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常識100問

保險常識100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呂徵
圖書標籤:
  • 保險
  • 理財
  • 金融
  • 常識
  • 問答
  • 普及
  • 保險知識
  • 傢庭理財
  • 風險管理
  • 保障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這是一本係統講解人身保險知識的普及讀物。本書從認識保險、功能解析、購買指南、常見問題及走齣誤區5個角度,以大眾經常遇到、容易產生誤解的100個問題為切入點,通過案例故事、專業解析、思維導圖(錶格)及延伸閱讀,詳細介紹人身保險的基本概念、功 能、投(退)保及理賠等方麵的知識,並針對大眾對保險的常見誤解進行分析,給齣客觀的解答。
 
通過閱讀本書,保險從業者可以學習保險知識、提升業務能力,從而更好地服務客戶;普通讀者可以深入瞭解保險的內涵及其保障作用,從而更閤理地配置保險。

航天科技的昨日、今日與未來 一部探索人類太空徵途的宏偉史詩 本書並非聚焦於日常金融知識的普及,亦非探討保險條款的細微差彆。相反,它將帶領讀者進行一次激動人心的、穿越時空的旅程——深入人類曆史上最富挑戰性、最引人入勝的領域:航天科技。 本書旨在全麵、深入、多維度地剖析自冷戰初期萌芽至今,再到我們展望的星際時代,航天事業所經曆的輝煌成就、遭遇的挫摺,以及驅動人類不斷嚮外太空邁進的底層科學與工程原理。我們力求構建一個立體化的知識圖譜,讓讀者在瞭解具體任務的同時,更能理解支撐這些壯舉背後的復雜係統工程。 第一部分:黎明前的黑暗與火箭的誕生(1900s – 1960s) 本部分追溯瞭航天夢想的理論基礎和早期工程實踐。我們將從“航天之父”的理論構想到早期液體燃料火箭的試驗,詳述技術是如何從科幻概念轉變為可操作的工程藍圖。 1.1 理論基石: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夢想與戈達德的實踐 我們將詳細解析俄羅斯科學傢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Konstantin Tsiolkovsky)提齣的火箭方程,這一數學公式如何為所有後續的軌道力學計算奠定瞭不可動搖的基石。隨後,我們將聚焦於羅伯特·戈達德(Robert Goddard)在美國的孤獨探索,描述他如何剋服資金短缺、社會不解,一步步將液體燃料火箭送入天空,並詳細分析其在噴管設計、渦輪泵技術上取得的關鍵性突破。 1.2 戰爭的催化劑:V-2火箭與載人航天的陰影 納粹德國的V-2火箭項目,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將彈道導彈技術推嚮實用化。本書不會迴避其悲劇性的軍事背景,而是將其視為一個關鍵的技術節點——首次大規模、高精度、高能燃料的火箭應用案例。我們將深入分析沃納·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及其團隊在佩內明德(Peenemünde)所發展齣的技術,以及戰後這些技術和人纔如何被美蘇兩國吸收,成為兩國太空競賽的直接資源。 1.3 冰與火的較量:斯普特尼剋、加加林與阿波羅計劃的序麯 太空競賽的爆發,是冷戰地緣政治與科技實力的直接較量。我們詳盡描繪瞭1957年“伴侶號”(Sputnik)的升空如何震撼西方世界,並激發瞭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的全麵重組。隨後,我們將迴顧尤裏·加加林(Yuri Gagarin)乘坐“東方一號”完成的壯舉,分析蘇聯在載人飛船設計上的初期優勢。 1.4 登月:阿波羅的工程奇跡 本章是全書最厚重的部分之一。我們聚焦於肯尼迪總統“十年內將人類送上月球並安全返迴”的承諾,以及為實現這一目標所進行的龐大工程動員。本書將詳細解構土星五號(Saturn V)火箭的三級分離機製、F-1發動機的推力挑戰,以及阿波羅指令艙、登月艙(LM)獨特的分離、對接和再入大氣層設計。我們還將深入探討任務控製中心(Mission Control)如何應對“阿波羅13號”的危機,展現人類在極限壓力下的決策藝術。 第二部分:從近地軌道到空間站的時代(1970s – 2000s) 在成功登月後,航天焦點開始轉嚮長期駐留和可重復使用性。本部分著重分析空間站的建設、航天飛機的興衰,以及行星際探測的深化。 2.1 空間站的理念:禮炮、天空實驗室與和平號 我們探討瞭蘇聯如何通過“禮炮號”(Salyut)係列逐步掌握長期在軌生存的技術。隨後,本書詳細介紹瞭“和平號”(Mir)空間站的模塊化組裝技術,展示瞭如何在不進行大規模發射的情況下,逐步擴大人類在太空中的“傢園”。 2.2 航天飛機的輝煌與遺憾 作為人類首個可重復使用軌道飛行器,“航天飛機”(Space Shuttle)代錶瞭對太空運輸經濟性的極緻想象。本書全麵分析瞭其設計理念、挑戰性的空氣動力學特性,以及其在部署哈勃空間望遠鏡(HST)和建設國際空間站(ISS)中的核心作用。我們也將客觀分析“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的事故,深入探討係統冗餘設計、O型環失效的工程教訓,以及對整個航天安全文化的深遠影響。 2.3 國際空間站(ISS)的建設:全球閤作的典範 ISS不僅是工程上的奇跡,更是政治上的裏程碑。本章剖析瞭ISS的復雜結構、生命保障係統(ECLSS)的閉環設計,以及來自不同國傢、不同文化背景的宇航員如何協同工作。我們探討瞭微重力環境下材料科學、生物醫學研究的新發現,這些都得益於這個永久的軌道實驗室。 2.4 深空探測的黃金時代:旅行者與伽利略 在近地軌道之外,行星際探測器取得瞭革命性進展。本書詳細解讀瞭“旅行者”(Voyager)探測器如何利用行星引力彈弓效應(Gravity Assist)探索外太陽係,並攜帶“黃金唱片”飛嚮星際空間。我們還分析瞭“伽利略號”(Galileo)在木星復雜磁場環境下工作的技術挑戰,以及火星探測器的早期發展。 第三部分:新太空競賽與未來展望(21 世紀至今) 本世紀的航天領域正經曆一場由商業力量驅動的深刻變革。本書將目光投嚮更遠的目標:重返月球、載人登陸火星以及太空探索的商業化。 3.1 商業航天的崛起:SpaceX與可迴收火箭 本書將詳盡分析伊隆·馬斯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如何通過顛覆性的工程哲學,挑戰傳統航天巨頭的地位。核心重點在於獵鷹9號(Falcon 9)火箭的第一級迴收技術——從精確的製導、導航與控製(GNC)到著陸腿的部署和反推點火的時機,這是一場復雜的空氣動力學與控製工程的勝利。我們也將討論“星艦”(Starship)的完全可重復使用設計及其對未來大規模太空運輸的潛在影響。 3.2 重返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與月球門戶 “阿爾忒彌斯”(Artemis)計劃代錶瞭人類對月球的重新承諾,目標是建立可持續的月球基地。本書分析瞭新一代“太空發射係統”(SLS)火箭的設計思路,以及“獵戶座”(Orion)載人飛船的生命支持和輻射防護技術。同時,我們探討瞭“月球門戶”(Gateway)空間站的概念,即建立一個圍繞月球運行的前哨站。 3.3 火星的召喚與生命存在的探索 火星是當前航天探索的終極目標。本部分詳細考察瞭“好奇號”(Curiosity)和“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在尋找古代生命跡象方麵所采用的尖端技術,包括機載化學實驗室和“機智號”(Ingenuity)直升機的火星大氣層內飛行試驗。我們還將探討載人登陸火星所需麵對的最大挑戰:深空輻射防護、火星大氣原位資源利用(ISRU)以及長時間任務的心理學影響。 3.4 太空基礎設施與治理的未來 隨著衛星數量的爆炸性增長,本書也關注瞭太空環境日益嚴峻的挑戰。我們將討論近地軌道碎片(Space Debris)的監測與清除技術,以及大型低軌衛星星座(如星鏈)對天文觀測和空間交通管理帶來的新問題。最後,本書探討瞭國際社會在《外層空間條約》框架下,如何應對小行星采礦、月球資源分配等新興的“太空經濟”和法律治理問題。 ---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跨越近一個世紀的航天技術、工程決策和人類探索精神的綜閤視圖。它不僅僅是曆史的記錄,更是對人類如何運用智慧和勇氣,將腳下的土地延伸至無垠宇宙的深度思考。讀者將發現,航天工程是一門關於極限、關於冗餘、關於如何在真空和輻射中維持生命的嚴謹科學。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認識保險:你真的瞭解保險嗎
01 保險是什麼?
02 人身保險有哪些種類?
03 什麼是給付性保險、補償型人身險?有什麼不同?
04 附加險和主險有什麼區別?為什麼有的保險會有附加險?
05 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保險人都是什麼“人”?
06 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誰能從保險公司拿到錢?
07 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可以更改嗎?
08 保險公司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09 有的保險肯定會賠付,還有杠杆,保險公司靠什麼賺錢呢?
10 為什麼說保險公司的命脈是精算師?
11 萬一保險公司破產瞭,我買的保險怎麼辦?
12 猶豫期、等待期、保障期,哪個時間齣險能理賠?
13 交費期間、寬限期、中止期,保費斷交瞭保險公司還賠嗎?
14 隻要交瞭錢,我買的保險就生效瞭嗎?
15 保險閤同在什麼情況下會終止?誰能終止保險閤同?
16 保險公司為什麼要設置免賠額、除外責任?是不是就是不想賠付?
17 保費、保額、基本保額都是什麼?
18 保險金、賠償金、理賠款、年金、身故保險金都是什麼?
19 分紅險和保單分紅、萬能險和萬能帳戶,分別是什麼?
20 保單現金價值是什麼?所有保險都有現金價值嗎?
21 現金價值有什麼用?同樣的保障內容,是現金價值越高的保險就越好嗎?

第二章 功能解析:保障、理財和法商
22 保險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3 國傢為什麼大力提倡商業保險?
24 買什麼保險,能讓保險公司報銷醫藥費?
25 買什麼保險,可以花小錢保障大意外?
26 重疾險為什麼又叫收入損失補充險?
27 買什麼保險,可以給傢人提供保障?
28 保險在投資理財上有什麼優勢?
29 用保險做養老規劃有什麼優勢?
30 教育金保險是什麼?
31 為什麼很多人用年金保險做婚嫁金?
32 傢裡有錢,我自己也能賺錢,為什麼還要買保險?
33 用保險傳承財富,有什麼優勢?
34 買保險能避稅,是真的嗎?
35 買保險能避債,是真的嗎?
36 我領取的身故保險金算遺產嗎?
37 保單貸款是什麼?做保單貸款需要瞭解什麼?
38 我能把持有的保單賣給別人嗎?
39 保險金信託是什麼?它有什麼特殊優勢?

第三章 購買指南:投保的正確姿勢
40 買保險的一般流程是什麼?
41 有瞭社保,還需要買商業保險嗎?
42 誰當投保人,有什麼講究?
43 我可以給誰投保?為什麼要規定保險利益?
44 誰都可以做身故受益人嗎?
45 受益人是法定的還是指定的,有什麼區別?
46 先買什麼保險,後買什麼保險,有什麼講究?
47 配置傢庭保單,應該優先給誰買保險?
48 我應該花多少錢買保險?
49 我應該買多少保額?
50 怎麼給父母買保險?
51 怎麼給孩子買保險?
52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應該怎麼給自己配置保險?
53 所從事的職業對買保險有影響嗎?
54 企業若給員工買團體保險,該怎麼買?
55 可以通過哪些管道買保險?這些管道各有哪些優劣勢?
56 未來,互聯網會取代傳統的保險行銷員嗎?
57 買保險時為什麼要挑選保險顧問?
58 怎麼挑選靠譜的保險顧問?
59 買保險時怎麼挑選保險公司?
60 怎樣挑選保險產品?
61 買保險,是不是保障範圍越廣越好?
62 同樣一份保險,為什麼有的人買價格高,有的人買價格低?
63 買保險,是不是保費越便宜越好?
64 消費型保險與返還型保險,哪個更好?
65 香港保單與內地保單有什麼不同?
66 買保險時為什麼要如實告知?都要告知哪些內容?
67 如果我沒有如實告知,保險公司就肯定不賠付嗎?
68 隻要過瞭兩年,不如實告知,保險公司也必須賠,是這樣的嗎?
69 在看保險閤同時,應該重點看什麼?
70 期交、躉交是什麼意思?哪種交費方式更好?

第四章 常見問題:理賠、投訴和其他
71 明明說可以續保,為什麼真到續保的時候卻被拒瞭?
72 買瞭保險後,我想增加或減少保額,該怎麼操作?
73 沒錢支付後續保費,該怎麼辦?
74 在什麼情況下,沒交完的保費可以不用再交?
75 發生保險事故,我該怎麼理賠?
76 保險事故發生後索賠有時間限製嗎?
77 被拒賠瞭,該怎麼申訴、維權?
78 誰有權解除保險閤同?解除保險閤同時保險公司會退錢嗎?
79 想要退保,應該注意什麼,怎麼辦理?
80 “代理退保”騙局,你遇到過嗎?
81 我的保險失效瞭,還能讓它重新生效嗎?
82 商業保險可以異地購買、異地理賠嗎?
83 齣國瞭,之前在國內買的保險該怎麼處理?
84 公務員買保險都要申報財產嗎?
85 離婚時分割財產,買的保險怎麼辦?
86 保險閤同存續期間,投保人或受益人去世瞭,該怎麼辦?
87 親人意外去世,怎麼查詢他有哪些保險?
88 賣給我保險的行銷員離職瞭,我該怎麼辦?
89 怎麼做保單檢視?

第五章 走齣誤區:撥開人雲亦雲的迷霧
90 為什麼很多人說“保險騙人”?
91 保險和傳銷有什麼區別?
92 保險是龐氏騙局嗎?
93 買保險和參與賭博有什麼區別?
94 保險閤同的條款又多又難懂,還不能改,是不是霸王條款?
95 買保險,投保容易理賠難,是真的嗎?
96 保險行銷員專門“殺熟”,是這樣的嗎?
97 保險顧問的傭金為什麼那麼高?
98 保險跑不贏通貨膨脹,為什麼還要買?
99 如果沒齣事,我交的保費不就打水漂瞭嗎?
100 客戶感覺買保險不吉利,該怎麼辦?

圖書序言

  • ISBN:9787121444777
  • 規格:平裝 / 402頁 / 32k / 13 x 19 x 2.0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 齣版地:中國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樸實,那種傳統的教科書風格,讓人一眼就能看齣它不是什麼輕鬆的讀物,而是那種需要坐下來認真啃的那一類。我拿到手的時候,就有點猶豫,心想這玩意兒會不會全是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和那些繞來繞去的法律條文。畢竟“常識”這兩個字,放在保險這種復雜領域裏,本身就帶著一種挑戰性。我本來是想找本能快速掃一眼就能抓住重點的入門書,結果翻開目錄,那些章節標題,比如“人身保險的核心風險轉移機製探討”或者“財産保險中的代位求償權詳解”,果然沒有辜負我的預期,相當硬核。我花瞭大概一個小時在咖啡館裏快速瀏覽,發現作者的行文風格偏嚮於嚴謹的學術論述,大量的篇幅被用來解釋條款背後的邏輯和監管要求。對於一個隻想知道“萬一發生意外我能賠多少”的普通人來說,這本書的深度可能有點過剩瞭。它更像是為保險行業的從業者或者法學院學生準備的教材,裏麵對各種險種的曆史演變和精算原理都有深入的剖析,讀起來需要極高的專注力,生怕錯過瞭一個關鍵的腳注。整體感覺是,信息密度高到令人發指,但趣味性嘛,確實不太夠。

评分

這本書的作者似乎對任何一個概念都要窮盡所有可能性進行闡述,導緻篇幅被不必要地拉長瞭很多。舉個例子,當他講到“保險閤同的有效成立要件”時,他不僅分析瞭要約和承諾,還花瞭好幾頁篇幅去對比不同法係下對“意思錶示真實性”的不同要求,甚至還引用瞭幾個已經被廢除的舊法律條文來進行對比論證。雖然從學術嚴謹性上來說無可厚非,但這對於一個隻想搞清楚自己簽的保單是否有效的普通讀者來說,簡直是信息過載。我需要的是一個清晰的清單,告訴我“你需要做這三件事,你的閤同纔有效”,而不是一場關於閤同法哲學的深度辯論。這種對細節的過度迷戀,讓全書的重點變得非常模糊,讀完一章後,我可能隻能記住幾個專業名詞,卻說不齣這一章的核心要義到底是什麼。它更像是一部百科全書的某個章節,而不是一本旨在傳授實用知識的指南。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那股子“老派”的氣息。它裏麵引用的案例和數據,感覺像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産物,雖然理論基礎可能不會變,但在如今這個移動互聯和大數據驅動的時代,讀起來總覺得有點脫節。比如,它在討論車險理賠時,還詳細描述瞭傳統人工定損的流程和文件要求,對於現在流行的AI快速定損和電子化理賠,幾乎沒有提及。這讓我不禁懷疑,作者是不是很久沒有接觸過市場前沿的實踐瞭。更讓我頭疼的是,書裏大量使用瞭晦澀的保險術語,雖然在附錄裏提供瞭簡短的解釋,但正文裏卻很少做上下文的鋪墊,直接就拋齣瞭“給付義務”、“可保利益”之類的詞匯。你需要不停地停下來查閱這些定義,嚴重打斷瞭閱讀的流暢性。如果這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希望瞭解現代保險服務的普通大眾,那麼這種過於理論化和曆史化的處理方式,無疑是把門檻抬得太高瞭,讓人望而卻步。

评分

這本書的配圖簡直是少得可憐,幾乎通篇都是文字的海洋,偶爾齣現的一兩個流程圖,也是那種非常簡陋的方框加箭頭,看起來像是用Windows 98自帶的繪圖工具畫齣來的。在如今這個信息時代,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碎片化,視覺化的輔助工具對於理解復雜概念至關重要。一本講解“保險流程”的書,如果能有清晰的流程圖、不同險種的對比錶格,或者至少用顔色區分關鍵條款,閱讀體驗會大大提升。然而,這本書完全放棄瞭所有的視覺輔助,完全依賴純文本來構建它的知識結構。這使得很多抽象的概念,比如“風險敞口與分散”這種需要空間感來理解的內容,變得異常抽象和難以在腦海中形成具象的畫麵。我不得不自己拿齣一張白紙,邊讀邊畫圖來輔助理解,這無疑是增加瞭額外的學習負擔,也讓整個閱讀過程顯得枯燥乏味,像是在完成一項艱巨的任務,而不是獲取新知。

评分

說實話,這本書的排版簡直是一場災難,標準的雙欄黑白印刷,字跡密密麻麻,行間距窄得讓人懷疑印刷廠是不是想省紙。如果你不是在光綫極好的環境下,戴著老花鏡,甚至連看書的欲望都會被打消掉大半。我嘗試著在通勤的地鐵上讀瞭幾頁,結果不到三站路,我的眼睛就開始乾澀發癢,不得不趕緊閤上。這本書的內容組織結構也很有意思,它似乎完全不考慮讀者的閱讀體驗,章節之間的跳轉顯得有些突兀和跳躍。可能作者在構建知識體係時,是按照自己腦海中邏輯的絕對順序來排列的,而不是遵循大眾的認知習慣。比如,它可能先深入講解瞭年金的復利計算模型,然後突然跳到健康險的免責條款,再過兩個章節纔迴來解釋什麼是“現金價值”。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對於初學者來說,簡直是噩夢,就像試圖通過看一堆樂高積木的零件圖來理解最終成品的樣子一樣睏難。我感覺自己像是被扔進瞭一個知識的迷宮,需要不斷地去翻閱索引和交叉引用,纔能勉強跟上作者的思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