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係統原理與實踐

操作係統原理與實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操作係統
  • 原理
  • 實踐
  • 計算機科學
  • 係統編程
  • 內核
  • 內存管理
  • 進程管理
  • 文件係統
  • 並發
  • 同步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隨著信息化和計算機網路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個人操作係統和網路服務器係統也成瞭人們關注的重點,Windows 服務器和Linux 服務器的配置管理工作也是學習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術。

  本書以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係統和Oracle Enterprise Linux 操作係統為應用背景,麵嚮服務器配置的初學者,旨在使讀者可以在學習完本書後,完成對Windows Server 2003 構建企業服務器網路環境,或者使用Linux 操作係統搭建服務器網路環境,以及各種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測試工作。

  本書主要分成兩個部分,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係統服務器配置和Oracle Enterprise Linux 操作係統服務器配置,採用虛擬機的方式進行安裝和測試,實踐性強。本書介紹瞭操作係統的基本原理,虛擬機的安裝和網路環境配置。 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係統服務器配置部分,主要講解瞭Windows Server2003 操作係統的安裝,DNS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測試,DHCP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測試,FTP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測試,WWW 服務器以及Email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補充講解瞭Apache 服務器和Tomcat 服務器對PHP 站點和JSP 站點的發布。 針對Linux 操作係統部分,本書主要講解瞭Oracle Enterprise Linux 操作係統的安裝;Linux 操作係統的管理,包括文件係統、用戶管理、Vi 編輯器等。 服務器配置部分講解瞭有彆於Windows 操作係統部分的內容,主要包括異構操作係統的遠程聯機、NFS 服務器的配置、SAMBA 服務器的配置以及SFTP 服務器等內容。

  本書閤適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以及信息管理專業,計算機或信息管理輔修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以作為服務器配置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軟件工程的基石:現代係統架構與設計 本書聚焦於軟件係統的宏觀構建、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保障其健壯性、可維護性和可擴展性的核心原則。 第一部分:軟件係統的藍圖與構造 第一章:軟件工程的演進與現代範式 本章追溯瞭軟件開發範式的曆史變遷,從早期的瀑布模型到敏捷宣言的誕生。重點分析瞭麵嚮對象(OOP)範式在大型係統設計中的核心作用,包括封裝、繼承與多態的精妙運用。此外,我們將深入探討領域驅動設計(DDD)的思想框架,闡釋如何通過構建清晰的“限界上下文”來應對日益復雜的業務邏輯。我們將詳細剖析微服務架構(MSA)的驅動力、權衡利弊,以及如何有效管理分布式係統中的數據一緻性問題。讀者將掌握識彆何時采用單體、何時轉嚮分布式服務的決策標準。 第二章:需求工程與係統建模 軟件成功的基石在於對需求的準確捕獲與分析。本章詳述瞭需求獲取的多種技術,如用戶故事撰寫、場景分析和利益相關者訪談。我們強調用戶畫像(Persona)在驅動設計決策中的重要性。在係統建模方麵,UML(統一建模語言)的結構圖(類圖、組件圖)和行為圖(活動圖、序列圖)將被作為描述係統靜態結構和動態交互的標準語言進行深入講解。特彆關注用例模型如何轉化為初始的係統架構設計。 第三章:架構風格與設計模式的實踐應用 本部分是係統設計的核心。我們將係統性地介紹主流的架構風格,包括分層架構、事件驅動架構(EDA)以及管道-過濾器模式。對於每一風格,我們將提供實際項目中的應用案例和適用場景。隨後,深入探討“設計模式”這一經驗結晶。我們將聚焦於“GoF”的二十三種經典模式,分類講解它們在解決特定局部設計問題時的有效性——例如,使用工廠方法和抽象工廠處理對象創建的靈活性,使用觀察者模式解耦事件發布與訂閱,以及如何利用裝飾者模式動態擴展對象功能。講解不僅僅停留在模式的描述,更強調如何在代碼審查中識彆“反模式”(Anti-patterns)並進行重構。 第四章:質量屬性與非功能性需求驅動設計 構建一個可用的係統是基礎,構建一個高質量的係統纔是目標。本章探討性能(響應時間、吞吐量)、安全性(認證、授權、數據加密)、可靠性(容錯性、恢復能力)以及可維護性等關鍵質量屬性。我們將介紹如何量化這些非功能性需求,並通過架構決策(如選擇閤適的緩存策略、數據冗餘方案)來主動迎閤這些需求。針對高並發場景,我們將分析負載均衡算法(如輪詢、最少連接)的選擇對係統穩定性的影響。 第二部分:軟件生命周期的質量保障 第五章:軟件測試的層次化策略 軟件測試不再是交付前的單一環節,而是貫穿整個開發過程的持續活動。本章係統梳理瞭單元測試、集成測試、係統測試和驗收測試的邊界與目標。我們將重點講解如何利用測試驅動開發(TDD)的理念來指導設計,並深入探討Mocking和Stubbing技術在隔離依賴、實現高效單元測試中的作用。對於復雜係統,我們闡述契約測試(Contract Testing)在微服務集成中的價值,以及如何設計健壯的冒煙測試(Smoke Tests)。 第六章:持續集成與持續交付(CI/CD)的工程實踐 現代軟件交付依賴於自動化流水綫。本章詳細介紹瞭CI/CD流程的核心組件,包括版本控製(Git工作流)、自動化構建(Maven/Gradle)、自動化測試執行和製品管理。我們將分析“藍綠部署”、“金絲雀發布”等高級部署策略,它們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産環境的風險。此外,我們討論瞭基礎設施即代碼(IaC)的概念,特彆是Terraform或Ansible在環境一緻性維護中的作用。 第七章:配置管理與環境隔離 係統在開發、測試、預發布和生産環境中的行為差異是常見的“它在我的機器上運行正常”問題的根源。本章緻力於解決配置管理的難題。我們區分瞭參數(Configuration)、憑證(Credentials)和特性開關(Feature Toggles)的不同管理方法。討論瞭如何使用集中式配置服務器(如Consul或Spring Cloud Config)來動態更新運行中的應用程序行為,以及如何確保開發環境對真實生産環境的最小化模擬。 第三部分:演進中的係統與維護 第八章:可觀測性:日誌、指標與追蹤 在復雜的分布式環境中,理解係統內部狀態至關重要。本章將可觀測性(Observability)提升到與功能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們詳細講解瞭結構化日誌(Structured Logging)的必要性,如何設計有意義的業務和係統指標(Metrics),並使用Prometheus/Grafana等工具進行可視化。特彆強調分布式追蹤(Distributed Tracing,如Jaeger/Zipkin)如何幫助開發者沿著請求路徑診斷跨越多個服務的延遲瓶頸。 第九章:重構與技術債務管理 軟件係統的熵增是自然規律。本章提供瞭識彆技術債務的實用方法,區分“可接受的債務”與“緻命的債務”。我們將介紹一係列成熟的重構手法,例如“提取方法”、“引入參數對象”和“修改者/查詢者分離”,並強調重構必須在完善的測試覆蓋下進行。我們將探討“絞殺者(Strangler Fig)模式”在安全地逐步替換遺留係統方麵的應用。 第十章:軟件安全工程入門 安全不再是事後的補丁,而是設計階段就要考慮的約束。本章從開發者的角度審視OWASP Top 10,並提供針對性的防禦措施。內容涵蓋輸入驗證、對常見攻擊(如SQL注入、跨站腳本XSS)的防禦性編程實踐。此外,我們將討論安全依賴掃描和秘密管理(Secret Management)的最佳實踐,確保敏感信息不會意外暴露在代碼庫中。 --- 本書麵嚮對象: 本書麵嚮有一定編程基礎,希望係統性掌握大型軟件係統設計、構建、測試和維護的初中級軟件工程師、架構師預備人員以及計算機科學專業的學生。它提供的是一套關於如何構建“健壯的、可應對變化的”軟件的思維框架和工程工具集。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 章 操作係統概論1
1. 1 操作係統的定義1
1. 2 操作係統的發展曆史2
1. 3 操作係統的分類3
1. 4 操作係統的功能4
 
第2 章 Windows 操作係統的發展以及應用7
2. 1 Windows 操作係統的發展7
2. 2 Windows 操作係統的應用13
2. 3 其他操作係統15
 
第3 章 虛擬機安裝以及Windows Server 2003 係統安裝17
3. 1 虛擬機簡介17
3. 2 虛擬機安裝18
3. 3 虛擬機三種網路連接方式23
3. 4 Windows Server 2003 係統安裝27
 
第4 章 Windows Server 2003 DNS 服務器44
4. 1 DNS 基本概念和域名結構44
4. 2 DNS 解析的基本原理45
4. 3 DNS 服務器的安裝46
4. 4 DNS 服務器的配置和測試49
 
第5 章 Windows Server 2003 DHCP 服務器65
5. 1 DHCP 服務器簡介65
5. 2 DHCP 服務器配置和管理67
 
第6 章 Windows Server 2003 FTP 服務器配置75
6. 1 IIS 介紹75
6. 2 FTP 簡介和安裝76
6. 3 FTP 服務器的配置和測試80
6. 4 創建用戶隔離的FTP 站點89
6. 5 創建不同用戶訪問FTP 站點的權限93
 
第7 章 Windows Server 2003 WWW 服務器94
7. 1 簡單Web 頁麵製作94
7. 2 安裝和配置WWW 服務器97
7. 3 創建和發布多個Web 站點103
 
第8 章 Apache 和Tomcat 服務器112
8. 1 Apache 服務器安裝配置112
8. 2 Tomcat 服務器安裝配置122
 
第9 章 Windows Server 2003 Email 服務器127
9. 1 電子郵件結構以及郵件協議127
9. 2 Foxmail 的使用129
9. 3 POP3 服務器和Smtp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133
9. 4 DOS 下郵件的收發140
 
第10 章 Linux操作係統概述以及Oracle Enterprise Linux操作係統安裝143
10. 1 Linux 操作係統概述143
10. 2 Linux 操作係統組成144
10. 3 Oracle Enterprise Linux 操作係統安裝146
 
第11 章 Oracle Linux 文件係統162
11. 1 Linux 文件係統概念162
11. 2 Linux 文件係統基本理論163
11. 3 Linux 聯機幫助命令164
11. 4 Linux 文件操作命令166
11. 5 Linux 目錄操作命令173
11. 6 Linux 文件壓縮命令175
 
第12 章 Oracle Linux 用戶管理以及其他命令177
12. 1 Linux 文件屬性和權限管理177
12. 2 Linux 用戶管理命令179
12. 3 Linux 進程管理命令184
12. 4 Linux 網路管理命令185
12. 5 Linux 係統配置命令187
 
第13 章 Oracle Linux Vi 編輯器188
13. 1 Vi 編輯器188
13. 2 Vi 編輯器命令和快捷鍵189
 
第14 章 Oracle Linux 遠程聯機服務器192
14. 1 Telnet 服務器192
14. 2 SSH 服務器205
14. 3 Xdmcp 服務器210
 
第15 章 Oracle Linux NFS 服務器220
15. 1 NFS 服務器簡介220
15. 2 NFS 服務器工作原理221
15. 3 NFS 服務器配置222
15. 4 NFS 服務器測試224
 
第16 章 Oracle Linux SAMBA 服務器236
16. 1 SAMBA 服務器簡介236
16. 2 SAMBA 服務器原理237
16. 3 SAMBA 服務器配置文件說明237
16. 4 SAMBA 服務器和客戶端配置測試238
 
第17 章 Oracle Linux VSFTP 服務器243
17. 1 VSFTP 服務器簡介243
17. 2 VSFTP 服務器配置文件說明244
17. 3 VSFTP 服務器連接測試246
 
第18 章 Oracle Linux Apache 服務器247
18. 1 Apache 服務器247
18. 2 Mysql 服務器247
18. 3 動態頁麵發布248
 
第19 章 Windows Server 2003 和Oracle Linux 服務器實驗指導255
19. 1 實訓一 虛擬機和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係統的安裝256
19. 2 實訓二 Windows Server 2003 DNS 服務器的配置257
19. 3 實訓三 Windows Server 2003 DHCP 服務器的配置257
19. 4 實訓四 Windows Server 2003 FTP 服務器的配置258
19. 5 實訓五 Windows Server 2003 WWW 服務器的配置258
19. 6 實訓六Apache 服務器和Tomcat 服務器的配置259
19. 7 實訓七 Windows Server 2003 Email 服務器的配置259
19. 8 實訓八 Oracle Linux 操作係統的安裝260
19. 9 實訓九 Oracle Linux 文件係統命令260
19. 10 實訓十 Oracle Linux 用戶管理命令261
19. 11 實訓十一 Oracle Linux Vi 編輯器262
19. 12 實訓十二 Oracle Linux 遠程聯機服務器配置263
19. 13 實訓十三 Oracle Linux NFS 服務器配置263
19. 14 實訓十四 Oracle Linux SAMBA 服務器配置264
19. 15 實訓十五 Oracle Linux VSFTP 服務器配置265
19. 16 實訓十七 Oracle Linux Apache 服務器配置265
 

圖書序言

前言

  隨著信息化和計算機網路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個人操作係統和網路服務器係統也成瞭人們關注的重點,Windows 服務器和Linux 服務器的配置管理工作也是學習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術。

  本書以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係統和Oracle Enterprise Linux 操作係統為應用背景,麵嚮服務器配置的初學者,旨在使讀者可以在學習完本書後,完成對Windows Server 2003 構建企業服務器網路環境,或者使用Linux 操作係統搭建服務器網路環境,以及各種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測試工作。

  本書是筆者在總結瞭多年操作係統原理與實踐課程內容以及多年教學經驗,並且結閤實踐編寫完成的。 本書主要分成兩個部分,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係統服務器配置和Oracle Enterprise Linux 操作係統服務器配置,採用虛擬機的方式進行安裝和測試,實踐性強。 本書介紹瞭操作係統的基本原理,虛擬機的安裝和網路環境配置。 Windows Server 2003 操作係統服務器配置部分,主要講解瞭Windows Server2003 操作係統的安裝,DNS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測試,DHCP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測試,FTP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測試,WWW 服務器以及Email 服務器的安裝配置,補充講解瞭Apache 服務器和Tomcat 服務器對PHP 站點和JSP 站點的發布。 針對Linux 操作係統部分,本書主要講解瞭Oracle Enterprise Linux 操作係統的安裝;Linux 操作係統的管理,包括文件係統、用戶管理、Vi 編輯器等。 服務器配置部分講解瞭有彆於Windows 操作係統部分的內容,主要包括異構操作係統的遠程聯機、NFS 服務器的配置、SAMBA 服務器的配置以及SFTP 服務器等內容。

  本書閤適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以及信息管理專業,計算機或信息管理輔修專業的學生使用,也可以作為服務器配置和管理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由陳小寜、 郭進、 徐鴻雁、 呂峻閩老師擔任主編,負責全書的統稿定稿工作,陳婷、李化、王書偉任副主編,其他參編者包括姚一永、李長鬆、何臻祥、陳昌平、龔軒濤、湯來鋒、張詩雨、羅丹、羅文佳。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作業係統原理與實踐》在談論檔案係統的部分,提供瞭許多實用的觀念。我一直以為檔案係統隻是把檔案儲存在硬碟上,然後提供簡單的增刪改查功能,但這本書讓我瞭解到其背後的複雜性。作者用清晰的圖示和文字,解釋瞭目錄結構、檔案分配方式(如連續分配、鏈式分配、索引分配)的優缺點,甚至還提到瞭Journaling File System的概念,這讓我理解為何在係統意外關機後,檔案係統還能保持相對的完整性。 我特別喜歡書中對於不同檔案係統(FAT、NTFS、Ext4等)的比較分析,雖然沒有深入到每個係統的詳細ioctl指令,但卻點齣瞭它們在效能、安全性、支援功能等方麵的關鍵差異。這對於我們在使用不同的作業係統(Windows、Linux、macOS)時,能有更深刻的體會。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實戰小提示」,例如如何優化檔案的讀寫效能,或是檔案權限管理的最佳實踐,這些都是在學習理論的同時,能夠直接應用到日常工作或學習中的寶貴知識,這點真的非常貼心。

评分

這本書對於作業係統的安全性的討論,絕對是我意料之外的收穫。原本我以為這本書會著重在效能和資源管理,但作者卻花瞭相當大的篇幅來介紹作業係統安全性的重要性,以及常見的威脅和防禦措施。書中不僅解釋瞭存取控製(access control)的概念,比如DAC、MAC、RBAC,還深入探討瞭使用者和群組權限的管理。對於我們日常在Linux環境下遇到的`chmod`和`chown`指令,這本書給瞭我一個更宏觀的理解。 我特別欣賞書中關於漏洞(vulnerability)和攻擊(attack)的介紹,例如緩衝區溢位(buffer overflow)和格式化字串攻擊(format string attack)。雖然這些內容可能比較偏嚮資安領域,但瞭解這些潛在的風險,對於我們編寫更安全的程式,以及更理解作業係統的防護機製有著極大的幫助。書中還提到瞭一些實用的安全加固建議,比如最小權限原則,這讓我意識到,作業係統的安全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從設計、實作到使用者習慣等多個層麵來共同維護。這對於我這個對資訊安全領域感興趣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啟濛。

评分

當我翻到關於記憶體管理的章節時,腦中瞬間閃過無數個在寫程式時遇到的「記憶體不足」的惡夢。這本書對於分頁(paging)和分段(segmentation)的解釋,真的讓我豁然開朗。我一直覺得虛擬記憶體這個概念很抽象,但書中透過「房間和行李箱」的比喻,把每個行程想像成需要入住旅館的旅客,而旅館的房間就是實體記憶體,行李箱則是儲存在硬碟裡的虛擬記憶體。這樣的比喻,讓我瞬間理解瞭為何係統能夠有效利用有限的實體記憶體來執行比實體記憶體更大的程式。 更讓我覺得驚喜的是,書中還額外介紹瞭快取記憶體(cache memory)的設計原理。雖然我不是硬體工程師,但瞭解快取如何加速資料存取,對於我理解係統效能瓶頸很有幫助。書中還提到瞭一些實際應用中的例子,比如在現代CPU中,快取的大小和結構如何影響程式的執行速度,這讓我意識到,作業係統的設計與硬體是緊密相連的,並非孤立的軟體層麵。這種由淺入深,再聯繫到實際應用的寫作手法,真的非常適閤我們這類想要全麵理解作業係統的讀者。

评分

在閱讀《作業係統原理與實踐》的過程中,我對於處理器間通信(IPC)的部分感到非常獲益。以前我總覺得程式之間是獨立運作的,但書中對於管道(pipe)、訊息佇列(message queue)、共享記憶體(shared memory)等IPC機製的詳細闡述,讓我明白瞭不同行程之間是如何協同工作的。作者用非常具體的程式碼片段(雖然不是直接的C語言,而是用 pseudocode 方式呈現,但非常易於理解)來展示這些IPC機製是如何實現的,這比單純的文字說明要來得生動許多。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探討瞭同步機製,例如互斥鎖(mutex)和信號量(semaphore),以及它們在多執行緒環境下的應用。我以前在寫多執行緒程式時,經常會遇到資料競爭(data race)的問題,但閱讀瞭這部分內容後,我纔真正理解為何需要這些同步機製,以及如何正確地使用它們來避免嚴重的錯誤。書中提到的一些經典的死結(deadlock)問題和解決方案,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並行程式設計有瞭更深一層的認識,這對我未來開發高效能的應用程式非常有幫助。

评分

這本《作業係統原理與實踐》真是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在我最近為瞭準備研究所考試而大量翻閱相關書籍的時候。老實說,一開始我對「原理與實踐」這個標題有點猶豫,畢竟有時候「原理」類的書會寫得比較學術,讓人有點距離感,而「實踐」類的又可能太過枝微末節。但是,這本書意外地找到瞭兩者之間的平衡點,而且是用一種非常適閤我們颱灣讀者理解的方式。 書中對於行程排程演算法的介紹,完全是我研究所入學考試的重點!作者不僅詳細解釋瞭先佔式與非先佔式的區別,還用非常貼切的例子說明瞭FCFS、SJF、RR等演算法的運作。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書中穿插瞭幾個小小的「小劇場」式的對話,模擬瞭幾個行程在CPU上排隊等待的過程,這種方式讓原本枯燥的演算法變得生動有趣,我甚至還拿來跟同學討論,大傢一緻覺得這樣的講解方式比傳統的圖錶說明更直觀。而且,書中的圖示也非常清晰,沒有那種複雜到看不懂的示意圖,讓我在理解複雜的概念時,能夠有條不紊地跟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