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攝影家:許淵富

臺灣攝影家:許淵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出身臺南的許淵富,攝影題材橫跨紀實與黑白光影之間的造型構圖,以及研究新技法所創作的商業攝影作品。將技法公開給後生攝影家參考借鑑,更致力於推展地方攝影藝術與教育,獲頒臺南市卓越市民表彰。

  題材與類型不限於某一範圍,擅長捕捉市井生活中瞬間的深切情感,或用鏡頭解構物體的造型,利用光影創造虛實抽象的畫面,更常以顛覆常理的視角觀察一般人未曾注意到的角落,創新的實驗精神十足。

  作品曾獲得國內外無數獎項,參與成立「鳳凰寫真俱樂部」、「無名攝影俱樂部」、「點點攝影俱樂部」等團體組織;開辦攝影教育班。還曾策劃並參與《攝影家眼中的府城古蹟》、《1860-2006聚焦府城—臺南市攝影發展史及史料》等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孫曉彤 Sun Xiao-tong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創作組碩士。獨立藝評人與策展人,曾於《藝外ARTITUDE》、《CANS 當代藝術新聞》和《典藏STYLE》等雜誌擔任主編或副主編,媒體經驗超過10年。著有:《凝視的身影:37 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2016)。
 

圖書目錄

部長序
館長序
小傳

1.攝影景窗裡的生命視野
關於故事的開始
以攝影為志業
獎項肯定與自我探索
地方文化的耕耘者

2.視覺風格的養成
古典與實驗
時代的紀實之眼
紀實的另外一種視角

3.以攝影實踐藝術創作
觀點轉動的時代
攝影,以藝術之名
攝影的傳道人
珍藏明日的記憶

注釋
許淵富大事紀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1. 攝影景窗裡的生命視野
 
關於故事的開始

 
「每當回憶兒時,浮現在腦海的總是那幅與父親擠在小小暗房中沖洗照片的圖像⋯⋯爸爸也是兒孫輩眼中的魔術師,他有一項絕活─拿出一個左右都有開口的黑袋子,把拍過的底片、沖片罐塞進去,拉上拉鍊,只聽到一片摸索聲,俄而再聽到沖片罐『咔啦』聲,爸爸已經把手抽出來,底片也安穩地捲在罐中,十分神奇。」
 
出生於1932 年的許淵富,在2001 年舉辦七十攝影回顧展「影像追尋」時,他的女兒用文字寫下了關於攝影師父親的記憶;而對於攝影師父親來說,讓許淵富在1955 年決定花費當時整年的薪資,購買人生第一台相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為了記錄孩子的成長歷程。
 
走進他的攝影工作室,牆面上陳列的滿是他數十年來的得意之作,其中不乏許多因為獲獎或典藏而廣為人知的攝影作品。即便年事已高,極少使用相機拍照,熱愛學習和接觸新事物的許淵富笑說自己也改用智慧型手機內建的數位相機,持續地記錄生活中點點滴滴。
 
多年來,許淵富對於自己攝影作品和文書檔案,始終維持著親力親為的整理習慣:所有的歸納、分類和建檔,都由他一手包辦。迎接數位時代的來臨,許淵富也自己使用電腦,從剛開始什麼都不會,每個步驟都得要慢慢學習,到熟練地操作著電腦的處理系統,向訪客展示著他的文件和影像資料,歲月彷彿並未對他造成任何的影響─熱情、嚴謹而又充滿創意,就像是他一直以來的影像風格,總是能夠在看似不起眼的日常景象中,將鏡頭定格在那些稍縱即逝卻又意味深長的瞬間。
 
「小的時候,我自己沒有留下幾張相片;後來結婚生子,就希望可以多幫孩子拍些照,記錄成長的過程。」許淵富展示著家庭相簿,一張張被排列整理在厚實的相本中,泛黃的紙頁說明了歲月的經過,然而不變的是影中人物天真可愛的容顏,以及藏身在相機影窗後,父親溫暖而細膩的眼神。關於拍照這件事,在許淵富自己的回憶中,最早可以追溯到他的幼年時光。1932 年4 月2 日,位於臺南市草鞋街北極殿對面巷內的許家迎來了第二個男丁,而這裡正是許淵富的成長的老宅,現在的地址是臺南市民權路二段64 巷6 號。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