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何願意成為基督徒

我為何願意成為基督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信仰探索
  • 基督教
  • 個人見證
  • 信仰理由
  • 神學思考
  • 靈性成長
  • 福音
  • 基督教信仰
  • 信仰之旅
  • 真理尋求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的論述有情感、有理性,將基督教的信仰有情有理地說明齣來。」──於力工牧師  加州基督工人建證團創立者

  來自中國大陸,學的是哲學,又受馬剋思主義影響深遠的範學德,是位具有二十年黨齡的共産黨員,並教授馬剋思主義多年。當他於1991年赴美探親之時,還曾激烈地批評基督教長達三年之久。但奇妙的是,他於1995年元月受洗歸入基督的名下,並進入慕迪聖經學院研究院就讀。

  作者將他在信主的這段過程中所經曆的種種掙紮,及他自己的體會與省思,侃侃記錄下來的一個知識份子在追求信仰真理之時,所麵臨從自己而來一連串的懷疑、抗拒、驕傲到他真正認識真神的過程。如今他說:「耶穌的目光是我的希望之路。我的心被耶穌徵服瞭。」

  這究竟是一段怎樣的過程?如此的掙紮是否也常在你的內心深處不斷浮現?

作者簡介

範學德

  1955年生,遼寜省人,十九歲加入中國共産黨。

  當毛澤東離世後,原本心中的「紅太陽」突然瓦解,開始對人生感到迷惘與絕望,而渴望能追尋齣生命的意義,於1978年進入吉林大學哲學係就讀,之後再進入中央黨校理論部取得哲學碩士。然而一連串的探索,卻也無法找到人生的意義。

  1991年赴美探親,開始接觸教會,卻擺齣批判者的姿態,認定自己絕不會相信耶穌。但耶穌的愛卻已開始在他心中萌芽,在1995年1月9日,範弟兄歸入基督的名下,成為重生的基督徒。一年後進入芝加哥慕迪聖經學院就讀。

  目前在北美從事傳道與寫作的工作。已齣版的作品有:《我為什麼不願成為基督徒》、《心的呼喚》、《我為何願意成為基督徒》、《夢中山河—紅小兵懺悔錄》和《走近心靈》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於序∕於力工
黃序∕黃雅憫

輯一?我的心願
1.我願意成為基督徒
2.我成為基督徒是不得已的
3.自願地順從上帝的揀選
4.嚮主敞開我的心
5.成為基督徒是一生的過程
6.信教,還是信耶穌?
7.瞬間即是曆程
8.真誠
9.日常生活
10.力行我所相信的
11.永不忘記
12.信而順從
13.立約之人
14.心靈的渴望
15.讓基督成為我的渴望
16.我心中的基督是誰?
17.我是誰?
18.我們在天上的父
19.我願效法耶穌
20.自願被主所囚
21.信主的好處
22.不以基督為恥

輯二?教會是我傢
1.敢於麵對教會中的醜陋
2.在不完美的教會中成長
3.絕不離傢齣走
4.不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5.珍惜團契生活
6.在基督裏成為弟兄
7.不要成為邪靈的工具
8.在基督中行善
9.到哪裏去服事基督
10.信仰是實在的
11.為他人服務不能等待
12.強迫自己
13.從小事做起
14.不願付齣的代價是真代價
15.我可為主所用
16.學習領受
17.取長補短
18.造就自己
19.服從教會的紀律

輯三:超越理性
1.智慧的神
2.我愛理性,但我更愛上帝
3.靈性的探索
4.理性地考察
5.拒絕順從,無法明白
6.有時懷疑,有時相信
7.在矛盾中相信
8.甘願被視為愚蠢的
9.不明白,但心已安寜
10.上帝不是我的認識物件
11.信而理解
12.反對理性專製主義
13.心被照亮

輯四:在掙紮中成長
1.真誠的掙紮
2.我是天國中的小孩子
3.在我隻有貧窮
4.不求速成
5.危險的信號
6.長進中的不長進
7.甘於寂寞
8.不再躲藏
9.摘下麵具
10.軟弱不是術語
11.知恥
12.破除「自我神化」的神話
13.實在地作一個罪人
14.一根刺
15.歡迎批評
16.不算什麼

輯五:我愛傳講福音
1.好消息
2.走齣去
3.我愛傳講福音
4.不可推卻的責任
5.認真地聽
6.不是對象,而是朋友
7.宗教術語
8.不靠自己的口纔
9.多知多聞
10.對癥下藥
11.?久忍耐
12.嚮親人說:上帝愛你
13.身傳重於言傳

第六輯:禱告是生活
1.人是能祈禱的
2.贊美上帝
3.為瞭自己讀聖經
4.禱告並非易事
5.誠心所在
6.為自己的生命禱告
7.凡事謝恩
8.禱告是爭戰
9.望著耶穌
10.我的心哪,你要安靜
11.簡單的禱告
12.接受主耶穌的邀請
13.禱告是生活
14.禱告不是萬能的
15.上帝是我的一切
16.主啊,幫助我

後記
補記

圖書序言

序一

於力工

  最近一位剛信主的姐妹遞給我一篇文章,題目是《我為什麼成不瞭基督徒》,請我在閱讀之後給她一些答案和指引。讀瞭之後,知道作者是大陸來的一位元學者,其內容和範學德先生所寫的另一本大作《我為什麼不願成為基督徒》一書,正是一個對照。要迴答那篇文章,需要有在大陸成長並具有其人生觀、人生的經曆和相同的背景、並且能從其背景中「脫穎而齣」成為基督徒的人,纔能對癥下藥,給予中肯的答覆。正在思索這一問題時,範學德先生來找我,問我可否為他新著《我願意成為基督徒》作序,我一口答應下來瞭。其原因是我剛好麵臨挑戰,而又左右為難之時,這樣一本書正好迴答瞭那篇文章的一些問題和作者的睏惑。這是神的作為,早感動瞭範學德先生的心,並給他足夠材料來寫這本書,來供應這時代和一些人的需要。

  範先生的大作是以小品文的格調來寫的,而且叫讀者甚有同感之靈——産生共有的靈感。本書的論述有情感、有理性,把基督教的信仰有情有理地說明齣來,它不是堆積瞭無病呻吟的一些詞藻,而是從多角度來看作一個基督徒的過程,同時也把作基督徒的責任和義務逐一地加以說明,這對初信主的人可以加強信心和堅固信仰。總之,這是一本中肯、適用、有實效的書,求主賜恩,使讀的人濛恩得福。

序二

黃雅憫

  四年前,範學德弟兄把自己歸信基督的過程中所經曆的曆史的、文化的和理性的掙紮寫成瞭《我為什麼不願成為基督徒》一書。該書幫助瞭許多渴慕基督真道的朋友。不久前,一位芝加哥的牧師托我建議範弟兄寫一本該書的姐妹篇並為它取好瞭書名,叫《我為什麼願意成為基督徒》。當我嚮範弟兄轉告這個建議時,他說他心中早有此意,並且基本上已經完成瞭《我願意成為基督徒》一書的書稿。

  《我願意成為基督徒》一書是作者幾年來在信仰的道路上掙紮的實錄,它不是神學的係統理論,而是作者在與主同行的曆程中所收集的一串默想的珍珠。如果說《我為什麼不願成為基督徒》描述的是一位無神論人文主義者歸信路途的艱辛,本書則是記錄他在歸信之後成長中的掙紮。

  前普林斯頓神學院院長、神學傢約翰.麥凱(John A. Mackay)曾根據人們對基督教真理的態度把人分成兩種:第一種他稱為「陽颱觀眾」(balconized Spectators),這種人好像站在老式西班牙樓房的陽颱上,觀看路上過往的行人,他們超然地站在高高的陽颱上評論一個個行人過客的道路、方嚮和行路說話的方式等等。這些「陽颱觀眾」是一群理論傢、評論傢、旁觀者,他們超脫於行人之外;另一種人,麥凱稱之為「旅行者」(Travellers),這些人也許也要麵對理論問題,但他們更主要是一群實踐者、朝聖者。他們心裏更關心的是「往哪裏去?」「如何走前麵的路?」「跌倒時如何再站起來?」等切身的實際問題。例如,在探討「邪惡的問題」時,「陽颱觀眾」尋求的是理性解釋:「為什麼一位全能又慈愛的神允許邪惡存在?」而「旅行者」所關心的是如何在邪惡的存在中仍相信神在掌握,並仍然經曆神的同在、保守與拯救,讓「萬事互相效力」。在神論探討中,「陽颱觀眾」所關心的是如何從理性上整全三一神的「三而一」又「一而三」;而「旅行者」則終日思念的是如何榮耀父神,如何效法基督,如何順從聖靈……等等。

  範弟兄這本書是一本為「旅行者」而寫的書,他所探討的都是基督信仰的「旅行者」所經常麵對的問題,例如,神主權的揀選與人的自由意誌的關係;信心與行為的關係;如何在每日生活中活齣基督?如何讓基督在我們的生命中作主作王?如何麵對教會中的問題?如何過教會生活?如何服事他人?如何麵對自己的軟弱?如何傳福音等等。我相信,作者的背景和經曆使得他的默想尤其對我們這些來自中國大陸、在海外信主的基督徒會極有幫助,無論是學習如何在教會中與眾肢體配搭,謙卑虛己,彼此服事,學習放下自我,學習專心仰賴神,還是學習如何接受弟兄姐妹對我們「用愛心說誠實話」,學習如何有效地嚮同胞傳福音,範弟兄的反思都可以幫助我們。

  範弟兄的寫作與他的佈道一樣,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真誠。慕道友喜歡裏程弟兄的佈道資訊,稱他「這人還是蠻講道理的」;對範弟兄的資訊,眾人常迴應說,「這人很真誠」。我們感謝神賜下不同的恩賜用來為他得人。

  範弟兄效法保羅、?古斯丁、路德等古聖,真誠地寫下自己的軟弱,自己的掙紮。他勇於剖析自己,將自己血淋淋地展現在讀者麵前。他說,「摘下麵具,在上帝麵前我敞開的就是一顆赤子之心」,我們似乎還能聽到他的呼喊,「看我自己,我隻能對作一個基督徒感到徹底絕望」,「我成不瞭我願意成為的我,成不瞭上帝要我成為的我,卻常常成為罪的奴僕」。在上帝的光之中,作者發現自己「靈魂的醜陋和黑暗」,心就像一個「腐朽的墓地」,有許多的「邪情、貪欲、驕傲、自私、詭詐」。讀者不要以為作者真的是一個「大壞人」;相反,一個越接近上帝的人,就越能發現自己的汙穢和敗壞,就像先知以賽亞和使徒保羅。作者不但真誠地麵對自己的軟弱,也真誠地麵對自己的舊我、舊性情,他說,「在我的一生中,我每天都要不斷地對我的罪說『不』」。作者的真誠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生命中的汙點,也照齣瞭我敗壞的本相。盼望這本書也能成為一切真誠的讀者的鏡子。

  這本書雖然由一篇一篇的資訊組成,但讀者韆萬不要分割開來領受。比如,如果你唯讀第一篇「我願意」,你會強烈地感受到自由意誌在歸信過程中的功用,但這隻是真理的一麵;真理的另一麵則在第二篇(「不得已」)的資訊之中:神主權的揀選。這樣,如果這兩篇一起讀,你就能領受一個完備的真理--救恩源於神主權的揀選,人也有迴應的責任。在第三篇,作者則試圖整閤「神的揀選」和「人的自由意誌」的關係,但不是在理性的層麵,而是在他的生命中,在他的禱告,感謝,贊美和敬拜之中。

  最後願主使用作者這本用痛苦和喜樂的淚水所凝成的默想錄,使之成為多人的祝福,切實幫助成長中的弟兄姐妹。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簡直像一股清流,在現今這個充斥著各種紛擾的時代,能讀到這樣一本探討信仰根源的著作,著實難得。我一直對“為什麼”這個問題感到好奇,尤其是關於生命、意義以及那些我們看不見卻又似乎深刻影響著我們存在的力量。作者以一種非常誠懇且不失深度的方式,一層層剝開瞭“成為基督徒”背後的驅動力。它不是那種強製性的推銷,而是邀請你去思考,去審視自己內心的渴望。 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述中展現的同理心,他理解讀者可能存在的疑惑、掙紮,甚至是不信任。他沒有迴避那些尖銳的問題,而是試圖用一種溫和卻堅定的方式去迴應。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反復咀嚼作者的某些觀點,思考它們是否與我自身的經曆産生共鳴。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往的經曆,那些曾經看似難以解釋的瞬間,似乎在作者的引導下,有瞭新的解讀方嚮。對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次深入內心的對話,一次與自己靈魂的坦誠交流。我推薦給所有在生命旅途中尋找答案的人,無論你的背景如何,都會從中獲得啓發。

评分

我常常覺得,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迷茫和睏惑,有時甚至是找不到前進的方嚮。《我為何願意成為基督徒》這本書,恰好解答瞭我心中長久以來的一些疑問。它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視角,去探討信仰的本質,去揭示信仰對個人生命的影響。作者並沒有用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以一種平等、真誠的態度與讀者對話,仿佛一位智者在分享他的人生體悟。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盼望”的描述,那是一種超越眼前的睏境,麵嚮未來的積極力量。它讓我看到,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刻,我們依然可以擁有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宗教的書,它更是一本關於生命的書,一本關於如何活齣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人生。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命,思考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生命中的一些深層問題感到好奇,那麼這本書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评分

《我為何願意成為基督徒》這本書,其深度和廣度都超乎我的想象。作者並沒有選擇一種直接灌輸的方式,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論述,引導讀者逐步深入地思考。他探討的不僅僅是“信什麼”,更是“為什麼信”,以及信仰如何塑造一個人的生命軌跡。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愛”的闡釋,它不僅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行動,一種生命的態度。 閱讀的過程中,我經常會思考作者提齣的問題,那些關於生命的目的、關於人性的本質、關於永恒的價值。這些問題看似宏大,但作者卻能用非常貼切的語言和深刻的洞察來解答。他並沒有迴避信仰中的挑戰和疑慮,反而以一種成熟和理性的態度去麵對。這本書讓我感到,信仰並非脫離現實的空談,而是與我們真實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可以成為我們解決生活難題的智慧源泉。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並且每次都能從中獲得新感悟的書籍。

评分

坦白說,一開始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待。畢竟關於宗教信仰的書籍,市場上太多瞭,很多都流於形式,或者過於說教。但《我為何願意成為基督徒》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的語言風格很平易近人,沒有使用太多艱澀的宗教術語,反而更像是朋友之間在分享心事。作者很擅長將一些抽象的道理,通過生動的故事和貼切的比喻來闡釋,讓人很容易理解。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試圖否定其他信仰,而是專注於闡述基督教信仰的獨特魅力和其核心價值。這種開放和尊重的態度,讓我覺得非常舒服。它讓我明白,信仰的選擇從來都不是非此即彼,而是關乎內心的契閤與追尋。這本書不是要你立刻皈依,而是讓你去感受,去思考,去發現信仰在你生命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它就像一盞燈,在黑暗中為你照亮前行的方嚮,讓你有勇氣去探索更深層次的生命意義。

评分

這本書真的讓我重新認識瞭“信仰”這兩個字。我一直以為,成為基督徒就意味著要遵守很多規矩,要壓抑很多欲望。但讀完《我為何願意成為基督徒》,我纔發現,原來信仰也可以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選擇,一種對生命更深刻的理解和熱愛。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從教條齣發,而是從人性的普遍需求和內心深處的呼喚齣發,來探討信仰的意義。 我特彆喜歡作者分享的那些個人見證,那些真實的故事,充滿瞭力量和感動。它們讓我看到,信仰如何在真實的人生中發揮作用,如何幫助人們剋服睏難,如何在迷茫時給予指引。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信仰中積極、光明的一麵,讓我感受到一種被接納、被愛的溫暖。它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釋放,一種讓生命變得更豐盛、更完整的可能。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生命有疑問,或者正在尋找內心平靜的朋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