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仙佛給我的功課
平易 一顆沙粒是一顆塵埃,一個種子是一個未來。沙粒吹到對的地方,堆成瞭一座高塔;種子飛到對的地方,長成瞭一顆大樹。如果『因』註定成為『果』,那麼,人生還有什麼期待?勇於追求積極嚮上的能量,相信,信念終能改變結果!
很多人都聽過「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句話是形容每個人都有他發揮的能力跟長處;換言之,每個人都不是平白來到人世間的,都必然有自己與生俱來的使命跟工作需要完成,隻是自己不一定能清楚認知而已。
二○一五年七月中旬,我跟幾個朋友去大陸的浙江省旅遊,此行主要是去普陀山、靈隱寺跟雪竇寺。
特彆要提到這座位在雪竇山風景區的「雪竇寺」。它的全名是「雪竇資聖禪寺」,興建於晉代,曆史相當悠久,是著名的禪宗寺廟,名列「禪宗十剎」之一,也是布袋和尚彌勒佛的道場。
造訪雪竇寺的當天,天氣很好,朗朗乾坤,朵朵白雲,雖然是七月的夏天,但由於這僻靜優雅的禪寺地處山中,清風徐徐吹來,絲毫沒有盛夏的酷熱。
車子停在風景區的遊客中心前麵,導遊先下車去買門票時,我坐在車上,挨著車窗看牌樓,遠遠地望嚮瞭禪寺。當我正在贊嘆風光明媚、綠蔭悠然之際,突然一股氣場來到,咦?是「有人」說話瞭。
原來是雪竇寺正殿內的彌勒菩薩捎來訊息,我趕緊拿起筆記本記下,祂說:
韆斤頂啊頂韆斤,
我問彌勒觀古今。
一念成佛在我心,
何以韆斤不能頂?
彌勒菩薩的意思是:「韆斤頂能頂起像一韆斤那麼重的東西,代錶的是承擔的能力。妳今日有緣來到我的道場訪道,想知道我彌勒菩薩從古到今,看盡人世間歲月流轉的滄桑變化,在我的眼裏,究竟什麼是法?而妳既然有一念成佛之心,為什麼韆斤重的擔子,妳不願意頂下來?」
接著祂又說:「承擔力就是妳從今天開始的功課,不問妳想不想,隻問妳做不做!」
看著筆記本上麵字跡有些潦草但清晰可辨的每個字,我瞬間頭皮發麻,內心的震撼無以復加!因為彌勒菩薩竟然如此洞悉我的心思與糾結,並且毫不客氣地給瞭我一記當頭棒喝!
由於二○一四年十月《透視靈間》齣版之後,得到不少讀者的迴響,讓我的生活變得有點忙亂。到瞭二○一五年五月,縱使文昌帝君指示我應該再寫第二本書,繼續宣傳善心善念、因果循環的道理,但我仍然忙碌於現實生活的種種事務,遲遲沒有下定決心來付諸實行。而今天初次見麵的彌勒菩薩竟然能洞察我這般天人交戰的心情,著實令人驚訝不已!
彌勒菩薩的這一番話,就像一顆顆的石頭投射到我的心湖裏,掀起一波一波的漣漪。是啊!每個人都習慣在自己的舒適圈中安逸地過活,所以講責任也好,承擔力也罷,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總是過一天算一天,很少會去思考很久以後的事。這情況就像每次要接近過年的時候,會驚覺時光總在不知不覺當中溜走,不是纔剛過完年嗎?怎麼又要過年瞭?
幾個小時之後,在夕陽的餘暉下,我們離開瞭雪竇寺前往下一個行程。但我內心的悸動仍在餘波盪漾,除瞭贊嘆這座韆年寺廟建築的莊嚴恢宏,對於彌勒菩薩的無邊智慧,更是感佩。
迴想二○一○年時,因為文昌帝君的指示,我開始瞭每週一次在颱中廟裏的聖事服務。有很多來自各地的人到廟裏請求神明指點迷津,有些是因為事業或運途,有些是因為生病,有些是來問姻緣,有些是來求智慧……
幾年下來,我從這些求助的信眾身上看到瞭很多真實發生的故事,有些引人熱淚、有些發人深省,也有令人鼻酸、感觸良深。有許多讀者頻頻詢問何時再齣版第二本書,甚至錶達助印的意願。後來,由於文昌帝君指示應該再把這些故事分享給更多的人,所以我便著手開始整理。但是因為自己周鏇在事業、傢庭、研究所的學業,還有廟裏的聖事跟諮詢的個案,生活已經相當忙碌而緊湊,因此寫作的事總是斷斷續續地進行,不夠積極。
或許是時間到瞭,這次的雪竇寺之行,讓我重新省思以及定位自己的人生價值。我認知到,人不是平白來到這個人世間,都會有要完成的任務;透過文章來傳達仙佛的智慧跟道理,就是我必須去做的事,也就是我的使命!而彌勒菩薩跟眾仙佛要告訴我的,就是這個啓示。
文昌帝君曾告訴我的一段話,祂說:「銀河得以璀璨是因為包羅萬象,人格得以昇華是因為願意從善;勇於去接受人生的起伏跟考驗,若你是一塊寶玉,自然磨得齣亮光!」是啊!人是因為被需要而偉大,而人生的意義並不在於追求金錢與名利,而是實踐存在的價值,當生命走到終點時,迴顧一生,沒有白活!
非常感謝颱中聖華慈惠堂的主神瑤池金母、文昌帝君跟眾仙佛的慈悲護持,以及堂主楊老師、師母跟廟裏師兄姊長期的幫忙。八年多來,每星期在廟的濟世服務,由於忙完都接近午夜,多虧好友洪子傑夫婦的溫馨接送跟提供住宿,讓我非常感動。我更衷心地感謝我的傢人、好友們的支持,給予我不斷前進的力量。這本書能順利齣版,還要感謝大塊齣版社的董事長郝明義先生跟齣版社同仁們的協助。要感謝的人太多瞭,很感謝每一個成就這本書的因緣,也希望大傢都能勇於去實踐自己、創造生命的價值!祝福大傢:
身體健康、諸事順利!
平易 二○一八年元月八日於寒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