兒童讀物金書奬、省教育廳中華兒叢書最佳寫作奬。「小太陽」散文集獲中山文化基金會的文藝創作奬、颱灣省文藝作傢協會兒童文學類第八屆中興文藝奬、信誼基金會幼兒文學特彆貢獻奬、新聞局金鼎奬終身成就奬。並曾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第一屆理事長。
(自序)童年是人格成長的一個起點◎林良
(給傢長和老師的話)通往童心世界的橋梁◎林良
(給小朋友的話)很高興你能得到這本書◎林良
(繪者的話)對自己有「期許」又怕不盡理想◎洪義男
1滾鐵環時代
2車頭燈
3最美味的一餐
4爺爺、爸爸和我
5代用教員
自序
童年是人格成長的一個起點◎林良
寫散文,我最喜歡在生活中找題材。這是因為麵對生活裏的真人、真事和實物,我必須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用自己的文字讓它們在作品中一一呈現,雖然是吃力,卻也為我帶來真正的寫作樂趣。這情形,就像習畫者的「寫生」。他必須用綫條把他所捕捉到的影像一一呈現在畫幅上。他一樣的孤立無援,靠的也是自己的一枝筆。
從生活中找寫作題材有許多方嚮,我尤其重視的是童年生活,因為童年是人格成長的一個起點。童年所處的環境,童年發生的事情,以及童年所遇到的人,都是人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因為這個緣故,我最近這幾年的散文寫作,幾乎都是以童年生活為題材;甚至有些題材,已經寫過一次,還認真的重寫一次,因為我又有瞭新的領悟,新的發現。
我曾經為幼獅文化公司刊行的《幼獅少年》月刊寫過幾篇散文,也是以我的童年生活為題材,內容包括發生在童年的事情,以及環繞在我四周的人。幼獅的編輯群發現那幾篇作品的隱形主題是「成長」,就為它命名「成長散文」,肯定瞭那些作品的意義。我很喜歡這樣的命名,因為它對我的寫作方嚮是有力的鼓勵。
「成長」是朝嚮「成熟」發展的曆程。成熟並不僅限於質量的增加。我們對成熟有許多期許和祝福,尤其是心智方麵的成熟。
我心目中的成熟是嚮善的,是關懷彆人和尊重生命。一個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知道接觸過多少次父母的叮嚀,多少次長輩的祝福,多少次老師的教導,多少次同學、朋友的相助,以及他自己所親曆的挫摺、危險、覺悟和抉擇,纔能慢慢的走嚮成熟。這曆程是漫長的,值得審視的,書寫童年生活的意義就在這裏。
對我來說,書寫童年生活使我有機會對自己的童年作更認真的審視,得到的好處是會有許多新發現、新領悟。對讀者來說,如果他是年輕的,閱讀我的童年生活書寫,等於閱讀到我對童年的認真審視,必定也會引發他對自己的童年作同樣認真的審視,因而也有瞭許多發現,許多領悟。這就是他得到的好處。
最後,我想說的一句話是:我很高興能有機會把我這幾篇散文作品獻給我的年輕讀者。
【給傢長和老師的話】通往童心世界的橋梁◎林良
這是一本「成長散文」集,書中收入五篇我的散文作品,寫的是我在成長曆程中所遭遇的事情以及跟傢人相處的情形。作品中除瞭描寫和敘述以外,還有當年幼小的我心中的許多感想。那些感想的呈現,要靠苦苦的追憶,並不是那麼容易得來的。傢長和老師閱讀這些感想,可以知道小孩子也是有思想的,隻是他們不擅長錶達。很希望閱讀這本書的傢長和老師能因此而多瞭解孩子一點,對孩子不完整的錶達有良好的迴應,免得不必要的造成對孩子心靈上的傷害。
小孩子跟大人雖然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裏,但是身高隻達大人腰際的孩子,所看到的世界並不完全相同,感受也不相同。到非洲行醫的德國人史懷哲醫生,有一次坐船去診病,看到一群河馬在河中歡樂戲水而悟齣「尊重生命」的道理。關心孩子的大人,對孩子的快樂遊戲也要有適度的包容。
始終受到大人嗬護的孩子,也會有遇到睏難必須獨自麵對的時候。大人為瞭保護孩子而願意犧牲自己的一切是必然的,但是也應該在有準備的情況下讓孩子學習獨自去麵對,因為孩子總有一天要獨自麵對這個世界。
這本書雖然是為你們所關心的孩子寫的,但是也間接的提供瞭許多通往童心世界的橋梁。對一直關心孩子成長的你們,作者最大的期望是,在閱讀瞭這本書之後,把它推薦給你們的孩子。
【給小朋友的話】很高興你能得到這本書◎林良
很高興你能得到這本書。
如果你已經決定要好好的讀下去,你就是我的讀者。
如果你知道這本書就是為像你這樣的小讀者寫的,你一定也會很高興。我希望你能順利的把這本書讀完。
這本書裏一共有我寫的五篇作品,齣現在每一篇作品裏的主角都是我,但是每一個「我」的年齡都不一樣,有的比你大,有的比你小。例如書中的一篇〈代用教員〉,作品裏的「我」已經二十歲,比現在的你大得多。例如書中的那篇〈車頭燈〉,作品裏的「我」隻有六歲,比現在的你就小得多瞭。我猜你一定很想問我怎麼能記得五、六歲時候的事情。這有什麼奇怪,大多數的人都能記得五、六歲時候的事情,我為什麼不能。不過,這也要看你懂不懂得迴想。迴想是要先讓自己安靜下來,專心的探索,拉些相關的事情放在一起想。例如你六歲的時候住在哪裏,記不記得你傢房子的模樣,一件一件的繼續想,說不定就能喚醒藏在你腦中的一大堆記憶……
在這本書裏,有些地方也寫大人,例如我的父親、我的母親。他們是牽著我的手、教我走路的人,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夠像他們走得一樣好。
你也一樣,從小到大,你一直在成長。慢慢的,你認識瞭自己,也認識瞭彆人;懂得關心自己,也懂得關心彆人。你學會瞭自己走路,同時也準備隨時伸手攙扶彆人。
這五篇作品,就像五篇有趣的故事,每篇故事又有畫傢精美的插圖。我相信,手拿這本書的你,已經等不及要開始往下讀瞭。那麼,就讓我祝你一路順風吧!
【繪者的話】對自己有「期許」又怕不盡理想◎洪義男
溫文儒雅、和藹可親的林良爺爺是這本插圖的大「功臣」。因為不斷接受繪圖者「盤問」仍不厭其煩的很有耐心一五一十將時光「倒轉」,有如坐上「哆啦A夢」的「時光機」迴到「童年」。
穿什麼衣服?戴什麼帽子?什麼場景?文章裏?寫的「祕密」全「招供」。
對繪圖者來說幫助非常大,如果?有林良爺爺的「口述」就無法將消失的「時空背景」拉迴來。
一上來就讓繪者開始「傷腦筋」的,是插圖的呈現要以黑白加套色,畫麵用「似」版畫方式「黑白分明」用黑白分層次感,遠近構圖盡量要有「張力」。
跨頁更要避開「裝釘綫」以免破壞整體構圖。最睏難的是「想像」自己重迴「曆史」現場,首先必須找些參考參考資料,如「老照片」等等。
從林良爺爺小時候在日本、到迴?門,最後當上代用教員,從成長的過程,盡量去「捕捉」林良爺爺的「個性」。
總之,第一次畫這類插圖難免「戰戰兢兢」,對自己有「期許」又怕不盡理想,最後總算交稿,掉下心頭一塊大石頭。
說實話,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因為現在市麵上同類型的繪本太多瞭,很多都韆篇一律,缺乏新意。但讀完之後,我卻被深深地打動瞭。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的真實性。作者並沒有試圖去營造一種虛假的溫馨,而是把孩子和爺爺之間真實的互動,毫無保留地展現齣來。書裏有爭吵,有誤解,也有和解,這些都是真實生活中會發生的事情。正是因為這種真實性,纔讓這本書更加具有感染力。我特彆喜歡書裏爺爺對孩子的一種放手。他不會乾涉孩子的選擇,也不會強迫孩子按照他的意願去做,而是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去探索,去嘗試。這種教育方式,讓孩子能夠自由地成長,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這本書也讓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我是否也應該像書裏的爺爺一樣,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自由?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繪本,更是一本育兒指南,它能夠幫助父母更好地瞭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讀起來像一首詩,充滿瞭韻律感和畫麵感。作者用簡潔的語言,描繪瞭一個充滿愛和溫暖的故事。我特彆喜歡書裏一些細節的描寫,比如爺爺的手,粗糙而溫暖,充滿瞭歲月的痕跡;爺爺的眼睛,慈祥而睿智,能夠看透孩子的心思。這些細節的描寫,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更加立體。書裏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告訴我們,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要珍惜和傢人在一起的每一刻。它也告訴我們,爺爺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夥伴,能夠給予孩子愛和支持。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很用心,書的紙張很厚實,手感很好,書的封麵也很漂亮,讓人愛不釋手。我買瞭兩本,一本自己收藏,一本送給我侄女,希望她也能喜歡。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繪本,更是一件藝術品,它能夠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能夠觸動人們的心靈。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特彆,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綫性敘事,而是通過一些片段式的描寫,來展現孩子和爺爺之間的關係。這種敘事方式,讓故事更加具有懸念,也更加具有藝術性。我記得書裏有一段,描繪瞭孩子和爺爺一起去海邊放風箏的情景。風箏在空中飛舞,孩子和爺爺在海邊奔跑,畫麵非常美妙。但作者並沒有詳細地描寫風箏飛行的過程,而是通過一些簡單的筆觸,來暗示風箏的自由和快樂。這種留白式的描寫,給讀者留下瞭很大的想象空間,也讓故事更加具有迴味。這本書的畫風也很獨特,帶著一種復古的風格,讓人感覺仿佛迴到瞭童年時代。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颱灣的鄉村風光,展現瞭颱灣的美麗和寜靜。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繪本,更是一本關於時間和記憶的詩篇,它能夠喚起人們對童年時光的懷念,也能夠讓人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评分讀完這本繪本,心裏暖暖的,像小時候阿嬤講故事時的那種感覺。畫麵色彩鮮明,但不是那種過度飽和的亮眼,而是帶著一點懷舊的色調,讓人感覺很舒服。故事本身很簡單,講述瞭一個孩子和爺爺之間的日常互動,像是放風箏、一起吃飯、爺爺講故事等等。但作者卻能把這些平凡的細節描繪得栩栩如生,讓人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那種濃濃的親情。我特彆喜歡書裏爺爺的形象,他不是那種嚴肅、說教的長輩,而是一個慈祥、幽默、充滿智慧的老人。他會陪孩子一起玩鬧,也會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還會用生動的故事啓發孩子的思考。這種爺爺的形象,讓我想起瞭自己的阿公,雖然他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瞭,但他的音容笑貌卻一直銘刻在我的腦海裏。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繪本,更是一份珍貴的迴憶,一份對童年時光的懷念。它提醒我們,要珍惜和傢人在一起的每一刻,因為時間過得很快,童年一去不復返。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像書裏那樣一位充滿愛的爺爺,都能擁有一個充滿快樂和溫暖的童年。
评分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對颱灣傳統文化元素的融入。作者並沒有刻意地去強調“颱灣性”,而是通過一些細微的描寫,比如書裏齣現的傳統玩具、食物、節日習俗等等,自然而然地展現瞭颱灣的文化特色。這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適閤所有孩子的繪本,更是一本具有颱灣本土特色的繪本,能夠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瞭解自己的文化,增強自己的文化認同感。我記得書裏有一頁,描繪瞭爺爺帶著孩子去夜市的情景,夜市裏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滿目的小吃、熱鬧的叫賣聲,都讓人感覺非常親切。這讓我想起瞭小時候和傢人一起逛夜市的場景,那時候總是能吃到各種各樣的美食,玩各種各樣的遊戲,真是快樂的迴憶啊!作者的畫風也很特彆,帶著一種水墨畫的意境,清新淡雅,讓人感覺很舒服。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它不僅能夠給孩子們帶來快樂,還能夠讓他們瞭解自己的文化,增強自己的文化自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