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伏藏師的玄奇世界!
16世大寶法王為何堅持祖古?烏金仁波切給他大圓滿三要的灌頂?
頂果欽哲法王為何會轉世為祖古烏金仁波切的孫子?
做為新伏藏大師鞦吉林巴的曾外孫,烏金祖古仁波切一生的所見所聞,
是藏傳佛教密續的珍貴史料也是修行人的活典
故事從老婦人整理行囊開始,她不顧險難要前往遙遠的拉薩去帶迴她的喇嘛兒子。這個老婦人不是彆人,而是大伏藏師鞦吉林巴的女兒,她要去找迴她那素負盛名的兒子,迴傢來整理編纂她父親所發掘齣來的珍貴教法「新伏藏」。祖古?烏金仁波切齣身自這樣的伏藏世傢,他身邊所環繞的均是證量高深的大修行人與伏藏師。他的所見所聞,對一般人來說也許匪夷所思,但是在修行人之間卻頗為尋常。從他平和不誇張的敘述中緩緩流洩齣來的,是一首綿長深遠的靈修史詩;其中有驚心動魄的修行經驗、有風趣幽默的行者風範、有人性的掙紮與轉化、也有靈性的錘鍊與提昇;不可思議的轉世故事讓你屏息、大修行人的特異行逕讓你睏惑、弟子對上師的堅定信心讓你感動;當你為書中的一切發生所深深吸引時,請記住,這不是奇幻故事,書中的一切都是你可以去親證的??如果你也踏上求取自性的解脫之路。
祖古 ? 烏金仁波切以其清晰、完整的記憶,親切、直率且饒富趣味的口吻,所生動口述的,關於他所承繼的法脈傳承、薩藏傢族、他所認識或聽說的偉大上師們的傳奇故事,以及他生平所經曆的許多不平凡的遭遇。
《大成就者之歌》不隻是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格人靈修迴憶錄,更是近代眾多偉大藏傳佛法大師們以生命應證佛法的非凡成就總集,可說是一部引人入勝的西藏靈性史詩。透過祖古.烏金的眼睛,也讓讀者有幸得與廿世紀西藏最具證量的靈修上師們相遇。
本書由祖古?烏金仁波切的西方弟子艾瑞剋.貝瑪.昆桑(Erik Pema Kunsang)與馬西亞.賓德.舒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花費14年時間,記述完成,全書近32萬字,分上冊【法源篇】與下冊【傳承篇】。在上冊【法源篇】中,祖古.烏金仁波切詳述瞭八世紀以來,包括鬆贊.乾布、蓮花生大士、密勒日巴尊者、岡波巴等,將佛法帶進西藏的偉大導師與譯師們的傳奇事蹟,也將巴戎噶舉與新伏藏的法脈傳承做瞭完整的敘述與整理。在下冊【傳承篇】中,祖古?烏金仁波切迴憶當代重要的禪定大師和教界人物,如十六世大寶法、宗薩?欽哲仁波切、雪謙?康楚仁波切、頂果?欽哲仁波切和敦珠法王等等。透過祖古?烏金的眼睛,不但展現瞭這些最具證量的靈修上師的風采,也敘說他們是如何把藏傳佛法傳布到西藏以外的世界。
作者簡介
祖古?烏金(1920-1996)
稱謂:祖古烏金,藏傳佛教噶舉派領袖噶瑪巴所賜予的名字,意指「一位瞭證大師的功德」。
傳承:藏傳佛教噶瑪格舉派大圓滿瑜伽士。祖母貢鞦.巴炯(K?nchok Paldr?n)為大伏藏師鞦吉林巴之女,婚配給藏薩傢族的烏金.確波(Orgyen Ch?pel)。
祖古.烏金仁波切也終其一生,全心全意地修持、護持這些教法。許多已經瞭證的大師都選擇從他那裏領受《新伏藏》灌頂。
轉世:烏金祖古仁波切在蓮花生大師時代,是蓮師二十五成就弟子中,以神通著稱的桑給耶喜(努青巴)。目前的轉世者為涅頓邱林仁波切(印度比爾(Bir)寺廟)之子名為Orgyen Jigme Rabsel。
成就:卓越的大圓滿祕密瑜伽士。在他的荼毘大典上,天空一片晴朗,空氣完全靜止無風。大圓滿密續上說,「上方天空無雲影,下方地上無塵跡」是具有偉大瞭證次第的行者圓寂時的特徵。
艾瑞剋.貝瑪.昆桑(Erik Pema Kunsang)、馬西亞.賓德.舒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祖古?烏金仁波切的西方弟子
譯者簡介
楊書婷
美國北卡大學衛生教育碩士,一九八八年起從事翻譯,譯作有《成佛之道:殊勝證悟道前行法》等多本。
郭淑清
颱大經濟係學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研究碩士,曾服務於金融保險相關産業。《大成就者之歌》為其第一本譯作。
在這本書中,你將讀到一位慈悲、領悟與氣度都超越凡人標準的卓越禪修大師與佛陀法教提倡者,還有一個與我們今日周遭所鼓吹的價值迥異,對於人類所能成就之事,看法也極為不同的世界。盡管如此,你卻無法在這些書頁中,知道太多關於這本迴憶錄的作者,即西藏大師怙主.祖古.烏金仁波切(Kyabje Tulku Urgyen Rinpoche)的事蹟。這情況不足為奇,因為他總是謙遜而謹慎。然而,他卻是這本書的中心人物,不僅因為這些令人稱奇的事件是經由他的眼睛所目睹、透過他的聲音所訴說,並藉由他的心靈為我們抽絲剝繭,也由於他所具有的功德,正與他所描述的那些卓越的人們一模一樣;他完全繼承瞭他們的智慧,也體現瞭他們不可思議的德行。
事實上,祖古.烏金仁波切是廿世紀最偉大的禪修大師之一,也是藏傳佛教傳統核心——大圓滿與大手印教法最傑齣且饒富創造性的上師之一。
我第一次見到祖古.烏金仁波切,是在我非常年幼的時候,因為就如他在書中所敘述的,他曾多次來嚮我的上師宗薩.欽哲,也就是蔣揚.欽哲.確吉.羅卓(Jamyang Khyentse Ch?kyi Lodr?)領受法教。多年之後,當我嚮祖古.烏金仁波切請求法教時,他迴想起總是看到我待在蔣揚.欽哲身旁,也因為親近這位偉大上師,我們彼此之間産生瞭一種深厚的親密感。
在藏傳佛教的寜瑪派與噶舉派中,祖古.烏金仁波切是一位極具重要性的傳承上師,他也是第十六世大寶法王(Gyalwang Karmapa)的老師與代錶,並將這個傳承傳給瞭寜瑪傳統偉大的喇嘛——怙主.敦珠仁波切(Kyabje Dudjom Rinpoche)與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Kyabje Dilgo Khyentse Rinpoche)。他們兩人,還有紐舒.堪布.蔣揚.多傑(Nyoshul Khenpo Jamyang Dorje),以及其他多位偉大的法教持有者,都對祖古.烏金仁波切緻以最崇高的敬意,視他為完全瞭證竹巴韆波(Dzogpachenpo,即大圓滿法)見地的修持人。
祖古.烏金仁波切是一位獨一無二,比大多數老師都齣色的老師。有件事讓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不論他教導的內容為何,都充滿瞭大圓滿的風味。他精熟佛法(Buddhadharma)的各個麵嚮,尤其專精於極度精準且具確實性的金剛乘教法。他從四歲就開始禪修,一生當中,有超過二十年時間都在閉關。許多偉大的上師遇到法教上的睏難疑點時,都會嚮他尋求極為珍貴的闡釋,他因此而著名。
談及根本、甚深的心性時,祖古.烏金仁波切更是無可匹敵。我記得在尼泊爾納吉貢巴時,每當有人請求開示,他總會給予直指心性的教授,將心性介紹給人們認識——無論他們是學習佛法的學生,或是探訪喜瑪拉雅山區的登山客。當人們請求直指心性的教授時,他總有辦法在一堂課中,就將完整教法的所有內容都授予他們。即使麵對一大群人也是如此,他會滔滔不絕地引介心性,直到所有人都瞭解為止。這實在是不可思議!祖古.烏金仁波切將佛法介紹給數以韆計的人們瞭解,就算隻是靈光一閃,也讓他們得以經驗自己甚深的心性。
當他們與他會麵過後,離去時,都懷著對修持的熱切靈感,並踏上佛法之道,開始追尋內心新生萌發的這份領悟。當祖古.烏金仁波切於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年間巡迴世界期間,也給瞭我在倫敦的學生們珍貴的教授。而在一九八八年,對於遠行至尼泊爾,前來拜見他和怙主.頂果.欽哲仁波切的一個大型參訪團,他也給予瞭直指心性的教授。在那之後,我每年鼕天都盡可能迴到納吉貢巴嚮他領受教法。我認為自己是個超乎尋常有福報的人,纔能夠這麼做。他那簡直令人嘆為觀止的教授,直探我的心坎,並對我的教學風格産生瞭深刻而有力的影響。
我仍清楚記得他所給我的鼓舞。實際上,他也正是那位以多種方式嚮我指齣,我打算如何在西方教導佛法這件事有多重要的人。在尼泊爾,每個認識他的人——從地位最崇高的喇嘛,到身分最平凡的民眾——都在談論祖古.烏金仁波切的仁慈、性格,以及他與人來往的情形,他確實不摺不扣地實踐瞭《入菩薩行論》(The Way of the Bodhisattvas,藏文為Bodhicaryavatara)的精神。他具有一位卓越大圓滿瑜伽士自然不造作、簡樸與自在的所有特質,我相信稱他為「大成就者」(mahasiddha,即「當代聖者」之意),絕非誇大之辭。在他的荼毘大典上,天空一片晴朗,土地上方的空氣則完全靜止無風,大圓滿密續將此標示為某個具有最偉大瞭證次第之人圓寂時的特徵,而他的修持即是「無錶徵」(without attributes),也就如密續上所說,其徵兆為「上方天空無雲影,下方地上無塵跡」。
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教學風格清新、不矯柔造作,且具有影響力。人們會因為他的溫和、直率與誠懇,而卸下所有的防衛;似乎他在周遭所變幻齣的氛圍,以及他用來勸誘你的方式,都能引領你一步步進入心的自性經驗;他會從每個可能的角度為你揭露心性,幾乎就是一再地嚮你灌輸,直到你瞥見它為止。由於他的話語都直接齣自於他的體驗與智慧心,所以他每次給予的直指心性教授,都不會有所重復。
我經常思惟,當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一位上師以他無比的人性慈愛與善意給予你直指心性的教授時,他嚮你引介的,已無異於諸佛的智慧心,他親自讓你與所有上師的智慧相連結。這也正是我們所說上師超凡入聖的「加持」,及其「無與倫比的慈悲」的涵意。所有該說的都說瞭,該做的也都做瞭,還有什麼比這樣更慈悲呢?上師將真理的人性樣貌轉嚮你,如同你甚深自性的體現一般。以祖古.烏金仁波切來說,明顯可以看齣,他的存在傳達瞭教法精髓的一切。我覺得單隻是遇見像他那樣的上師,就錶示你的珍貴人身並未白白浪費,而且已經達成瞭它的意義與真正目的。
慈悲、智慧、虔誠心,以及心的甚深自性——所有的這一切,你都會在這本書中讀到。畢竟,佛法是由它們所組成,也是我們大傢渴望能體會、掌握與領悟的一切。不過,它們在我們眼前展現得最完美、最人性、最直接的地方,就是在上師,在像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的一位上師身上。每當我想起祖古.烏金仁波切的時候,就會讓我領悟到蔣揚.欽哲在他關於什麼是真正上師的動人描述中所言:
並非隻在當下這一刻、在目前,嚓威喇嘛(tsaw?lama,即根本上師)纔與我們同在。在他全然的仁慈裏,從我們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他就未曾與我們分開過,因為他是我們的心的真實本性示現;他以各式各樣的裝扮現身於外,包括清淨的與不清淨的,就是為瞭要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來幫助我們。目前,由於我們過去生所纍積的所有功德,他現身為我們的善知識,而且由於這股強而有力的業力連結,讓我們得以遇見他,而他給瞭我們既深奧又廣博的教授之甘露,並以他無比的仁慈包容我們。也從此刻開始,直至成佛為止,他連須臾之時都不會與我們分離。
偉大的上師祖古.烏金仁波切已經離世,我們或許會感到難以言喻的哀傷,然而,我們卻也愈來愈感到喜悅,不隻因為他仍活在我們心中,深刻地存在我們內心深處,「連須臾之時,都不會與我們分離」,也由於他成功確保瞭他的遺産,也就是他體現得如此完整的教法能連綿不絕。他的兒子確吉.尼瑪仁波切、慈剋.鞦林仁波切、珠旺.措尼仁波切,以及詠尼.明就.多傑仁波切,都是他的傳承與願景的全然具格持有者;每一位都展現瞭各自獨特的德行,各不相同,卻又超凡入聖;每一位也都具有祖古.烏金仁波切的特質;就像他一樣,他們對心性的熟悉度猶如水麵下不斷蔓延的沸騰氣泡,隨時會湧現而齣。祖古.烏金仁?波切還有多位傑齣的西方學生,包括科學傢與佛學老師,全都積極地要將佛法呈現給現代世界。他摯愛的學生艾瑞剋與馬西亞,多年來一直以撰寫書籍——譬如本書——帶給許多人源源不絕的喜樂泉源,我祈禱他們能毫無障礙地繼續下去。最後,你將於本書中發現的所有故事與迴憶,到底意味著什麼呢?兩件事——第一件,隻要我們懷著毅力與熱誠,全心全意地投入,靈性上的瞭證,或者說成佛,事實上真的可能發生;第二件,這本書不純粹隻是發生於過去印度與西藏的古代曆史現象。感謝像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的上師與其弟子們,此一智慧與靈性覺醒的活生生傳統此刻仍持續不墜;也感謝他們以珍貴的口訣指引,讓各地人們隨手可得這些佛陀的教法。
我祈求祖古.烏金仁波切所有的抱負都能實現,願他的化身到來,即使沒能更齣色,也能像他一樣令人贊嘆,並且強而有力,以迎接這個時代的挑戰;願他的兒子與弟子們都能繼續推動他的佛行事業,絲毫沒有障礙;願他想要喚醒無量眾生,並指引他們認齣自己真實自性,亦即心的根本自性的恢弘願景能夠實現!
我一直覺得,能夠深入瞭解一位真正的大成就者的修行曆程,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情。《大成就者之歌:法源篇:祖古.烏金仁波切靈修迴憶錄》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足夠吸引我瞭。祖古.烏金仁波切,這個名字在藏傳佛教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修行境界和證悟程度,早已被無數人所贊嘆。而“靈修迴憶錄”這樣的形式,則讓我覺得這本書會非常貼近我們凡人的生活,盡管記錄的是非凡的修行者,但其中一定蘊含著能夠觸動我們心靈,引發我們共鳴的生命體驗。我非常期待在書中能夠看到,仁波切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佛法的,是如何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又是如何從看似平凡的事件中,體悟到不平凡的智慧。更何況,“法源篇”這個副標題,暗示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關於個人修行,更會觸及到那些更深層、更根本的法教源流。我渴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藏傳佛教的精髓,理解那些修行體係的由來,以及它們如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一種智慧上的啓迪。
评分初見《大成就者之歌:法源篇》,它散發齣的質感和書名本身的寓意,就深深地吸引瞭我。祖古.烏金仁波切,這個名字在中國颱灣的佛教圈子裏,算得上是德高望重、備受推崇的。而“大成就者”這個稱謂,更是將人們的目光引嚮那些生命境界達到至高點的人物。“靈修迴憶錄”這個標簽,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好奇,因為這通常意味著一段充滿艱辛、感悟與證悟的真實旅程。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慈悲的嚮導,帶領我走入一位智者內心深處的世界,去感受他如何從迷茫走嚮清晰,如何從束縛走嚮自在。更讓我著迷的是“法源篇”這個副標題,它暗示著這本書或許不僅僅是關於個人的修行故事,更有可能觸及到某些古老、珍貴且具有根本性意義的佛法傳承。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那些源遠流長的教法,是如何孕育齣像祖古.烏金仁波切這樣的偉大修行者,以及這些“法源”對於我們現代人,在尋找生命意義和心靈解脫方麵,究竟能提供怎樣的啓示。這本書,我感覺它承載著一份沉甸甸的智慧,一份能夠照亮我們內心道路的寶貴力量。
评分這本《大成就者之歌:法源篇》的書名,光聽就讓人感到一種神聖與莊嚴。祖古.烏金仁波切,這個名字對於許多虔誠的佛教徒來說,代錶著一種深厚的傳承和無上的智慧。我一直對藏傳佛教的“大成就者”這一概念很著迷,他們是那些真正瞭悟瞭生命本質,擺脫瞭輪迴束縛的覺者。這本書被定位為“靈修迴憶錄”,這讓我特彆感興趣。一般來說,這類迴憶錄往往會包含非常個人化、非常細膩的修行體驗,甚至是那些常人難以想象的境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窺見一位真正的大成就者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是如何在日復一日的修行中,不斷淨化煩惱,提升覺性。同時,“法源篇”這個副標題,似乎預示著這本書將追溯某種根本性的法教傳承,或許會涉及到一些非常古老、非常重要的教法源頭。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藏傳佛教修行的根基所在,讓我明白那些殊勝的教法是如何一代代傳承下來,又如何能夠幫助我們走嚮覺悟。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記錄,更像是一份珍貴的精神遺産,一份指引我們找到內心寜靜與智慧的燈塔。
评分剛拿到這本《大成就者之歌:法源篇》時,我被它的印刷質量深深吸引。紙張的觸感細膩,字跡清晰,排版也很舒適,即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這本書的作者是祖古.烏金仁波切,光是這個名字,就有一種穿越時空的莊嚴感。我平時接觸過一些寜瑪派、噶舉派的法教,對仁波切的法脈傳承一直抱有極大的好奇和敬意。書名中的“靈修迴憶錄”幾個字,更是讓我充滿瞭期待。我想象著,書中一定記載著仁波切在修行道路上,所經曆的種種磨難、感悟,以及與上師、壇城之間的殊勝因緣。靈修的迴憶錄,往往是最能觸動人心的,因為它真實地展現瞭一個修行者是如何一步步趨近真理,如何剋服內心的障礙,最終獲得解脫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修行指導,讓我能夠從中汲取養分,提升自己的靈性認知。同時,我也期待能夠通過仁波切的視角,更深入地瞭解藏傳佛教的修行實踐,以及那些隱藏在儀軌和口訣背後的深層意義。這不僅僅是關於個人的迴憶,更可能是一份關於生命覺醒的寶貴見證,一份能夠啓發無數後學的智慧結晶。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的很有質感,淡淡的金色字跡配上柔和的背景,光是拿在手上就有一種寜靜祥和的感覺。我一直對藏傳佛教的修行體係很有興趣,尤其是有關於傳承和上師的教誨,總覺得那是一種非常深邃且充滿智慧的指引。祖古.烏金仁波切這個名字,在一些法友的分享中偶爾會聽到,感覺是很受尊敬的大德。這本《大成就者之歌:法源篇》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力量,“大成就者”這四個字,暗示著書中記錄的將是那些非凡修行者的心路曆程和證悟體驗。“歌”字則增添瞭幾分詩意和詠嘆的意味,讓人聯想到那些在寂靜山林或莊嚴寺院中,由衷發齣的對佛法真理的贊嘆和對上師恩德的感恩。而“法源篇”,則更像是在追溯一種根本性的、源頭性的教法,或許會觸及到一些非常古老且珍貴的傳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走進一個更廣闊、更深邃的靈修世界,去感受那些來自雪域高原的智慧光芒,理解那些超越凡俗的修行境界。這本書的份量感和內涵感,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普通的佛學讀物,更像是一扇通往內心解脫的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它,感受那份來自“法源”的滋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