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條路,賺很大:肯恩‧費雪教你跟著有錢人閤法搶錢!好讀、風趣又有用的緻富指南【全新增訂版】

10條路,賺很大:肯恩‧費雪教你跟著有錢人閤法搶錢!好讀、風趣又有用的緻富指南【全新增訂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肯恩.費雪
圖書標籤:
  • 理財
  • 投資
  • 緻富
  • 財務自由
  • 肯恩·費雪
  • 成功學
  • 個人成長
  • 賺錢技巧
  • 增值
  • 理財規劃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美國亞馬遜4.5星好評 ★
  如果你想緻富,這是你必讀的第一本書!

  《富比士》創刊百年以來,連載時間最長的專欄作傢——肯恩.費雪,
  帶你觀察美國當代最著名(及惡名昭彰)的富豪,
  教你如何走10條捷徑緻富,永遠領先他人一步!

  成為超級富豪不是夢!
  傳奇基金經理人、《富比士》億萬富翁肯恩.費雪,
  無私公開最務實又閤法的賺錢策略!

  不是每個人都能變有錢。
  但對我來說,大部分的人都可以——隻是不知道方法!
  可能會有書談論如何不要惹毛你的祖父,免得對方把財產捐齣去而不是留給你。但那是人生指南,不是真的在給你理財建議。

  所以,該怎麼做纔能有錢?我掃視《富比士》400大富豪榜,
  發現世上最富有的人,不齣這10種發傢方式:

  ‧創辦一門成功的事業——錢賺最多的一條路!
  ‧成為一傢企業的執行長,並經營得有聲有色——非常機械化的工作。
  ‧成為副手搭上成功者的便車,一路嚮前——附加價值高的一條路。
  ‧把名氣變成財富——或者把財富變成名氣,然後變得更有錢!
  ‧跟好對象結婚——非常、非常好。
  ‧透過興訟閤法劫掠——不必掏槍!
  ‧打理別人的錢來賺錢——大多數超級富豪都走這條路。
  ‧透過「創作」製造源源不絕的未來收入——就算你不是發明傢也可以!
  ‧把不受矚目的房地產變成錢,成為地產大亨!
  ‧最多人走的路——用力存錢,做好投資!

  不是所有路徑都適閤每一個人。如果你讀完本書,還是覺得這10條路沒有一條適閤自己,那至少也省下瞭一次親身經歷,最後發現那是一條無法迴頭的死路。所以,你也沒有損失嘛!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好評推薦(依首字筆畫排序)──
  99   啪|「99啪的財經筆記」版主
  Ffaarr |「Ffaarr的投資理財部落格」版主
  Jet Lee|「Jet Lee的投資隨筆」粉絲團版主
  竹 軒|「竹軒的理財筆記」版主
  麥剋風|知名投資部落客
  陳喬泓|「陳喬泓投資法則」版主
  雷浩斯|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傢

  「你曾想像自己變成超級富豪嗎?肯恩‧費雪直接告訴你十種可以緻富的方法!如果覺得前麵九種方式遙不可及,或許你可以來試試第十種最多人走過,並且也是最可靠的緻富之路!」──Jet Lee,「Jet Lee的投資隨筆」粉絲團版主

  「如果你想成為如鋼鐵人或蝙蝠俠這種百萬中選一的超級有錢人,本書會以詼諧風格介紹相對可行的幾條道路,包括『和超級有錢人結婚!』這是一本很棒的財富纍積指南,就算是毫無基本知識和經驗的新手,人人都可以看得懂。尤其是簡明、恰到好處的圖解與編排方式,非常好吸收!」──麥剋風,知名投資部落客

  「《10條路,賺很大》教人纍積財富路上那些不起眼但驚人的訣竅:學著不要跌倒,懂得配速慢跑!」──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理財的真相:普通人如何建立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 作者:[虛構作者名] 齣版社:[虛構齣版社名] ISBN:[虛構 ISBN] --- 內容簡介:擺脫財務焦慮,掌握屬於你的財富主導權 在這個資訊爆炸、市場波動劇烈的時代,許多人對於「理財」抱持著既渴望又恐懼的複雜心態。我們渴望財富自由,卻又害怕承擔風險;我們聽到各種投資神話,卻不知該如何從零開始建立一個真正能抵禦風險、穩健增長的財務體係。 《理財的真相:普通人如何建立穩健的財務自由之路》並非一本鼓吹一夜暴富的投機手冊,而是一部為所有渴望建立長期、可持續財富的普通人量身打造的實用指南。本書深入剖析瞭現代金融體係的運作邏輯,揭示瞭那些真正能帶來長期迴報的投資哲學,並提供瞭一套清晰、可執行的步驟,引導讀者從財務睏境中解脫,走嚮真正的財務自主。 本書將帶領讀者探索以下核心領域,為讀者的財務未來打下堅實基礎: --- 第一部:認知重塑——打破你對金錢的錯誤迷思 許多人理財的障礙,不在於缺乏知識,而在於根深蒂固的錯誤認知。本部分將徹底顛覆你對「有錢人」和「投資」的刻闆印象。 1. 區分「賺錢」與「守富」的藝術: 我們將探討為什麼許多高薪人士依然無法纍積財富,並強調「收入高低」與「財務健康」之間的真實關聯性。真正的財富,是建立在嚴謹的現金流管理和資產配置之上,而非單純依賴薪資的增長。 2. 揭示複閤增長的複利魔力(但不是你想像的那種): 複利是長期投資的基石,但本書更著重於探討如何創造一個能持續提供「本金投入」的環境。我們不隻計算數字的增長,更深入探討時間價值、紀律性投入與持續學習如何共同作用,放大複利效應。 3. 風險的重新定義: 對普通人而言,最大的風險不是市場的短期波動,而是「沒有準備」的風險。我們將學習如何科學地評估個人風險承受能力,並將風險轉化為可控的、有迴報的投資機會,而非一味地避開市場。 --- 第二部:築牢地基——打造無懈可擊的個人財務堡壘 在談論任何高風險、高迴報的投資之前,穩固的財務地基是必不可少的。本書提供瞭一套係統化的步驟,幫助讀者建立起強大的財務防火牆。 1. 預算與現金流的精準控製: 我們提供一套實用的「零基礎預算編列法」,這不是讓你感到被限製的記帳工具,而是一個讓你清楚知道每一分錢流嚮的視覺化係統。重點在於區分「需求」、「想要」與「投資潛力」三者之間的界限。 2. 債務的良性與惡性分類處理: 信用卡債、房貸、學生貸款——債務是懸在許多人頭上的利劍。本書詳細分析瞭不同類型債務的成本結構,並提供「雪球法」與「雪崩法」的實際應用情境比較,指導讀者如何係統性地消滅高息惡性債務,並利用低成本的良性負債來加速資產纍積。 3. 緊急預備金的科學配置: 多少纔算足夠?放在哪裡最安全且具備流動性?我們將探討不同生活階段(單身、已婚、有小孩)所需的緊急預備金標準,以及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如何配置纔能兼顧安全性和微薄的收益。 --- 第三部:策略實戰——普通人的長期資產配置藍圖 本書的精華在於為缺乏專業背景的讀者,設計齣一個低維護成本、高分散性的長期投資組閤。 1. 核心與衛星策略的平衡: 我們強調「核心資產」應佔據投資組閤的主體地位,這部分資產追求的是市場平均迴報的穩定性。隨後,我們介紹如何利用少數「衛星資產」(如特定主題型基金或少量精選個股)來嘗試性地獲取超額迴報,避免過度投機。 2. 股票市場的有效參與指南: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被動投資是王道。本書詳細解析瞭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運作原理,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身的地域和稅務情況,選擇追蹤不同市場指數(如全球、特定國傢或產業)的ETF,實現廣泛的分散化。 3. 房地產作為抗通膨工具的再審視: 我們拋棄瞭將房地產視為快速緻富途徑的幻想,轉而探討它在退休規劃中作為抗通膨資產的角色。內容涵蓋瞭自住型房產的財務成本分析,以及如何評估齣租型房產的真實現金流錶現。 4. 退休規劃的量化模型: 退休看似遙遠,但規劃必須提早。本書提供瞭一個簡潔的「安全提領率」計算模型,幫助讀者逆推計算齣自己需要纍積的總資產目標,並將此目標拆解為每年的可投資額度。 --- 第四部:心理建設與財務韌性 成功的投資不僅是數學遊戲,更是心理戰。本書最後一部分聚焦於如何建立強大的投資者心態,以度過市場的低榖。 1. 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 市場的貪婪與恐懼是投資者最大的敵人。我們將介紹行為金融學的基礎概念,幫助讀者識別自己何時處於非理性決策狀態,並建立一套「冷靜決策流程」來避免情緒乾擾。 2. 再平衡的紀律性實踐: 資產配置不是一次性的設定,而是需要定期校準。本書提供瞭一套簡單易懂的「再平衡」操作指南,確保你的投資組閤始終符閤你最初設定的風險承受度。 3. 終身學習與迭代: 金融市場不斷演變,成功的投資者必須保持謙遜和學習的態度。本書鼓勵讀者建立自己的「知識驗證係統」,持續吸收可靠的金融資訊,並勇於修正過時的投資假設。 --- 誰該讀這本書? 對於複雜的投資術語感到睏惑,希望找到清晰、可執行步驟的初學者。 已經開始投資,但缺乏係統性配置方法,希望優化現有組閤的進階投資者。 厭倦瞭追求短期暴利,渴望建立能持續數十年、穩健增長的財務體係的每一個人。 《理財的真相》承諾給予讀者的是:清晰的思路、嚴謹的紀律,以及通往財務自由的、可預見的道路。 它不保證讓你成為億萬富翁,但它會確保你走在正確的軌道上,讓你的努力和時間,真正轉化為長久的財富與安心。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肯恩.費雪(Ken Fisher)


  資產管理顧問公司「費雪投資公司」(Fisher Investment)創辦人、執行董事長、共同首席投資長。以長期撰寫《富比士》(Forbes)雜誌專欄「投資組閤策略」(Portfolio Strategy)而聞名,費雪亦撰寫過多篇專業與學術文章,發錶在《投資組閤管理雜誌》(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上的傑齣文章曾獲頒「Bernstein Fabozzi / Jacobs Levy」最佳論文獎,並經常接受美國、英國與德國等金融或商業期刊的訪問與報導。

  其過去齣版暢銷著作包含《華爾街傳奇基金經理人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擊敗群眾的逆嚮思維》《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以及《跟著肯恩費雪洞悉市場》;另外,德國金融與商業雜誌《焦點財富》(Focus Money)、丹麥財經媒體《Børsen》、瑞士《商業周報》(Handelszeitung)、颱灣《商業周刊》等,也有他的專欄文章。

  費雪於2021年《富比士》全美400位富豪名單,排名第151位;2022年排名第509位。2010年,《投資顧問雜誌》(Investment Advisor)提名他為近30年來最有影響力的30個人之一。

伊莉莎白.迪琳格(Elisabeth Dellinger)

  曾與費雪閤著《擊敗群眾的逆嚮思維》,為費雪投資公司的分析師與社內撰稿人,年資已逾十年。同時也是MarketMinder.com資深編輯,以及Equities.com等金融新聞網站的撰稿人。

菈菈.霍夫曼斯(Lara W. Hoffmans)

  費雪投資公司內容經理,MarketMinder.com撰稿編輯,曾與肯恩.費雪閤著許多暢銷書,包括《華爾街傳奇基金經理人肯恩‧費雪,教你破除50個投資迷思》《投資最重要的3個問題》《投資詐彈課》和《計畫你的成功》(Plan Your Prosperity)等書。畢業於知名學府聖母大學。

譯者簡介

周詩婷


  東吳中文係畢業,曾任齣版社商業書編輯,著有《散戶媽媽的5堂K線存股課》一書。

  譯著有:《為故事估值:華爾街估值教父告訴你,如何結閤數字與故事,挑齣值得入手的真正好股》《華爾街投資大師教你3%訊號投資術》《銷售的科學》《失控的銀行》等。

圖書目錄

【推薦序】學著不要跌倒,懂得配速慢跑!/楊斯棓
【前    言】現在,比過去更需要變有錢


第1章 創業——賺最多的路徑
‧選擇路線
‧更新,還是更好?
‧賣掉公司,還是永續經營?
‧自食其力,還是接受外來融資?
‧公司是否要上市?
‧眾人攻擊的目標
‧創業者要懂得割捨——做就對瞭

第2章 抱歉,那是我的王座
‧白髮與代價
‧執行長之路(以我父親的視角說明)
‧如何領導
‧如何找到執行長工作
‧先瞄準小目標
‧收穫豐盛的時刻
‧執行長與超級英雄
‧最棒的部分
‧高階主管訓練班

第3章 上對車,跟對人
‧為什麼要搭順風車?
‧挑對企業
‧成為那位不二人選
‧副手讀什麼

第4章 財富與名氣
‧成為明星之路
‧沒人看見前路有坑!
‧漫談大亨
‧讀齣你的名氣之路

第5章 和好對象結婚
‧如何跟一個百萬富翁億萬富翁結婚
‧像醇酒一樣維持良好狀態
‧男人也能靠結婚緻富!
‧愛情、婚姻與錢財
‧照著下列的書做

第6章 像海盜般剽竊,但閤法
‧是正義鬥士還是盜賊
‧海盜的緻富之路
‧最賺錢的律師路
‧侵權行為與恐嚇
‧物色目標
‧當海盜成瞭罪犯
‧菁英俱樂部

第7章 打理別人的錢:最有錢的人所走的路
‧從事理財業的基本規則
‧從事理財業緻富的步驟
‧對沖基金業
‧私募基金業如何賺大錢
‧切勿違法
‧熱愛資本主義,別太在意社會觀感

第8章 創造收入流
‧真正的發明傢
‧為錢寫作
‧為錢寫歌
‧讓鈔票自動繁殖
‧政治收入流
‧要是你做不瞭總統……
‧智庫騙局
‧書中自有印鈔機

第9章 王牌地產大亨
‧槓桿的神奇力量
‧把資產變成印鈔機
‧傻子的盤算
‧失控的炒房輸傢
‧準備開始
‧買、蓋,還是兩者都做?
‧選哪裡跟不選哪裡,這是問題所在
‧大亨書目

第10章 最多人走的路
‧收入很重要
‧你給自己多久存錢的「寬限期」?
‧獲得好報酬率(買股票)
‧正確的策略
‧債券風險高於股票——我說真的
‧要學華爾街女巫一樣嗎?
‧為有錢而讀

緻謝
註釋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7266175
  • 叢書係列:投資贏傢係列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5 x 21 x 1.8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前言

現在,比過去更需要變有錢 (節錄)


  時代正在改變,但變得不多

  那些日子,流行說法中的「美好時光」已經結束,1980和90年代所存在的機會一去不復返。人們指齣,美國傢庭實質收入的中位數,從1999年至2014年,已經下降瞭7.2%,以此為社會流動(以及中產階級已死)的證明(2015年上升瞭5.2%,但依然安撫不瞭他們)。2不是這樣算的!很少人能夠理解,現在的緻富機率,跟10年、20年,甚至50年前,是一樣的。

  要明白這一點,得後退一步,把你的目光從流行的「收入不平等」觀念挪開。他們通通都搞錯瞭。最被廣為引述的研究,扭麯瞭收入的定義,使用稅前的數字,並把資本利得和薪資所得混為一談——就連美國國稅局(IRS)都不會這麼做。他們還忽視瞭諸如年齡和傢庭人口數等人口統計數字。透過隻追蹤傢庭收入,他們拿一個23歲職涯纔剛起步的人,跟她的雙親加起來的收入比較,而且是跟他們收入高峰期的雙薪比較。這不是真正的不平等——這隻是人生實況。

  在2015年,美國傢庭所得的中位數是56,516美元。但是夫妻的所得中位數卻是84,626美元!獨居單身女性的所得中位數隻有37,797,單身男性則有55,861美元。一戶有多少人在賺錢很重要。年齡也一樣!34至54歲的所得中位數高於7萬美元。但24歲以下那組則隻有36,108美元。年齡次高的25至34歲則是57,366美元——對他們的職涯來說是一大進展,跟起薪相比也是一大躍進。3

  換句話說,過去25年來的美國傢庭所得中位數,或許看起來令人不快,但並非單人傢庭(或單身人士)都睏在那個收入水準、或眼睜睜看著他們財富縮水。實際上,大部分數據顯示,人們的收入會隨著年齡穩定增加。與其追蹤泛泛的整體數字,不如追蹤實際的人群,其方法例如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Atlanta Federal Reserve)的《薪資成長追蹤器》(Wage Growth Tracker),就顯示自1990年代裡來,收入成長力道強勁。

  收入與財富始終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將甘冒大風險並取得成功,他們會得到報償。其他人則否。他們的生活可能會過得不錯,但不代錶他們能纍積數十億美元的財富。這也很好啊!重要的是大傢依然有機會賺大錢。

  這就是強烈反對收入不平等所疏忽的事情。著眼於不平等,使得他們忽略瞭更重要的問題:機會平等。或者,更簡單的說法:今日的美國,是否和過去數十年一樣,依然是一個嚮上流動的社會?

  答案是:當然是!2014年,一份由加州大學柏剋萊分校(U.C.Berkeley)與哈佛大學(Harvard)經濟學傢發錶的研究,被視為是這個課題的黃金標準,研究發現,現在的「代間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大約是20年、甚至50年前的水準。4你可以爭論這個流動性夠不夠高(我認為越高越好!),但是如果流動水準50年不變,錶示你想變有錢,就跟從前一樣容易(或睏難)。本書所闡述的人物故事,放到現在來看,跟第1版發行時一樣重要。

  對瞭,這也錶示資本主義依然有效。我知道這不是個誘人或受歡迎的說法。但如果你將要開始讀這本書,嘗試加入1%陣營,這是你需要瞭解的第一件事。

  同樣的路徑,許多新麵孔

  大部分探討貧富不均的文獻,都嘲笑控製「資本」的人,描繪假想的王朝財富如何控製地球——富豪傢族積攢瞭世界上大部分的錢,沒留下一丁點的渣滓給別人賺。實際上,單靠繼承登上《富比士》400大富豪榜的人並不多。一共有266位是白手起傢,包括40位實現美國夢的移民,其餘的可以分成純粹的繼承人,以及繼承遺產但又增加財富的。這份榜單在1980年代初期開始發布時,靠自己建立財富的人數不到一半。5有些新進的白手起傢億萬富翁,例如Snapchat的共同創辦人艾文.史畢格(Evan Spiegel),在《富比士》第一次發布富豪榜時,根本就還沒齣生。

  富人的階級流動比大部分人所揣想的更多。2016年有26人跌齣《富比士》富豪榜(包括6名往生者)。留在榜上的,超過百人目睹他們的資產淨值縮水。人們以為有錢人光是坐在那裡,就能瞧見他們的錢變魔術般地繁殖。但在現實中,維持有錢並不容易。這是個權貴吃掉權貴的世界。

  自從我在2007年撰寫本書以來,我的主要參考文獻之一《富比士》400大富豪榜,已經大幅改變。整整157人跌齣榜外,包括上天堂的58人(他們的繼承人進入2016年榜單的人數非常稀少)。有些人跌齣榜外,但依然是億萬富翁,隻是被更年輕的富豪超前。一對夫妻因為慈善之舉離開榜單。有幾位在2008年因為房地產慘敗。兩人入監服刑,其中一位因為證券詐欺被判刑110年。飯店繼承人詹姆士.普立茲剋(James Pritzker)改名珍妮佛(Jennifer),還在榜上而且看起來比過去更開心。

  新進榜的157人大多是白手起傢。大學文憑依舊不是必要,而且對移民和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來說,美國夢依然生龍活虎。我們有科技纔俊如臉書的馬剋.祖剋柏(Mark Zuckerberg)、西恩.派剋(Sean Parker)和達斯汀.莫斯剋維茲(Dustin Moskovitz);WhatsApp創辦人簡.庫姆(Jan Koum)和布萊恩.艾剋頓(Brian Acton);創投悍將彼得.提爾(Peter Thiel);特斯拉(Tesla)天神伊隆.馬斯剋(Elon Musk);張東文(Do Won Chang)與張金淑(Do Won),他們用時裝品牌Forever 21徵服瞭追求時尚的少男少女;熊貓快遞搭檔程正昌與蔣佩琪(Andrew and Peggy Cherng);租房網Airbnb創辦人內森.布萊卡斯亞剋(Nathan Blecharczyk)、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和喬.傑比亞(Joe Gebbia);優步(Uber)的特拉維斯.卡蘭尼剋(Travis Kalanick)等等。商業軟體開發者大衛.達菲爾德(David Duffield)也上榜瞭,證明瞭白手起傢不是隻有年輕人纔行。年過80的達菲爾德創辦仁科公司(PeopleSoft)時已經47歲,他2005年齣售這傢公司,之後因為閒不下來,在已屆退休年齡時又創辦Workday公司。他現在依然是這傢公司的董事長,熱衷於徒步旅行。你有多老,全憑你的感覺而定。

  《富比士》400大富豪榜的年齡光譜也還在演變,而且演變的方式不是你所想的那樣。40歲以下的富豪多瞭一倍,從7人增加到14人,但是年齡中位數從2007年的65歲提高到67歲瞭。當年輕人進榜、老傢夥去世,留在榜上的243人全都多瞭8歲。現在榜上40至50歲的人變少,80歲以上的人變多,甚至還有百歲人瑞──101歲的大衛.洛剋斐勒(David Rockefeller Sr.)!如果你的下巴剛纔掉到地闆上,容我提醒一下:預期壽命會隨著時間拉長(第10章)。你也可能活得比你以為的還要久。

  10張緻富的路徑圖

  當你掃視《富比士》400大富豪榜中的新進者,有一件事顯而易見:世界最富有的人,依然不齣10個基本類別。因此,這10條路依然是緻富唯一閤法、可以詳細規畫的路徑:

  1.創辦一門成功的事業——錢賺最多的一條路!
  2.成為一傢企業的執行長,並經營得有聲有色——非常機械化的工作。
  3.成為副手搭上成功者的便車,一路嚮前——附加價值高的一條路。
  4.把名氣變成財富——或者把財富變成名氣,然後變得更有錢!
  5.跟好對象結婚——非常、非常好。
  6.透過興訟閤法劫掠——不必掏槍!
  7.打理別人的錢來賺錢——大多數超級富豪都走這條路。
  8.透過「創作」製造源源不絕的未來收入——就算你不是發明傢也可以!
  9.把不受矚目的房地產變成錢,成為地產大亨!
  10.最多人走的路——用力存錢,做好投資!

  我說「可以詳細規畫」是因為我無法教你怎麼中樂透。繼承財產也能讓你上富豪榜,但我也無法教你做法。你無法選擇父母。資產淨值各有48億美元的亞歷杭德羅和安德列斯.聖多明哥(Alejandro and Andres Santo Domingo)兩兄弟,並沒有努力成為啤酒大亨鬍立歐.馬立歐.聖多明哥(Julio Mario Santo Domingo)的兒子,他們隻是投對胎而已。你跟有錢人要嘛是近親,要嘛不是。可能會有書談論如何不要揮霍龐大遺產,或是不要惹毛你祖父,免得他把財產捐齣去而不是留給你——芭黎絲.希爾頓(Paris Hilton)的爺爺就是這樣。但那是人生指南,不是講如何緻富。更何況,就算你老爸老媽是超級富豪,他們也可能認定你最好自食其力,不要靠他們的財產奢侈度日。就以比爾.蓋茲(Bill Gates)、祖剋柏和達菲爾德這三人為例,他們都承諾要捐齣數十億財產的大部分,來做慈善。

  迴頭說說真正的緻富路徑,有一些路徑比其他路徑有效。《富比士》400大富豪榜大部分的新進者,都走白手起傢的路,無論他們是像祖剋柏和Airbnb小夥子那樣創業,或是買下創辦不久的新企業,並帶領它邁嚮顛峰,就像星巴剋的「咖啡長」(Barista-in-Chief)霍華‧舒茲(Howard Schultz)。搭上一輛成功遠見者的便車,例如馬斯剋,也依然可以賺進數十億美元。發明與管理資金也行。

  不過,其他路徑更有挑戰性。2007年時,還沒有任何藝人上榜。就算是光靠巡迴演唱會就賺進逾14億美元的瑪丹娜(更別說還有唱片銷售),也還是進不瞭富豪榜。6藝人在投資方麵大多做得很差,又花錢如流水,因為身邊太多想揩他們油的人瞭。榜單上現在也沒有律師瞭,自從侵權之王喬.賈邁爾(Joe Jamail)在2015年過世之後,就沒有討人厭的原告律師發跡瞭。

  然後,不是所有路徑都適閤每一個人。怎麼可能!但起碼想要變有錢,人人都能找到閤適的一條路走,或是結閤幾條路徑。我們將會看到有些人把一條路徑走成功後,換走另一條。例如成為一傢不是你創辦的企業的執行長(第2章),壯大它、賣掉它,然後拿收益創辦自己的公司,最後變得更成功(第1章)。或者做一個媒體大亨(第4章)和成功的執行長。有些人同時走兩條路徑。我是一傢公司的創辦人兼董事長(第1章),但這傢公司的業務是用別人的錢來盈利(第7章)。如果你能一次走兩條路,速度會加快。更艱辛,可是更快速。但是大部分有錢人終其一生隻走一條路。這樣也行得通。隻要行得通,就足夠瞭。

  我相信隻要仔細調查,比起無法靠規畫緻富的少數幸運兒,靠10條路創造財富的人,最終會比較快樂。而且因為錢是自己掙來的,會對自己比較有信心。閱讀這10條緻富路徑,你將會看到許多開心的人。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真是太對我胃口瞭,充滿瞭幽默感和洞察力,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傳統金融書籍的嚴肅和壓迫感。我經常在通勤的地鐵上看,忍不住“噗嗤”笑齣聲,但笑完之後細細品味,又覺得這話裏頭蘊含著極深的智慧。它不像某些理財書那樣,滿篇充斥著隻有業內人士纔懂的術語,而是用各種生動的比喻和故事,把復雜的金融概念掰開瞭揉碎瞭講給你聽。特彆是關於“風險與迴報的辯證關係”那一部分,作者的解讀角度非常清奇,讓我這個原本對投資有點畏首畏尾的人,開始敢於正視市場波動,而不是被它嚇倒。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重塑瞭我的金錢觀,讓我認識到,被動接受命運不如主動齣擊,閤法地、智慧地去爭取屬於自己的財富,其實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

评分

這本書的修訂版做得非常齣色,內容顯然經過瞭時間的檢驗和市場的洗禮。我欣賞作者的坦誠,他沒有迴避市場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反而將新的信息融入舊有的框架中,讓整本書的理論體係更具韌性和時效性。我特彆喜歡那種直接、不繞彎子的敘事方式,很多觀點都是一針見血的,讓人不得不停下來思考:“我過去是不是真的這麼想的?”它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普通人在麵對金錢時的各種思維誤區和非理性行為。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在腦海中進行自我修正,把書中的原則套用到我過去的一些決策上,發現瞭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這是一本可以常讀常新的書,隨著我個人財務狀況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和收獲,絕對是值得收入書架的寶典。

评分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酣暢淋灕的,它成功地將嚴肅的金融議題轉化為一場引人入勝的知識冒險。作者的敘事節奏掌控得極好,總能在你感覺快要疲勞時,拋齣一個極具衝擊力的小故事或者一個顛覆性的觀點,瞬間抓住你的注意力。與其他強調“節儉”或“努力工作”的書籍不同,它更側重於“策略”和“思維模式的升級”。我感覺自己像是接受瞭一次高強度的思維訓練,學會瞭如何從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切換到價值創造者的視角。它不是給你一個魚竿,而是告訴你如何去尋找最好的漁場,並且教你如何建造最好的漁船。這種賦能感非常強烈,讓我相信,隻要掌握瞭正確的“遊戲規則”,每個人都有機會在財富的賽道上取得顯著的成績。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本啓濛讀物,讓我對財富的積纍有瞭全新的認識。它沒有那些空泛的理論,而是直擊痛點,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講解瞭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理財觀念。讀完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來賺錢不是玄學,而是一套可以學習和掌握的係統方法。作者的敘述風格特彆吸引人,像是老朋友在分享獨傢秘笈,一點也不枯燥。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機會成本”的闡述,過去我總覺得省錢就是好事,但這本書讓我明白,時間投入和資源配置纔是決定性的因素。它不是教你如何一夜暴富,而是告訴你如何建立一個穩健、可持續的財富增長路徑。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其他很多金融書籍給不瞭的。而且,內容涵蓋的廣度也令人驚訝,從宏觀經濟的脈絡到微觀的個人資産配置,都有涉及,結構清晰,邏輯嚴密,讓人讀起來毫不費力,卻又收獲頗豐。

评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這種“緻富指南”類的書籍抱有很高的警惕心,總覺得裏麵無非是老生常談或者誇大其詞。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的深度和實操性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你要儲蓄”這種基礎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如何識彆被市場低估的價值,以及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構建杠杆效應。我感覺自己像是在接受一個頂尖投資人的私教課,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精心設計的模塊,層層遞進,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最讓我受益的是書中關於“心態建設”的論述,麵對市場的起伏,一個穩定的內核比任何技術指標都重要。這本書幫我打好瞭這個內核的基礎,讓我對接下來的財富旅程充滿瞭信心,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胸有成竹地嚮前邁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