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國際認證教戰手冊(98-367)

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國際認證教戰手冊(98-36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MTA
  • 安全基礎
  • 98-367
  • 網絡安全
  • 信息安全
  • 認證
  • 教戰手冊
  • Windows Server
  • 安全原理
  • 威脅防護
  • 安全閤規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MTA(Microsoft Technology Associate)認證,可以落實與驗證個人在技術發展生涯中,所需要的專業核心技能與知識。

  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 EXAM 98-367

  *具備基礎安全性方麵的知識與技能。

  *應試者應在 Windows Server、Windows 基礎網路、 Active Directory、反惡意程式碼産品、防火牆、網路拓撲 與裝置和網路連接埠方麵具備實際操作體驗。

  *作為參加 Microsoft Certified Solutions Associate (MCSA) 測驗的暖身練習。

  *隻需花費極短的時間,便能迅速掌握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領域認證考試的精髓。

  *每章摘要章節學習重點與考試重點整理,並提供模擬試題做為練習。

  *熟讀本書,反覆練習,準備MTA認證考試,一次OK。
網絡安全基石:企業級安全實踐與防護體係構建 本書旨在為網絡安全領域的初學者和希望係統提升安全防護能力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高度實戰化的安全框架和操作指南。我們摒棄純理論的堆砌,聚焦於構建穩固、可落地的企業級信息安全體係,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安全思維模式,掌握應對現代網絡威脅的核心技能。 --- 第一部分:安全思維與基礎架構:築牢防護的邏輯起點 在深入探討具體技術之前,理解安全工作的本質和基礎架構至關重要。本部分將帶領讀者從宏觀層麵理解信息安全在現代商業環境中的戰略地位,並建立起清晰的安全藍圖。 第一章:信息安全戰略與治理的重塑 現代企業安全不再是技術部門的孤立任務,而是貫穿整個組織的戰略性活動。 1.1 風險驅動的安全管理框架: 深入剖析如何將業務目標與安全目標對齊。我們將詳細介紹基於風險的評估方法(Risk-Based Approach),如何量化安全風險,並將其轉化為可執行的控製措施優先級。重點解析如何建立一個持續改進的安全治理模型(如基於ISO 27001或NIST CSF的框架),確保安全投資迴報率(ROI)最大化。 1.2 組織安全文化與人員因素: 人是安全鏈條中最薄弱的一環。本章探討如何設計和實施有效的安全意識培訓計劃,超越傳統的“釣魚郵件演練”,轉嚮行為科學驅動的文化植入。內容涵蓋安全政策的製定、溝通機製的建立,以及在DevOps、遠程辦公等新常態下,如何保持全員的安全警覺性。 1.3 閤規性、隱私與法律邊界的界定: 隨著全球數據保護法規(如GDPR、CCPA等)的日益嚴格,閤規性成為企業生存的底綫。本章將詳細解讀關鍵法規對技術架構提齣的具體要求,並提供一套指導方針,幫助企業在不同司法管轄區內構建閤規的技術控製措施,尤其關注數據生命周期管理中的隱私保護技術(如假名化和匿名化)。 第二章:網絡基礎設施安全深度解析 網絡是攻擊者滲透的主要途徑。本部分將對企業網絡的各個層麵進行“由外而內”的加固,著重於現代網絡架構的復雜性所帶來的挑戰。 2.1 邊界防禦的演進:從防火牆到下一代安全網關(NGSW): 傳統端口過濾已不足夠。我們深入研究下一代防火牆(NGFW)的核心功能,包括深度包檢測(DPI)、應用識彆與控製、入侵防禦係統(IPS)的調優。重點講解如何配置應用層控製策略,以精確管理如BitTorrent、VPN隧道等高風險應用的使用。 2.2 微隔離(Micro-segmentation)與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 零信任不再是口號,而是必需品。本章詳細闡述零信任模型的核心原則——“永不信任,始終驗證”。內容包括實施微隔離的技術路徑(基於策略或基於網絡),如何利用軟件定義網絡(SDN)和安全策略管理器實現東西嚮流量的精細化控製,以及如何設計基於身份和上下文的動態訪問策略。 2.3 安全接入服務邊緣(SASE)的構建: 隨著雲服務和移動辦公的普及,網絡邊界已消融。本章聚焦於如何整閤雲原生的安全功能(如SWG、CASB、FWaaS)與SD-WAN,構建統一的、以身份為中心的網絡安全服務邊緣,以支持分布式工作負載和用戶訪問。 --- 第二部分:核心技術棧的安全加固與攻防實戰 本部分聚焦於企業IT環境中最常被攻擊的目標——端點、服務器、身份驗證係統以及應用代碼,提供具體的加固技術和響應策略。 第三章:身份、訪問管理(IAM)與特權控製 身份是新的安全邊界。對身份係統的任何妥協都可能導緻災難性的後果。 3.1 現代身份驗證機製的部署與強化: 深入講解多因素認證(MFA)的實施細節,包括硬件密鑰、基於應用的一次性密碼以及生物識彆技術的集成。探討單點登錄(SSO)協議(如SAML、OAuth 2.0/OIDC)的安全配置要點,如何防範會話劫持和令牌濫用。 3.2 特權訪問管理(PAM)的精細化控製: 講解如何發現、保護和監控特權賬戶(如本地管理員、服務賬戶、域管理員)。內容涵蓋密碼保險庫的部署、即時權限提升(Just-In-Time Access)的工作流程設計,以及對特權會話的錄製和實時審計機製。 3.3 目錄服務安全基綫(Active Directory/LDAP): 盡管雲服務普及,AD仍是核心。本章詳細剖析AD環境中的常見攻擊嚮量(如Kerberoasting、Pass-the-Hash),並提供詳盡的補救措施,包括域控製器硬化、Tier 0資産的隔離策略,以及監控域管理操作的有效手段。 第四章:端點與服務器的深度防禦 端點是攻擊者活動的主要舞颱。本部分超越傳統殺毒軟件,關注現代端點檢測與響應(EDR)的能力。 4.1 端點檢測與響應(EDR/XDR)的有效部署: 講解EDR係統的工作原理,如何利用遙測數據進行威脅狩獵(Threat Hunting)。重點在於如何配置高質量的遙測數據收集策略,以及如何利用EDR平颱進行快速隔離、調查取證和自動化響應編排。 4.2 服務器操作係統(Windows/Linux)的加固: 提供針對主流服務器操作係統的深度安全配置指南。包括內核參數調優、文件完整性監控(FIM)的設置、禁用不必要的服務和協議、以及如何使用配置管理工具(如Ansible/Puppet)實現配置漂移的自動化糾正。 4.3 漏洞管理與補丁生命周期自動化: 描述一個高效的漏洞管理流程(VM Life Cycle),從發現、優先級排序(基於威脅情報)到部署和驗證。討論如何設計補丁管理的“黃金時間窗口”,並應對關鍵業務係統補丁部署中的兼容性挑戰。 --- 第三部分:應用、雲環境與持續監控:麵嚮未來的安全防護 隨著業務嚮雲原生和敏捷開發轉型,安全必須內建於流程之中。本部分關注應用安全和雲環境的獨特安全挑戰。 第五章:安全軟件開發生命周期(SSDLC)與應用安全 將安全嵌入到CI/CD流水綫是DevSecOps的核心。 5.1 靜態與動態應用安全測試(SAST/DAST): 詳細介紹如何選擇和集成SAST工具到代碼提交階段,側重於如何減少誤報並有效指導開發人員修復問題。講解DAST在集成測試環境中的應用,以及如何利用模糊測試(Fuzzing)發現未知漏洞。 5.2 容器化與Kubernetes安全: 隨著容器化成為主流,本章專注於Docker和Kubernetes集群的特定安全挑戰。內容包括鏡像供應鏈安全(簽名驗證、基礎鏡像選擇)、運行時安全策略(如使用Falco或AppArmor)、以及Kubernetes RBAC和網絡策略的最小權限原則實施。 5.3 API安全設計與防護: 探討現代應用暴露麵激增的API安全問題。講解OAuth 2.0/JWT的最佳實踐、速率限製(Rate Limiting)的實施,以及如何利用API網關進行輸入驗證和授權檢查,以防範OWASP API Top 10的威脅。 第六章:雲環境安全運維與閤規性 雲平颱提供瞭強大的自動化能力,但也要求安全團隊掌握雲原生的安全工具和架構模式。 6.1 雲安全態勢管理(CSPM)與配置漂移: 介紹CSPM工具的核心價值——持續監控雲資源(AWS/Azure/GCP)的配置是否偏離安全基綫。重點分析雲服務默認配置的風險,以及如何利用雲服務商提供的工具(如AWS Security Hub, Azure Security Center)進行自動化閤規性檢查和修復。 6.2 雲原生身份與權限管理(CIEM): 雲環境中的權限邊界更加動態和復雜。本章聚焦於雲服務主體(Service Principals/Roles)的權限過度授予問題,如何應用最小權限原則到雲資源訪問,以及如何監控和審計跨賬戶/跨區域的敏感操作。 6.3 日誌聚閤、關聯分析與安全運營中心(SOC)的效能提升: 成功的防禦依賴於快速的檢測。本章講解如何構建高效的日誌采集架構(SIEM/Log Analytics),如何設計有效的關聯規則(Correlation Rules)以檢測復雜的攻擊鏈,以及如何利用SOAR(安全編排、自動化與響應)平颱,將檢測轉化為自動化的遏製和修復行動,從而將安全運營效率提升至新的水平。 --- 本書匯集瞭網絡安全領域的最新趨勢、最佳實踐和高風險場景下的實戰經驗,旨在幫助讀者構建一個適應未來威脅模型、具備高度彈性和可觀測性的企業級安全防護體係。通過係統學習,讀者將能夠從容應對傳統邊界安全嚮零信任、雲原生安全範式的轉變。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網路的安全與管理簡介
1-1 網路的安全問題
1-2 網路的安全措施與管理

第二章 安全層級
2-1 核心安全原則Understand Core Security Principles
2-2 硬體安全Understand Physical Security
2-3 網路安全Understand Internet Security
2-4 無綫網路安全Understand Wireless Security

第三章 作業係統安全(一)
3-1 Windows 係統的網路安全
3-2 使用者驗證Understand User Authentication
3-3 授權Understand Permissions
3-4 密碼原則Understand Password Policies
3-5 稽核原則Understand Audit Policies

第四章 作業係統安全(二)
4-1 加密Understand Encryption
4-2 惡意軟體Understand Malware
4-3 Windows 10全麵的安全性
4-4 補充

第五章 網路安全
5-1 防火牆Understand Dedicated Firewalls
5-2 網路隔離Understand Network Isolation
5-3 安全協定Understand Protocol Security
5-4 常見網路攻擊方法

第六章 安全軟體
6-1用戶端保護Understand Client Protection
6-2伺服器端保護Understand Server Protection
6-3電子郵件保護Understand e-mail Protection

第七章 資訊安全相關重要知識
7-1 Hacker相關知識
7-2 網路封包分析工具

附錄
A 資訊安全常見詞匯補充
B 網路重要名詞整理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這本《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國際認證教戰手冊(98-367)》,我心裏湧起一股莫名的期待。作為一名正在努力提升自身技術能力,並計劃在信息安全領域尋求更大發展的職業人士,我深知紮實的基礎知識是多麼重要。MTA 98-367這個認證,在我看來,就像是進入信息安全殿堂的一塊敲門磚,而這本書,無疑就是那把開啓大門的鑰匙。我特彆喜歡“教戰手冊”這個名稱,它給我一種實操性強、直擊要害的感覺,預示著這本書的內容不會空泛,而是能夠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和方法。我期望這本書能夠幫我係統地梳理安全領域的核心概念,從最基礎的原則到具體的安全實踐,都能有清晰的講解。同時,我更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在真實場景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聯係。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真正地“學有所獲,用有所成”,為我應對未來工作中可能麵臨的安全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

這本書在我手中沉甸甸的,封麵上的“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國際認證教戰手冊”幾個字,帶著一種莊重又充滿期待的意味。我一直對信息安全領域充滿瞭好奇,尤其是在工作環境中,安全意識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想找一本能係統梳理這些知識的書籍,能夠幫助我打下堅實的基礎。從這本書的標題來看,它似乎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目標明確,直指MTA 98-367認證,這讓我覺得非常有方嚮感。我知道,要想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技術世界裏不被淘汰,持續學習和提升專業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而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這本書的“教戰手冊”字樣,暗示著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像是戰場上的指南,能夠提供實操性的指導和策略,這對於我這種渴望將理論付諸實踐的學習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力。翻開書頁,我腦海中已經開始勾勒齣學習的藍圖,期待它能帶領我一步步揭開信息安全的神秘麵紗,讓我能夠更加自信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评分

我之所以選擇《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國際認證教戰手冊(98-367)》,是因為我深知在信息時代,網絡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我一直希望能夠係統地學習信息安全的基礎知識,而MTA 98-367認證,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權威且實用的起點。這本書的副標題——“教戰手冊”,更是吸引瞭我,它意味著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可能包含著實操性的指導和策略,能夠幫助讀者在實際操作中應對各種安全問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構建一個清晰、完整的安全知識體係,讓我能夠理解並掌握各種安全概念、威脅以及防護措施。我尤其看重它能夠提供一些貼近實際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在現實世界中的應用。我相信,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為自己在信息安全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並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準備。

评分

拿到這本《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國際認證教戰手冊(98-367)》,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它的實用性。作為一名初涉信息安全領域的技術人員,我常常感到知識點碎片化,缺乏一個清晰的脈絡。市麵上有很多泛泛而談的安全書籍,讀完後依然不知從何下手。而這本手冊,明確指嚮瞭MTA 98-367這個國際認證,這就像給我指明瞭一個清晰的學習目標和方嚮。這意味著書中內容會緊密圍繞認證的考點和知識體係展開,能夠幫助我高效地掌握核心概念和技能。我尤其看重“教戰手冊”這個詞,它傳遞齣一種“學以緻用”的信號,預示著書中可能包含大量的案例分析、實踐指導,甚至模擬題,能夠讓我充分地模擬考試場景,檢驗學習成果。這種貼近實際應用的設計,對於我這樣需要快速提升實操能力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我相信,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係統地構建起信息安全的基礎知識框架,並且能夠有效地為考取MTA認證做好充分準備。

评分

我之所以選擇《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國際認證教戰手冊(98-367)》,是因為我深切感受到在當前數字化浪潮下,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技能。無論是在個人生活還是職業發展中,對安全的理解和掌握都至關重要。這本書的標題直接點明瞭其核心內容——MTA Security Fundamentals,這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國際認證,意味著它所涵蓋的知識點和技能是有標準、有體係的。我一直認為,有明確的認證作為導嚮,學習會更加有針對性,效率也會更高。更重要的是,“教戰手冊”這四個字,讓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值大大提高。它暗示著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更可能包含實用的技巧、操作步驟以及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策略。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秘密武器”,幫助我理解和掌握那些復雜的安全概念,並能將它們轉化為實際的應用能力。對於我來說,能夠通過這本書,不僅能為我的職業生涯添磚加瓦,更能讓我對網絡安全有更深刻的認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