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證據排除法則與電腦資訊錯誤-論美國Arizona v. Evans案例
壹、導 論∕1
貳、Arizona v. Evans案事實∕2
參、證據排除法則的法律背景∕3
肆、本案的決定與爭執∕7
伍、本案評析∕16
陸、結 論∕28
第二章 審判階段緘默權之理論研究
壹、導 論∕31
貳、審判中緘默權的理論∕33
參、德國及日本審判中的緘默權∕45
肆、行使緘默權可能衍生的問題∕47
伍、緘默與論罪、量刑∕51
陸、結 論∕55
第三章 緘默權的實證研究
壹、導論及目的∕58
貳、實證研究之方式∕60
參、研究摘要∕61
肆、詳細報告∕64
伍、結論與建議∕99
第四章 受律師協助的權利
壹、導 論∕103
貳、他山之石∕105
參、我國律師權的理論與實務∕108
肆、檢討及建議∕119
第五章 對質詰問權與強製取證權
壹、導 論∕121
貳、傳聞法則∕128
參、對質詰問權∕140
肆、強製取證權∕181
伍、結 論∕196
第六章 證人指證之瑕疵及防製-美國法製之藉鏡
壹、導 論∕201
貳、指證錯誤原因 ∕204
參、以「成列指證」防製指證錯誤∕206
肆、美國法防製指證錯誤∕209
伍、美國法與指證相關之規定∕218
陸、結 論∕224
第七章 刑事舉證責任理論
壹、導 論∕227
貳、美國法舉證責任的介紹∕229
參、我國舉證責任及問題∕235
肆、舉證責任的理論∕239
伍、阻卻違法、阻卻責任的舉證責任∕243
陸、程序法的舉證責任∕246
柒、結 論∕254
第八章 刑事訴訟的新潮流.與被告協商
壹、導 論∕257
貳、美國的協商製度∕259
參、德國的協商實務∕267
肆、協商的辯論∕275
伍、我國的省思∕282
陸、結 語∕290
第九章 組織犯罪防製條例評析
壹、導 論∕294
貳、本條例之特彆法效及其問題∕298
參、本條例犯罪之定義及檢視∕326
肆、參與犯罪組織為繼續犯?∕339
伍、結 論∕348
第十章 美國對抗犯罪組織之利器-RICO法之介紹與比較
壹、立法目的∕351
貳、要件與行為∕352
參、違反正當程序?∕359
肆、犯罪樣態∕360
伍、特彆法效∕361
陸、與我國法比較 ∕363
第十一章 美國刑事訴訟製度簡介
壹、導 論∕365
貳、搜索、扣押、逮捕∕369
參、警訊與自白∕371
肆、律師權∕373
伍、第一次齣庭(Initial Appearance)∕375
陸、預 審(Preliminary Hearing)∕376
柒、大陪審團(Grand Jury)∕376
捌、正式起訴∕377
玖、起訴後齣庭聲明(Arraignment)∕378
拾、認罪協商∕379
拾壹、審前請求(Pretrial Motions) ∕382
拾貳、陪審團(Jury)∕382
拾參、無罪推定及當事人進行主義∕383
拾肆、審判程序∕385
拾伍、量 刑∕387
拾陸、上訴程序∕389
拾柒、不利益變更禁止∕389
拾捌、重復危險(Double Jeopardy)∕390
拾玖、人身保護令(Habeas Corpus)∕391
序
執業律師期間的無力感,將我送往美國攻讀刑事訴訟法。我曾有一位當事人,同時受行政、立法、及司法機關的迫害,我身為律師,卻完全無能力拯救,我一直耿耿於懷。一九九O年時,這位當事人未滿二十歲,被控違反「檢肅流氓條例」。當他被關在士林分局的地地下室時,因牙痛難挨,希望我能替他想辦法。我請求士林分局能派警察押著他去就醫,警察不理我。我書麵聲請士林地方法院承法官能準他就醫,並主動以電話與法官聯絡,法官言:「不關我的事」。當我為他辯護時,我們不知道他被何人指控於何時、何地作什麼「壞事」。於是我們兩個一起「猜測」他過去作瞭那些「壞事」,再想辦法答辯。在審理期間,我以「被裁定移送人」為未成年人,請求法院能準許他的親人旁聽,法官言:「檢肅流氓條例案件為秘密不公開」,拒絕他憂心如焚的傢人於法庭門外。地方法院的裁定下來,記載被裁定移送人於七十八年O月O日,在O處持棒球棍打破汽車玻璃:同年O月O日,在O處打電動玩具未給錢;同年O月O日,在O處與他人集體鬥毆。二審時,我纔能「比較」具體的為他辯護。在事實辯護畢後,我以被移送裁定人未滿二十歲,若裁定送感訓處與其他「流氓」在一起,隻會讓他變得更壞。最後,他仍被裁定為「流氓」,送感訓處分。接到裁定當晚,他的傢人通知我,他從士林分局被押走瞭,沒有人願意說被押往何處。問我,我亦不知。事實上,在整個程序中,他的傢人不斷問我「為什麼」,我隻能以「法律如此規定」迴答,但為什麼法律如此規定,我亦無解。遺憾地,這僅隻是眾多令我産生無力感的案件之一。
在美國讀書,纔知道一問題的所在。原來刑事訴訟程序,應用憲法的位階去解釋,而不自法律的層次,我所讀的兩所美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刑事訴訟法的第一課,不是「法院的管轄」,而是美國憲法第四增修條文「禁止不閤理的搜索扣押」。在哥倫比亞大學,一整個學期隻教瞭憲法第四五、六增修條文。有一次我忍不住跑去問老師,為何未教法院的管轄,老師說這個問題很簡單,不會有爭執,不需要教。上完兩所大學的刑事訴訟課程後,纔知道美國的刑事訴訟重在教育學生如何保護被告,以憲法的武器對抗無情的政府。「法院的管轄」、「起訴書、判決書的記載」、「一、二級司法警察官」、「簡易程序」......僅為技術的規定。
本書為我一九九六年迴國之後所寫的論文集。為何命名「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我想前兩段已明確說原因。
或許為巧閤,本書有許多篇文章寫在立法或大法官會議解釋之前。如第一章「證據排除法則」於八十七年九月發錶,最高法院同年十月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採「證據排除法則」。第二至四章,有關緘默權、律師權的告知及法律效果,錶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五條修正之前。第八章「刑事訴訟的新潮流-與被告協商」,指齣簡易程序」將來會成為我國認罪協商的基礎,立去院後來亦修正簡易程序篇,直指即為認罪協商。第九章「組織犯罪防製條例評析」發錶於八十七年十月,文章指齣組織犯罪防製條例規定不論行為人之危險性如何,法院必需一律宣告強製工作,該規定違憲無效。同年十二用,司法院大法官會議釋字第四七一號亦宣告有類似規定之「槍炮彈藥刀械管製條例」之強製「強製工作」違憲。
也希望,本書之其他部分將來能成為立法或影響判例。如第六章「證人指證之瑕疵及防製」,指齣證人指證的嚴重瑕疵,建議速製定「證人指證程序法」。第五章「對質詰問權與強製取證權」,針對警訊筆錄、傳聞法則、組織犯罪防製條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證人拒絕證言等問題,以對質詰問權及強製取證權的理論,提齣批判及建議。第九章「組織犯罪防製條例評析」,評論參與犯罪組織或以犯罪為宗旨之結社之行為,未繼續犯,早期之判例見解應予推翻。
若不能影響立法或判例,希望律師界能無畏地在訴訟中積極主張被告之憲法權利,捍衛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
本文之完成需感謝許多人的幫助,特彆是我的助理颱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學生紀峰、劉海倫、許明義、潘天蔚,他們協助蒐尋資料,又幫忙校正,非常辛勞。
一九九九年三月五日颱大法學院
長久以來,我對刑事司法製度中的權力製衡和人權保障議題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每次看到媒體報道關於刑事案件的審判過程,我總會思考,在司法權力的運行過程中,如何纔能確保被告人的閤法權益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護?《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本書,恰好觸及瞭我關注的核心。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係統性地闡述刑事被告在憲法層麵上所享有的各項權利,並結閤颱灣實際司法實踐進行深入解讀的著作。我尤其看重“二版”的價值,因為它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是經過更新和修正的,能夠反映最新的法律發展和司法解釋。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梳理齣包括無罪推定、辯護權、沉默權、以及正當法律程序等一係列關鍵的憲法權利,並深入分析這些權利在颱灣的刑事訴訟程序中是如何被具體適用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這些權利在現實中麵臨的挑戰與睏境,以及司法界為保障這些權利所做的努力。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深入理解颱灣刑事司法製度的人權保障維度,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學習平颱。
评分這次真的太需要一本厚實的參考書瞭!平常看新聞、追劇,總覺得案件裏的法官、律師、甚至被告,他們的言行背後好像都有一套不成文的規矩,但到底是什麼?尤其當涉及到“憲法權利”這種聽起來很厲害但又有點遙不可及的概念時,更是一頭霧水。我的工作偶爾會接觸到一些法律相關的議題,需要瞭解最新的發展和學界的觀點,但市麵上很多書要麼太學術化,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是過於淺顯,滿足不瞭深入探討的需求。這次看到《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本書,名字就直接點齣瞭我一直以來感到睏惑的核心,而且還是“二版”,這錶示它經過瞭更新和修正,對於瞭解近期的司法實踐和法律解釋應該會很有幫助。我最期待的是,它能把那些抽象的憲法條文,比如無罪推定、正當法律程序、辯護權等等,用更接地氣的方式解釋清楚,並且結閤颱灣的實際案例來闡述,這樣我纔能真正理解這些權利在現實中的意義和保障程度。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清晰的導航圖,帶領我穿梭於復雜的法律條文和司法實務之間,讓我不再對刑事訴訟中的各種程序感到茫然,能夠更自信地理解和討論相關議題。尤其是在涉及人權保障的當下,瞭解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不僅是對法律專業人士的責任,也是每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認知。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絕對是必藏之書。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直擊我長久以來對司法公正的思考核心。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社會議題的公民,我深切地體會到,刑事審判的公正與否,不僅關係到個體的命運,更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法治根基。我一直關注新聞報道中那些備受矚目的刑事案件,也常常在思考,在案件審理的每一個環節,被告人的權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我曾經閱讀過一些零散的法律條文,但往往難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體係。特彆是“憲法權利”這個概念,雖然聽起來無比重要,但具體到刑事訴訟的實踐層麵,又是如何體現的,我一直感到模糊。我希望這本“二版”的書,能夠提供一個係統性的梳理,將憲法中關於人身自由、公平審判、辯護權等基本權利,與刑事訴訟法中的具體規定和司法實踐中的案例相結閤,用清晰、條理化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對近年來颱灣司法實踐中齣現的重大案件,以及相關的憲法解釋和判例進行深入的分析,這對於我理解法律的最新發展和趨勢至關重要。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認識到,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並非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是保障司法公正、維護社會正義的堅實基石。
评分作為一個長期關注社會公平正義議題的讀者,我始終認為,刑事司法體係的公正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被告人權利能否得到充分的保障。《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本書的書名,恰好觸及瞭我關注的深層問題。我一直希望能夠找到一本著作,能夠係統地梳理和深入分析刑事被告在憲法層麵上所享有的各項權利,並且能夠結閤颱灣的司法實踐,進行細緻的闡釋。我尤其期待“二版”能夠包含最新的法律發展、重要的判例以及學者們最新的研究成果。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列舉條文,而是能夠深入剖析這些權利在實踐中是如何被解釋、應用和執行的,以及在實際操作中可能麵臨的挑戰和爭議。我期待書中能夠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將抽象的憲法概念與具體的司法個案聯係起來,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這些憲法權利是如何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發揮作用,從而維護司法公正和個體尊嚴。這本書的齣版,無疑將為我提供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視角,來理解和審視颱灣刑事司法體係的人權保障狀況。
评分對於我這樣在非法律界工作的人來說,刑事案件中的一些程序和術語常常令人感到睏惑,尤其涉及到“權利”的部分,更是覺得既重要又抽象。《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個書名,立刻吸引瞭我的注意。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將復雜的法律概念,尤其是與個人權利息息相關的部分,用一種更加通俗易懂且有條理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書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解釋,當一個人被指控犯罪時,他究竟擁有哪些憲法賦予的權利,這些權利在審判的各個階段是如何體現的,以及這些權利在實踐中是如何被保障的。我特彆關注“二版”這個字眼,這意味著書中內容應該經過瞭更新,能夠反映最新的法律實踐和學術見解,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法律是不斷發展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將抽象的憲法條文與實際的司法操作聯係起來,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這些看似遙遠的“權利”,在現實生活中究竟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以及它們對於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新聞中的法律事件,並對刑事司法過程有更深入的認識,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錶麵。
评分從法律學者的角度來看,刑事被告的權利保障是衡量一個國傢法治水準的重要標尺。我一直非常關注颱灣刑事司法在人權保障方麵的進展和挑戰。《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本書的齣現,對我而言具有特殊的意義。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對現有法律條文的匯編,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這些權利的法理基礎、曆史演進、以及在颱灣司法實踐中的具體適用情況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和實證分析。我尤其看重“二版”的價值,它意味著作者能夠基於第一版的基礎,吸納近期的學術研究成果和司法判例,對理論進行更新和深化。我期待書中能夠對近年來颱灣刑事司法中齣現的一些關鍵性問題,例如羈押的閤理性、證據排除的界限、辯護律師的介入時機等等,進行深入的批判性審視,並提齣富有建設性的觀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學術視角,幫助讀者理解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在理論和實踐層麵所麵臨的復雜性,以及其在現代法治國傢中的重要地位。這本書的齣版,無疑將為我進一步研究和思考相關議題,提供寶貴的研究資源。
评分我一直認為,作為一名公民,瞭解基本的法律常識,特彆是與人權保障相關的法律,是非常重要的。在眾多的法律領域中,刑事司法中的程序正義和被告權利,是我一直感到既好奇又有些模糊的領域。《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個書名,直接點齣瞭我一直想要深入瞭解的主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公民版”的法律指南,用清晰、易懂的語言,為我講解刑事被告在憲法層麵究竟享有哪些權利,這些權利是怎麼來的,又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發揮作用。我尤其看重“二版”,這意味著作者在第一版的基礎上,應該對內容進行瞭更新,加入瞭近期的法律發展和案例,這對於我瞭解最新的法律動態非常有價值。我期待書中能夠有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把抽象的法律條文和現實中的情況聯係起來,更好地理解這些權利在實際操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們是如何被保護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不再對刑事審判中的一些術語感到陌生,能夠更自信地理解和評價相關的法律事件,從而成為一個更具法律意識的公民。
评分老實說,平常接觸法律的機會不多,但每次聽到“無罪推定”、“證據排除法則”這些詞,總覺得很厲害,又有點摸不著頭腦。尤其是在新聞裏看到一些案件,感覺被告的權利好像時有時無,讓人很不確定。這讓我一直很想找一本能夠把這些“聽起來很高大上”的法律概念,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釋清楚的書。《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吸引人,它直接點齣瞭我一直想要弄明白的核心問題。我不是法律專業人士,所以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避免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而是用更貼近生活、更具象化的語言來闡述。比如,它能不能講講,當一個人被指控犯罪的時候,他究竟有哪些“隱形”的保護傘,這些保護傘是怎麼來的,又在什麼時候會發揮作用?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一步步走進刑事訴訟的復雜世界,讓我明白,在法律的天平上,如何纔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尤其“二版”的齣現,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是與時俱進的,能夠反映最新的法律動態和學界思潮。這對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不希望學到過時的知識。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絕對是我在法律知識探索道路上的一大收獲。
评分平時接觸到一些關於刑事案件的討論,常常會聽到“無罪推定”或者“沉默權”之類的說法,但總覺得這些概念很抽象,不太瞭解它們到底意味著什麼,以及在實際的訴訟中是如何運作的。《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齣瞭我一直想要弄明白的核心問題。我不是法律專業人士,所以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講解,把那些復雜的法律條文和概念,用大傢都能理解的語言解釋清楚。我尤其看重“二版”,因為這意味著這本書的內容一定是經過瞭更新,能夠反映最新的法律情況和司法實踐,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走進刑事訴訟的世界,讓我明白,在刑事審判的每一個環節,被告人到底擁有哪些憲法層麵的保護,這些保護是如何實現的,以及為什麼它們如此重要。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好地理解新聞報道中的法律事件,並對司法公正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而不是停留在模糊的印象中。
评分作為一名法律愛好者,我一直以來對刑事司法程序中的人權保障議題都抱有高度關注。過去,在閱讀一些判決書或者新聞報道時,常常會遇到一些描述,比如“被告在審判過程中享有的權利”、“辯護律師在偵查階段的重要性”等等,這些描述雖然直接,但總感覺缺乏一個係統的框架來支撐。我總是在想,這些權利到底源自何處?它們是如何在實踐中被具體實現的?又麵臨著哪些挑戰?《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二版)》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長久以來的知識空白。我特彆看重“二版”這個信息,因為法律的生命在於其不斷發展和修正,特彆是涉及憲法層麵的權利保障,更是時代進步和社會變遷的直接反映。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梳理齣刑事被告在憲法層麵上應享有的各項權利,更重要的是,能夠深入剖析這些權利在颱灣的司法實踐中是如何被解釋、適用和保障的。這包括對相關判例的深入解讀,對立法修進的分析,以及對司法官、檢察官、辯護律師等各方在行使和保障這些權利時所扮演的角色和麵臨的睏境的探討。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讓我們理解刑事被告的憲法權利是如何在颱灣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發展壯大,並最終成為維護司法公正和公民人權的重要基石。這本書的齣版,無疑是對我這樣渴望深入瞭解法律體係的讀者而言,一劑及時的“強心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