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體質性的代謝疾病
一旦染患,大多數人可能需要終生與其為伍。
在患病過程中,
雖不緻於帶給病人特殊的痛苦,
但遍佈全身的器官,都可能受到波及,
而産生種種併發癥。
飲食、運動及藥物為治療糖尿病的三大支柱,
其中飲食及運動必須靠病友們的身體力行纔能奏效。
本書除介紹糖尿病最進步的藥物療法外,
對於飲食、運動及日常生活的照顧,
也都提供瞭詳盡的指導原則,
實為糖尿病人必備的生活百科。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據調查全人口的二~三%,約一億三韆萬患有糖尿病。但是真正被發覺並且接受規律治療的病人,還不及半數。如果稍加注意,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可以說是輕而易舉之事,並且知能早期發覺,絕大多數病例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製。相反的,要是疏忽的話,可能導緻嚴重的後果。另外,如果能瞭解此病的來龍去脈,或許有一部份的人,因預防措施的得當而可避免這個毛病,即使得瞭這個毛病也可以過著正常的生活。
糖尿病在西洋的醫學名稱是「DiabeteS mellitus」,這個名詞源齣於希臘文,Diabetes的意思是虹吸管,而Melltus是蜜或甜的意思。綜閤來說,指排泄多量有甜味的尿液。遠在數韆年前,中國的古籍善書就有所謂「消渴癥」的記載,「消」的含意是消瘦,「渴」約含意是乾渴。以現代醫學觀點來看,就是控製不好的糖尿病人呈現的典型癥狀。
利用葡萄糖的機能發生障礙
碳水化閤物(含澱粉或糖份)的食物,為人體活動的主要熱能。通常這種食物在體內經消化後會變成葡萄糖。葡萄糖可以馬上被利用來供應熱能,或經稍許改變儲存起來,以備往後的需要。但是糖尿病的患者,尤其是肌肉組織,由於利用葡萄糖的機能發生障礙,因此葡萄糖滯積在血液裏麵,結果不得不勞動腎髒把這些糖份經由小便排齣體外。利用葡萄糖能力的減退,第一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主要的原因在於代謝醣類所必須的荷爾濛——胰島素在體內分泌嚴重不足,第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主要作用器官像肝髒、肌肉及脂肪組織上的細胞對胰島素作用對抗以及胰島素分泌不良促成。換句話說,由以上的種種情形,使得胰島素的功能無法充份發揮。除瞭醣代謝障礙以外,蛋白質及脂肪的分解速度顯著地增加,於是造成身體極端虧損的現象。
胰島素由胃後下方一條長形的胰髒內的胰小島所分泌。通常一個胰髒約含一百萬個胰小島。除胰島素外,胰小島還分泌多種荷爾濛,其中升糖素有對抗胰島素的作用。部份的專傢認為糖尿病人除瞭有胰島素分泌的缺陷外,升糖素的分泌有增多的現象。
第一章/什麼叫糖尿病?
第二章/為什麼要控製糖尿病?
第三章/糖尿病的癥狀
第四章/什麼人容易得糖尿病?
第五章/糖尿病診斷的要領
第一章/飲食與糖尿病第一節 飲食治療的一般原則
第二節 高縴維食物
第三節 糖尿病人的甜食問題
第二章/運動與糖尿病第一節 運動對糖尿病治療的影響
第二節 如何來運動
第三章/藥物的治療第一節 口服降血糖藥物
第二節 胰島素(包括胰島素注射需知.胰島素注射器)
第一章/急性閤併癥第一節 低糖血癥
第二節 視力模糊
第三節 糖尿病昏迷癥
第二章/慢性閤併癥第一節 眼睛病變
第二節 腎髒病變
第三節 神經病變
第四節 動脈硬化
第五節 牙科毛病
第一章/糖尿病人的婚姻與遺傳
第二章/糖尿病與妊娠
第三章/糖尿病人旅行應注意事項
第四章/糖尿病人的傷口
第五章/糖尿病人應變的措施
第六章/糖尿病人的性問題
第七章/糖尿病人的就學和就業
第八章/糖尿病人需備的知識
第九章/糖尿病人的心理建設
第一章/糖尿病控製的新指標-糖化血紅素
第二章/胰島素製造技術的進展
第三章/胰島素治療的展望
第四章/糖尿病的預防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書由七十四年版的「糖尿病講座」大幅修改而來。這十三年當中,有關糖尿病的觀念、機轉、治療變化很大。不及時修改,提供給大傢蘄新的知識的話,內心至感不安。另外本書以第一型糖尿病來稱呼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來稱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也是順應時代潮流。
糖尿病在中外為曆史悠久的疾患,雖然投入瞭很多人力與物力,但是迄今除瞭極其少數第一型(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因胰髒移植而獲根治之外,其餘病人仍循傳統方式來治療。不過隨著研究對糖尿病認識的加深,連帶的治療方麵也有長足的進步。就以糖尿病的治療飲食來說,古典與現代方式就有天壤之彆。所以我們的病友在埋怨糖尿病帶來不便之餘,應該慶幸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糖尿病人能夠和一般人一樣地過著愉快的日子。糖尿病是體質性的代謝疾病,一旦染患,大多數的人可能需要終生與其為伍。在患病過程中,糖尿病本身雖不緻於帶給病人特殊的痛苦,但是遍佈全身的器官,從眼睛到腳趾,都有可能受到波及,以緻産生種種的閤併癥。飲食、運動及藥物為治療糖尿病的三大支柱。其中飲食及運動,必須靠病友們的身體力行纔能奏效。本書中不厭其煩地陳述飲食及運動的重要性,就是在提醒病友們,糖尿病的治療和一般急性病癥不同,不是「藥到就可病除」,而需要持續有恆地注意日常生活。由於受到篇幅的限製,對飲食及運動,隻能提供原則性的方法。讀者在熟讀融會貫通後,在配閤個人的日常生活原則下,不難研擬齣對自己最適當的方式。有關糖尿病新近的發展,例如糖化血紅素的測定,以遺傳工程方法製造人的胰島素、人工胰髒以及新藥的開發等,本書也都有介紹。這些近年來相當突齣的發展,雖然不一定能使每一位糖尿病友都濛受其惠,但是這些知識能普遍在糖尿病人間傳播的話,有助於消除很多病友們的疑慮,不緻於捕風捉影,受到許多莫名的睏擾。
在目前可用的飲食、運動及藥物治療下,欲使糖尿病的控製達到完善的境界,病人仍需付齣相當的苦心。木書中第一篇第二章之「為什麼要控製糖尿病」,就是要幫忙大傢瞭解,付齣苦心的主要目標。「隻間耕耘,不問收獲」的陳意雖高,但對糖尿病人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在漫長的糖尿病生涯中,如果連努力的目標在那兒都不曉得的話,那來治病的動機?那來求治的毅力?
隨著糖尿病人壽命的延長,相對地,有關糖尿病人的慢性閤併癥,包括特異性的——視網膜、腎髒及神經的病變:非特異性的——心髒血管、關節、骨骼病變,有日漸增多的現象。這些閤併癥對糖尿病人的生活、健康,甚至於生命,産生莫大的威脅。糖尿病的控製對特異性的病變,不管是預防其發生或延緩其惡化,息息相關。控製愈好,閤併癥愈少或愈輕,已是公認的事實。非特異性病變的發生,與糖尿病的控製也有關連,糖尿病的控製愈好,心髒血管、關節、骨骼的病變就愈少。更短效、副作用更少的胰島素以及新開發口服降血糖藥物,使得糖尿病治療添加瞭新武器,更是糖尿病人的福音。
為瞭有效的防治,除瞭預防發病之外,對已知糖尿病人,很多治療方式,都朝著減少閤併癥的發生、減輕病人的痛苦來努力,希望獲取病人的閤作。糖尿病已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五名,死亡人數也快速增加。依據估計,跨入二十一世紀後將是颱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當中增加趨勢最顯著的疾病。讓我們攜手努力來防治國人健康的剋星。本書之修改承颱大醫院眼科部主任陳慕師教授提供眼底照片,鄭金寶組長及鄭翠敏、彭惠鈺、蔣宜芳小姐之協助,謹此誌謝。
-- 戴 東 原 寫於民國八十七年春節 --
我是在某個健康論壇上看到有人推薦《糖尿病講座》這本書的,當時就覺得這個書名很有意思,像是把可能很沉悶的醫學內容變成瞭一場對話,讓人感覺距離感沒那麼強。我一直覺得,很多疾病的書籍,寫得太專業瞭,普通人根本看不懂,或者即使看懂瞭,也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一本能“講”明白的糖尿病書,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我關注的是,這本書的內容是不是真的像書名所說的那樣,是“講座”的形式,也就是說,它是否能夠以一種循序漸進、容易理解的方式,嚮讀者介紹糖尿病的成因、癥狀、診斷以及最重要的——如何管理和預防。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但又不會過於晦澀難懂,能有圖文並茂的講解就更好瞭,畢竟“看圖說話”對理解復雜概念很有幫助。尤其是在颱灣,生活節奏快,很多人工作壓力大,飲食習慣也比較多元,糖尿病的發病率一直不低。如果這本書能給齣一些針對颱灣生活環境下的實用建議,那就太棒瞭。
评分這本《糖尿病講座》的封麵設計相當吸引人,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醫學書籍風格,而是用色明亮,字體大小也適中,讓人一看就覺得內容會比較親切易懂。雖然我本人還沒有被糖尿病找上門,但身邊有長輩罹患此病,所以一直很關注這方麵的知識,希望能幫助傢人更好地管理病情。這本書的書名就直接點明瞭主題,感覺像是把復雜的醫學知識濃縮成一個個講解,聽起來就比啃厚重的醫學論文要輕鬆不少。我最期待的是書中能否提供一些實用的日常建議,比如飲食上的調整、運動的種類、甚至是一些心理調適的方法,這些往往是病友們最需要的。畢竟,糖尿病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疾病,也對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有著深遠的影響。如果這本書能在這幾個方麵提供清晰、可操作的指導,那絕對是值迴票價瞭。颱灣這邊的糖尿病患者並不少,能有一本這樣形式的講座,相信對很多正在摸索中的人來說,都會是一個寶貴的資源。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提到一些颱灣本地的特色食材或者烹飪方式,這會讓內容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感覺會更有共鳴。
评分說實話,看到《糖尿病講座》的書名,我本來以為是一本很嚴肅的學術著作,但翻開之後,發現內容比我想象的要親切很多。作為一名有糖尿病傢族史的人,我一直對這個疾病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這本書的編排方式,似乎並不是簡單地羅列條條框框,而是更像是一種分享和交流,這讓我覺得它可能更能走進普通人的心裏。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預防”這部分的闡述,是那種強調生活方式改變,還是著重於基因的解讀?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通過日常飲食和運動來降低患病風險的有效方法。另外,這本書在提到“講座”時,有沒有一些互動性的設計?比如,會不會有一些自我評估的工具,或者根據不同人群特點的建議?颱灣的飲食文化很豐富,但同時也存在一些高糖、高油的習慣,這本書能否在這方麵給齣一些更具針對性的建議,幫助讀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保持健康?
评分我一直覺得,有關健康的知識,越是能夠簡單明瞭地傳達,越是能幫助到更多人。《糖尿病講座》這個名字,在我看來,就傳達瞭一種“化繁為簡”的意圖。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都麵臨著血糖偏高的問題,他們常常不知道該如何入手去瞭解和管理。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耐心的老師,把關於糖尿病的復雜信息,用大傢都能聽懂的話說齣來。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解釋清楚糖尿病的種類,以及每種類型最關鍵的治療和管理方式。此外,對於飲食的指導,我希望不僅僅是告訴大傢“什麼不能吃”,更要說明“為什麼不能吃”,以及“哪些健康的替代品”。運動部分,我希望能夠有具體的運動計劃建議,適閤不同體能狀況的人。對於颱灣讀者來說,這本書會不會加入一些本地化的案例和數據,讓內容更具參考價值?我希望它能幫助大傢在日常生活中,做齣更明智的選擇,從而遠離糖尿病的睏擾。
评分我最近在尋找一些關於如何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的書籍,《糖尿病講座》這個書名引起瞭我的注意。雖然我目前還沒有被診斷齣糖尿病,但我認為預防勝於治療,提早瞭解相關的知識,對於維護自身健康非常有益。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糖尿病的科學、可靠的信息,包括它的風險因素、早期癥狀以及一些您可以采取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飲食調整、規律運動和壓力管理。我特彆感興趣的是,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具體的、可行的建議,而不是泛泛而談。我希望它能解釋清楚為什麼某些食物對糖尿病患者有益或有害,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製定一個閤適的運動計劃。另外,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能夠通俗易懂,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讓沒有醫學背景的讀者也能夠輕鬆理解。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真實的案例分享,或者患者的經驗之談,那會更加生動有趣,也更能引起共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