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真的!:13位台灣藝術家的創作與生命

玩真的!:13位台灣藝術家的創作與生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人生,難就難在有所堅持!本書精選13位傑出的台灣藝術家,涵跨攝影、書法、繪畫、版畫、雕塑等各面向。除藝術作品的賞析外,更聚焦在藝術家如何創造自己的藝術生命、如何面對生活的瓶頸與創作的冒險,並記錄人生不同階段風格的形成及蛻變。

  藝術是個「非量產」的生命工程。如果你不了解藝術的緣起,就別說你瞭解藝術!希望藉由這13位藝術家讓大眾更了解藝術創作的可貴,進而親近藝術、提升藝術鑑賞力,營造品味人生。

  本書作者敘述藝術家在不同階段的創作歷程,及他們風格的形成及蛻變。除藝術作品的賞析外,更聚焦在藝術家如何創造自己的藝術生命、如何面對生命的瓶頸與創作上的冒險。鄭惠美老師訪問近年來傑出的華人藝術家,共有攝影、裝置、書畫、西畫、版畫、雕塑等。希望引領大眾了解藝術創作的可貴,進而親近藝術,增加藝術鑑賞力,營造品味人生。

作者簡介

鄭惠美

  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學術編審,台灣現代美術、當代書法及美術館文化等專文論述七十篇,發表於藝文雜誌。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1要玩就玩真的 張乾琦 
2寫出當代經驗 徐永進
3繪畫勘驗生死 于彭  
4隨時準備起跑 袁金塔
5土味、拙味、草根味 鄭善禧 
6藝術國度的苦行僧 趙春翔
7用藝術照見生命 奚淞 
8舞蝶迷香徑 黃銘昌 
9夜店寫真 周孟德
10城堡?的國王 黃明哲
11血戰畢卡索 吳炫三 
12寂寞身後事 陳庭詩
13活出祖靈 黑子

圖書序言

要玩,就玩真的- 張乾琦
張乾琦CHANG CHIEN CHI
自由攝影工作者意味著什麼呢?沒有固定的收入,沒有現實的保障,也許窮困潦倒,沒有年終獎金,也許三餐不濟,一切只為自己的夢想而活,一切只是單純的付出,不計代價。

要玩,就玩真的 張乾琦
張乾琦CHANG CHIEN CHI
1961 年 生於台灣省台中縣
1990 年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教育碩士
1999 年 獲尤金.史密斯人道攝影獎、年度雜誌攝影家
2001 年 「活性因子」於義大利雙年展
2003 年 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第一屆攝影三年展

「我現在想不到還有第二個選擇!」張乾琦斬釘截鐵地說「自由攝影工作者」就是他唯一的選擇。自由攝影工作者意味著什麼呢?沒有固定的收入,沒有現實的保障,也許窮困潦倒,沒有年終獎金,也許三餐不濟,一切只為自己的夢想而活,一切只是單純的付出,不計代價。一個台灣出生的攝影家,如何在美國甚至歐洲如此競爭激烈的社會出人頭地?他的背後有多少血汗與角力?他克服了那些難關,他有什麼人格特質?

台灣唯一進入「馬格蘭」的攝影家
張乾琦,一個讓台灣可以走入國際的名字,憑著他的主觀與偏見為台灣的攝影史刷新了紀錄。他獲得廿多項國際專業攝影比賽獎項及榮譽,包括多次獲得美國年度新聞攝影獎與荷蘭世界新聞攝影比賽首獎,更獲得尤金•史密斯人道攝影獎。1999年全美新聞攝影記者協會特別頒給他「年度雜誌攝影家」獎。最難得的是他是國際上最具報導攝影權威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中,唯一的台灣攝影家,全亞洲只有兩位,另一位是日本攝影家。

「他們審查很嚴格,審核了三次,才能成為會員。」1995年張乾琦獲提名加入馬格蘭攝影通訊社,經過六年的漫長觀察,2001年他才正式獲得會員資格。「馬格蘭」三個字等同於頂尖報導攝影的同義字,1947年在巴黎由四位國際知名攝影家羅伯卡帕、布烈松、喬治羅傑、大衛西蒙四人共同發起創立,近60年來馬格蘭成員以他們高水準的攝影精湛技術與自由創作精神,傳達世界重大事件與報導,揭露人間社會真相,留下主要的歷史見證,而奠定國際權威的專業地位。

生死由它的悍氣
張乾琦40歲躋身「馬格蘭」,成為一名報導攝影的國際新銳,距離他1993年,才真正投入攝影的時間不過10年。然而這樣一位攝影家,他起步實在比別人晚太多了,28歲才決定走報導攝影的路,而他又很窮,常常以泡麵果腹,況且他又不是學院科班攝影系出身,為什麼在這些不利於他的重重條件限制下,他卻能突破重圍,脫穎而出。是僥倖?是上天的恩竉?不,關鍵就在他身上一股生死由它的悍氣,這悍氣包藏著他的衝勁、熱情、決斷、敏銳、毅力、執著與專注,使他瘋狂地搏命下去。

他本來可以選擇待遇好、福利佳的記者生涯,繼續做他在美國的太陽報(馬里蘭州)攝影工作,然而他卻辭職不幹,選擇一條人跡罕至的路,就像他說的:「某人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轉彎時轉錯了彎,然後又沒有踩煞車,就一路走下去了。」從那時起,他的命運也註定有著不同的結局。

張乾琦最閃亮的光環就是他在台灣獨一無二的馬格蘭攝影通訊社成員頭銜,究竟他的報導攝影與其他的報導攝影有何不同呢?為什麼他的作品有重量、有衝擊力,總是讓人震驚?他的報導攝影不是遊走隨興式的,而是就一個特定的主題做長期深入的追索,就像人類學家做田野採集一樣,長期地在當地觀察與當地的族群溝通,而不只是獵奇而已。張乾琦正是觀照到影象背後的思考,而不只是耽溺於影像的美學。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