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 200-301 專業認證手冊, Volume 2

CCNA 200-301 專業認證手冊, Volume 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Wendell Odom
圖書標籤:
  • CCNA
  • 200-301
  • 思科
  • 網絡
  • 認證
  • 考試
  • 指南
  • Volume 2
  • 網絡技術
  • 學習資料
  • 專業認證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完整學習,紮實練習與充份準備,是邁嚮認證考試成功之路的不二法門 
 
  《CCNA 200-301專業認證手冊Volume 1&2》能幫助讀者熟悉所有關於CCNA 200-301考試的主題,Volume 2主題包括: 
  ‧IP存取控製清單 
  ‧資安服務 
  ‧IP服務 
  ‧網路架構 
  ‧網路自動化 
 
  《CCNA 200-301 專業認證手冊, Volume 2》幫助讀者在第一次認證考試立於不敗之地,是Cisco唯一認可的自學教材。暢銷作傢兼講師的Wendell Odom分享瞭準備考試與應考的秘訣,協助讀者找齣自己的弱點,並加強觀念知識與實務技巧。 
 
  完整的學習方式包括: 
  ‧「考試準備重點」幫助讀者通過認證考試 
  ‧「自我評量」供讀者評估閱讀每一節所需的時間 
  ‧每一章的課後關鍵主題協助讀者徹底掌握核心觀念 
  ‧強大的Pearson Test Prep練習測驗軟體完整包含上百道廣受好評的模擬題、自訂選項及詳盡的學習效率報告 
  ‧免費的CCNA 200-301網路模擬器Volume 2精簡版軟體完整提供極富教育意義的實驗練習,協助讀者磨練路由器與交換器實機的指令介麵技巧 
  ‧連結到作者所設計的一係列動手設定實驗 
  ‧增加讀者知識及磨練設定技巧的線上互動式練習題 
  ‧作者錄製超過50分鐘的教學影片 
  ‧線上互動式的記憶卡應用程式協助讀者記住各章的關鍵詞彙 
  ‧總複習章節介紹複習工具和資源,精進讀者複習與考試的技巧 
  ‧提供學習計劃的建議與範本,協助讀者瞭解並縮短學習時間 
 
  本書內容精闢獨到,並提供學習計劃、評量測驗、動手做實驗、具挑戰性的複習題與練習,幫助讀者精通觀念和技術,確保認證考試穩操勝券。 
 
  教學輔助網站: 
  教學輔助網站包含超過300題以上的考試練習題、 CCNA網路模擬器精簡版軟體、線上複習與測驗練習,以及50分鐘的教學影片 
 
  Pearson Test Prep線上係統需求: 
  瀏覽器:Chrome版本73以上、Safari版本12以上、Microsoft Edge版本44以上 
  裝置:桌上型與筆記型電腦、Android v8.0和iOS v13平闆、智慧型手機(螢幕尺寸至少4.7")。具備上網功能。 
 
  Pearson Test Prep離線係統需求: 
  Windows 10、Windows 8.1、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4.5 Client;Pentium係列1GHz(含)以上的處理器;512MB以上的RAM;至少650MB磁碟剩餘空間以及50MB用於下載練習題;可連線至網際網路註冊並下載考試題庫 
 
  本書是Cisco Press齣版的專業認證考試係列叢書之一,為官方考試提供瞭準備教材,包括評量、復習及練習,協助欲參加Cisco國際認證的考生們找齣自己的弱點,專注準備工作,增加自信,以因應即將到來的考試。 
 
  類型:Cisco國際認證 
  範圍:CCNA 200-301考試
深入解析網絡工程核心:下一代網絡架構與安全實戰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的視角,探討現代網絡基礎設施的構建、優化與安全防護。不同於側重於特定廠商認證考試題型的學習資料,本書更專注於網絡原理的底層邏輯、前沿技術的實際應用以及復雜網絡環境下的故障排查與性能調優。我們假設讀者已具備網絡基礎知識,希望在此基礎上,構建起一個麵嚮企業級、雲計算環境的、高可用、高安全性的網絡體係。 全書內容結構圍繞 網絡演進的核心驅動力、數據中心與SDN架構、網絡安全深度防禦以及自動化運維實踐 四大支柱展開。 --- 第一部分:現代網絡架構的演進與基礎重構 本部分著眼於傳統網絡架構麵臨的挑戰,以及業界為應對這些挑戰所采取的變革方嚮。我們將探討網絡協議棧的深度解析,並強調在多廠商異構環境中實現互操作性的關鍵技術。 1. 路由協議的精細化控製與收斂機製: 深入剖析BGP(邊界網關協議)的高級特性,包括路由反射器、聚集、策略控製(如AS-Path Prepend、Local Preference、MED的實際作用)。不同於基礎配置的講解,本書著重分析在大型ISP或企業廣域網中,如何通過BGP實現流量工程和故障快速收斂。同時,對OSPFv3和IS-IS在IPv6環境下的部署考量、區域劃分的復雜性,以及Link State Advertisement (LSA) 類型的細微差異及其對網絡拓撲的影響進行詳細闡述。 2. 傳輸層與擁塞控製的優化: TCP協議傢族的演進是理解現代網絡性能瓶頸的關鍵。本書將詳細分析CUBIC、BBR等新型擁塞控製算法的工作原理,並對比它們在不同網絡拓撲(如高延遲、高帶寬網絡)下的性能錶現。討論如何通過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DSCP) 和 Weighted Fair Queuing (WFQ) 等機製,在數據鏈路層實現QoS策略的端到端一緻性,以支持實時應用的需求。 3. IPv6的過渡與地址規劃策略: 雖然IPv6已成為未來趨勢,但過渡期的復雜性不容忽視。本書提供詳盡的IPv6地址規劃方法論,涵蓋站點設計、子網劃分(Subnetting)的高級實踐,並對比分析6to4、ISATAP、雙棧部署等主流過渡技術在企業環境中的優缺點和安全隱患。 --- 第二部分:數據中心網絡與軟件定義網絡 (SDN) 本部分聚焦於構建麵嚮虛擬化、雲原生應用的新一代數據中心網絡。核心內容是理解和實踐SDN的架構,以及如何在虛擬化環境中實現網絡資源的彈性伸縮。 1. 現代數據中心互聯(DCI)模式: 深入研究Leaf-Spine(Underlay)架構的設計哲學,強調其扁平化、高帶寬、低延遲的優勢。對比傳統的層次化三層架構,分析CLOS架構如何簡化路由策略和提高東西嚮流量的效率。討論如何選擇閤適的端口密度、疊​​加技術(如VPC/MLAG的局限性)。 2. VXLAN與Overlay網絡構建: 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是實現大規模虛擬化隔離的關鍵技術。本書詳細解析VXLAN的封裝格式、VTEP(VXLAN Tunnel Endpoint)的工作機製,以及在EVPN (Ethernet VPN) 控製平麵下的BGP EVPN技術如何取代傳統的Flood-and-Learn機製,實現更高效、更靈活的二層互聯。實戰部分涵蓋Underlay(通常基於OSPF/BGP)與Overlay(基於EVPN-VXLAN)的協同工作流程。 3. SDN控製器與網絡抽象層: 探討SDN控製平麵與轉發平麵的分離如何改變網絡運維模式。重點分析OpenFlow協議的局限性,以及基於Netconf/YANG模型驅動的控製器(如OpenDaylight、ONOS的理念模型)如何提供統一的網絡抽象層,實現對異構網絡設備的集中策略管理。 --- 第三部分:網絡安全深度防禦與威脅檢測 安全不再是網絡的附加組件,而是內嵌於設計之初的核心要素。本部分側重於構建縱深防禦體係,從邊界防護到內部威脅檢測的各個層麵。 1. 邊界安全的高級配置與驗證: 詳細解析下一代防火牆(NGFW)的關鍵功能,包括應用識彆(Layer 7檢查)、入侵防禦係統(IPS)的特徵庫管理和調優,以及SSL/TLS流量的解密與檢查策略。重點討論如何設計一個既能深度檢測又能保持高性能的流量檢查策略組。 2. 零信任(Zero Trust)網絡架構落地: 介紹零信任模型的五個核心原則,並將其轉化為實際的網絡策略部署。探討身份驗證(MFA)、設備健康檢查以及微隔離(Micro-segmentation)在東西嚮流量控製中的應用。分析如何利用網絡訪問控製(NAC)係統作為策略執行點,實現基於用戶和設備上下文的動態授權。 3. 流量分析與安全信息與事件管理(SIEM)集成: 網絡是攻擊發生的第一現場。本書強調利用NetFlow/IPFIX數據進行異常流量檢測,而非僅僅依賴靜態簽名。討論如何高效地采集、標準化並傳輸網絡日誌和流量元數據到SIEM係統,以便進行關聯分析,識彆齣潛在的橫嚮移動和數據泄露行為。 --- 第四部分:網絡自動化、可編程性與運維實踐 麵嚮大規模、高復雜度的網絡環境,手動配置已不可持續。本部分緻力於將網絡工程師轉變為具備編程思維的DevNet專業人士。 1. 網絡可編程性的基礎工具棧: 詳細介紹Python在網絡自動化中的核心地位。涵蓋`Paramiko`、`Netmiko`庫用於設備交互,以及`Requests`庫用於API交互。重點講解如何利用JSON/XML數據格式與網絡設備的API進行有效通信。 2. 配置管理與狀態模型驅動: 深入研究Ansible在網絡環境中的應用。本書將配置管理從簡單的命令推送提升到狀態模型驅動的實踐。解釋如何使用Jinja2模闆生成動態配置,並通過`Idempotency`(冪等性)確保自動化腳本在重復執行時的安全性。對比Stateful(如Ansible)和Stateless(如SaltStack)工具在網絡運維場景下的適用性。 3. NETCONF/YANG模型驅動的運維: NETCONF作為現代網絡配置和管理協議,其優勢在於基於結構化的YANG數據模型。詳細解析如何通過`ncclient`庫與支持NETCONF的設備進行交互,執行配置的 তুলনায় (diff)、提交 (commit) 和迴滾 (rollback) 操作,從而實現更安全、更可審計的配置變更管理。 4. 故障排除的係統化方法論: 本書在每一章節都穿插瞭針對真實生産案例的故障排查流程。強調“自頂嚮下”和“自底嚮上”的結閤使用,特彆是在虛擬化和SDN環境中,如何快速定位問題是發生在Underlay(物理/隧道)還是Overlay(邏輯/策略)層麵,是本書提供的重要方法論指導。 ---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具備架構設計能力、自動化實施能力和深度安全思維,使之能夠勝任構建和維護未來企業級網絡基礎設施的關鍵角色。內容深度和廣度超越瞭單個廠商認證的知識範圍,旨在成為網絡工程師的長期參考手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Wendell Odom
 
  Wendell Odom (榮譽CCIE® No. 1624)曾經齣版過一些全世界最膾炙人口的網路書籍。作品包括入門的Cisco國際認證(CCENT和CCNA)、進階的CCNP和業界享負盛名的CCIE等書。這些書籍兼具技術深度和專業。Wendell曾經擔任過網路工程師、顧問、講師、課程規劃師,及書籍作傢等。作者錄製瞭Cisco認證相關的教學影片、撰寫軟體和經營部落格。作者的網站www.certskills.com提供各種學習工具和教學資源的連結。

圖書目錄

第 1 篇 IP 存取控製清單 
Chapter 1 TCP/IP 傳輸層和應用層介紹 
Chapter 2 基本 IPv4 存取控製清單 
Chapter 3 進階 IPv4 存取控製清單 
 
第 2 篇 資安服務 
Chapter 4 資安架構 
Chapter 5 網路裝置的安全防護 
Chapter 6 實作交換埠安全性 
Chapter 7 實作 DHCP 
Chapter 8 DHCP 監測與 ARP 檢測 
 
第 3 篇 IP 服務 
Chapter 9 裝置管理協定 
Chapter 10 網路位址轉譯 
Chapter 11 服務品質(QoS) 
Chapter 12 其他 IP 服務 
 
第 4 篇 網路架構 
Chapter 13 區域網路架構 
Chapter 14 廣域網路架構 
Chapter 15 雲端架構 
 
第 5 篇 網路自動化 
Chapter 16 控製型網路介紹 
Chapter 17 Cisco 軟體定義存取(SDA) 
Chapter 18 瞭解 REST 和 JSON 
Chapter 19 瞭解 Ansible、Puppet 以及 Chef 管理工具 
 
第 6 篇 總複習 
Chapter 20 總複習 
 
第 7 篇 附錄(在書中) 
附錄A 數值參考錶 
附錄B CCNA 200-301 第二冊考試更新 
附錄C 自我評量測驗解答 
術語錶 
 
線上附錄 
附錄D 前一版的主題 
附錄E 第 2 章「基本 IPv4 存取控製清單」的練習 
附錄F 前一版 ICND1 第 35 章「管理 IOS 檔案」 
附錄G 考試主題參照錶 
附錄H 讀書計劃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029517
  • 規格:平裝 / 608頁 / 17 x 23 x 3.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厚達數百頁的「CCNA 200-301 專業認證手冊,Volume 2」光是拿在手上就很有份量感,感覺內容絕對是紮實到不行。我記得當初在準備考試的時候,光是看到目錄就讓人有點頭皮發麻,畢竟涉及到路由協定、交換器安全、基礎的無線網路概念,還有一些讓初學者望之卻步的基礎自動化知識。這本書在講解每個知識點的時候,敘述方式非常細膩,特別是對於 OSPF 和 EIGRP 這些核心路由協定,它不會隻是丟齣指令讓你背,而是會從原理麵去剖析封包的構造和運作流程。我記得它在解釋 DR/BDR 選舉的過程,或是 ABR 如何匯總路由時,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讓我這個對網路架構比較陌生的菜鳥,也能夠一目瞭然地掌握整個邏輯鏈條。更棒的是,書中穿插瞭不少「實務情境模擬」,那種「如果今天公司網路齣現這個狀況,你會怎麼下指令解決?」的設計,讓學習過程變得非常貼近 реаl world,而不是死讀書。翻閱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在你身邊,耐心地一步步帶你拆解複雜的網路迷宮,對於想深入理解網路運作細節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本不能錯過的聖經級參考書。光是光碟附帶的那些模擬練習題,就夠讓人頭痛好一陣子瞭,但通過那些題目後,對自己信心的建立是無可取代的。

评分

翻開書本,第一眼給我的震撼是它對細節的掌握度。我過去看過一些網路書籍,對於廣播域和衝突域的區分,講得總是比較籠統,但這本手冊在解釋 VLAN 間的通訊(Inter-VLAN Routing)時,卻非常精確地劃分瞭 Router-on-a-Stick 與 L3 Switch 之間的效能差異和部署考量。它甚至連 Trunking 協定本身的運作細節,例如 802.1Q 標籤的插入與移除過程,都畫瞭很清晰的流程圖。這種對「底層」運作原理的堅持,讓我感覺到作者的專業性。另外,在談論 QoS(服務品質)的章節時,它並沒有隻是列齣 Shaping 和 Policing 的差異,而是用生動的例子解釋瞭為什麼在網路邊緣需要 Policing 來防止惡意流量衝擊核心網路,而在核心層則需要 Shaping 來平滑流量輸齣。這本書最大的優勢,或許就在於它成功地將複雜的底層協議語言,轉化成瞭工程師易於理解和執行的操作邏輯。它讓我體會到,真正的網路專傢,必須要能同時精通物理層到應用層的所有機製,而這本書,就是一座通往精通之路的階梯。

评分

這套書的編排邏輯,個人感覺是專為那些「有實戰經驗,但想係統化整理知識」的讀者量身打造的。當我翻到關於 IPv6 遷移策略的那幾個章節時,我特別有感觸。市麵上的許多教材對 IPv6 的介紹往往是點到為止,但Volume 2卻花瞭大篇幅去解釋 Dual Stack、Tunneling 和 Translation 這三種主流協作模式的優缺點與實際應用場景。作者在描述這些場景時,並沒有避開技術上的複雜性,而是大方地呈現瞭不同模式下可能遇到的效能瓶頸和配置陷阱。例如,在介紹 NAT64/DNS64 時,它並沒有直接給齣配置腳本,而是先鋪陳瞭為什麼需要這個機製,以及它在哪些企業架構中是首選。這種由淺入深,由Why到How的寫法,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參與一場高階的技術研討會,而不是在被動地接收資訊。唯一稍微有點挑戰性的是,當涉及到基礎自動化腳本的範例時,初學者可能需要搭配其他資源輔助理解腳本語言的基礎語法,但對於想從傳統CLI邁嚮現代網路架構的工程師來說,這部分絕對是點齣瞭未來趨勢的關鍵所在。

评分

老實說,我對技術文件通常抱持著一種「能用就好,不要太囉嗦」的態度,但這本第二冊的寫法卻成功地吸引瞭我持續往下翻。它在處理像是網路存取控製清單(ACLs)的複雜匹配邏輯時,所採用的比喻實在是太生活化瞭!不是那種生硬的「Rule 1, Rule 2」堆疊,而是用像是「門房管理訪客進齣」那樣的層層把關來解釋,讓我馬上就領悟瞭標準 ACL 和延伸 ACL 在判斷順序上的巨大差異。而且,書中並沒有隻停留在 Cisco IOS 的基本操作指令上,它還深入探討瞭交換器層麵的安全性,例如 Port Security 和 DHCP Snooping 這類進階防護機製。這讓我意識到,現在的網路管理不隻是「讓線路通瞭就好」,更重要的是「如何確保這個網路是安全的」。書本在闡述這些安全概念時,往往會先建立一個常見的攻擊模型(例如 ARP 欺騙),然後再展示如何利用書中教授的技術去有效防禦,這種「知己知彼」的編排方式,讓知識的吸收率直線飆升。我個人覺得,對於那些未來打算在企業網路環境中發展的夥伴,這本書的深度遠超齣瞭單純的認證準備範疇,它提供瞭建立安全意識的良好基礎。

评分

從閱讀體驗上來說,這本「Volume 2」的排版設計確實非常用心。紙質的選擇讓長時間閱讀眼睛不會太疲勞,重點標示也非常明確,不像有些參考書,所有內容都用同一種字體塞在一起,讓人讀到快要昏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書中穿插的那些「Check Your Understanding」的快速問答環節,設計得非常巧妙。它們通常不會是選擇題,而是讓你立刻在腦中建構一個小型網路拓樸,然後迅速判斷某個配置指令的結果。這對於在考試中需要快速反應的考生來說,是極佳的練習。此外,這本書在網路備援機製(例如 HSRP、VRRP)的介紹上,展現瞭高度的成熟度。它清楚說明瞭 Cisco 私有協定 HSRP 與開放標準 VRRP 在搶佔與備援邏輯上的細微差別,並在圖示中明確標示齣哪個設備會是 Active/Standby,以及在狀態轉換時,封包會經歷什麼樣的變化。總體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隻是教你「怎麼做」,更著重於讓你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這對於從業人員的長期發展,無疑是更為關鍵的基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