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版獨傢作者序】
親愛的讀者們:
颱灣版在我心裏一直有個特彆地位,雖然現在自己的作品已經翻譯為二十多種語言、在三十個國傢發行,但最初的起點就是颱灣。
五年前,颱灣齣版社奇幻基地買下《亞特蘭提斯.基因》(我的處女作)翻譯版權,是第一個賞識我作品的海外齣版社,隨後其他國傢纔有人跟進。《亞特蘭提斯.基因》在奇幻基地的推廣下,也獲得瞭很大迴響,所以我非常高興能夠繼續在颱灣推齣作品,包括各位手中這本新書。
目前我已齣版的七本作品裏,《大滅絕首部麯:感染》有十分特殊的意義。我耗費兩年時間收集素材,完成它的理由很簡單:疫病的全球爆發性是極其復雜的議題,我希望能夠盡可能精確詳細描述過程讓大眾知曉。書中故事幅度涵蓋瞭全球,並且從科學角度深入探討病原究竟如何傳播、往後的流行病可能會以什麼方式顯現。
我當然希望虛構情節永遠不會成真,隻是沒有太大的信心。現代社會比從前更容易遭到全球流行病侵襲。
距離上一次真正意義的全球大流行已經過瞭一百年。一九一九年西班牙流感肆虐各地,每五人就有一人感染,估計有五韆萬人喪生,超過曆史記載的任何疾病。西班牙流感殺死的人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三倍,得到的關注和研究卻少瞭很多。
一九一九年地球人口約為十九億,但現在總人口已經超過七十五億,換句話說,自從上一次全球規模的瘟疫以後,人口成長為百分之四百。除瞭單純看人數,也要思考這麼多人類代錶的生物質量,加總之後人類的生物質達到三億五韆萬公噸,這個數字的意義可以這樣理解與思考:我們的生物質比綿羊、雞、鯨魚、大象──加起來──還要多。應該說牠們加起來其實也不到人類生物質量的三分之一,所以人類是病原大量繁殖最好的目標。
此外,現今人類相互連結的程度亦遠勝過往。航空和物流使人們在國傢與都市之間的流動以分鍾和小時為單位,相較一百年前仰賴船運、火車和卡車的年代疾病散播速度加快許多。今日的疫情隻要幾小時就能大規模爆發。
撰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思考著這些問題。自從為人父之後,我自然地為孩子要麵對的各種危險感到憂心忡忡,而我認為全球性瘟疫會是其中最具威脅性的一種。透過這個作品,首先我當然希望寫齣好故事,但同時也期許能夠喚起大傢對流行病的關注。這是人類共同麵對的難題,也唯有地球上所有社會團結閤作纔能剋服難關。
除瞭自然産生的疾病意外,另一個威脅是生化戰。曆史走到現在,人類的科學技術終於達到足以製造新病原的水準,我們甚至可以滅絕自己。但這種慘劇是否會發生?我們能不能攜手對抗現存與未知的危機?
許多讀者嚮我錶示這本書徹底改變他們對疫病與人類定位的觀點。希望它也能激發各位思考,當然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傢讀得開心。
最後也請各位好好保重──沒人能知道下一波疫情會在何時齣現。
傑瑞.李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