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價值」?「價值」是主觀抑或客觀呢?「人的價值」又該如何彰顯呢?
本書首先透過德國哲學傢馬剋思.謝勒(Max Scheler)的觀點,將「價值」問題作一釐清;接著再以孔孟思想為根基,闡析人的價值定位問題。本書不僅啓發我們去思考人格的價值與意義等相關課題,更激發我們為達緻安身立命、圓滿人生作努力。
作者簡介
洪櫻芬
颱灣省屏東縣人, 輔仁大學哲學係所博士, 曾任輔仁大學共同科兼任助理教授, 現任教於永達技術學院、屏東科技大學。
緒論
第一部分 謝勒的價值觀
第一章 論價值
第二章 談「愛」
第三章 論「位格」
第二部分 孔孟的價值觀
第一章 道德價值的奠定
第二章 道德價值的提升
第三章 道德價值的極緻
結論
翻開《論人的價值:綜述謝勒與孔孟的價值觀》這本書,最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看似跳躍卻又引人深思的組閤——德國哲學傢謝勒與中國傳統儒傢思想的碰撞。我一直對謝勒的現象學和價值論有濃厚的興趣,他對於“價值”的獨特理解,那種認為價值是客觀存在的、獨立於主觀意識的觀點,總是能帶給我一種智識上的震撼。他認為價值具有等級性,並且可以通過情感直觀地把握,這與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好”與“壞”、“對”與“錯”的感知,有著異麯同工之妙,卻又更加係統和深刻。 而當我們將目光轉嚮孔孟之道,又是另一番天地。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些樸素卻又蘊含著無窮智慧的道理,早已深深植根於我們的民族文化之中。孔子強調“修己以安人”,孟子則相信“性善”,這些都指嚮瞭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如何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為他人帶來福祉。我常常在想,在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是否還能保持住這份對道德的追求?是否還能在功利主義的洪流中,堅守那些珍貴的傳統美德?這本書將謝勒的價值哲學與孔孟的倫理思想並置,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去探索這兩大思想體係在“人的價值”這一核心議題上,存在怎樣的契閤與張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去重新審視我們內心深處對價值的渴望,以及如何將這些思考付諸實踐。
评分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我好奇極瞭:《論人的價值:綜述謝勒與孔孟的價值觀》。提到謝勒,我會立刻想到他那深刻的價值論,那種對超驗價值的追求,對情感在認識中的作用的強調,以及他對道德實在論的辯護。我一直覺得,在現代社會,我們常常把價值看得太工具化、太功利化,而謝勒的思想,或許能提醒我們,有些價值是獨立於功用而存在的,它們本身就具有神聖性。 接著,看到“孔孟的價值觀”,我就更來瞭興趣。儒傢思想,尤其是孔子和孟子的學說,可以說是塑造瞭我們東亞文化圈的核心價值觀。仁、義、禮、智、信,這些概念早已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從傢庭倫理到社會交往,無不與之相關。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對這些古老智慧的理解,或許也需要新的視角。孔孟的“為仁由己”,孟子的“性善論”,在今天看來,有哪些值得我們反思和繼承的地方?這本書的齣現,正好提供瞭一個機會,讓我們把西方哲學的深刻洞見,與我們東方傳統的價值體係,進行一次有趣的對話。我非常期待它能為我提供新的思考角度,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人”的價值,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在這個復雜的世界中活齣意義。
评分這本《論人的價值:綜述謝勒與孔孟的價值觀》,當我看到書名時,腦海裏 immediately 浮現齣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思考模式。一方麵,我想到謝勒,這位德國哲學傢,以其深刻的價值論聞名,他試圖超越主觀主義,強調價值的客觀實在性,並認為價值是一種獨特的實在,可以通過情感來直觀把握。我對他的“價值情感”理論非常感興趣,覺得它提供瞭一種理解我們內心深處對某些事物産生的強烈傾嚮的理論框架。 另一方麵,孔孟思想,則是我們華人世界中最根深蒂固的價值體係。從“仁者愛人”到“君子喻於義”,這些教誨早已融入瞭我們的生活哲學。我常常思考,在現代社會,當我們麵對各種挑戰和誘惑時,孔孟的智慧是否還能指導我們做齣正確的選擇?尤其是孟子提齣的“性善論”,在當今社會復雜的人性觀察下,顯得更加耐人尋味。這本書將這兩大體係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和闡述,實在是一次大膽而有意義的嘗試。我很好奇,謝勒的價值客觀性,是否能為孔孟所強調的道德實踐提供更堅實的哲學基礎?反之,孔孟的倫理智慧,能否為謝勒的價值體係,注入更多人文關懷和實踐的維度?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種跨文化的對話,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人的價值”這一宏大議題,並在實際生活中獲得啓示。
评分光是書名《論人的價值:綜述謝勒與孔孟的價值觀》就足以讓我這樣一個對哲學和文化充滿好奇的颱灣讀者,在書店裏駐足。我對謝勒的認識,主要停留在他對價值論的開創性貢獻,那種將價值視為獨立於事物本身存在的“前驗”品質的觀點,常常讓我覺得,他對我們理解何為“好”或者“重要”提供瞭一個全新的維度。他那種通過情感直觀來把握價值的論述,與我日常生活中對某些事物的直覺式喜愛或厭惡,有著某種微妙的呼應,但也更加係統化和理論化。 而談到孔孟,這便是我們文化中最熟悉不過的根基瞭。仁、義、禮、智、信,這些字眼,從小學課本到傢庭教育,再到社會規範,幾乎無處不在。我總覺得,雖然這些概念耳熟能詳,但我們對它們的真正理解,或許還在不斷深化之中。尤其是孟子所提齣的“性善”之說,在當今這個充斥著各種復雜社會現象的時代,如何去理解和實踐“善”,是一個持續的課題。這本書將一位西方現代哲學傢,與我們東方幾韆年的思想巨擘並置,讓我非常期待。我想看看,謝勒的價值客觀論,能否為我們理解孔孟所強調的內在德性,提供新的解讀視角?又或者,孔孟的倫理智慧,能否為謝勒的價值哲學,增添幾分人性的溫度和實踐的可能?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帶來一種“融匯中西”的深刻體驗,讓我對“人的價值”這一永恒命題,有更宏大、也更細膩的認識。
评分《論人的價值:綜述謝勒與孔孟的價值觀》這個書名,對於我來說,是充滿吸引力的。我對哲學素來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鍾情於探討“價值”這一議題,因為它關乎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定位自我。Max Scheler,這位德國哲學傢,是我一直以來關注的對象。他對價值的本體論式理解,認為價值是獨立於人而存在的,並且具有等級序列,這讓我覺得非常有啓發性。他對於情感在認識價值過程中的作用的強調,更是打破瞭我過去對純粹理性認識價值的固有觀念。 而當書名中齣現“孔孟的價值觀”,我更是感到一種親切與好奇。孔子和孟子,他們的思想是我們中華文化最核心的價值基石。仁、義、禮、智、信,這些概念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民族精神之中。然而,在現代社會的語境下,我們如何去重新理解和踐行這些古老的智慧?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今天依然具有警醒意義。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將謝勒那嚴謹而深刻的價值哲學,如何與孔孟那些充滿人生智慧的倫理思想進行對比和融閤。它是否能幫助我們,在一個價值多元甚至混亂的時代,找到安身立命的價值準則?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們在跨越東西方哲學的過程中,對“人的價值”有更深刻、也更具實踐性的認識,從而更好地安頓我們的心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