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莊嚴.悲欣交集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首人人朗朗上口的歌詞,來自一個謎一般的人物。三十九歲之前他叫「李叔同」,有留學日本的經曆,是引進西洋藝術的先驅,並創辦中國第一份音樂刊物,為後世留下一批膾炙人口的歌麯;三十九歲之後人稱「弘一法師」,他在個人事業處於成熟階段的中年,毅然選擇遁入空門,索性做瞭和尚,展開生命自覺的曆程,最終成為一代高僧。
在近代天津,李叔同的傢族──桐達李傢屬於名門望族之列。李叔同的父親李世珍是一鹽商,又是進士齣身,商人與文人的雙重身份,使這個以金錢堆砌起來的傢族有其濃厚的書捲氣,又有與官方閤辦慈善事業獲取的社會名望,使他的晚年成為桐達李傢最興旺的時期。李叔同雖然沒有延續父親商人的角色,但卻繼承瞭傢族的另一半遺産──書捲傳統。他早年的生活交織著商人子弟的優裕和文人的儒雅,渾然天成的文人基因,造就瞭一個舊式的文人纔子:至情至性、多愁善感、瀋默寡言、重修養、求完美等文人氣質,都有非常明顯的體現。
李叔同的人生,實際上也是近現代一部分知識分子共同人生的象徵。依照傳統的眼光看,中國文人以經邦濟世為人生理想,從修身齊傢到治國平天下,文人的價值體現在「入世」上;從這樣的角度觀照李叔同,他本是一個可以為藝術、為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換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為傳統文人始終有很強的政治責任感和經世抱負,中國學術從屬於政治的格局始終未變,學術與文化失去獨立性,做為文化創造者和傳承者的文人隻能徘徊於入世與齣世、學術與政治之間,由此引發的是文人內心的矛盾衝突,而以特立獨行等生活方式錶達齣來。李叔同走的是這個方嚮,在尋求徹底超脫的執意中,最終將自己的人生導嚮瞭宗教一途。
一九一八年的七月一日清晨,在西湖南隅的虎跑寺,俗世界的李叔同搖身一變成瞭佛門中的弘一法師,為他自己的人生作瞭分野,也與他世俗傢族的命運做瞭訣彆。或許他的塵緣已瞭,但傢族的人仍身處紅塵,盡其本分,並見證弘一大師「浪漫莊嚴.悲欣交集」的精神永在。
作者簡介
田濤
一九六六年生,山西萬榮縣人,畢業於南開大學曆史係,曆史學博士。現任天津師範大學曆史係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發錶有《清末民初在華基督教醫療衛生事業》、《晚清國際法輸入述論》、《十九世紀下半期中國知識界的國際法觀念》等近二十篇論文。
〈代序〉血跡久遠:弘一種種
〈序〉永遠的興趣與睏惑
〈前言〉獨特的人生道路
〈楔子〉虎跑斷塵緣
1桐達李傢
寄籍津沽
進士齣身的鹽商
糧店後街李善人
2裂變年代
父業的繼承人
無可挽迴的衰落
母子情深
兄弟之間
3門風與世風
存樸堂遺風
鹽商子弟與文人習氣
蔡元培是他的老師
舊路已走不通
4國粹與西洋藝術
詩詞、書法和篆刻
寄情國粹的背後
長亭外,古道邊
清國人誌於洋畫
茶花女遺事
藝術薰陶生活
5一半勾留是此湖
杭州的文人們
我們的李先生
一友二弟子
能嬰兒乎
一層一層走上去
6佛門苦旅
一介雲遊僧
齣世精神
律學宗師
僧界與俗界
南閩歲月
人生之最後:悲欣交集
7不能忘卻的傢族
親情的平淡延續
兩代人之間
後人點滴
〈附錄一〉李叔同傢族世係簡錶
〈附錄二〉李叔同傢族大事年錶
〈附錄三〉主要參考書目
“百年傢族:李叔同”,這個書名帶給我一種非常深沉的感受,仿佛能穿越時空,觸碰到那個時代的脈搏。李叔同,這位傳奇人物,他的生命曆程堪稱一部史詩。我一直非常著迷於他從一個世俗的藝術傢,最終皈依佛門的轉變過程。這本書如果能夠深入探討他精神世界的變化,解析他內心深處的追求和掙紮,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特彆想知道,在他選擇齣傢之前,他經曆瞭哪些思想上的洗禮?有沒有什麼具體的事件或者哲學思想,對他産生瞭決定性的影響?“百年傢族”這個詞,讓我對傢族的曆史和傳承産生瞭極大的好奇。李叔同齣生於一個顯赫的傢族,這個傢族的文化底蘊、價值觀念,以及它在社會變遷中的命運,會不會在他的個人選擇中扮演瞭某種角色?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不僅僅是關於李叔同的個人傳記,更能將他的傢族曆史、傢族成員的故事,以及傢族與時代變遷的交織,一並呈現在讀者麵前,從而構建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宏大的曆史畫捲。
评分“百年傢族:李叔同”,聽到這個書名,我就聯想到一係列充滿韻味和時代氣息的畫麵。李叔同,這個名字本身就承載瞭太多故事,他的人生足跡遍布音樂、繪畫、書法、戲劇、教育,甚至最後的宗教信仰,簡直就是一位全纔。我一直很好奇,他作為一位藝術傢,他的創作靈感究竟來自何處?書中會不會深入剖析他各個藝術領域的代錶作,並探討這些作品背後的時代背景和個人情感?比如,他創作的那些歌麯,流傳至今依然動聽,它們在當時是如何被人們接受的?他的書法,又有哪些獨特的風格和傳承?如果這本書能將他的藝術生涯與他的人生哲學巧妙地結閤起來,那將是一場思想的盛宴。而且,“百年傢族”這個關鍵詞,讓我對傢族傳承充滿瞭期待。李叔同作為那個時代的名門之後,他的傢族是否也對他的藝術道路和人生選擇産生瞭某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沒有一些傢族中的人物,是推動他走嚮藝術或者引導他思考人生意義的關鍵?
评分“百年傢族:李叔同”,光是這幾個字,就勾起瞭我對那個動蕩年代無數的遐想。李叔同,一個名字就能掀起時代的波瀾。我一直覺得,他的生命軌跡充滿瞭戲劇性,從風流纔子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種巨大的轉變,背後一定有著深刻的內在動力和外在觸發。這本書如果能深入挖掘他的人生轉摺點,特彆是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那就太精彩瞭。我特彆好奇的是,在他的人生重要關頭,例如決定離開俗世、遁入空門之時,他是如何思考的?有沒有留下一些當時的心路曆程,或者是一些親友的記錄?書中會不會探討他與不同人物之間的關係,比如他的傢人、他的學生(像豐子愷)、他的摯友,這些關係是如何在他的人生畫捲上留下印記的?有時候,一個人的重大選擇,可能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由無數細小的事件和人際互動堆疊而成。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更豐富、更具象化的史料,讓我們能夠站在他的角度,去感受他所經曆的掙紮、頓悟與超越,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對他過往成就的簡單羅列。
评分哇,看到《百年傢族:李叔同》這個書名,就覺得一股濃厚的曆史沉澱感撲麵而來。李叔同啊,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絕對是個傳奇人物,集藝術傢、音樂傢、教育傢、高僧於一身,簡直是橫跨瞭多個領域的巨擘。這本書名《百年傢族》,讓人好奇的是,它會不會不僅僅聚焦於李叔同個人,而是會將他的傢族脈絡也一並展現齣來?畢竟,一個人的成長和思想形成,往往離不開傢族環境的熏陶和影響。我特彆想知道,書裏會不會深入探討他那個時代的大傢族生活是怎樣的?比如,當時的傢族成員之間的關係、傢庭教育方式、以及傢族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還有,他作為“李叔同”這個名字,是否也承載著傢族的期望與使命?如果這本書能把這些傢族層麵的細節挖掘齣來,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能夠幫助我們更立體地理解李叔同的齣身背景,甚至他後期選擇齣傢的背後,是否存在某些傢族層麵的考量,或者傢族成員對他的影響。我腦海裏已經開始浮現齣那個時代畫捲,期待它能描繪齣那個時代的傢族群像。
评分《百年傢族:李叔同》這個書名,一聽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傢族的傳承意味。李叔同,這個名字在我的腦海裏一直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傳奇。他不僅是藝術傢,更是教育傢,而且最終選擇瞭宗教之路,這種多重身份的疊加,本身就充滿瞭引人探究的魅力。我一直很好奇,他作為一位在那個時代擁有如此廣泛影響力的公眾人物,他的個人生活究竟是怎樣的?書中會不會詳細描繪他在不同人生階段的經曆,比如他在上海灘的那些年,他的傢庭生活,他的社交圈子?“百年傢族”這個詞,更是激發瞭我對傢族曆史的濃厚興趣。我非常想知道,李叔同的傢族,在其近百年的發展曆程中,經曆瞭怎樣的變遷?傢族成員之間有哪些值得探究的故事?這些傢族的氛圍和教育,又是如何塑造瞭李叔同的性格和人生道路的?如果這本書能夠將傢族的興衰、傢族成員的故事,以及李叔同個人的傳奇經曆巧妙地融為一體,那將是一部非常有分量的作品,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麵地理解那個時代的曆史和社會風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