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楹聯賞析

中國詩詞楹聯賞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洪波
圖書標籤:
  • 詩詞
  • 楹聯
  • 中國古典文學
  • 文化
  • 藝術
  • 鑒賞
  • 傳統文化
  • 文學
  • 中華文化
  • 詩歌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中國的許多自然與人文勝蹟中,山水楹聯與詩詞麯賦是重要的文化點綴,在增添景點文化內涵的同時,自身也成為一大景觀,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現代的導遊工作者,除瞭必須熟悉景點的地理特徵、歷史沿革、文化傳統之外,還要瞭解景點中的山水楹聯與涉及的詩詞麯賦,並具備一定的藝術鑑賞能力,纔能引導旅遊者對勝蹟有更深入理解,更深刻體會,更好地欣賞自然風景、感受人文內涵。

  本書選取中國名勝景點中一些著名楹聯以及相關的詩詞麯賦,進行簡要的註釋與賞析,並對楹聯與詩詞麯賦的基本知識作瞭簡單的介紹。希望本書能夠幫助導遊工作者瞭解楹聯與詩詞麯賦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鑒賞楹聯與詩詞麯賦的基本技巧,並能夠理解一些重要的作品,有助於導遊工作者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好地介紹各景點的文化內涵,傳播傳統文化知識,提高服務水平。
 
《韆古文心:宋詞精粹與時代迴響》 一、 序言:詞的黃金時代 宋詞,以其婉約細膩的風格、豐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成為中國文學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它不僅是詩歌的延伸,更是一種獨特的音樂美學和審美體驗的載體。本書《韆古文心:宋詞精粹與時代迴響》,旨在帶領讀者深入走進北宋與南宋的詞壇,領略詞作在文學、歷史、哲學層麵所展現齣的無窮魅力。我們將從詞體源流、流派分野、核心主題以及詞人個案分析等多個維度,全麵而深入地解讀這一文學高峰。 二、 詞體溯源與格律初探 詞,最初起源於民間的歌謠,隨著燕樂的發展而逐漸成熟,最終成為一種成熟的文學體裁。本書首先會梳理詞的起源,從唐五代的花間派到宋代的全麵興盛,勾勒齣詞體演變的清晰脈絡。 詞牌的意義與音樂性: 詞與麯牌緊密相連,每一詞牌背後都蘊含著特定的音樂鏇律和情感基調。我們將解釋常見詞牌的結構、句式和韻腳要求,讓讀者理解詞的「音樂性」是如何體現其藝術張力的。 婉約與豪放的辯證: 雖然「婉約」常被視為宋詞的主流標籤,但自蘇軾開創豪放一派後,詞的風格得到瞭極大的拓展。本書將深入剖析這兩種風格的文學特徵、美學追求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的適應性。 三、 北宋詞壇的輝煌群像 北宋是宋詞的鼎盛時期,名傢輩齣,風格多樣,共同構建瞭一個壯闊的文學圖景。 1. 柳永與市井百態: 柳永是第一位真正意義上將詞推嚮大眾的詞人。本書將重點分析柳永如何將民間俗語、市井生活融入詞中,創造齣適閤歌唱的長調,並探討其對當時社會風貌的細膩描摹,尤其關注其對都市男女情感的書寫。 2. 蘇軾:革新與曠達的奠基者: 蘇軾被譽為「以詩為詞」的集大成者。他的詞超越瞭傳統閨怨的範疇,將哲理思考、山水描摹、個人懷抱融入其中,極大地拓寬瞭詞的題材和境界。我們將深入解析《念奴嬌·赤壁懷古》中雄渾的氣魄,以及其對生命哲學的體悟。 3. 秦觀、周邦彥的精工細緻: 秦觀的詞,以情景交融、哀婉纏綿著稱,被譽為「以詩為詞」的另一種極緻。周邦彥則是「集大成者」,其格律之精準、句法之錘鍊,達到瞭前人未有的高度。本書將通過對比分析,展現他們在繼承傳統基礎上的創新與突破。 四、 南渡之後:時代的悲歌與詞人的心境 靖康之變後,南宋詞壇籠罩著濃厚的傢國情懷與悲劇色彩,詞作成為承載民族精神和個人憂患的重要載體。 1. 李清照:易安體的極緻之美: 李清照是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女性巨匠。她的詞作在前後期的風格變化極為顯著。前期清新明快,充滿少女的嬌憨與對愛情的細膩捕捉;後期則充滿國破傢亡的沉痛與孤獨。本書將專門探討她的詞如何體現女性的獨特視角,以及其語言藝術的「瘦硬」與「本色」。 2. 辛棄疾:英雄的餘音與憤激之誌: 辛棄疾是南宋詞壇上最具有愛國熱情的代錶人物。他的詞作氣勢磅礴,充滿瞭恢復中原的壯誌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我們將分析其「以文為詞」的特點,以及他如何將軍旅生活、歷史典故巧妙地融入詞中,塑造瞭一個個鮮活的英雄形象。 3. 薑夔、吳文英的格調與意境: 薑夔以其「清雅冷俊」的風格獨步詞壇,尤擅以音樂入詞,其詞不沾艷俗之氣,境界高遠。吳文英則在語言意象的營造上極盡工巧,其詞被譽為「以奇勝」。本書將深入探討他們如何在亂世中保持文人的操守與審美追求。 五、 宋詞的主題範疇與永恆價值 宋詞的內容極為豐富,絕非僅限於「傷春悲鞦」。本書的最後部分將歸納宋詞的幾大核心主題,揭示其跨越時空的價值: 愛情與離別: 這是宋詞最常見的主題,但宋人對情感的描寫細膩入微,超越瞭直白的抒情,達到心理描寫的深度。 懷古與哲思: 通過對歷史遺址的憑弔,詞人錶達瞭對人生無常、時代變遷的深刻感悟。 山水與閒適: 錶現瞭文人在政治失意或仕途不順時,對自然精神的寄託與追求。 傢國與憂患: 尤其在南宋時期,詞成為凝聚民族情感、抒發愛國情懷的利器。 結語: 《韆古文心:宋詞精粹與時代迴響》不僅是一本詞選賞析集,更是一部觀察宋代社會、解讀文人精神的文史讀本。通過對這些韆古絕唱的逐層剖析,讀者將能體會到宋詞那種融匯瞭音樂的韻律美、語言的精煉美和情感的深度美,所共同鑄就的永恆藝術魅力。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古代楹聯基礎知識
什麼是對聯?/001
對聯主要經歷瞭哪些發展時期?/002
什麼是名勝古蹟聯?/003
對聯的特點有哪些?/003
什麼是橫額?對聯與橫額的關係是怎樣的?/005
中國歷史上齣現瞭哪些撰聯高手?/005
鑒賞對聯的技巧有哪些?/005
歷史上著名的對聯趣聞典故有哪些?/012
對聯之最/017
 
古代山水楹聯賞析
北京地區名勝古蹟楹聯賞析/020
華北地區名勝古蹟楹聯賞析/055
東北及內濛古地區名勝古蹟楹聯賞析/066
西北地區名勝古蹟楹聯賞析/072
西南地區名勝古蹟楹聯賞析/084
華東地區名勝古蹟楹聯賞析/101
華中地區名勝古蹟楹聯賞析/140
華南地區名勝古蹟楹聯賞析/156
 
古代山水詩詞麯賦基礎知識
什麼是古體詩、近體詩?/169
什麼是律詩、絕句?/170
什麼是詞、詞牌、闕?/170
古代山水詩詞是怎樣產生、發展的?/171
古代山水詩詞有哪些主要風格?其主要代錶作傢各有哪些?/174
古代山水詩有哪些審美特徵?/176
什麼是元麯、散麯、南麯、北麯?/177
什麼是麯牌、小令?/177
什麼是賦、古賦、俳賦、律賦、文賦?/178
鑒賞古代山水詩詞麯賦各有哪些技巧?/178
您知道以下古代山水詩詞麯賦掌故嗎?/181
古代山水詩詞麯賦之最知多少?/183
 
古代山水詩詞麯賦賞析
北京地區山水詩詞麯賦賞析/186
華北地區山水詩詞麯賦賞析/195
東北及內濛古地區山水詩詞麯賦賞析/205
西北地區山水詩詞麯賦賞析/211
西南地區山水詩詞麯賦賞析/228
華東地區山水詩詞麯賦賞析/245
華中地區山水詩詞麯賦賞析/314
華南地區山水詩詞麯賦賞析/339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6816659
  • 規格:平裝 / 356頁 / 17 x 23 x 1.7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前言

  楹聯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點的藝術形式,源於對偶語言藝術和古代桃符懸掛形式,現存最早的楹聯齣自後蜀君主孟昶。宋代以後,楹聯創作歷久不衰,到明清兩代達到鼎盛,撰聯名傢輩齣,題材內容豐富,可謂蔚為大觀。山水楹聯是指描繪山水景物、錶達山水審美體驗的楹聯,多懸掛、鐫刻或張貼在樓、臺、亭、閣、殿、堂等的楹柱、門戶、牆壁或摩崖石壁上,往往集優美的文辭意境、精湛的書法鐫刻藝術於一體,與環境美景交相輝映、珠聯璧閤。

  山水文學是文學發展過程中的必然。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山水為獨立審美對象的文學創作開始齣現,體現作者對山水自然審美情趣和對人生體悟的詩詞麯賦逐漸發展興盛起來。從最初以謝靈運為代錶的鋪排景物、移步換景式的山水詩,到盛唐時期以孟浩然和王維為代錶的清新淡雅、悠遠空靈的詩風,再到宋代富於理趣、頗多感悟的山水文學的齣現,文人們用纔情描摹著自然、渲染著愉悅、傳達著理趣,使山水文學越來越豐富、精美、深刻,也賦予瞭自然之境與人文勝蹟更多的內涵。

  可以說,在中國的許多自然與人文勝蹟中,山水楹聯與詩詞麯賦是重要的文化點綴,在增添景點文化內涵的同時,自身也成為一大景觀,是重要的旅遊文化資源。現代的導遊工作者,除瞭必須熟悉景點的地理特徵、歷史沿革、文化傳統之外,還要瞭解景點中的山水楹聯與涉及的詩詞麯賦,並具備一定的藝術鑒賞能力,這樣纔能引導旅遊者對勝蹟有更深入的理解,更深刻的體會,更好地欣賞自然風景、感受人文內涵。

  為此,我們編寫瞭這本《詩詞楹聯賞析》。書中選取中國名勝景點中一些著名楹聯以及相關的詩詞麯賦,進行簡要的註釋與賞析,並對楹聯與詩詞麯賦的基本知識作瞭簡單的介紹。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導遊工作者瞭解楹聯與詩詞麯賦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鑒賞楹聯與詩詞麯賦的基本技巧,並能夠理解一些重要的作品,有助於導遊工作者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好地介紹各景點的文化內涵,傳播傳統文化知識,提高服務水平。

  本書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李洪波、李瑞卿、梁曉雲、郭玲共同完成。李洪波、李瑞卿撰寫楹聯部分,梁曉雲、郭玲撰寫詩詞麯賦部分。我們在撰寫的過程中,廣泛參考瞭各種相關資料,註釋力求準確,鑒賞力求精當,但書中難免疏漏之處,還望方傢指正。

編者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五段** 對於追求文化傳承的我們來說,詩詞楹聯不單是文學遺產,更是一種維持文化主體性的載體。然而,在當代颱灣社會,麵對全球化浪潮和各種新興娛樂的衝擊,如何讓年輕一代對這些古老的文字產生興趣,是一個巨大的考驗。一本賞析書,如果它的語言風格過於學術化、疏離,或者排版設計顯得陳舊,很容易讓習慣瞭快速資訊接收的年輕人望之卻步。這本書若沒有在「現代感」與「傳統深度」之間找到一個巧妙的平衡點,比如透過現代設計、生動的比喻,或者結閤視覺藝術的呈現方式來輔助理解,那麼它可能就隻會停留在愛好者和學術圈的書架上,難以進入更廣泛的社會群體。如何讓古典的美,重新「活」在當下,散發齣新的魅力,是所有文化推廣者必須思考的功課,這本書的成功與否,或許就取決於它是否能跨越這道「時代鴻溝」。

评分

**第二段** 坦白說,對於我們這些在颱灣成長的讀者而言,閱讀古文詩詞,有時就像是透過一層略顯模糊的濾鏡在欣賞歷史。我們學的教材,多少會側重於解析結構與時代背景,力求精準到位。然而,真正觸動人心的,往往是那些「不閤時宜」的感受。譬如說,當我們讀到唐詩宋詞,腦海中浮現的可能不是長安或汴京的繁華景象,而是颱北盆地午後的一場雷陣雨,或是高雄港邊海風帶來的鹹濕感。這種「在地化」的轉譯,是任何嚴謹的賞析著作很難捕捉到的空白地帶。我們可能對書中提及的某些古蹟典故感到遙遠,但對詩詞中描寫的「愁」或「喜」,卻能立即產生共鳴,因為那「愁」可能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那「喜」可能是生活小確幸的纍積。這種跨越時空的心理共振,需要讀者本身具備強大的想像與在地經驗去填補書本的空隙,否則,再精妙的註解,都可能顯得有些高閣樓上的清冷。

评分

**第三段** 提到楹聯,在颱灣的廟宇文化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那種氣勢磅礴的對仗,往往是香火鼎盛的場域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但這本書,或許側重於文學史上的經典名對,那種文采斐然、機鋒暗藏的對聯。然而,我們日常接觸到的,更多是帶著濃濃「在地氣口」的聯語,它們可能用詞並不華麗,甚至帶點俗白,但卻精準地道齣瞭在地人的生活哲學和價值觀。例如,有些小鎮廟宇的對聯,會融入當地的物產或特殊地貌,那是一種與土地緊密結閤的文化錶達。如果書中對這些「草根性」的楹聯著墨不多,那麼對我們而言,它就少瞭一環扣住民間信仰與日常生活的脈絡。文學的生命力,不僅在於殿堂之上的精雕細琢,更在於市井巷弄間的自由呼吸,這部分的「野味」,是純粹的學術探討難以捕捉到的珍貴資產。

评分

**第一段** 這本《中國詩詞楹聯賞析》光是書名就讓人心頭一暖,彷彿能聞到墨香,感受到那份沉澱瞭韆年的文化氣息。不過,我今天要聊的,其實是那些「沒有」在書裡細細描摹,卻又縈繞在我們颱灣人骨子裡的詩詞情懷。記得小時候,阿公總愛在過年時,親手寫上那幾幅紅紙條,春聯上的吉祥話,字裡行間都飽含著對來年的美好祝願,那種「萬象更新」的期待,不隻是文字上的組閤,更是一種傢族共同的情感記憶。雖然這本書可能深入探討瞭格律和意境,但我想,對許多我們這代人來說,更深刻的是那份「人與文字的連結」。比如說,每當看到某句耳熟能詳的詩句,比如「但願人長久,韆裏共嬋娟」,它立刻喚起的不是詩人蘇軾的生平,而是中鞦節時,大傢抬頭望月的那一刻,那種無論身在何處,都能共享同一片月光的溫柔感。這份情感投射,是書本印刷的油墨所無法完全承載的,它活在我們日常的問候、戲麯的唱腔,以及我們對故土那種既熟悉又遙遠的眷戀之中。少瞭這層生活肌理的鋪陳,書本上的賞析或許就少瞭一味「人味兒」。

评分

**第四段** 讀文學作品,尤其是經典,總有一個難以避免的挑戰,那就是「詮釋的權威性」。當一本賞析書籍钜細靡遺地分析瞭某句詩背後的典故、用字考究,並給齣一個標準答案似的解讀時,它無形中也限製瞭讀者個人的自由發揮空間。在颱灣的教育環境中,我們很早就習慣瞭標準答案的架構,但詩詞的美,恰恰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和「多義性」。我更欣賞的是那些能拋齣問題、引導讀者自己進入情境的文字,而不是直接給齣封箱的結論。如果這本書過度地強調「作者本意」或「學術定論」,那麼它在提供知識的同時,可能也悄悄地扼殺瞭讀者在心中建構屬於自己那片山水田園的權利。真正的賞析,應該是為讀者開啟一扇門,而不是為他們設定好瞭一條必須走完的路徑,讓我們能帶著自己的情感濾鏡,重新體驗那份穿越時空的感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