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提供給在學校、工作場所或社區中幫助有重危機行為個案的協助人員的指導手冊。
《危機行為的鑑定與輔導手冊》教導傢庭成員、老師和臨床工作者,如何為個案建構一個量身訂做,並兼顧整體性的支持計畫。書中呈現瞭功能評鑑的基本功能,並且對於進行評鑑的方法提供特定的錶格和工具。作者透過評鑑的過程──包括麵談、直接觀察和係統的操作──來引導讀者,並示範如何將獲得的訊息加以利用,以發展齣有效及有效率的處遇計畫。
譯者簡介
陳斐虹
學曆∕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係博士候選人
現任∕東海大學社會工作係及靜宜大學人文科兼任講師
譯著∕ 危機行為的鑑定與輔導手冊
第一章 諸 論
手冊的目的
誰應該使用這本手冊?
功能評鑑
什麼是功能評鑑?
功能評鑑的三種取嚮
為何進行功能評鑑?
進行功能評鑑前需考慮的其他事項
價值的聲明
第二章 功能評鑑和分析策略
功能評鑑麵談
學生導嚮功能評鑑麵談:包括學生本人
直接觀察
功能分析操作
第三章 建構行為支持計畫
建構行為支持計畫之四項考量
選擇處遇程序:相對行為模式
第四章 撰寫行為支持計畫
為何撰寫行為支持計畫?
行為支持計畫之要件
結 論
附錄A:功能評鑑相關文獻一覽錶
附錄B:功能評鑑麵談錶(FAI)
附錄C:學生導嚮功能評鑑麵談錶
附錄D:空白之功能評鑑觀察錶
附錄E:Yolanda之功能評鑑觀察錶
附錄F:觀察錶格範例之摘要陳述
附錄G:空白之相對行為模式錶
圖 次
圖2.1 界定維持危機行為的結果
圖2.2 Curtis Jackson的功能評鑑麵談錶
圖2.3 每日行事曆矩陣範例(取自學生導嚮功能評鑑麵談)
圖2.4 危機行為情境摘要圖
圖2.5 學生導嚮功能評鑑麵談範例
圖2.6 功能評鑑觀察錶
圖2.7 Joe的功能評鑑觀察錶
圖2.8 練習用的空白功能評鑑觀察錶
圖2.9 Erin的功能評鑑觀察錶
圖2.10 Peter的功能評鑑觀察錶
圖2.11 Curtis的功能評鑑觀察錶
圖2.12 Greg在容易和睏難工作情況下的功能分析操作
圖2.13 Ben在不同影響情況下之功能分析操作
圖2.14 以Shante為例的短期功能評鑑
圖3.1 摘要陳述圖
圖3.2 擴大的相對行為模式
圖3.3 Derrick擴大的相對行為模式
圖3.4 Mara的評鑑資料
圖3.5 Mara的相對行為模式圖
圖3.6 Marlene的相對行為模式
圖3.7 相對行為模式圖
圖3.8 為Mara設計的相對行為模式及處遇策略
圖3.9 為Erica設計的相對行為模式及處遇策略
圖3.10 為Cornell設計的相對行為模式及處遇策略
圖3.11 為Stewart設計的相對行為模式及處遇策略
圖3.12 為Curtis設計的相對行為模式:叫喊及丟東西
圖3.13 為Curtis設計的相對行為模式:檸、抓
圖3.14 為Curtis設計的相對行為模式:大叫、拍打及重擊
圖4.1 為Mara設計的行為支持計畫範例
專欄目次
專欄1.1 功能評鑑過程的五個主要結果
專欄1.2 蒐集功能評鑑訊息的三種策略
專欄2.1 以麵談資料為基礎的摘要陳述範例
專欄2.2 建立功能評鑑觀察錶的步驟
專欄2.3 記錄功能評鑑觀察錶的基本步驟
專欄2.4 解釋FAO資料的基本方針
專欄2.5 引導功能分析操作之方針
專欄3.1 相對行為模式包括的三個步驟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它非常有現實意義。在現代社會,壓力、焦慮、抑鬱等負麵情緒似乎無處不在,而有時這些情緒的纍積會導緻一些極端的、我們稱之為“危機”的行為。我一直對如何理解和應對這些行為感到好奇,但市麵上大多是泛泛而談的心理學書籍,缺乏針對性。這本書的齣現,正好填補瞭這一空白。我期望它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危機行為”的構成要素,例如,它是如何從最初的心理不適逐漸演變成失控的行動的?它會詳細介紹鑒定危機行為的各個維度,包括但不限於認知、情感、行為、生理等方麵的異常錶現,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評估方法。我希望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為我們提供具體的輔導技巧和實踐案例。比如,在麵對一個處於情緒崩潰邊緣的人時,我們應該如何開口,如何傾聽,如何給予支持,如何避免二次傷害。這本書對我來說,可能是一本“救命稻草”,它能讓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深陷泥潭的人,並且有能力伸齣援手,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和幫助。我期待它能成為我在麵對人生中的種種挑戰時,能夠依靠的堅實後盾。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危機行為的鑒定與輔導手冊》給我帶來瞭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和責任感。我總覺得,在快速變化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危機行為的目擊者,甚至親曆者。而對於如何去理解和幫助那些行為失常的人,我常常感到力不從心。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專業的指南針,指引我穿越迷霧。我期待它能清晰地闡述“危機行為”的定義和分類,讓我能夠更準確地識彆那些需要關注的跡象。它也許會從心理學、社會學、甚至神經科學的角度,剖析危機行為産生的深層根源,讓我明白這些行為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其復雜的成因。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在“輔導”的部分能夠提供一套係統化的、可操作的流程。它應該教會我如何與處於危機中的個體建立連接,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如何安撫他們的情緒,以及在必要時,如何將他們引導至更專業的醫療或心理援助。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是一種能力的提升,它能讓我更好地應對突發情況,成為一個更具同理心和行動力的人,去幫助那些在黑暗中掙紮的靈魂。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瞬間抓住瞭我的眼球,“危機行為的鑒定與輔導手冊”。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在不同程度上經曆著或觀察著各種“危機”。我一直對心理學和行為科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那些處於極端壓力下的個體,他們是如何應對的,以及我們作為旁觀者或幫助者,應該如何去理解和支持他們。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在我內心深處播下瞭一顆種子,讓我對“危機”這個概念有瞭更深入的思考。我設想,這本書一定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口,讓我看到那些隱藏在日常錶象下的復雜情感和行為模式。它或許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框架,幫助我分辨齣哪些是短暫的應激反應,哪些是需要專業介入的潛在危機。我期待它能夠解析那些常常讓我們感到無助和睏惑的“危機行為”背後的驅動力,比如情緒的突然爆發、社交的突然退縮、或是對現實的扭麯認知。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提供切實可行的“鑒定”方法,讓我能夠更敏銳地捕捉到預警信號,並且在輔導方麵,能有清晰的指導,讓我在麵對需要幫助的人時,不會因為不知所措而錯失良機。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種對自我和他人的關懷與責任的呼喚,我迫切地想要通過它來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能力。
评分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立刻聯想到生活中那些令人擔憂的瞬間——突發的衝突、情緒的失控,以及那些行為異常但我們卻不知如何應對的個體。我一直相信,理解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而針對“危機行為”,這種理解顯得尤為重要。這本書的名字,精準地擊中瞭我的痛點。我熱切地希望它能為我揭示“危機行為”的本質,讓我明白這些行為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心理動因和生理反應。它或許會為我提供一套嚴謹的“鑒定”工具,讓我能夠通過觀察和傾聽,辨彆齣那些可能預示著更大問題的信號,而不是簡單地將它們視為“情緒化”或“不理性”。更吸引我的是“輔導”這個詞。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循序漸進地教授我如何在危機時刻提供有效的支持。它應該包含那些能夠立即上手的技巧,比如如何用恰當的語言安撫情緒,如何建立信任,如何提供實際的幫助,以及在何種情況下需要尋求專業力量的介入。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知識的補充,更是一種實操指南,它能讓我更有信心和能力,在麵對棘手的局麵時,能夠做齣正確而有益的反應,成為一個更加有擔當、有智慧的旁觀者和支持者。
评分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立即翻閱,而是把它放在書桌上,讓它的存在本身就給我一種心理上的準備。我時常在新聞報道或者日常生活中,看到一些令人震驚的“危機事件”,事後迴顧,總覺得似乎有些跡象是可以被預見的。我開始思考,如果當時有人能夠具備更專業的知識,是不是就能在事件發生前提供有效的乾預?這本書的標題,“危機行為的鑒定與輔導手冊”,正是直擊瞭我內心深處的疑問。我希望它能夠提供一套科學、嚴謹的評估體係,幫助我理解那些突如其來的、失控的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它也許會探討創傷、壓力、心理疾病等多種因素是如何交織在一起,最終顯現齣“危機行為”的。我期待它能教會我如何細緻地觀察,如何捕捉那些細微的情緒波動和行為異常,從而進行初步的“鑒定”。更重要的是,它應該在“輔導”部分提供具體的步驟和策略,讓我明白在危機發生時,應該如何與當事人建立信任,如何安撫情緒,如何引導他們尋求更專業的幫助。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實用性極強的工具書,它不僅僅是為專業人士準備的,更是為每一個關心他人、希望在這個復雜社會中扮演更積極角色的普通人量身定做的。它是我探索人性深處、學習如何伸齣援手的寶貴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