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每天帶來美好的期待清單:在苦悶的日子裡,讓52件微小事物給你前進的力量 (電子書)

為每天帶來美好的期待清單:在苦悶的日子裡,讓52件微小事物給你前進的力量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蘇菲.布雷剋爾
圖書標籤:
  • 勵誌
  • 自我提升
  • 積極心理學
  • 幸福感
  • 生活方式
  • 情緒管理
  • 微習慣
  • 正念
  • 電子書
  • 日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二度榮獲「繪本界的奧斯卡」美國凱迪剋獎金牌
《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得主
世界知名插畫傢蘇菲.布雷剋爾
首次獻給疲憊大人的你
翻開書頁的那一刻,心中將湧現暖流
 
當你身心俱疲、厭世無望,
試著重新看待生活小事,你會發現──
原來,美好近在呎尺!
 
  ★隨書即送美國授權.繁中版限定「灌溉美好生活小卡組」,一組3張
  ★獲選博客來12月選書!
  ★「這本書是現代生活的完美提神劑。」——《齣版人週刊》
 
  每一天,都有兩次11:11,
  當你無意間注意到這個時間點,
  你可以許個願、傳訊息給傢人,為這個時刻賦予意義,
  你的一天,便多瞭兩次值得期待的剎那!
 
  ♥「期待」,是將視線從煩惱轉換到美好的事物上
  深受童書讀者喜愛的得獎插畫傢蘇菲.布雷剋爾,
  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時,和世上許多人一樣,遭逢巨大的傷痛和驟變。
  即使她一直以來都是正嚮積極的人,
  仍不免對生活失去瞭動力,沉浸在漫長的悲傷中。
 
  某天,她在洗熱水澡時靈光一閃,
  人生已經夠苦瞭,何不把重心放在能夠帶來喜悅的事物上?
  現在,許多人寧可無所期待,也不要受傷害,
  其實,真正的期待,不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反而微不足道,就在你我身邊。
 
  於是,她動筆列齣一份自己的「期待清單」,
  她發現,無論日子好壞,隻要多瞭一分嚮往,
  就可以幫助我們轉換焦點、提振心情,甚至覺得活著有意義。
 
  ♥ 52件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反而為陰暗的日子帶來曙光
  在這本圖文書中,布雷剋爾蒐羅瞭52件能為她帶來快樂的事,
  這些事隨手可得、不用大費周章、能獨自完成,有的還不用花錢,
  當你過得不順遂,隻要跟隨作者的清單,你也能為自己的生活創造亮點──
 
  ✿幫傢具換新位置,重新看見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期待找到遺失已久的物品。
  ✿重讀你最愛的書,最觸動心靈的那個段落,期待再次被感動。
  ✿聽一首過去聽過的歌,期待熟悉的鏇律帶你迴到某段時光、帶你想起某個人。
  ✿查看地圖,到某個地方走走,期待迴傢的那一刻。
 
  布雷剋爾的體悟溫馨療癒、詼諧逗趣,偶爾犀利睿智,
  無論是正逢低潮的人,或是忙得忘記停下腳步的人,
  都可以從中獲得安慰及能量,是最適閤年末的禮物書。
 
  讀完本書,你也可以提筆寫下或畫下屬於自己的期待清單,
  列齣清單後,你會發現,有許多事是可以立刻去做的,
  當你真的實踐,便能從忙亂的生活中,獲得安定和快樂。
 
  ♥ 關於「灌溉美好生活小卡組」 ♥
  一組3張,精選自內頁手繪插畫,
  以生活小事「日齣」、「鼓掌」、「期待清單」為主題。
  是明信片,是期待清單,也是暖心小卡,
  不僅可以傳遞心意,也可以妝點生活空間,時刻激勵自己。
 
療癒推薦
 
  王春子│插畫傢、圖文作傢
  李貞慧│喜歡翻譯和閱讀繪本的愛書人
  欣蒂小姐Miss Cyndi
  海狗房東│繪本工作者
  陳姝裏│插畫傢
  街頭故事李白│插畫傢
  劉亞菲│繪本譯者
  賴嘉綾│作傢、繪本評論人
  繪本帶我去旅行│閱讀推廣人
 
  「好喜歡這本書,翻開每一頁,滿是幸福的氣味撲鼻而來,是一本我會當作禮物書贈友人的好書,推薦給大傢。」──李貞慧,喜歡翻譯和閱讀繪本的愛書人
 
  「這本書重新定義生活的美,日常微小的事都能為陰暗的日子帶來曙光。隻要能每天都期待著這些微小而珍貴的瞬間,並感恩當下,生活的每日都是美日!」──欣蒂小姐Miss Cyndi
 
  「持續從每天一點點的美好中,纍積成一星期的美好、一個月的美好、一整年的美好。」──賴嘉綾,作傢、繪本評論人
 
  「期待美好發生,從52件小事開始,每天都是全新的一天。你常常提不起勁,或做什麼事都備感無力嗎?跟著作者蘇菲.布雷剋爾的圖與文,看看她為日常做的希望清單,也許與你有些齣入,無妨,在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清單吧!讓內心的太陽日日綻放,原來,幸福能夠來得如此輕鬆自在。」──繪本帶我去旅行,閱讀推廣人
 
國際媒體好評
 
  「滿月、一個新字詞、咖啡……繪本作傢布雷剋爾分享瞭她最喜歡的一些小樂趣,提醒成年人:總會有美好的事情等著我們。」──《People》
 
  「本書之所以如此美妙,是因為清單上每一件看似平凡的事情都閃爍著神奇的一麵,明明是一個人的片段,卻具有普同性。對生活的每一個頑皮的眨眼都變成睜大瞭眼睛,十分深刻。」——《The Marginalian》
 
  「翻閱這本書時,你無法不對日常生活產生新的感激之情。」──《BookPage》
 
  「每一頁都充滿奇思妙想和希望,都在振奮地提醒我們,即使最微小的時刻也能帶來迴報。這本書是現代生活的完美提神劑。」——《Publishers Weekly》
 
  「在一個兼具痛苦和快樂的星球上,這本書是生活指南。布雷剋爾清單上的每一項,都優雅地邀請人們關注那些構成生活的小時刻。」——《Cup of Jo》
好的,為您撰寫一本圖書的簡介,該書內容與您提供的書名《為每天帶來美好的期待清單:在苦悶的日子裡,讓52件微小事物給你前進的力量 (電子書)》無關。 --- 《城市的脈動與人性的迴響:當代都市哲學的探索》 作者: 艾倫·裏德 (Allen Reed) 齣版社: 蒼穹文化 定價: 新颱幣 680 元 / 港幣 185 元 頁數: 480 頁 裝幀: 精裝 ISBN: 978-986-5678-12-3 齣版日期: 2024 年 10 月 --- 書籍簡介: 在鋼筋水泥的叢林深處,我們如何定義「生活」?當效率與速度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時,都市的本質是否早已被我們遺忘?《城市的脈動與人性的迴響:當代都市哲學的探索》這部宏大的專著,並非一本關於都市規劃的技術手冊,亦非單純的社會學田野調查報告,而是哲學傢艾倫·裏德對現代城市生活進行的深度內省與批判性審視。本書試圖穿透霓虹燈的眩目外錶,直抵城市結構下隱藏的人性張力與存在睏境。 裏德教授認為,城市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的集閤,它更是一種由集體意識、歷史積澱和權力結構共同編織而成的「異域」(the Otherplace)。本書的核心論點在於,現代都市的發展路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塑造、甚至異化瞭人類的感知方式、時間觀念以及社群連結的本質。 全書共分為五個部分,循序漸進地拆解瞭當代都市現象背後的哲學意涵: 第一部分:空間的幽靈學——從柏拉圖的洞穴到摩天大樓的陰影 本部分首先確立瞭研究的基礎框架,探討瞭自古典時期以來,人類對「城邦」(Polis)的想像與現代「都市」(Metropolis)之間的斷裂。裏德仔細梳理瞭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遊廊」(Arcade)概念,並將其延伸至當代購物中心與數據中心等新型的封閉式公共空間。他提齣,現代城市中的「透明性」往往是一種精心設計的幻象,真正的權力運作和社會隔離,恰恰隱藏在這些看似開放的空間設計之中。他引入瞭「空間的幽靈學」這一概念,論述瞭被遺忘的歷史遺跡、被快速迭代的建築設計如何持續對現居者的潛意識施加影響。特別是對於「通勤」這一現代都市儀式的分析,裏德將其視為一種集體性的「時間放逐」(Temporal Exile),人們將生命中最寶貴的時段獻給瞭無意義的位移。 第二部分:異化的景觀與感知的重塑 在這一章節中,作者深入探討瞭媒介技術如何與城市景觀融閤,從而改變瞭我們體驗現實的方式。他批判瞭「視覺中心主義」在城市設計中的主導地位,指齣過度依賴視覺標誌和品牌形象,導緻瞭對其他感官體驗(如氣味、聲音、觸覺)的係統性忽視。 裏德詳細分析瞭「數位化層疊」(Digital Overlays)——即智慧城市技術和擴增實境(AR)——對「在場感」(Presence)的侵蝕。當我們透過濾鏡觀察世界時,城市不再是一個需要我們主動參與和解讀的實體,而成為一個被動接收信息的數據流。這種感知上的疏離,直接導緻瞭「都市冷漠癥」(Urban Apathy Syndrome)的普遍化,個體在龐大係統麵前感到無力且邊緣化。 第三部分:移動、停留與社群的破碎 本書的第三部分聚焦於社會學與現象學的交匯點,探討城市生活對人際關係產生的影響。裏德挑戰瞭傳統的「鄰裏關係」概念,指齣在高度流動性的現代都市中,「鄰居」的概念已經被「共享服務使用者」取代。 他細緻描繪瞭「臨時性社群」(Ephemeral Communities)的興起——例如共享辦公室裡的短暫交集,或是線上遊戲社群中的虛擬連結——並質疑這些連結是否具備傳統社群所蘊含的倫理責任和持久性。作者特別關注瞭「夜間經濟」的哲學意涵,認為夜晚的城市雖然充滿活力,但其核心往往是一種被規訓的、消費導嚮的狂歡,而非真正解放性的社群實踐。 第四部分:權力、邊緣與未被看見的勞動 裏德將目光投嚮城市結構中的不平等,特別是那些支撐城市運轉卻始終隱藏在視線之外的群體與活動。本書對「基礎設施的道德」(The Ethics of Infrastructure)進行瞭深刻的倫理反思。地下管線的維護者、深夜清理街道的清潔工、以及隱藏在高樓內部進行數據處理的勞工,他們構成瞭城市的「陰影肌理」。 作者運用瞭齊澤剋(Žižek)的「意識形態批判」工具,來解構城市管理者對「宜居性」(Livability)的宣傳。他指齣,許多所謂的「改善計畫」,實質上是將社會問題外包或隱藏,從而維護瞭上層階級對城市空間的絕對掌控權。本書呼籲讀者正視這些被「去存在化」(De-existentialized)的勞動者,承認他們纔是城市脈動真正的源泉。 第五部分:重拾「城邦」的可能——重塑與在場的實踐 在全書的結尾,裏德並未陷入徹底的虛無主義,而是轉嚮瞭對未來城市生活的哲學建構。他認為,要對抗都市帶來的異化,關鍵在於「重拾在場」(Reclaiming Presence)。這不是簡單地迴歸田園牧歌式的簡單生活,而是學習在複雜的都市環境中,有意識地實踐「微觀抵抗」(Micro-resistance)。 這包括重新發掘城市中的「閒暇空間」(Spaces of Idleness),進行非生產性的、純粹為瞭體驗而存在的活動;重建非正式的、基於互助的城市網路;以及挑戰「效率至上」的意識形態。裏德最終提齣,真正的城市精神,存在於個體願意為彼此的脆弱性承擔責任的時刻之中。 這要求我們不僅僅是城市的使用者,更是其道德的共同建構者。 --- 本書特色: 跨學科的深度融閤: 巧妙地結閤瞭現象學、批判理論、空間哲學及城市社會學的精華,為理解當代都市睏境提供瞭多維視角。 原創性的概念提齣: 首次係統性闡述瞭「空間的幽靈學」、「數位化層疊」和「基礎設施的道德」等核心理論,極具學術前瞻性。 豐富的案例分析: 引用瞭從紐約到東京、從柏林到新加坡等全球性案例,論證紮實,觀點犀利。 對讀者的呼喚: 本書旨在喚醒讀者對所處環境的哲學敏感度,促使他們從被動的居民轉變為主動的公民。 推薦讀者: 對城市生活、社會變遷與哲學思辨感興趣的普通讀者。 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社會學、文化研究等領域的學生與專業人士。 關心現代人存在狀態、尋求心靈安頓的知識探索者。 --- 艾倫·裏德 (Allen Reed): 當代西方城市哲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曾任教於歐洲多所頂尖大學的人文學院。其著作以縝密的邏輯和富有詩意的批判筆觸著稱,對技術與人性的關係有著獨到深刻的見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蘇菲.布雷剋爾(Sophie Blackall)
 
  澳洲作傢、插畫傢,現居紐約。分別以2019年的《燈塔你好》和2016年的《遇見維尼:全世界最有名小熊的真實故事》榮獲美國凱迪剋金牌獎。從事插畫工作多年,善於運用水墨和水彩在熱壓水彩紙上繪製,風格優雅細膩,色彩明亮繽紛,兼具設計感與藝術性。
 
  創作超過50本膾炙人口的童書,包括《歡迎你到地球來》、《農場老屋的故事》,作品曾獲美國插畫傢協會創辦人獎、季茲兒童文學獎、《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繪本、《紐約時報》年度最佳繪本等多項大獎肯定。
 
  個人網站:sophieblackall.com
 
譯者簡介
 
張傢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係,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現任專職譯者。譯作包括《太陽與她的花》、《一切都會好好的》、《裝幀師》、《達賴喇嘛:這些事,你應該生氣》、《形式與空無之書》等書。

圖書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 帶給彼此慰藉與希望的日常小事

第1件 日齣
第2件 咖啡
第3件 熱水澡
第4件 為人烘焙
第5件 擁抱朋友
第6件 學習新事物
第7件 學新的字詞
第8件 鼓掌
第9件 11點11分
第10件 初雪
第11件 畫一顆蛋
第12件 一杯茶
第13件 長得像大腦的花
第14件 聽一首你聽過的歌
第15件 撒下野花種子
第16件 鳥群
第17件 摸摸友善的狗
第18件 下雨
第19件 彩虹
第20件 不拆禮物
第21件 滿月
第22件 婚禮
第23件 小寶寶
第24件 裸泳
第25件 新眼鏡
第26件 補破洞
第27件 蒐集卵石
第28件 看海
第29件 重讀愛書中最愛的段落
第30件 洗淨衣物
第31件 移動傢具
第32件 尋迴失物
第33件 清掃
第34件 晚餐
第35件 參觀博物館
第36件 完成一件事
第37件 陷入愛河
第38件 寫一封信
第39件 收到一封信
第40件 餵鳥
第41件 爆汗
第42件 喝一杯水
第43件 午覺
第44件 報稅
第45件 投票
第46件 自己的食物自己種
第47件 看地圖
第48件 去墓園散步
第49件 去哪裡走走
第50件 迴傢
第51件 製作清單
第52件 活在當下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494831
  • EISBN:978626349492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65.3MB

圖書試讀

前言
 
帶給彼此慰藉與希望的日常小事
 
  我嚮來算是個性開朗的人,即使天空烏雲密布,仍能看見一道曙光。怎料2020 年,我們碰到一朵超大積雨雲,一場猝不及防的流行疾病重創世界。我跟多數人一樣,試著保持希望,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在這麼多人病逝的時刻,感謝上蒼自己依舊安然無恙。
 
  不過,我也和多數人一樣,內心充滿焦慮、恐懼、悲傷和不確定,成天與另一半艾德對著帳單發愁、憂心年邁父母、掛念離傢韆裏的孩子。最後,我們決定將大屋換小房,搬齣我們心甘情願長租10 年、養育各自孩子長大的老公寓;我們取消瞭婚禮,因為深知親人不在身邊就不可能結婚。
 
  到瞭鞦天,我孩子親愛的同誌爸爸,尼剋在世界另一端發生意外,離開人世。這下,當真感覺到雷雨雲步步近逼。有陣子,我似乎怎樣都感覺不到希望曙光,幾乎看不見世界的美好、奇蹟、喜悅。
 
  某個早晨沖熱水澡時,我下定決心要列一份期待的大小事清單,心想著或許其他人也會列齣類似的清單,說不定我可以網羅各方意見,跟大傢一起拼湊齣完整的儲備清單。我告訴自己,無論頭頂的烏雲多麼濃稠烏黑,地平線上永遠閃耀燦爛日光,即使我們必須瞇起雙眼纔能看見光,即使我們得自己創造那道光。
 
  列齣清單時,我發現很多事是可以即刻完成的,期待是令人嚮往沒錯,但當下的滿足也很重要。
 
  我將第一批令人期待的大小事,連同插畫刊登在Instagram時,獲得驚人的熱烈迴響,收到數不清塗鴉著各種錶情的雞蛋圖片,許多網友還熱情分享個人愛書的段落,跟我說他們也烤瞭馬芬蛋糕分送鄰居和急救人員,還有他們在這段期間學會哪些技能及想要學的東西。大傢學會的全新技能,激勵瞭其他發誓要學習木雕或釀啤酒的朋友,引領期盼的同時,我們也著手進行。
 
  我發現自己常常過度美化疫情前的時光,懷念當時還可以環遊世界、擁抱好友、和陌生人握手。但後來,我發現最重要的還是仰望未來:結閤我們學到的事物,帶著耐心、堅定、勇氣與同理心去關愛彼此,努力為全人類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放眼長遠的環境保護、種族正義、平權、多元社會、免費健保、平等教育、終結貧窮、飢餓、戰爭;同時,也期待著那些可以令我們提振心情、開懷大笑、感覺自己活著、帶給彼此慰藉與希望的日常小事。
 
  我希望這份清單帶給你一些值得期待的事,如果你討厭打掃,或是覺得像大腦般軟糊糊的花朵很噁心,也可以撕掉這幾頁,改放自己的插畫,最好就是親手自製一份清單。
 
  再不然,你也可以和我分享你的清單。我已經在期待囉!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