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一位謙誠君子──寫在《除草劑概論》齣版之前
在中興大學和王慶裕教授的結識,源於他選擇除草劑生理作為其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嚮,而我多年前做過這方麵的工作,也曾教過除草劑課程。
從1990年起,二十多年來,我有幸曾觸及過他部分研究範疇,他孜孜不倦地將他的發現,陸續發錶在美國和日本的雜草科學專業期刊上;他也從年輕、熱情、專注教研的老師,一步步蛻變為其所專精領域裏的佼佼者。
這一步步辛勤走過的路,他沒白走。所有的經驗,全積蓄儲存在腦海裏,點點滴滴,匯河成海。在短短三年裏,齣版瞭三本書。2017年初,齣版《作物生産概論》後,讓大傢眼睛一亮,接著兩年間,又齣版瞭《茶作學:茶樹栽培與茶園管理》和《製茶學:颱灣茶類之製造生産》。
從作物生産的基本入門,再聚焦到茶樹栽培和茶葉産製,明顯錶露瞭他旺盛的企圖心—有一張藍圖掛在那兒,有一個領域等著他擁入懷抱。果然,如水到渠成,第四本書《除草劑概論》順利呈現在眾人之前,他完整繳齣自己多年研究的心得和成果,讓我更充分認識他的人格特質—「堅持」。
他不光是「坐而言」的理論探索,他更是「起而行」的實踐者。
他在茶作學和製茶學方麵,劍及履及地在中興大學農資院「農業試驗場」設立瞭「平地有機茶園和製茶工廠」,供選課學生實習之用,親自帶領學生管理茶園,徹夜製茶,甚至曾因在酷熱的茶園裏除草而中暑休剋不省人事。此外,他獨立建置「茶園與製茶工廠網頁」(http://www.nchu.edu.tw/~NCHUTEA2015/),記錄所有製茶過程,追蹤不同階段的每一個細微步驟。並自設「颱灣除草劑抗性雜草資料庫網站」(http://web.nchu.edu.tw/~herbicideresist/index.htm),目標是建立「颱灣除草劑抗性雜草通報係統」、以及建立收集與鑑定之標準流程(SOP),以進一步完成「颱灣除草劑抗性雜草資料庫」,以掌握颱灣除草劑抗性雜草齣現的狀況,分析抗性産生之原因及擬定處理方法。
從2018年8月起,他還迴鍋兼任農資學院「農業試驗場」場長。
從上麵簡略的敘述中,可以看齣他在中興大學負重扛責:除瞭上課、規劃設立並管理茶園和製茶廠,還指導研究生研究、並發錶除草劑抗性方麵學術論文,建置相關網站、及兼顧院內試驗場業務。
然而,多年的交往,我未曾見到他有慌亂的時候,雖然公務私事纏身,都能一一安排妥當。
他為人處事的厚重、誠懇、守份,是位真誠的謙謙君子。
僅舉一例:他對當年博士班指導老師硃德民教授的關懷,多年不變。硃教授退休後,移居澳洲,他每周經由國際長途電話嚮老師問安;也曾和妻子遠赴澳洲探望。硃教授短暫迴颱,他即使再忙碌,也必從旁協助。
在他新著齣版前夕,除瞭寄上恭賀之意,更希望藉此提醒大傢正視他身上呈現的是一種「正能量」的典範精神,他所展現齣的毅力和韌性,令人感佩,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他永不懈怠的努力,在在印證瞭齣自《周易》、留傳數韆年的智慧之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係教授
孫誌寜 謹識
推薦序二 颱灣位處亞熱帶,氣溫高溫多濕,導緻農民為防治作物病蟲害,農藥使用日趨增加,其中又以除草劑使用量最大。為改善農業用藥環境與確保農産品食品安全,農委會於2017年9月宣示在十年後達成全國化學農藥使用減半之目標,爾後,本會遂提齣多項措施,並將去年本會召開之第六次全國農業會議中各界學者專傢所提之寶貴意見納入並實施,包括強化農業用藥流嚮管製、推廣農藥代噴製度、建立全國植物防疫係統、設立植物教學醫院、推動植物醫師立法和植物醫師製度,以及推動非農業用地禁用除草劑等。
本專書作者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係王慶裕教授自1988年開始於興大任教,專長於作物生産、雜草管理、除草劑抗性生理與茶作、製茶學等,並陸續在大學部開設「雜草與防治」、「雜草管理學」、與「除草劑概論」等選修課程,以及在研究所安排「除草劑生理學」、「除草劑抗性生理學」與「除草劑與抗性作物」等課程,更設立雜草及除草劑研究室,提供國內外相關參考資料與學術研討訊息,俾供教學研究之用,對於王教授投注於除草劑研究工作與培育英纔之努力,特於此錶達敬佩與謝意。
王教授纍積瞭許多寶貴的産學經驗,此次撰編《除草劑概論》專書共計十二章,內容深入淺齣的介紹除草劑之定義與分類、除草劑之登記及施用,之後進一步介紹生物性與化學性除草劑、化學性除草劑之劑型及開發、毒性評估、檢測分析、環境中化學性除草劑之流嚮等,亦將除草劑相關研究成果納入專書中,內容相當豐富。本專書付梓之際,很榮幸再次為王教授寫序,相信本專書未來必能引領更多對植物保護有興趣的學子入門,培育更多植物醫師人纔,為颱灣農業安全與永續發展紮根。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
陳吉仲 謹識
推薦序三 農業藥劑應用於農業生産在植物保護資材中效果最為顯著,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工閤成的有機農藥開始應用於農業生産,其中除草劑2,4-D在1942年二戰期間開發成功,並於1946年商業化,為第一例成功的選擇性除草劑,有效控製田間雜草,因而大大提高瞭小麥、玉米、稻以及其他榖類飼料作物的産量。雖然後來發現2,4-D為緻癌物質,但不可否認的,除草劑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對於人類的食衣住行各方麵都極其重要。除草劑是颱灣自1970 年代以來作物生産上極為重要之農用藥劑,其使用量居三大農藥(pesticides) 之首,超過殺蟲劑與殺菌劑,因此從事作物生産者對於除草劑需要有基本認識,要如何有效安全的除草就要先認識除草劑。
颱灣在過去近半世紀以來,有關作物生産技術之研究發展已經奠定深厚基礎,於早期之作物生産管理上較為偏重化學農藥之使用,以節省人力成本並有效管理病害、蟲害與草害,但隨著環保意識與食安觀念興起,農藥之施用必須更加謹慎與節製。就全球作物生産而言,尤其已開發國傢在大麵積生産作物方麵,大型農企業配閤採用除草劑抗性基因轉殖作物時,持續使用除草劑成為不可避免之宿命,因此如何在安全、有效、經濟及環保等條件下應用,需要有專書探討除草劑。
本專書《除草劑概論》為本院農藝學係王慶裕教授在除草劑纍積三十多年教學、研究與推廣之經典大作,共計十二章,內容深入淺齣,介紹除草劑之定義、分類、登記及施用,並介紹生物性與化學性除草劑、化學性除草劑之劑型及開發、毒性評估、檢測分析、環境中化學性除草劑之流嚮等。此外,亦從除草劑生理角度,探究化學性除草劑作用模式與作用機製。此書能讓後學、後進及農産品相關生産者瞭解除草劑,進而應用於颱灣農産品栽培,為颱灣民眾提供高品質高安全的農産品,並提供外銷增加颱灣農業GDP。
王慶裕教授自1988年開始任教於本院農藝係,在作物生理、除草劑抗性生理、雜草管理、除草劑環境監測、除草劑殘留分析及外來植物風險評估等領域均有傑齣研究成果,更設立雜草及除草劑研究室網站,為教學研究及田間應用提供國內外除草劑相關參考資料與學術研討訊息。除此之外,王教授亦參與教育部睿茶平颱計畫,並規劃「茶作學」、「製茶學與實習」及「茶園健康管理學」等相關茶産業課程,讓紙上談兵的課程有瞭實際操作的機會,讓茶的專傢教你如何種茶、製茶與品茶。除草劑跟茶有關係嗎? 有,當然有,雜草問題是茶園管理的一項大問題,要種好茶就要先除草,要如何有效安全的除草就要先認識除草劑。
在本書即將付梓之時,很榮幸為王教授寫序,除感謝王教授於2018年8月我獲選為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新任院長時,慨然同意重齣江湖,接掌本院農業試驗場場長,使全國大專院校唯一領有農委會農糧署「基因轉殖植物田間試驗場隔離田」十年閤格證明的本院農業試驗場,得以順利換證,亦感謝王教授在颱灣農業及農藝學界所作的貢獻外,在其專業知識下編輯而成的《除草劑概論》必將成為經典之作,一同讓颱灣農業欣欣嚮榮。
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
詹富智 謹識
自序 本書內容主要收集匯整各種與除草劑相關之資料,包括作者個人自1998年以來在「雜草管理學」、「除草劑概論」、「除草劑生理學」、與「除草劑抗性生理學」等教學過程中所蒐集之教材,以及作者過去20年在除草劑方麵之部分研究成果,經綜閤整理後編入本書。本書內容編撰所涉及之專有名詞,係使用颱灣本國之用語,故參照國傢教育研究院(http://terms.naer.edu.tw/)公告之譯名,並列齣原文供參考及製作索引(index)。部分研究院未公告齣現之譯名,則根據農藝學、雜草管理學、與除草劑領域慣用之用語稱之。
本書作者於1976年經大學聯考進入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係就讀以來,轉眼之間已逾40寒暑,於2017年也邁入耳順之年。猶記2016年5月中興大學總圖齣版組通告鼓勵校內教師同仁編輯書籍,同時間又接獲新學林齣版社主編範琇茹小姐熱誠邀約,因而動心起念決定開始編書工作,編書計畫預計自2017年起每年依序齣版《作物生産概論》、《茶作學》、《製茶學》、與《除草劑概論》四本專業書籍,之後若有餘力再行編撰迴憶錄《農藝與我》,以迴顧學習與教學生涯之點點滴滴,細說母係發展史。2016年年中作者與書局簽約之後,於2017年8月、2018年2月、及2018年9月分彆完成齣版發行《作物生産概論》、《茶作學》、與《製茶學》三本書,也承濛農委會主任委員陳吉仲教授於政務繁忙之際仍熱誠積極推薦,心中甚為感激。雖然作者纔疏學淺,卻也不揣淺陋,嘗試進一步將研究生涯全力以赴之除草劑研究相關資料匯編成《除草劑概論》以供有興趣之初學者參考,若有缺失錯誤之處尚請諸方前輩先進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時補正。
作者於興大農藝研究所碩士班畢業後,於1986年2月進入省立關西高級農業職業學校任教,擔任農場經營科與補校製茶科專任教師。任教一年後,在指導老師硃德民教授強力推薦下,獲澳洲Adelaide大學提供博士班奬學金,原擬齣國進修博士學位而報準離開農校,但其後因健康因素而無法成行。此後,幾經轉摺終於1988年2月應恩師要求,迴中興大學母係擔任助教,並於1993年6月取得博士學位。雖然於博士學位修讀期間從師學習逆境生理學(Physiology of environmental stress),然而畢業之後因考慮配閤己身之興趣、兼顧理論與應用之研究、以及嘗試考驗自我獨立創業之能力,因而選擇「除草劑與雜草科學」相關領域作為研究發展之目標。
創業之初,以初生之犢獨立申請國科會(今改製為科技部)及農委會研究計畫極為不易,故初期僅能奮力於科學農業、及中華民國雜草學會等期刊上發錶論述(review)、與翻譯文章,除瞭充實除草劑領域之專業基礎知識外,亦收自我宣傳之效。數年之後,深知不易進入當時農委會農藝領域之研究圈申請計畫,故初次嘗試進入農化領域逕嚮農委會資材組提齣農藥研究相關計畫申請,猶記當年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直赴颱北農委會進行PPT口頭報告及審查,幸濛時任藥毒所所長李國欽博士主持之計畫審查會通過研究申請案,此後即長期執行農委會資材組之研究計畫。於纍積數年研究成果之後,也進而嘗試嚮國科會申請研究計畫,幸賴匿名之審查委員們多年來的支持,使得除草劑抗性生理相關研究得以順利獲得經費支援。
於興大教學研究生涯,從助教、講師、副教授、至教授各級升等過程,興大農學院( 現易名為農資院) 為提高院內教師研究水準,其升等標準逐年更動,甚至每學期更動,猶記當年以助教職獲得博士學位一年後,再發錶與學位論文無關之研究成果,僅能升等為講師;再經三年之後,又以非關博士論文內容之SCI研究報告、以及數量足夠之其他參考論文,纔得以升等為副教授。所幸前有恩師硃德民教授指導基礎研究,後有昆蟲係孫誌寜教授指導英文論文寫作,方得以在大學職場中存活下來。以未齣國留學之基礎,能順利完成各級升等,必須深深感謝生命中之兩位恩師。
除草劑研究之初,原本擬發錶於美國雜草學會(WSSA)期刊之研究報告曾寄送「李國鼎文教基金會」付費修稿,但因修稿者非具自然科學領域背景,造成錶達與預期有些落差,之後憶及博士班修課期間曾修讀孫老師開設之「英文論文寫作」課程,故轉而求教孫老師,此後,濛老師厚愛,得以讓所有擬發錶之研究成果均在老師費心指導與耐心修正下,獲得期刊接受發錶。這似乎也印驗1978年本校植化館一位水電技工老師傅之命相預言,說明命中注定有兩位師長扶持。
作者於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即開始規畫安排後續之「雜草管理」與「除草劑」相關課程,1994年升等為講師之後,當時之係主任及係務會議諸位大老並不支持年輕老師開設新課,幾經數年力爭,終於1998年完成開課心願,此後開始專業課程之教學工作。之後陸續開設選修課程「雜草與防治」、「雜草管理學」、與「除草劑概論」於大學部,並於研究所安排「除草劑生理學」、「除草劑抗性生理學」、與「除草劑與抗性作物」等課程。轉眼之間,即將結束教學生涯,撰寫本書也留下諸多迴憶,除瞭感謝兩位恩師、也感謝門下弟子投注於除草劑研究工作之努力。迴顧過往,擔任大學教職一直是先父引以為傲的期望,或許也算是略盡人子之力吧。
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係教授
兼農資院農業試驗場場長
王慶裕
初稿完成於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