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嵌入式係統開發與應用

ARM 嵌入式係統開發與應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ARM
  • 嵌入式係統
  • 嵌入式開發
  • 單片機
  • 應用開發
  • Cortex-M
  • STM32
  • Linux
  • 硬件設計
  • 實踐教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因ARM的32位元微控製器IP核其卓越的性能和良好的擴充性,為廣大設計者偏好,所以目前大多數的半導體公司都推齣瞭自己的ARMSOC晶片,而ARM晶片構造裏的32位元嵌入式係統成為一個重要的部分,本書由淺入深的方式來使讀者對ARM係統有全麵性的瞭解及認知,內容涵蓋瞭ARM晶片嵌入式係統設計原理及其具體應用,並透過大量實例介紹視窗函數及Nano-X中字體的處理、影像繪製等的應用。本書適閤半導體相關業界人員或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本書特色

1. 由淺入深的方式來使讀者對ARM係統有全麵性的瞭解及認知。
2. 使用大量實例對視窗函數以及Nano-X中字體的處理、影像繪製、訊息傳遞等有詳細介紹。

計算機網絡基礎與實踐 內容提要 本書旨在全麵深入地介紹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關鍵技術以及工程實踐應用。全書結構清晰,內容涵蓋從物理層到應用層的網絡協議棧,重點闡述 TCP/IP 協議族的機製、路由與交換技術、網絡安全基礎、無綫網絡以及新興的軟件定義網絡(SDN)概念。本書不僅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更側重於結閤實際操作和案例分析,幫助讀者掌握網絡規劃、部署、故障排除及性能優化的實際技能。 第一部分:網絡基礎與物理層 本書首先從網絡的基本概念入手,定義瞭網絡拓撲結構、性能指標(如延遲、帶寬、丟包率)以及網絡分層模型,詳述瞭 OSI 七層模型和 TCP/IP 四層模型之間的對應關係與核心思想。 1.1 數據通信原理 詳細闡述瞭信號的調製、解調技術,包括基帶與頻帶傳輸的區彆。重點解析瞭數字信號在物理介質(雙絞綫、光縴、無綫電波)中的傳輸特性,討論瞭信道容量的理論極限——香農定理,並解釋瞭其在實際網絡設計中的意義。 1.2 鏈路層與介質訪問控製 (MAC) 深入探討瞭數據鏈路層的職責,特彆是幀的封裝、差錯檢測(CRC 校驗原理)和流量控製機製。在 MAC 子層,本書詳細剖析瞭以太網協議的演進,包括 CSMA/CD 協議的工作流程、幀結構及其衝突域的概念。對於現代網絡,本書著重講解瞭交換機的原理,包括 MAC 地址學習、轉發機製、VLAN 的配置與隔離,以及生成樹協議(STP/RSTP)在防止網絡環路中的核心作用。 第二部分:網絡層與路由技術 網絡層是實現全球互聯的關鍵,本書在該部分投入大量篇幅講解 IP 協議及其尋址機製。 2.1 IPv4 與尋址 詳盡介紹瞭 IPv4 報文的結構、分片與重組過程。重點講解瞭 IP 地址的分類、子網劃分(Subnetting)和無類彆域間路由(CIDR)的計算方法,通過大量的實例練習鞏固讀者對網絡地址規劃的能力。此外,ARP 協議在局域網內實現 IP 地址到 MAC 地址映射的過程被詳細描述。 2.2 路由原理與協議 這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首先闡述瞭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包括路由錶結構、最佳路徑選擇原則。然後,本書係統地介紹瞭兩大類路由協議: 內部網關協議 (IGP): 詳細對比瞭鏈路狀態協議(OSPFv2)和距離矢量協議(RIPv2)的算法、度量標準和收斂特性。對 OSPF 的區域劃分、LSA 類型和 DR/BDR 選舉機製進行瞭深入的圖解分析。 外部網關協議 (EGP): 重點解析瞭邊界網關協議(BGP-4),這是互聯網骨乾網的核心。講解瞭 BGP 的工作模式、路徑屬性(如 AS-Path, Local Preference, MED)對路由選擇的影響,以及路由反射器(Route Reflector)和聯盟(Confederation)在高可擴展性網絡中的應用。 2.3 IPv6 概述 鑒於 IPv4 地址枯竭的現狀,本書專門開闢章節介紹 IPv6 的地址結構、報文格式、自動配置(SLAAC)機製以及嚮 IPv4 網絡的過渡技術(如雙棧和隧道技術)。 第三部分:傳輸層與應用層 傳輸層負責端到端的數據傳輸服務,應用層則麵嚮用戶提供具體的網絡應用。 3.1 傳輸層協議 全麵對比瞭麵嚮連接的 TCP 和無連接的 UDP 協議。在 TCP 方麵,本書深入剖析瞭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的連接管理過程,詳細講解瞭可靠傳輸的實現機製:序列號、確認應答(ACK)、纍計確認、超時重傳機製。尤為重要的是,本書詳細分析瞭 TCP 的擁塞控製算法,包括慢啓動(Slow Start)、擁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快速重傳與快速恢復(Fast Retransmit/Fast Recovery),並探討瞭現代如 BBR 等新型擁塞控製算法的基本思想。 3.2 應用層協議 涵蓋瞭日常應用中最核心的協議族: 域名係統 (DNS): 解釋瞭 DNS 的分層結構、查詢流程(迭代與遞歸)、資源記錄類型,以及 DNSSEC 的安全擴展。 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 詳盡分析瞭 HTTP/1.1 的請求-響應模型、狀態碼、頭部字段,以及連接管理(Keep-Alive)。重點介紹瞭 HTTP/2 的多路復用、頭部壓縮(HPACK)和服務器推送等革命性改進。 文件傳輸與郵件協議: 介紹瞭 FTP、SMTP、POP3 和 IMAP 協議的工作機製和安全隱患。 第四部分:網絡工程實踐與新興技術 本書的實踐部分指導讀者如何構建和維護現代網絡環境。 4.1 網絡安全基礎 闡述瞭網絡安全的三大要素(CIA)。重點介紹網絡層和傳輸層的安全措施:IPSec 協議族(AH 和 ESP)的工作模式,以及傳輸層安全協議 TLS/SSL 的握手過程、數字證書和公鑰基礎設施(PKI)的概念。此外,本書也討論瞭防火牆(狀態檢測、應用層網關)的部署策略和入侵檢測係統(IDS/IPS)的基本原理。 4.2 網絡虛擬化與 SDN 麵嚮未來網絡架構,本書介紹瞭網絡虛擬化的概念及其對數據中心的影響。重點闡述瞭軟件定義網絡(SDN)的核心思想:控製平麵與數據平麵的分離。詳細解釋瞭 OpenFlow 協議在控製器(Controller)和轉發設備(Switch)之間進行流錶編程和策略分發的作用,以及 SDN 在網絡自動化和靈活部署方麵的潛力。 4.3 網絡編程與工具 提供使用主流操作係統(如 Linux)進行網絡編程的基礎知識,介紹 Socket API 的基本調用流程。同時,本書強調實際操作能力,指導讀者熟練使用諸如 Wireshark(數據包捕獲與分析)、Ping、Traceroute、Netstat 等診斷工具,並提供 Cisco IOS/Juniper Junos 設備的配置實戰案例,覆蓋 VLAN、OSPF、BGP 的命令行配置步驟。 學習目標 完成本書學習後,讀者將能夠: 1. 深刻理解網絡協議棧各層的功能和相互協作機製。 2. 獨立設計、規劃和實施中小型網絡的 IP 尋址方案。 3. 熟練配置和維護主流路由器和交換機,掌握 OSPF 和 BGP 的核心配置與故障排除。 4. 理解 TCP 擁塞控製的精妙之處,並能分析網絡性能瓶頸。 5. 掌握基礎的網絡安全防護技術和最新的網絡架構趨勢(如 SDN)。 本書適閤於計算機科學、通信工程、網絡工程等專業的本科高年級學生、研究生,以及希望係統提升網絡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網絡工程師、係統管理員和 IT 架構師。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ARM係統結構 1-1
1.1 ARM處理器概述 1-1
1.1.1 ARM産品背景 1-1
1.1.2 ARM處理器係列介紹 1-2
1.1.3 ARM處理器係統結構擴展 1-3
1.2 ARM係統結構概述 1-4
1.2.1 ARM係統結構版本 1-4
1.2.2 資料類型 1-5
1.2.3 處理器模式 1-6
1.2.4 暫存器 1-7
1.2.5 通用暫存器 1-7
1.2.6 程式狀態暫存器 1-10
1.2.7 異 常 1-14
1.2.8 ARM程序呼叫標準(APCS)簡介 1-19
1.3 ARM指令集 1-23
1.3.1 條件執行 1-23
1.3.2 ARM指令集列錶 1-25
1.3.3 32位元程式碼基本規則 1-60
1.3.4 ARM指令應用舉例 1-61
1.4 Thumb指令集 1-63
1.4.1 Thumb指令集概述 1-63
1.5 IEEE浮點指令集簡介 1-78
1.6 ARM指令時序 1-86
1.7 32位元ARM處理器除錯技術 1-88
1.7.1 邊界掃描技術(JTAG) 1-88
1.7.2 ARM晶片的即時除錯方案(E-TRACE) 1-89
1.7.3 Nexus標準 1-89

第2章 組閤語言程式設計 2-1
2.1 組閤語言程式結構 2-1
2.1.1 基於GCC編譯器的組閤語言程式結構 2-2
2.1.2 基於CodeWarrior的組閤語言程式結構 2-4
2.2 號資料定義與資料結構 2-6
2.2.1 號命名規則 2-6
2.2.2 數值常數的使用與EQU指令 2-6
2.3 變 數 2-7
2.3.1 數值變數和數值運算式 2-7
2.3.2 邏輯變數和邏輯運算式 2-9
2.3.3 字串變數和字串運算式 2-10
2.3.4 變數記憶體空間分配 2-10
2.3.5 變數初始化 2-10
2.4 資料區分配和管理 2-11
2.4.1 使用SPACE分配記憶體區域 2-11
2.4.2 使用DCB分配一個或多個位元組的記憶體區域 2-12
2.4.3 使用ALIGN對齊記憶體資料 2-12
2.4.4 分配一個或多個字的記憶體區域 2-13
2.5 資料結構的描述 2-14
2.5.1 使用MAP和FIELD描述資料結構 2-14
2.5.2 相對地址 2-16
2.5.3 綜閤實例 2-17
2.6 分支與轉移組閤語言程式設計 2-19
2.6.1 簡單分支結構 2-19
2.6.2 復雜的分支結構 2-20
2.7 使用跳躍錶解決分支轉移 2-23
2.7.1 程式實例 2-23
2.7.2 什麼是跳躍錶 2-25
2.7.3 如何使用跳躍錶 2-26
2.8 使用跳躍實作迴圈 2-27
2.8.1 透過條件跳躍實作do…while迴圈 2-27
2.8.2 透過條件跳躍實作while迴圈 2-28
2.8.3 多重迴圈程式設計 2-28
2.9 模組化程式設計 2-30
2.9.1 簡單函數呼叫例子 2-31
2.9.2 暫存器保護 2-33
2.9.3 參數傳遞 2-33
2.9.4 函數跳躍錶 2-34
2.9.5 使用巨集定義實作函數功能 2-36
2.9.6 和函數相關的虛擬指令 2-37
2.10 高階語言和組閤語言的混閤程式設計 2-38
2.10.1 嵌入式組閤語言語句 2-39
2.10.2 高階語言和組閤語言函數間的相互呼叫 2-41
2.11 其他常見的虛擬指令 2-43

第3章 ARM係統啓動程式碼分析和開發 3-1
3.1 ARM的異常與RESET 3-1
3.2 瞭解與啓動相關的硬體資訊與開發手段 3-3
3.3 C/C++語言開發和執行環境 3-4
3.3.1 工具鏈準備 3-4
3.3.2 GNU環境簡介 3-6
3.3.3 C語言執行環境 3-8
3.3.4 一個簡單boot程式碼例子 3-11
3.4 BOOT程式碼分析 3-16
3.4.1 U-BOOT簡介 3-16
3.4.2 程式碼分析和移植相關 3-20
3.5 韌體開發除錯方法 3-29

第4章 即時操作係統在ARM上的移植 4-1
4.1 即時操作係統簡介 4-1
4.2 μC/OS-II作業係統 4-2
4.2.1 μC/OS-II介紹 4-2
4.2.2 μC/OS-II應用程式開發 4-3
4.2.3 μC/OS-II移植 4-6
4.3 eCos簡介及移植介紹分析 4-24
4.3.1 eCos簡介 4-24
4.3.2 eCos的移植介紹 4-25

第5章 基於ARM的網路協定堆疊實作 5-1
5.1 協定堆疊實作結構 5-2
5.1.1 係統硬體驅動程式 5-3
5.1.2 znet協定初始化 5-5
5.1.3 znet協定主任務 5-7
5.2 協定實作模組程式碼分析 5-10
5.2.1 全域資料結構和μC/OS-II中的介麵 5-10
5.2.2 全域緩衝管理模組 5-15
5.2.3 協定主任務和驅動交互的模組 5-20
5.2.4 ARP實作模組及主任務的IP資料分發 5-24
5.2.5 ICMP實作模組 5-34
5.2.6 API實作模組 5-38
5.2.7 UDP實作模組 5-48
5.2.8 TCP實作模組 5-55
5.3 協定堆疊實作迴顧 5-68

第6章 外部匯流排與音頻係統設計 6-1
6.1 IIC(I2C)匯流排基本原理 6-1
6.1.1 起始和停止條件 6-2
6.1.2 資料傳輸 6-3
6.1.3 讀寫操作 6-3
6.2 I2S音頻設備匯流排的原理和應用 6-4
6.2.1 I2S匯流排簡介 6-4
6.2.2 I2S匯流排協定 6-5
6.2.3 基於I2S介麵的音頻係統硬體設計 6-7
6.2.4 基於Cirrus Logic公司多媒體ARM晶片的音頻係統設計 6-8
6.3 音頻設備驅動 6-10
6.3.1 音頻設備基礎知識 6-10
6.3.2 Linux驅動程式結構 6-11
6.3.3 音頻設備檔 6-13
6.3.4 程式和音頻設備間的通信過程 6-16
6.3.5 設備的初始化和卸載 6-17
6.3.6 設備打開常式open() 6-20
6.3.7 記憶體映對和mmap常式 6-22
6.3.8 暫存區的設計 6-26
6.3.9 ioctl係統呼叫 6-30
6.3.10 音頻資料的播放和錄製常式 6-33
6.4 音頻應用程式的設計 6-36
6.4.1 音頻應用程式基本框架 6-36
6.4.2 音頻參數設置 6-38
6.4.3 混頻器(Mixer)基礎 6-44
6.4.4 綜閤應用實例 6-47
6.4.5 音頻應用程式設計注意事項 6-55

第7章 快閃記憶體晶片與嵌入式檔案係統 7-1
7.1 快閃記憶體的物理特性 7-1
7.2 嵌入式檔案係統概述 7-3
7.3 NAND設備驅動程式 7-4
7.3.1 NAND晶片 7-4
7.3.2 NAND控製器 7-9
7.3.3 NAND設備MTD程式製作 7-11
7.4 NOR設備驅動 7-16
7.4.1 NOR晶片 7-16
7.4.2 通用快閃記憶體介麵(CFI) 7-17
7.5 針對快閃記憶體晶片的檔案係統 7-21
7.5.1 用於中間層TrueFFS 7-22
7.5.2 讓TrueFFS和引導磁區共用快閃記憶體 7-24
7.5.3 TrueFFS的配置與使用 7-25
7.5.4 在使用TrueFFS的快閃記憶體上麵安裝Linux 7-27
7.6 JFFS/JFFS2檔案係統 7-31
7.6.1 日誌檔案係統儲存結構 7-32
7.6.2 JFFS2 7-35
7.6.3 在Linux中使用JFFS/JFFS2 7-41
7.6.4 MTD的其他用法:使用RAMDISK製作啓動核心 7-45
7.7 YAFFS檔案係統 7-47
7.7.1 YAFFS的下載與安裝 7-47
7.7.2 YAFFS與JFFS/JFFS2的不同點 7-49
7.7.3 YAFFS實作機製 7-50

第8章 嵌入式圖形使用者介麵基礎 8-1
8.1 LCD顯示器基本原理 8-1
8.2 嵌入式GUI 8-3
8.2.1 MiniGUI 8-3
8.2.2 Microwindows 8-4
8.2.3 Microwindows_0.90_release的安裝 8-5
8.3 Microwindows的係統結構 8-13
8.3.1 設備驅動 8-13
8.3.2 MicroGUI—設備無關圖形引擎 8-19
8.3.3 Microwindows的應用程式介麵API 8-21
8.4 圖形引擎層 8-22
8.5 編譯環境的選項(Makefile檔設置) 8-28
8.6 基於Microwindows類型的API的程式設計 8-30
8.6.1 視窗的基本元素 8-30
8.6.2 “Hello world”,你的第一個Microwindows程式 8-31
8.6.3 圖形繪製函數小節 8-42
8.6.4 Microwindows API的優缺點 8-43

第9章 基於Nano-X的嵌入式GUI設計 9-1
9.1 Client/Server模式 9-1
9.2 Nano-X風格的“Hello World” 9-3
9.3 Nano-X視窗管理器 9-8
9.4 程式中使用點陣圖資源 9-9
9.4.1 將點陣圖變成C語言原始程式 9-9
9.4.2 影像尺寸 9-9
9.4.3 影像顯示 9-10
9.4.4 編譯執行 9-12
9.5 從檔中載入圖片 9-13
9.6 文字輸齣與字體 9-15
9.6.1 文字輸齣函數 9-15
9.6.2 字體的基礎知識 9-15
9.6.3 字體識彆字 9-16
9.7 高階使用者介麵設計 9-20
9.7.1 事件迴應 9-20
9.7.2 窗口間通信 9-23
9.7.3 多視窗應用程式 9-23
9.7.4 視窗控製項 9-28
9.7.5 遊戲製作 9-3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ARM 嵌入式係統開發與應用》的書,拿到手的第一印象就覺得厚實,封麵設計走的是比較沉穩、專業路線,跟我之前看過的一些技術書籍不太一樣。翻開目錄,感覺涵蓋的範圍相當廣,從 ARM 架構的基礎原理,到各種周邊硬體的控製,再到實際的應用案例,都寫得頗為深入。尤其看到「即時作業係統」跟「驅動程式開發」那幾章,實在太吸引我瞭,因為我目前工作上正需要加強這方麵的能力。過去我多半是摸索著學,很多細節都抓不太準,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感覺像是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帶你走進 ARM 嵌入式係統的世界,即使是初學者,應該也能找到清晰的學習路徑。書中的範例程式碼看起來也很紮實,不是那種簡單帶過的示意,而是有實際可操作性的。對於我這種需要從理論走嚮實踐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的實用性絕對是首選。我最期待的,是書中關於「低功耗設計」的章節,這在很多穿戴裝置和物聯網應用上都是關鍵,希望能從中學到一些技巧,讓我的專案能做得更省電。總之,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讓人印象深刻,對於想在 ARM 嵌入式領域深耕的讀者,絕對值得入手,我相信它會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

评分

不得不說,《ARM 嵌入式係統開發與應用》這本書的內容真是讓我眼睛一亮。過去我接觸嵌入式開發,常常被各傢廠商的專有架構搞得頭昏腦脹,但 ARM 的通用性讓開發變得相對容易,而這本書恰恰抓住瞭這個核心優勢。它從 ARM 架構的演進歷史開始講起,讓讀者對其不斷發展的技術有瞭整體性的認識。書中對於不同核心(例如 Cortex-M 係列、Cortex-A 係列)的特性分析,以及它們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都寫得非常到位。我個人比較關注的「即時作業係統在 ARM 上的移植與優化」這個主題,在書中得到瞭相當詳盡的闡述,包含瞭 RTOS 的選擇、核心功能的實現,以及各種調試技巧。這對我正在進行的物聯網專案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書中的圖錶和流程圖製作得很精美,能夠清晰地展示複雜的硬體和軟體交互關係,這對於我理解硬體底層的工作原理非常有幫助。而且,作者在講解一些進階概念時,並沒有使用過於生僻的術語,而是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錶達,這使得這本書適閤不同層次的讀者。我強烈推薦給任何對 ARM 嵌入式開發感興趣的朋友,這絕對是一本能讓你事半功倍的好書。

评分

這次入手這本《ARM 嵌入式係統開發與應用》,讓我對 ARM 處理器有瞭全新的認識。過去我對 ARM 的印象,總覺得它比較偏嚮手機、平闆這些消費級產品,但這本書讓我瞭解到,ARM 的觸角早已深入到工業控製、汽車電子、醫療設備等各個專業領域。書中對 ARM 處理器核心的介紹,從指令集到記憶體管理,都講得非常細膩,甚至還探討瞭一些進階的主題,例如快取機製和流水線的優化。我特別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隻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緊密結閤瞭實際的開發闆和工具鏈,這讓學習過程不會變得枯燥乏味。書中提供的程式碼範例,不僅展示瞭如何操作特定的硬體資源,更融入瞭一些軟體架構的設計思維,這對我提升程式碼品質非常有幫助。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循循善誘地引導讀者理解 ARM 嵌入式係統的精髓。尤其在「中斷處理」和「定時器應用」的部分,我以前總覺得有些概念模糊,透過書中的詳細講解和圖示,我終於豁然開朗。對於正在 ARM 嵌入式領域尋找突破的開發者,或者想深入瞭解 ARM 架構優勢的技術愛好者,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藏。

评分

拿到《ARM 嵌入式係統開發與應用》這本書,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它在「除錯與測試」這個部分投入瞭相當多的篇幅。對於嵌入式開發者來說,除錯絕對是一大挑戰,而這本書從硬體除錯(例如 JTAG、SWD)到軟體除錯(例如調試器、日誌分析),都做瞭非常詳盡的介紹。書中還提供瞭許多實際的除錯案例,展示瞭如何快速定位和解決常見的 bug,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幫助。我過去在除錯時,常常是大海撈針,效率很低,但透過這本書的指導,我現在能夠更有係統地去分析問題。此外,書中還介紹瞭「單元測試」和「整閤測試」的方法,這有助於提高程式碼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我特別喜歡的是書中對於「硬體加速」和「DSP 指令」的講解,這讓我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利用 ARM 處理器的特性來提升程式的執行效率,這對於需要處理大量數據的應用來說至關重要。書中的內容涵蓋瞭從底層硬體到上層應用,並且非常注重實踐性,這讓學習過程更加紮實。對於那些渴望成為更優秀的嵌入式開發者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能讓你事半功倍,找到提升能力的關鍵。

评分

這本《ARM 嵌入式係統開發與應用》完全顛覆瞭我對嵌入式開發書籍的刻闆印象。傳統的技術書籍,往往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但這本書卻充滿瞭實際的案例和生動的講解。作者在介紹 ARM 處理器的高性能與低功耗優勢時,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性能指標和功耗數據,讓人對 ARM 的能力有瞭更直觀的感受。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嵌入式Linux係統開發」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如何搭建交叉編譯環境、如何配置內核,以及如何編寫用戶空間的應用程式。這對於我這個原本對 Linux 嵌入式開發不太熟悉的開發者來說,簡直就是一本「聖經」。書中對於「設備樹」的講解,更是讓我解決瞭長期以來睏擾我的硬體配置問題。此外,書中還涉及瞭「網路通訊」和「感測器整閤」等主題,這些都是當前嵌入式係統開發中非常熱門的應用方嚮。作者不僅講解瞭技術原理,更分享瞭許多實用的開發經驗和調試技巧,這讓我在遇到問題時,能更快地找到解決方案。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技術內容的豐富,更在於它能夠啟發讀者的思考,幫助讀者建立起完整的嵌入式係統開發觀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