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


著者 莊欣華
齣版者 新銳文創
翻譯者
齣版日期 出版日期:2023/12/06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錶於2024-11-1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本書為台灣少見木雕技法說明書籍。透過此書,讀者不僅能了解關於木雕藝術的基本常識,更經由國寶級木雕大師吳榮賜的口述,了解台灣神像雕刻的步驟,一窺神像製作的奧祕。

  吳榮賜同時分享自身多年的實務經驗,說明木雕常見的雕刻技巧,以及自己的獨門絕技。書中並針對常見的木雕造型進行題材處理的說明與巧思,所舉之作品結合文學與藝術兩個領域,實為國內欲研究木雕工藝者的一大福音。

  |木雕師簡介|

  吳榮賜
  WU JUNGTZU (b.1948)

  生於臺灣南投。師從福州名師傅潘德,後為著名建築學者、美學家漢寶德先生賞識指導,逐步嶄露於藝壇。桃園大溪「木京鼎藝術雕塑工作室」創辦人。2011年受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邀請,主持〈十八羅漢尊者〉、〈八宗祖師〉大型石雕創作,造就出空前的「神刀傳奇」,更為星雲大師所驚嘆,親書「大巧若拙」贈予。

  ●經歷
  1982年獲任「臺北縣佛具雕刻工會」理事長
  2005年擔任「臺灣泥塑彩繪藝術傳習計畫」指導教師
  2006年應邀至紐西蘭進行木雕創作
  2009年擔任亞洲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專任教授暨駐校藝術家
  2010年邀任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石雕藝術總監
  2020年八月,獲聘為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駐館藝術家

  ●個展
  1986年「吳榮賜首次木雕個展」於臺北春之藝廊舉辦,往後受邀聯展、個展足跡遍及海內外,著名個展包含:
  「吳榮賜木雕展」(1990,臺灣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建藝廊)
  「吳榮賜木雕學藝二十年成果展」(1990,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三國風雲系列~吳榮賜木雕展」(1991,比利時蒙特瑪琍皇家博物館)
  「三國風雲系列~吳榮賜木雕展」(1991,法國巴黎,郭安博物館)
  「吳榮賜木雕展」(1999,哥斯大黎加,DR. Rafael Angel Cadero n Guardia歷史博物館)
  「甲骨文木雕展」(2003,臺灣臺北,101大樓)
  「吳榮賜木雕展」(2008,臺灣,佛光山臺北道場、亞洲大學、臺中民俗公園)

本書特色

  ★理論與實務的木雕專書,木雕界的武林秘笈
  ★國寶神刀大師親授神像雕刻、經典人物雕刻、自創獨門絕技「波紋刀法」
  ★文學、藝術雙領域,跨界解說木雕造像

各界推薦

  高柏園(前華梵大學校長/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特聘教授/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
  郭晉銓(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莊欣華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國防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代序一/高柏園
代序二/郭晉銓

CHAPTER 01 前言

CHAPTER 02 大自然的恩賜:木材概說

1 木材的質性
2 雕刻木材的選擇
3 小結

CHAPTER 0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木雕工具的說明與磨刀技巧
1 手動工具
2 輔助工具
3 電動機具
4 磨刀
5 小結

CHAPTER 04 無中生有:雕刻技法與步驟
1 圓雕
2 浮雕
3 鏤空雕
4 雕刻步驟
5 小結

CHAPTER 05 眾神之興:神像雕刻
1 開斧
2 入神
3 上底漆(打土底)
4 線雕
5 安金箔
6 畫面
7 開光點眼
8 小結

CHAPTER 06 有中生新:吳榮賜木雕技法特色與風格
1 不畫草圖
2 對木材的珍惜與再造
3 打粗胚
4 疤根雕法
5 波紋刀法
6 小結

CHAPTER 07 情有所鍾:題材處理(上)
1 神佛
2 古典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CHAPTER 08 情有所鍾:題材處理(下)
3 象棋大展:宋金大戰,楚漢相爭
4 甲骨文系列
5 小結

CHAPTER 09 結語

參考書目
吳榮賜先生年表

 

圖書序言

代序一

前華梵大學校長、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特聘教授、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高柏園


  緣起

  為書寫序不難,但是要為闡發榮賜兄美學思想與創作的這本鉅著寫序,卻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就主觀面而言,榮賜兄較我年長,也算是我的大哥,邀我寫序,怎敢抗命?但是就客觀面而言,我對於木雕藝術、泥塑藝術所知有限,這就增加寫序的難度。雖然如此,但是心情卻仍然是雀躍而愉快的!

  人間世果真不可思議,我與榮賜兄結緣於淡江,當時我是淡江中文系的主任,榮賜兄入學念大一。在我了解了榮賜兄的背景之後,我既訝異又敬佩,因為他正在進行一種生命的自我超越,也就是要「由藝入道」,從「可見的形」提升到「不可見的神」。這裡就不只是技術問題,而更是有關於心靈、生命與文化的深層意義。能自覺如此,可見其智慧與決心非常人可比擬,而我卻大膽地認為,這根本就是宿慧,否則實在難以解釋為何如此!

  木雕與泥塑的美學世界

  木雕與泥塑雖然同樣都是某種意義的造型藝術,但是兩者特質其實互有異同,而且具有不可分割的辯證關係。

  首先,無論是木還是泥,都是自然的存在,也是五行之一,是上天賜給我們最珍貴的財富。沒有泥土、沒有樹木,人類是不可能生存的;而且木與泥幾乎無所不在,與我們的生命可說是形影不離。如今我們以木、泥為素材,而展開藝術與美學的創作,這根本就是對中國哲學最深刻的呼應。《大學》有「道不遠人」之說,莊子強調「道無所不在」,其實,木與泥正是道的化身,也是藝術與美學的化身。道無所不在,木與泥無所不在,藝術與美學也無所不在,此所謂「道不離器,器不離道」。這樣的趣味與智慧,正是木雕藝術與泥塑藝術精神相同之處。

  雖然如此,木雕與泥塑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存在特色與方法差異。首先,木是具有生命的,而每一個生命都是唯一無二的,因此,每一個木材也都有它唯一無二的特色與價值。而木雕也正是一種「因材施教」的表現,也就是順著木材原有的特質加以轉化、成全,完成它的價值與意義。而這種成全的方式是採取一種減法,也就是將木材多餘的部分加以去除,從而突顯創作的主題與內容。因此,木雕是一種減法的藝術,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木雕則是一種「為道日損」的模式,將多餘的、不必要的存在加以排除,而這樣的排除不是一種否定,而是一種成全。「排除就是一種成全,拋棄就是一種完成」,「因無而有,因捨而得」,這是木雕藝術在生命意義上的深層智慧所在。而榮賜兄獨創的「波紋刀法」,波紋層層推進,一如樹木的年輪先後有序,象徵著生命正是一種捨棄後的空靈,如《莊子.齊物論》的「吾喪我」,也就是由人籟、地籟的超越,而進入天籟的無聲、無我,到達一種不可說的境界,這也正是減法藝術的最高境界。如果就佛教而言,木雕便是一種般若智的表現,也就是一種「空的智慧」。在將不必要的雜染、執著加以排除的同時,就是一種正面意義與價值的呈現,也就是木雕作品的完成。既然將不必要的東西都能一一排除,我們也就不會有不必要的煩惱與負擔,這也就是佛教的解脫道智慧之所在。

  至於泥塑,則是一種加法的藝術,也就是「由無而生有」,在「本來無一物」的世界裡,我們將泥聚合而成形,也就是不斷地進行一種豐富與成長的努力。這就是老子所說的「為學日益」的精神,也是儒家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一種創造與完成。如果用在佛教,那麼泥塑的精神,就是一種不斷豐富的過程,甚至是一種無限豐富的過程,也就是一種慈悲心、菩薩道與菩提道的表現。對榮賜兄而言,「工字疊法」不只是獨霸武林的絕學,更是加法藝術的核心理念所在。

  據我所知,工字疊法與一般泥塑先立骨架而後加以塑造的方式不同,「工字疊法」完全以泥土本身的組織與結構,型塑出作品的主題。無論在技術上或精神上,「工字疊法」都有其殊勝之處。就技術而言,其難度更為艱難而不易;而就精神意義說,則其可以不必依賴泥土之外的架構,也就是能以泥土獨立完成作品,這正是老子「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的精神,是一種最簡單卻又最深刻的創造模式。《易傳》強調「簡易之道」,所謂「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正是因為是簡意之道,所以才是經常之道,而經常之道才能可大可久,生生不息,無量無盡,而「生生之謂易」正是「工字疊法」的心法密義所在。

  猶記方東美先生特別喜歡用「上下雙迴向」,來說明儒釋道三教的精神。其實木雕正是一種上迴向的表現,也就是將我們的煩惱、執著、錯誤悉數排除,從而能上達於道,這就是老子的「無」,這就是佛教的「真空」。在上達於道的同時,便由天上返回人間,也就是從「本來無一物」出發,逐步地成就了大千世界的豐富與飽滿,這就是下迴向的主要精神,這就是老子的「有」,也就是佛教所說的「妙有」。而這樣的「上下雙迴向」是一種動態的、不間斷的發展歷程,是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此意義上,木雕與泥塑就如鳥之雙翼,是缺一不可的生命智慧與美學境界。今榮賜兄能兼及木雕與泥塑而成大師,亦可謂深契「有無相生」之道,而直悟「真空妙有」之奧義,謂其「暗合於道」,誰曰不宜?

  知人論世:一揭大師生活面貌

  古人云:「讀其書而不知其人,可乎?」今「觀榮賜大作而不知其人,可乎?」現在,就讓我們一揭大師生活面貌!

  榮賜兄一生充滿傳奇,從田間耕作時的神佛啟示,到拜師學藝而得師之真傳,想來頗有惠能在《六祖壇經》的身影。

  由於年紀較長之後才拜入師門,基礎技術不足,加上手指不如年輕時靈活,當時師父並不看好這位徒弟。但是如我前面所言,師生幸會,青出於藍,既是宿緣,也是宿慧。榮賜兄日間操勞庶務,晚上夜深人靜之時,則獨自暗暗臨摹師父作品,不曾間斷,亦不曾讓人發現。直至一日,師父發現與自己作品完全相似的另一件作品,而無法區分何者為自己所做之時,正式開啟了榮賜兄的藝術生命。師父愛徒心切,不但傾囊相授,同時,更將自己的寶貝千金許配給榮賜兄,夫妻伉儷情深,可說是天作之合,傳為美談!

  之後,得到了漢寶德先生的賞識與鼓勵,不但藝術成就享譽國際,有卓爾不群的表現,同時為不辜負漢先生的期望,一路求學問道,努力自我充實。最後以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畢業,報答了漢先生的知遇之恩。這裡可見師友的深情與榮賜兄性情的厚重。孟子言必稱堯舜,榮賜兄言必稱漢先生,飲水思源,不敢忘本,這是最令我最敬佩的一點。

  榮賜兄在大學求學期間,完全放下大師身段,和光同塵以與眾人處;同時,堅持儒家性格,其自律一如曾子,上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從不缺席。唯一請假的一次,是為兒子證婚。正是因為如此,我常常以榮賜兄為楷模,鼓勵班上年輕同學應有敬業與奮鬥的精神。

  一日,我去宿舍拜訪,榮賜兄將他的筆記攤在桌上,一份是上課即時的筆記,另一份是用毛筆將上課筆記重新加以整理的複本。其筆法蒼勁有力,看得出其中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同時,我也趁機請教其創作的心路歷程,其中「波紋刀法」就是此時得以認識的。

  就學期間,雖居陋巷,榮賜兄與大嫂依然神清氣爽,自得其樂。即入工作室,每一件作品都呈現出不同的生命與特質。無論是衣角的飄揚、眉目的傳情、姿態的神武、境界的清遠、神明的莊嚴,當下合成一味,無二無別!

  要榮賜兄上臺去談學術理論,的確有些為難他。但是談到木雕,談到藝術,談到美學,談到生命,立刻如發獅子吼,而眾聲皆息,令人擊節讚嘆!我們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智慧之光的亮度,也看到了生命摯愛的熱度。這讓我想起莊子中的人物,所謂「大地邊緣人物」。此中的「邊緣」,是已然超越了凡俗知見,突破了小我執著,而呈現出「至大無外」的生命浩瀚,這就是天地間的大人物。我何其有幸,能與榮賜兄「相識而笑,莫逆於心」,此果真是人間之至樂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榮賜兄為藝術獻身,即使騎在摩托車上,依然思考著他的作品創作,恍神之際,人車已落入田間。是的,這就是藝術的無我、忘我之境,如果藝術生命沒有如此的感動,還有什麼價值呢?

  當然,藝術生命既然是無限的,就不可能只由一個人完成,而必須通過歷史與文化的傳承才能可大可久,因此,榮賜兄特別重視藝術的教育與傳承。除了開班授徒,更積極推動各層次的藝術活動與美學教育,從國外到國內,從中央到地方,從都市到鄉野,我們都可以看到木雕大師的片片足跡。而今天的大作,正是榮賜兄努力奮鬥的寫真!

  餘韻

  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所謂「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是的,中國藝術中的「留白」,正是道家所說的「虛靜」,也正是一種無限可能的開放與邀請。所有的藝術作品其實都是一種未完成的作品,所以如此,是因為所有藝術作品的真正生命,就是等待觀賞者的參與與對話。無論是木雕的木、泥塑的泥,其實都是一種方便法門。所謂「得魚忘筌」、「得意忘言」,都是以可見、可聽的內容,去表現不可見、不可聽的內容與意義。這就是藝術的奧秘,也就是「由藝入道」的表現。因為有道,所以藝便是道的化身,道無所不在,藝無所不成,這就是莊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最高境界。

  同理,本序至此即將告一段落,但是它依然尚未完成。這是因為本序正是一座橋樑,聯繫著你我與吳榮賜的藝術生命。只有當讀者諸君能夠真正體會到本書的精神與價值,那麼這篇序才可能得以真正的完成,這就有勞讀者諸君的成全了。言有盡,而意無窮,謹以此文為本書賀,為榮賜兄賀,為讀者諸君賀。區區之意,或即在是。

代序二

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郭晉銓


  「刀斧」,不是工具,是讓藝術精神展現的修為。
  「歲月」,不是時間,是人生智慧的淬鍊與洗禮。

  2014年,我撰寫了《刀斧歲月──吳榮賜》一書,側寫吳榮賜老師的生活與經歷,然而對於他的雕刻技法卻沒有進一步著墨。事隔多年,很高興在莊欣華教授的執筆下,完成這本《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剖析吳榮賜老師的創作技法,讓這位木雕大師的創作論可以實際流傳下來。

  「藝術家」與「工匠」最大的差別不僅在於創作技巧層次,更在於創作內容是否能體現作者內在精神以及作品所要呈現的風采。吳老師的作品出於臺灣民間雕刻工藝,在充份掌握神像雕刻技法後,又進一步體會現代造型藝術的思維,加上在古典文學的薰陶下,他的作品有了更多想法與創意,《紅樓夢》、《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榜》、《搜神記》、詩詞歌賦、佛教經典……甚至是甲骨文,廣大多元的題材在吳老師無限的想像力中,不但打破傳統,更能延續傳統,可說是融傳統與現代於一爐。多年來,吳老師秉持著這種融合古今風格的特殊路線,尋求傳統精神的發揚,不計成敗、努力不懈,讓傳統木雕文化與經典佇立於世界舞臺,這不僅是臺灣的榮耀,也是藝術史上的光輝。

  對吳榮賜老師而言,一個藝術家若沒有豐厚的人文涵養,即使擁有再高超的創作技術,也絕對無法創作出令人感動的作品。他年輕時就以純熟高超的雕刻技法享譽國際,所獨創的「波紋」刀法,更是雕刻界的經典。然而在藝術界成名後,他有感於自身學歷的不足,以四十五歲的年紀重拾書本,從國、高中補校開始讀起,進而唸到大學、研究所,前後歷經十多個年頭,孜孜不倦。吳老師認為高超的雕刻技法必須有豐富的學識涵養來支撐,否則無法呈現藝術家的底蘊。許多臺灣當代藝術家,無論是在繪畫、雕刻,以至於各種形式的藝術表現上,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思潮影響,藝術表現追求現代、後現代等各種創變、前衛的造型特色;然而到了後來,他們卻又重新思索東方傳統美學的價值,企圖回到本土的文化精神去發掘讓人感動的底蘊。可惜的是,受過西方美學洗禮後的藝術家們,似乎難以找到令人感動的本土共鳴,即使有,也不那麼純粹了。在臺灣土生土長的吳榮賜,師承自福州的潘德師傅,由於是傳統刻佛技術起家,所以在雕刻的方法與觀念上,「求真」就是一切。沒有華麗絢爛的文學語言、沒有標新立異的前衛思想,套一句吳榮賜老師常說的話:「作品一完成,就知道高下了。」就像武俠世界一樣,華而不實的招數或許能引起一時側目,但千錘百鍊的真功夫才會是武林至尊。

  現年七十多歲的吳老師,其作品早已在當代藝術史上寫下展新的一頁,被公認為雕刻大師的他,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雕塑人才斷層的問題。而莊欣華教授的《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正好可以讓吳老師的創作本事如實的流傳,廣惠木雕界的莘莘學子。

圖書試讀

CHAPTER 06 有中生新:吳榮賜木雕技法特色與風格
第5節 波紋刀法
 
波紋刀法,或稱「殘影刀法」、「漣漪刀法」,乃是思考利用水漣漪的原理而產生。如同原本平靜的一灘水,用小石頭打水漂,漸漸產生一層一層往外擴張的漣漪,平靜的水面開始有了變化,產生了時間的流動感,這樣的技法為吳榮賜所獨創,常出現在他作品中較動感的部分,像是象棋系列〈楚漢相爭〉中揮動旗子的劉邦,高舉右手的旗麾,連帶牽動他的整件披風,形成一種動態的美感。
 
又如同樣楚漢相爭的「炮」舞動大鎚,利用波紋刀法,可以明顯看出鎚子的動作痕跡,形成一種時間的殘影。
 
波紋刀法的創作理念,其實是從電影原理「動態殘影技法」而來,就像是一張張的底片連續的播放之後就會在人眼中留下殘影,連續的影像呈現拔劍的動感。這是一種電影的拍攝藝術,吳榮賜受到電影的藝術影響,進一步將之發揮至木雕上,成為木雕的雕刻技法。也像是平劇的武劇手法,常在連續的劇烈動作之後,鑼鼓戛然而止,臺上的演員瞬間停留在一個靜止的架勢。吳榮賜認為,「八大藝術之間應該都是互相相通,有關聯的」,而這些動作往往就成了吳榮賜雕刻人物的元素,也成為他個人的雕刻特色,更是一種化抽象為具體的方式,「藝術家研究抽象事物,他們的頭腦其實要比科學家來得好。」
 
吳榮賜也提出,早期他的作品波紋刀法較為明顯,之後這個技法也隨著經驗與心境產生變化,如〈白蛇傳〉這件作品中,白素貞的衣服使用了波紋刀法,目的是為了呈現出風吹動的痕跡,可以明顯看出斧鑿的痕跡越來越淡,亦感受到微風徐徐的吹動感。
 
有人說,吳榮賜獨創的波紋刻法讓靜止不動的雕像有了時間的流動感,但其實仔細想想,他的一生不就和這樣的技法有著一樣的紋理嗎?決定了一件事情就去把它做好、刻下的每一刀都沒有後悔的餘地。大概就是這樣堅定的性格,與到老都勤勉不懈的努力,才把自己原本看似普通的一生,一刀一斧、紮紮實實地雕刻成了現今的樣貌。

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 pdf 下載 epub 下載 txt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




想要找書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求真尋道:吳榮賜的木雕遊藝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