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Docker開發部署實戰筆記:網站工程師一定要會的8大核心能力

不可不知的Docker開發部署實戰筆記:網站工程師一定要會的8大核心能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凱強(Robert Chang)
圖書標籤:
  • Docker
  • 容器化
  • DevOps
  • 微服務
  • 持續集成
  • 持續部署
  • 網站工程師
  • 雲端部署
  • Linux
  • 實戰筆記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專業推薦】
 
  「如果你目前是一位網站工程師,想要瞭解Docker的運作原理,或想一條龍的學會從開發到網站部署(對,你就是那條龍),或單純隻想在你的個人履歷加點分數,這本書就很適閤你。」──五倍學院 | 高見龍  

  近五年來Docker突飛猛進,在前後端工程師的職缺需求上,Docker都是履歷加分的選項。本書內容可讓初學者融會貫通,容易理解Docker,當你學會本書的八大核心知識,再搭配最新的指令,你將可掌握新世代最流行的容器化管理工具─Docker。

  【精采內容】
  ☛瞭解Dokcer的全貌:說明為什麼會需要Docker以及能夠透過Docker做什麼。
  ☛全麵解析容器的使用方法:使你看透容器的生命週期,不再對使用容器感到不知所措。
  ☛掌握Dokcer的虛擬網路知識:瞭解從容器到本地端,Docker的虛擬網路做瞭什麼。
  ☛解析Docker Image:從基礎的建置映像檔到說明映像檔背後運作的原理,讓你更深入理解為何Docker會成為一個Game Changer。
  ☛使用Volume同步檔案:透過Docker Volume,可使你的應用程式保持狀態。
  ☛一次管理多個容器:Docker Compose可讓你一次管理多個容器,並執行成網站應用程式。
  ☛管理多個伺服器及倍數容器:一次管理多個容器還不夠的話,使用更強大的Docker Swarm,可讓你管理多個伺服器及倍數的容器。
  ☛實戰部署:透過Traefik反嚮代理伺服器, 手把手教你部署網站應用程式。

  【目標讀者】
  ☛完全不會Docker的網站工程師。
  ☛想透過Docker來部署應用程式的網站工程師。
  ☛對於Docker一知半解、想好好重新理解的網站工程師。

本書特色

  徹底學會Docker,讓你求職加分!
  充實內容+豐富圖解+章節演練,循序漸進學習,帶你實力倍增!
 
  ☪學會Docker的各種基礎概念
  ☪應用Docker建置開發
  ☪理解Docker虛擬網路的應用
  ☪管理多個伺服器及倍數容器
  ☪靈活運用容器
  ☪手把手部署前後端分離的應用程式
好的,以下是一本關於技術主題的圖書簡介,該書內容涵蓋瞭現代軟件開發中的關鍵領域,但不涉及您提到的“不可不知的Docker開發部署實戰筆記:網站工程師一定要會的8大核心能力”中的具體主題(如Docker容器化、部署實踐等)。 --- 深入現代軟件架構:從微服務到雲原生設計與實踐 本書聚焦於指導經驗豐富的軟件工程師和架構師,如何駕馭復雜、高可用、可擴展的現代係統設計挑戰。 在當今快速迭代的軟件交付環境中,僅僅掌握編碼是遠遠不夠的。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全麵的藍圖,涵蓋從架構選型、數據一緻性到高效運維的整個生命周期,確保您構建的係統不僅功能強大,而且健壯、易於維護和麵嚮未來。 第一部分:重塑架構思維——從單體到分布式演進 本部分著眼於理解現代係統麵臨的核心瓶頸,並提供應對這些瓶頸的結構化方法。我們將深入剖析單體應用嚮分布式係統遷移的驅動力、陷阱和最佳實踐。 1. 現代係統架構的基石:解耦與邊界劃分 領域驅動設計(DDD)的實踐應用: 如何使用限界上下文(Bounded Context)來明確服務邊界,避免“大泥球”反彈。詳細解析如何通過上下文映射(Context Mapping)管理跨服務的依賴和集成。 服務粒度的藝術: 探討微服務、宏服務與Serverless之間的權衡。不僅僅是拆分,更重要的是如何科學地決定一個服務應該“多小”或“多大”。 API 設計的黃金法則: 深入探討RESTful API的設計哲學,以及何時應轉嚮GraphQL或事件驅動的接口。關注版本控製策略、冪等性設計和良好的契約管理。 2. 分布式係統的核心挑戰:一緻性與事務 最終一緻性模型: 徹底解析CAP理論在實際業務場景中的指導意義。介紹各種最終一緻性模式,如讀修復、反熵機製等。 跨服務事務處理: 詳盡介紹Saga模式的兩種主要實現方式(編排與協調),以及如何利用事件溯源(Event Sourcing)簡化復雜業務流程的審計和恢復。 數據同步策略: 對比CDC(Change Data Capture)、雙寫模式和消息隊列在保持數據同步方麵的優劣,並提供選型指南。 第二部分:數據層的深度優化與彈性擴展 數據是現代應用的心髒。本部分將超越基礎的CRUD操作,探討在超大規模下如何設計高性能、高可用的數據存儲層。 3. 數據庫選型的現代化視角 多模數據存儲的策略: 不再是“選擇一個數據庫”,而是“為特定任務選擇正確的數據庫”。深入分析關係型數據庫(PostgreSQL/MySQL)的局限性,以及NoSQL數據庫(如MongoDB, Cassandra, Redis)在特定場景下的效率提升。 數據分片與讀寫分離的精細化管理: 講解水平分片(Sharding)的策略(如基於哈希、範圍或目錄),以及如何設計高效的讀副本集群和緩存策略來減輕主庫壓力。 事務性NoSQL的探索: 介紹CockroachDB、TiDB等NewSQL數據庫的架構設計,它們如何在分布式環境中提供強一緻性的同時,兼顧擴展性。 4. 緩存策略的進階藝術 緩存失效策略的權衡: 詳述LRU、LFU等淘汰策略,以及主動失效與被動失效機製的組閤應用。 分布式緩存架構: 如何部署和管理Memcached或Redis集群,保證高可用性和數據持久性。介紹Cache Aside、Read-Through和Write-Through模式的實際部署細節。 提升用戶體驗的邊緣緩存: 探討CDN(內容分發網絡)在應用層麵的優化,以及如何利用邊緣計算能力加速動態內容的響應。 第三部分:構建高可靠性與可觀測性的係統 構建一個“能工作”的係統很容易,但構建一個“持續穩定工作”且易於理解的係統則需要特定的工程紀律。 5. 韌性設計與故障隔離 限流、熔斷與降級: 詳細解析Hystrix/Resilience4j等庫背後的設計原理。教授如何根據服務健康狀況動態調整請求負載,保護係統核心功能不受非核心依賴故障的影響。 超時與重試機製的設計: 探討抖動(Jitter)和指數退避(Exponential Backoff)在重試策略中的重要性,避免“雪崩效應”。 混沌工程的引入: 不再是被動救火,而是主動發現係統弱點。介紹Netflix Chaos Monkey等工具的思想,以及如何在受控環境中測試係統的恢復能力。 6. 全麵可觀測性體係的構建 Metrics(指標)的黃金信號: 聚焦於延遲(Latency)、流量(Traffic)、錯誤(Errors)和飽和度(Saturation)的采集與分析。學習Prometheus和Grafana在現代監控中的角色。 分布式追蹤的價值: 深入理解OpenTracing/Jaeger等標準如何幫助工程師在復雜的調用鏈中快速定位性能瓶頸和失敗源頭。 結構化日誌與關聯性: 強調日誌的標準化和上下文傳遞,確保從單一錯誤日誌可以追溯到完整的用戶請求路徑。 第四部分:持續交付與基礎設施的抽象化思維 本部分側重於工程實踐的提升,確保開發團隊能夠高效、安全地將代碼推嚮生産環境,並管理底層的資源抽象。 7. 現代CI/CD流水綫的自動化 代碼質量門禁: 探討如何在流水綫中集成靜態分析、安全掃描(SAST/DAST)和自動化單元/集成測試,確保高質量的代碼進入後續階段。 藍綠部署與金絲雀發布的策略: 詳細對比不同部署策略的風險和收益。講解如何通過智能路由和流量控製實現“零宕機”的發布。 基礎設施即代碼(IaC)的基礎理念: 介紹Terraform等工具的核心概念,強調配置管理的冪等性和版本控製的重要性,為後續雲原生環境下的資源管理打下基礎。 8. 消息隊列與事件驅動架構的深層應用 消息中間件的選型對比: 針對Kafka、RabbitMQ、ActiveMQ等,分析它們的吞吐量、持久性保證和消息排序能力。 事件驅動架構(EDA)的實踐: 不僅僅是發布/訂閱,而是如何構建一個以業務事件為核心的通信骨乾,實現高度鬆耦閤的係統。 事務性發件箱模式(Transactional Outbox): 解決在微服務中,如何保證數據庫操作與發送消息的原子性問題,是構建可靠事件流的關鍵技術。 本書適閤誰? 希望從傳統單體應用架構師轉型到分布式係統設計師的資深工程師。 對提升係統穩定性和可觀測性有迫切需求的DevOps和SRE團隊成員。 正在規劃或正在經曆係統重構,需要科學方法指導架構選型的技術負責人。 掌握這些知識,您將能自信地駕馭任何規模的復雜軟件項目,構建齣真正麵嚮未來的彈性、高效的雲原生應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凱強(Robert Chang)


  目前是Rails工程師,喜歡瞭解新的技術,並且探究新技術誕生的理由,不能說是個非常努力生活的人,但也沒有在偷懶。
 

圖書目錄

|CHAPTER 01| Docker介紹
1.1 Docker的誕生
1.2 軟體產業的變革
1.3 Docker是什麼?
1.4 我可以用Docker做些什麼?
1.5 Docker的基礎架構
1.6 Docker的指令格式

|CHAPTER 02| Docker容器
2.1 容器的生命週期
2.2 一探究竟容器內部
2.3 容器與虛擬機
2.4 容器的IP位置及Port

|CHAPTER 03| Docker虛擬網路
3.1 Docker的虛擬網路概念
3.2 操作Docker虛擬網路
3.3 Docker的DNS

|CHAPTER 04| Docker映像檔
4.1 什麼是映像檔?
4.2 從DockerHub開始認識映像檔
4.3 映像檔的標籤
4.4 層層堆疊的映像檔
4.5 映像檔快取的秘密
4.6 映像檔的唯讀性
4.7 推送映像檔到DockerHub
4.8 本地建立映像檔儲存庫
4.9 Dockerfile內容解析
4.10 建置映像檔
4.11 重新整理Dockerfile的執行順序
4.12 多階段建置映像檔
4.13 Golang應用程式的多階段建置
4.14 Express.js應用程式的多階段建置
4.15 .dockerignore
4.16 清理本機容量

|CHAPTER 05| Docker Volume
5.1 有 / 無狀態的應用程式
5.2 從DockerHub看Volume
5.3 執行帶有Volume指令的映像檔
5.4 為你的volume命名
5.5 另一種方式:Bind Mount

|CHAPTER 06| Docker Compose
6.1 什麼是Docker Compose?
6.2 啟動WordPress
6.3 深入Docker Compose
6.4 Docker Compose的擴充欄位
6.5 範例一二三

|CHAPTER 07| Docker Swarm
7.1 Docker Swarm模式
7.2 Swarm 模式下的容器
7.3 Docker Swarm指令
7.4 正式建立叢集
7.5 Overlay虛擬網路
7.6 如何在Swarm中儲存資料
7.7 如何在Swarm中傳遞敏感資料
7.8 打包所有服務

|CHAPTER 08| 部署Web應用程式
8.1 購買屬於你的網域
8.2 利用Traefik部署自己的映像檔儲存庫
8.3 服務間的相依性
8.4 部署前後端分離應用程式

|APPENDIX A| 各章演練解答
A.1 第二章解答
A.2 第三章解答
A.3 第四章解答
A.5 第五章解答
A.6 第六章解答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333086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7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技術書籍的封麵設計相當吸睛,那個帶點工業風的字體,配上俐落的排版,讓我覺得這絕對是本「有料」的書。光是書名裡的「實戰筆記」這幾個字,就讓人感受到作者不是在紙上談兵,而是真的把踩過的坑、驗證過的招數,钜細靡遺地整理齣來。身為一個在這行摸爬滾打好一陣子的網站工程師,我深知理論跟實際操作中間的鴻溝有多大。很多時候,看官方文件看到頭昏眼花,真正上手纔發現環境變數怎麼噴錯、網路怎麼不通,這些細節纔是決定專案生死線的關鍵。我特別期待書裡能多分享一些在 CI/CD 流程中,如何用 Docker 讓部署流程變得像喝水一樣自然順暢的經驗談。畢竟,現在的開發節奏快到不行,誰不想早點下班,誰不想讓那些重複性高、容易齣錯的手動部署工作直接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如果這本書能像一個資深的前輩坐在旁邊,手把手帶你走過幾個真實專案的建置與優化過程,那這本書的價值絕對遠超乎定價。我希望它能讓我對容器化技術的掌握度,從「會用」提升到「精通」,真正成為團隊裡那個能快速解決部署疑難雜癥的救火隊長。

评分

坦白說,現在網路上關於 Docker 的教學資源多到爆炸,但資訊品質參差不齊,很多都是幾年前的老文章,對於 Docker Desktop 甚至 Kubernetes 這些生態係不斷演進的現況,早就無法適用。因此,一本結構清晰、且涵蓋新版最佳實踐的實戰筆記顯得格外珍貴。我尤其好奇作者在談論安全性的部分會著墨多少。畢竟,從開發到上線,安全控管是絕對不能妥協的底線。從最小化基礎鏡像(Base Image)的體積,到如何避免敏感資訊洩露在環境變數或鏡像層中,這些都是「不可不知」的環節。如果書中能有章節專門探討如何建構齣符閤資安規範的鏡像,並且對應到一些常見的弱點掃描工具的檢查結果進行修正,那就太到位瞭。這不僅僅是工程師的職責,更是對維護服務穩定運行的基本尊重。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建立起一個安全意識堅固的容器化工作流程。

评分

這本筆記的厚度看起來還蠻實在的,這讓我覺得作者在內容的豐富度上是下過苦功的。現在市麵上很多技術書,講 Docker 的部分可能隻停留在 Dockerfile 語法教學,然後就帶你跑一個簡單的 Hello World,這對我們實際處理生產級應用來說根本是杯水車薪。我關注的重點在於「部署」這兩個字。部署環節經常會牽扯到網路設定、安全權限、資源限製,甚至是日誌的集中收集。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完整的思維框架,教我們如何從一開始規劃容器設計時,就將日後擴展(Scaling)和監控(Monitoring)的需求納入考量,那將會是極具前瞻性的指導。例如,如何設計一個高可用性的部署架構,讓服務在容器重啟或遷移時,使用者體驗幾乎不受影響。我希望書中的範例不隻是侷限於單一應用,而是能夠展示多服務協同工作的複雜場景,這樣讀者纔能真正感受到容器化帶來的係統級優勢,而不是僅僅把應用程式套個殼而已。

评分

拿到這本書的當下,我立刻翻閱瞭目錄,發現它對「網站工程師」這個族群的痛點掌握得非常精準。現在的開發環境,光是前後端語言框架就不隻一種,再加上資料庫、快取服務,光是想把這些東西打包起來不讓本機環境跟測試環境打架,就夠傷腦筋瞭。我最期待看到的是,作者如何拆解這些異質性高的服務,並利用 Docker Compose 這種工具,讓整個應用堆疊(Application Stack)能夠一鍵啟動,無論是給新進同事上手,還是應付突如其來的跨部門技術協作需求,都能展現齣極高的效率與一緻性。書中如果有針對常見的 Nginx/Apache 代理設定、甚至是資料庫持久化(Persistence)的策略進行深入探討,那就太棒瞭。因為資料庫的遷移和備份,嚮來是容器化過程中最讓人頭痛的環節之一,如果能有明確的步驟和注意事項,絕對能幫上大忙。我總覺得,學會 Docker 不隻是學會下 `docker run` 指令,而是要理解其背後的資源隔離哲學,以及如何將這份隔離性無縫對接到生產環境的穩定性需求上。

评分

從書名來看,這本筆記強調瞭「網站工程師」這個特定角色,這點讓我覺得非常親切。因為很多通用的 DevOps 書籍,有時候會過度側重於基礎設施管理(Infra Management),反而忽略瞭應用層麵的調優。對我這種主要負責 Web 應用程式開發的人來說,我需要的其實是如何讓我的程式碼,在容器環境中跑得又快又穩。例如,在 Python/Node.js/PHP 等語言的應用中,如何設定正確的啟動指令(Entrypoint/CMD),如何處理應用程式本身的訊號處理(Signal Handling,讓 Docker 停機時應用能優雅關閉),以及如何優化應用程式的啟動時間,這些都是非常貼近開發者日常的挑戰。如果這本書能提供針對幾種主流 Web 框架的最佳化配置範例,並解釋背後的原理,那我就能把書裡的方法直接套用到手邊正在維護的專案上,立刻看到性能上的提升。這就是我對一本優秀「實戰筆記」最基本也最高的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