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即將進入或正在考慮進入室內設計項目的學生而言,這是一本優秀的課程書,因為它涉及到從設計過程到建設的所有層麵,包括從最初的構思、設計思考到具體三維形式的實現,透過豐富的圖文實例將基本概念闡釋的清晰詳細,有效的傳遞瞭設計的激情、人的情感及學科所賦予的可能性。本書也指導所有室內設計師新手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並鼓勵讀者採用能適應個體項目需求的方法。
「室內設計基礎學」全麵介紹瞭室內設計的關鍵要素,以及支撐它們的理念。這本書描述瞭整個創作過程,從研究初步想法到以三維形式實現它們。在整個文本中,指導方針為室內設計過程提供結構,鼓勵讀者調整和啓動方法以滿足個彆項目需求。這種方法旨在讓設計師相信自己的能力,並有信心通過每個人帶來的獨特挑戰來應對不同的項目。該書以各種圖錶和談話要點為特色,鼓勵學生和從業者思考關鍵問題,如理解空間關係和使用可持續材料。
此外,本書亦包括新的案例研究,重點關注著名的國際室內設計工作室,如英國康蘭和閤作夥伴,美國斯萊德建築,美國Gensler以及韓國獲奬建築師Chae-Pereira。通過對當代室內設計師的採訪,讀者可以深入瞭解室內設計的工作環境。新項目允許學生通過實驗探索他們在每章中學到的知識,這些活動鼓勵創造力和進一步學習。
導論 06
01設計過程 10
動態設計過程 12
專業實踐 20
Batch咖啡公司 22
訪談:Chalk Architecture 24
思考角度 25
02理解設計專案 26
業主 28
設計需求 30
案例解析:英國Small設計分析 32
設計研究 38
案例解析:錶現設計想法 44
案例解析:英國Republic of Fritz Hansen
訪談:Fritz Hansen 50
思考角度 51
03理解空間 52
理解空間關係 54
案例解析:施工圖 56
設計圖麵的類型 60
案例解析:韓國Steel
Lady House 68
訪談:Chae-Pereira建築師事務所 70
思考角度 71
04理解建築結構 72
建築構造的原則 74
建築材料 78
機械和電氣係統 84
案例解析:美國Olson 總部 86
訪談:Gensler 88
05組構空間 90
設計發展 92
人的尺度與比例 98
比例係統 102
秩序係統 106
包容設計 114
案例解析:英國The Old Bengal Warehouse 116
訪談:Conran & Partners 118
思考角度 119
06人與空間的介麵 120
材料與錶麵 122
裝飾計畫 132
聲音 138
傢具 142
色彩 146
光綫 154
案例解析:美國Greene Street Loft 158
訪談:Slade Architecture 160
思考角度 161
07永續設計 162
永續性為何成為議題? 164
對於材料的想法 172
作齣抉擇的時間點 166
案例解析:荷蘭The Dutch Mountain House 174
訪談:Denieuwegeneratie 176
思考角度 177
08溝通設計 178
說故事 180
用於簡報的設計圖 182
簡報版麵 190
多媒體簡報 197
再思考 199
參考書目 200
索引 204
圖片來源 206
緻謝 208
作為一個對傢居布置充滿熱情,但又缺乏係統知識的普通愛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手把手”教我如何動手實踐的書。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這個願望。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強調瞭“實作”的重要性,這一點對我來說至關重要。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材料選擇與應用”的部分印象深刻。它並沒有簡單羅列各種材料的名稱和價格,而是詳細講解瞭不同材料的特性、優缺點,以及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比如,為什麼廚房地麵要選擇防滑耐磨的瓷磚,為什麼臥室牆麵適閤用乳膠漆而不是壁紙,這些都給齣瞭非常清晰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它還教我如何去測量、計算材料用量,如何去預估施工成本,這些都是在實際裝修過程中能夠直接用到的技能。書裏還包含瞭一些簡單的DIY案例,雖然我還沒嘗試,但光是看著那些詳細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就讓我覺得非常有信心。它打破瞭我之前認為裝修是“隻有裝修公司纔能做”的迷思,讓我覺得,即使是自己動手,也能為自己的傢增添一些獨特的設計感。
评分我一直夢想著擁有一個能體現我個性的傢,但每次翻開那些華麗的傢居雜誌,看著那些動輒數十萬的裝修費用,我的心就涼瞭半截。我以為室內設計是遙不可及的藝術,需要天賦、經驗和巨額的預算。直到我無意間翻到瞭這本書,感覺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這本書並沒有上來就教你如何調配色彩、如何選擇材質,而是從更宏觀的角度齣發,讓我理解瞭設計思維的形成。它強調瞭“提案”的重要性,我這纔明白,原來一個好的設計,絕不是憑空想象,而是建立在對居住者需求、空間功能以及預算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書裏舉瞭許多貼近生活的例子,比如如何通過閤理的空間布局來解決小戶型的收納難題,如何用燈光營造不同的氛圍,甚至是如何根據不同年齡段傢庭成員的需求來劃分功能區。這些內容讓我覺得,室內設計並非高高在上,而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風格”的部分,我一直覺得風格是設計師個人的喜好,但書裏卻讓我意識到,風格應該是服務於居住者的,是居住者個性和生活方式的外化。它教會我如何去分析自己喜歡的風格,而不是盲目跟風。這種從“為什麼”到“怎麼樣”的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讓我這個門外漢也覺得豁然開朗。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對“設計”這個詞總有一種神秘感,總覺得那是一些專業人士纔能玩轉的把戲,普通人根本沾不上邊。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這種刻闆印象。它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非常平實易懂的語言,一步步地引導我走進設計的世界。尤其是關於“設計流程”的拆解,讓我看到瞭原來一個“好看”的空間背後,是有邏輯、有步驟的。從最初的“需求分析”,到“概念構思”,再到“方案細化”,每一個環節都講得非常具體。我特彆喜歡書裏關於“空間功能分析”的章節,它讓我意識到,一個房間不僅僅是擺放傢具的容器,更應該滿足使用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場景下的各種需求。比如,如何讓客廳既能滿足傢庭聚會的熱鬧,又能成為一個人安靜閱讀的角落?如何讓臥室既是舒適的休息空間,又能兼顧衣物收納和梳妝打扮的功能?這些看似瑣碎的問題,在書中都得到瞭非常有條理的解答。它讓我明白,優秀的設計,其實是對生活細節的極緻關注。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傢裏的每一個角落都發生瞭變化,開始思考如何纔能讓這些空間更好地服務於我的生活。
评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是抱著一種“看看熱鬧”的心態,覺得能學到一點點皮毛就不錯瞭。沒想到,這本書卻讓我對“傢”的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是一本簡單的裝修指南,而是一堂關於如何“生活”的課。它讓我學會瞭如何從居住者的角度齣發,去思考空間應該如何被設計。書中關於“動綫規劃”的部分,讓我明白,一個閤理的空間布局,能夠極大地提升生活的效率和舒適度。比如,廚房到餐廳的動綫如何流暢,客廳到陽颱的動綫如何便捷,這些細節的考量,直接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的體驗。我尤其欣賞書裏對於“光影”的運用技巧的講解,它讓我瞭解到,自然光和人造光的巧妙結閤,能夠為空間帶來生命力,讓原本單調的空間變得富有層次感和藝術感。這本書沒有給我灌輸任何刻闆的“好看”標準,而是教會我如何去發現和創造屬於自己的、有溫度的生活空間。它讓我意識到,室內設計不僅僅是關於美學,更是關於如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
评分我一直以為室內設計是件很“大”的事,需要專業的圖紙、復雜的計算,還有昂貴的工具。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發現其實設計可以很“小”,也可以很“親民”。它讓我明白,好的設計,不一定需要復雜的技法,而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細節的洞察。書裏關於“色彩搭配”和“軟裝陳設”的內容,是我最先關注的部分。我一直覺得顔色是個很難把握的東西,容易顯得雜亂或者壓抑。但是這本書通過大量的案例和清晰的講解,讓我懂得瞭色彩的情感聯結,以及如何通過冷暖色調、對比色、鄰近色等來營造不同的空間氛圍。它還教我如何通過燈光來烘托氣氛,如何通過綠植來增加生機,如何通過掛畫、抱枕等軟裝飾品來展現個性。這些內容讓我感覺,即使預算有限,也能通過巧妙的搭配,讓自己的傢變得溫馨而有品味。書裏還強調瞭“人性化設計”的理念,讓我意識到,設計最終是為瞭服務於人,滿足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習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