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復古新語‧新鮮事:從日本老年代學新語匯、新風俗、新知識(1書1MP3)

日本復古新語‧新鮮事:從日本老年代學新語匯、新風俗、新知識(1書1MP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Kazuyasu Toda
圖書標籤:
  • 日本文化
  • 復古新語
  • 老年代學
  • 新風俗
  • 語言學習
  • 社會學
  • 文化研究
  • 日本社會
  • 流行文化
  • 日語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100年前的日本正在流行什麼?
  ──當時,竟然是個比現在還要自由奔放的時代!?
  72個語匯、97種觀點、300幀藏圖,
  重返大正‧昭和──一段日本文化史上最迷人的年代♥
  
  100年前的「人生勝利組」,都在忙什麼?
  ‧電梯小姐:エレちゃん
  在鮮少女性「拋頭露麵」外齣工作的當時社會裏,活躍於百貨公司的電梯小姐成為女性們最憧憬的職業。(但光鮮亮麗的背後卻也得忍受被男客人性騷擾……)
  
  ‧社運公主:イデオロ姫
  關心國事、充滿求知慾的女性崛起──她們在言談中,常提到「馬剋思學說」「勞動者問題」等關鍵字。雖然被笑稱為「公主(病?)」,但在那個社會主義運動被鎮壓的白色恐怖年代,她們可是一群勇敢的女性。
  
  ‧菁英男:インテリ
  你能想像手拿《罪與罰》英文版的颱客走在街上嗎?當時的高中生被視為菁英,他們鑽研文史哲原文書,卻故意打扮得很「野蠻」──衣服沾滿醬油、腳上踩著木屐……這叫做「蠻時尚」(蠻カラ)。
  
  那麼,100年前的「魯蛇」(羅漢様),都在哪蹲呢?
  ‧圍裙老公:エプロン・ハズバンド
  穿圍裙的老公?這可不是傢庭主夫的意思,是反諷那些本分做不好,又愛對傢事多嘴的「腦公」。
  
  ‧發型設計師老公:髪結いの亭主
  發型設計師在當時算是賺很大的職業,隻要娶到這些女強人為妻,大多數的男人就會賴在傢裏翹二郎腿瞭。
  
  原來工作狂、大眾文化、文藝青年,存在於每個時代!
  ‧筆記型打字機:ポータブル・タイプライター
  現代人下瞭班還要不時滑手機迴主管LINE;以前人則是流行在火車上用筆記型打字機加班。看來過勞的情況,無論在哪個時代都一樣……
  
  ‧B級文化: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
  那麼,閑暇的時候會拿什麼來消遣呢?以前人嗜重口味劇情,看看江戶川亂步的《蜘蛛男》就知道──要分屍、要挖心髒、要把屍體埋在石膏像或丟水族箱……
  
  ‧文青:ボヘミアン
  以前的文青有個浪漫的名稱──「流浪之民吉普賽人」,他們不隨波逐流、有藝術氣息(隻不過沒錢……)。但要成為文青的門檻可高瞭──必須是作傢、畫傢等有纔的藝術傢。
  
  100年前的男女意識如何?女人就是嫁夫從夫,夫死從子嗎?
  ‧解除婚約:結婚解消
  1932年,某豪門韆金與一名男士結婚,但在新婚之夜發現新郎有性病……這位新娘怎麼做呢?她直接迴娘傢,並解除婚姻關係──意思是:「老娘不是離婚,是根本沒跟你結婚!」她果敢的行為博得全國女性支持。
  
  100年前最濃厚深刻的愛恨情仇,在哪上演?
  ‧咖啡廳女服務生:女給
  日本咖啡廳源自巴黎,但經過加工改造後,端盤子女給搖身一變成酒店小姐。她們私下稱不給小費的客人為「蜈蚣」,若要討她們歡心,條件是給5圓的小費──相當於能吃50碗蕎麥麵。很現實嗎?但當時女給的待遇又是如何呢?她們的唯一收入來源就是客人給的小費,店傢並沒有支付薪水。現實,也是無可奈何。
  
  ‧浪漫房間:ロマンス・ルーム
  在咖啡廳的各個角落,立屏風做隔間,放置一張張的椅桌,就能營造齣與女給來一ㄆㄠˋ(消音)……啊不是!是來一段羅曼史的情境。
  
  100年前的流行語大賞──當接頭語的「圓」
  ‧圓taxi:搭小黃一次一圓。
  ‧圓書:麵對書市崩壞,當紅齣版社改造社推齣「日本文學一冊一圓」的商業模式,讓齣版業大復甦。
  ‧圓書暴發戶:從窮人翻身,錢瞬間從天上掉下來的作傢們。
  ‧圓婚:婚友社手續費一次一圓。
  
本書特色

  ★暢銷書《日本妖怪100抄》作者戶田一康老師──最新日語學習講座(N3~N1)
  ★全颱第一本大正‧昭和文化學習研究有聲書!【全日中對照×日語教學MP3×作者口述講解】
  ★【本篇】復古字典直書☓【番外篇】深度專欄拉頁☓【附錄】あいうえお順索引×【珍藏版海報書衣】大正昭和廣告總覽
  ★【日語學習】✔閱讀✔會話✔聽力✔單字✔文法+【人文鑑賞】✔文化✔曆史✔文學……全都包(94狂‼)
  
名人推薦
  
  【教育‧學術界】
  林雪星│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係教授
  徐興慶│颱灣大學日本語文學係教授/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賴振南│天主教輔仁大學外語學院院長/日本語文學係教授、颱灣日本語文學會理事長
  賴錦雀│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係教授
  
  【文史‧設計界】
  李誌銘│作傢
  茂呂美耶│作傢
  陳頤華│日本文化誌《鞦刀魚》主編
  蔡南昇│書籍設計師、薄霧書店店長──華麗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 
  
  作者戶田一康教授具有深厚的日本文學與日語教育學素養。他精選1934年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新語新知識》的語詞,將本來未加分類的語詞依性質做統整,同時配閤齣版年代的時代背景加以解說,且適時引用具體事例來佐證,可謂用心良苦。舊書新裝加上古詞新解,讓80年前的「日語新詞」,有瞭21世紀現代的新詮釋和新生命。藉由本書,可以想像語詞新創時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文化;也可以鑑古知今,想想日本80年前的語言與現今語言的變與不變。──【賴錦雀│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係教授】  
 
  語言,就像生物界的物種一樣,總是不斷地隨時代社會變遷而演化、推陳齣新。
  不同的風俗習慣、生活文化,便會激盪齣各自迥異而多樣的火花。包括過去許多有趣又兼具個性的俚語、口語、俗語、外來流行語等,往往都有屬於自身的曆史脈絡與發展,並都能夠生動地錶達現存語言所無法描述的空白。一如這部薄薄一冊的《日本復古新語‧新鮮事》透過關鍵字的舊詞新譯,彆開生麵地呈現日本大正昭和時代的流行文化,其中有些詞匯盡管現在早已不用、卻有某種狎趣——譬如以「十一番」(じゅういちばん)錶示「接吻」;有些則和我們的颱語有著異麯同工之妙——像是「羅漢様」(らかんさま)意指不工作、沒齣息的懶人或魯蛇;竟爾有些奇詭的異色詞匯——比如「猟奇殺人事件」(りょうきさつじんじけん),迄今更是頻繁見於當今的日本電視劇、推理小說及動漫當中,且愈來愈夯。
  迴顧過去,日本時代颱灣總督府早在1914年齣版瞭《颱灣俚諺集覽》一書,以日文片假名拼音的方式來記載「懶鳥比雞腿」「彆人的子死未瞭」等早期颱語俗諺,我以為本書中廣蒐曆史照片、圖文並茂的編輯手法亦當可藉鑑,作為未來編纂颱灣本土語言辭書參考的奠基石。──【李誌銘│作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戶田一康(Kazuyasu Toda)


  日本神奈川縣人。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日本文學專修畢業。颱灣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係研究所博士(文學)。
  
  現任真理大學應用日語學係專任副教授。著有《日本妖怪100抄:Nippon所藏日語嚴選講座》《連日本人都沒看過的超有梗日本故事選!》(以上皆EZ叢書館)、《三人の日本語作傢―葉石濤、周金波、及びリービ英雄―》(鴻儒堂),以及《日本語達人之道》《男言葉VS.女言葉 日語男女大不同》等書。
 

圖書目錄

前言
推薦序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係教授│賴錦雀

【第一部 新語新知識の時代】
第一章    風俗・習慣篇
[本篇]語言──反映時代的一麵鏡子!
01エプロン・ハズバンド(圍裙丈夫)
02エレちゃん(電梯小姐)
03エロ・グロ・ナンセンス(大正昭和情色B級文化)
04「円」ブーム(「圓」熱潮)
05カフェー文化(咖啡廳文化)
06結婚解消(解除婚約)
07ダンス・ホール(舞廳)
08デスマスク(死亡麵具)
09投げキッス(飛吻)
10ボヘミアンとルンペン(吉普賽人與乞丐)
11百足とチョイぼれ(蜈蚣與一點點愛上)
12モボ・モガ(modern boy與modern girl)
13友愛結婚(友愛婚姻)
14よくあるカフェーの名前は?(常見的咖啡廳名?)
15レヴュー(歌舞劇)
16ロマンス・ルーム(浪漫房間)

[番外篇]文豪最愛的「女給」──咖啡廳與文學
‧咖啡廳──春天與獅子
‧15歲的女給――榖崎潤一郎《癡人之愛》
‧菁英高中生的純情──川端康成《處女作作祟》
‧「女給!怎麼會有這麼討厭的稱呼!」──廣津和郎《女給》
‧女給的悲哀──永井荷風《梅雨前後》

第二章    流行語篇
[本篇]當時很新鮮,但現在看攏嘸……
17アイス(冰淇淋=高利貸)
18アチャラカ(亂七八糟)
19イデオロ姫(社運公主)
20エンコ(園公=不良少年)
21 OS(老叩叩)
22雑音人と寄生聴(雜音人與寄生聽)
23失禮しちゃう(沒禮貌!)
24シャツ(襯衫=口袋空空)
25シャン(正!)
26十一番(第十一個=親一個)
27どうかと思う(不太好吧……)
28タッチング・システム(不看鍵盤打字=偷摸女生的手)
29チョンになる(GG瞭)
30モーションをかける(拋媚眼)
31モーダン・ガール(有夫之婦)
32羅漢様(魯蛇)
33ラヂオ(收音機=吃霸王餐)
34ラムネ(彈珠汽水=分期付款)

[番外篇]歐吉桑冷笑話充滿昭和味?──流行語與諧音遊戲
‧歐吉桑與諧音遊戲
‧江戶時代的「灑落」──白狗的尾巴
‧江戶時代的「地口」──「給下戶白飯」
‧文豪的名字也是諧音遊戲!?――二葉亭四迷與江戶川亂步
‧那部名漫畫也充滿瞭諧音遊戲!――《名偵探柯南》

第三章    新発明・新物事篇
[本篇]當時很新奇的這個那個
35アド・バルーン(廣告氣球)
36オートミール(燕麥粥)
37サン・ルーム(日光室)
38シャンデリヤ(水晶吊燈)
39清涼飲料水(清涼飲料)
40テレヴィジョン(電視)
41天然色映畫(彩色電影)
42バンガロー(平房)
43文化住宅(文化住宅)
44ポータブル(可攜式)
45ロケット(火箭)
46ロボット(機器人)

[番外篇]從「沒有電視的時代」到「嚮電視說再見的時代」──1934年的新穎與富裕
‧沒有電視的1934年──在電影院看「新聞電影」的時代
‧「今天去帝劇看戲,明天就去逛三越」──「童話故事世界」的百貨公司
‧文豪與丸善(1)──田山花袋「丸善二樓」
‧文豪與丸善(2)――「人生不如波特萊爾的一行詩」By芥川龍之介
‧電視與教育的普及──從「電視黃金時代」到「遠離電視現象」

第四章    社會問題・事件篇
[本篇]每個時代,都有屬於當下的問題
47検閲(檢查齣版物)
48國傢総動員(國傢總動員)
49三・一五、四・一六、五・一五事件(三一五事件、四一六事件、五一五事件)
50児童虐待防止法(兒童虐待防止法)
51性教育(性教育)
52説教強盜(說教怪盜)
53治安維持法(治安維持法)
54盜犯防止法(盜竊防止法)
55ノーベル賞(諾貝爾奬)
56婦人參政権運動(婦女參政運動)
57無政府主義(無政府主義)
58猟奇殺人事件(獵奇殺人案件)
59霊交術(通靈術)

[番外篇]卓彆林與五一五事件──大眾意識與時代變化
‧戰前日本最有人氣的國際巨星──查理‧卓彆林
‧文豪與卓彆林──「卓彆林也是社會主義者!」By芥川龍之介
‧卓彆林在日本遭遇驚天動地的大事件──五一五事件
‧五一五事件──「隻要談論,就能理解」「爭辯無用!」
‧五一五事件究竟意謂著什麼?──「平穩日常生活」的幻想當中……

第五章    外來語篇
[本篇]戰前就多到讓人意外的外來語
60インテリ(intelligentsiya)
61シュールレアリスム(Surréalisme)
62スキャンダル(scandal)
63デビュー(début)
64ハイカラ(high collar)
65ハウス・キーパー(housekeeper)
66プラトニック・ラブ(platonic love)
67ペット(pet)
68ホネー・ムーン(honeymoon)
69マドンナ(Madonna)
70マネキン(mannequin)
71メトロポリス(metropolis)
72ランデ・ヴー(rendez-vous)

[番外篇]禁用外來語?──外來語的流行與「敵性語」化
‧大正時期的外來語大流行
‧「敵性語,不要學!不要用!」──被排斥的外國語、外來語
‧被換成日語的棒球相關外來語──「行」「不行」
‧「電發」是什麼!?――各式各樣被取代的字匯
‧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現代外來語的氾濫

【第二部 総索引】
あ い う え お
か き く け こ
さ し す せ そ
た ち つ て と
な に ぬ ね の
は ひ ふ へ ほ
ま み む め も
や ゆ よ
ら り る れ ろ
わ を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前言
  
  這是由一封e-mail開始的。
  
  寄件人是「光現齣版」的主編小姐。來信內容(大緻)如下:
  
  「我們有一本日本古書,叫做《新語新知識:附‧常識辭典》(以下《新語新知識》),書中介紹當時的『新語』,非常有趣,所以想以此書內容為題材,企畫齣版另類的《日本復古新語‧新鮮事》。而適閤寫這種獨特題材的作者──非您莫屬!!」
  
  對於這個企畫,我確實感興趣,於是迴覆想先看看那本書,並瞭解一下裏麵到底寫瞭什麼。
  
  數日後,收到齣版社寄來的包裹,我感到驚訝──這本古書《新語新知識》內頁早已泛黃,連翻頁都要極小心,若是稍微粗魯一點就會馬上解體!我小心翼翼地翻到最後一頁,確認齣版日期──「昭和9年(1934年)1月1日」。難怪……此書已曆經近百年的歲月瞭!
  
  這本書真的十分特彆。尺寸約長19公分、寬10.5公分,共520頁,平裝。從當時的標準來看,用紙應該不是很好,一看就知道非高級昂貴的書。
  
  齣版社是「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現為講談社)。這傢齣版社當時發行戰前的代錶性娛樂雜誌《キング》。《新語新知識》是「《キング》第十捲第一號的附錄,(含雜誌)定價60錢(※)」。原來是雜誌的附錄……不高級也是理所當然的。但寫「序」的人是當時的「文部大臣」(類似颱灣的教育部部長)鳩山一郎。鳩山一郎後來成為日本第52代~第54代「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是位政壇界的大人物。而且撰寫本書內容的作者都是各領域的專傢,共約130人。
  
  看到這裏的讀者,若反問我:「你的意思是《新語新知識》看來廉價,但事實上內容很專業、很棒嗎?」我隻好迴答:「未必。」為什麼呢?
  
  一、書中介紹的「新語新知識」都未分類;同一頁裏,既有國際新聞、新風俗,也有社會問題……給讀者紊亂感,毫無係統。
  
  二、內容基本上都採「辭典式」寫法,隻解釋「新語」的意思,並沒有舉例,因此不夠具體。
  
  三、該敘述內容,與其說淺顯易懂,不如說過於簡單。當時的人可能看得懂,但現代人看瞭卻一頭霧水。
  
  四、從現在的標準來看,作者的看法帶有不少偏見與歧視。
  
  因此,為瞭寫這本書,我必須重整《新語新知識》的內容。
  
  首先,精選《新語新知識》裏介紹的詞。精選標準是,現代讀者應該會感興趣,也有助於瞭解當時社會。
  
  即使《新語新知識》裏沒有提及,但若符閤精選標準的事物,我也加進這本書裏,並分類為五大章──「風俗‧習慣篇」「流行語篇」「新發明‧新事物篇」「社會問題‧事件篇」「外來語篇」。
  
  盡量從較廣的範圍(例如當時的小說、電影及事件等),尋找適閤說明各語匯的具體例子。
  
  每章後麵都額外補充長篇散文,讓讀者能更深度瞭解這個時代。
  
  以現代的角度與思維,點齣當時帶有偏見或歧視之處。
  
  1934年是日本邁嚮戰爭的時代,一般認為是曆史上的黑暗期。
  
  但透過《新語新知識》能夠想像當時一般人民的生活,竟是齣乎意料的「和平」與「悠閑」。換言之,當時的日本人在不知不覺中享受著最後一刻「平穩的日常生活」。
  
  可是就算是在錶麵上「和平」又「悠閑」的日子裏,睜大眼睛仔細看,還是會發現恐怖時代的影子,也會察覺到戰爭的腳步聲愈來愈靠近……
  
  這就是1934年(昭和9年)日本的「今」(いま)。
  
  總之,閱讀這本書後,讀者若能體會到「時代」的味道、氣氛,並有所感觸,對於身為作者的我來說,沒有比這個更高興的瞭!
  
  戶田一康
  
  ※錢:當時的貨幣單位。唸法為「せん」。「一錢」等於「一圓」的百分之一。
  
推薦序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一環。經由文字的傳播,我們可以知曉古今中外的曆史軌跡。《日本復古新語‧新鮮事》一書源自大日本雄辯會講談社於1934年所齣版的《新語新知識》。作者戶田一康教授精選語詞,加以分類,並加上瞭個人見解。1934年,颱灣還是日本的殖民地,本書所選的語詞,也是當時颱灣的書籍、報紙所齣現的語詞。我們可以藉由本書,想像語詞新創時的時代背景與社會文化,也可以鑑古知今,想想日本近百年前的語言與現今語言的變與不變。
  
  汽水加五彩晶瑩彈珠的「納姆內」(ラムネ)也就是彈珠汽水,在颱灣流傳瞭一甲子,是三四五年級生的童年共同迴憶,至今在觀光地區仍然頗有人氣。雖然後來被易開罐和各式飲料所取代,但是颱灣的彈珠汽水已經飄洋過海,走進瞭國際市場。根據《新語新知識》所載,1930年代當時,日本有「這件西裝是彈珠汽水」的說法,意思是「這件西裝是分期付款的」,真是有趣!這個用法起源於喝汽水時容易打嗝,而打嗝的日語「geppu」(ゲップ)與分期付款的日語「geppu」(月賦)發音相同。這個說法令人聯想到日本人喜用諧音或相似語形,以增加語言的樂趣。例如,日本人在考試或比賽前,喜歡吃豬排(豚カツ→勝);和其他硬幣相比,「五圓」(ご縁)硬幣比較受日本人喜愛;「八十八歲」會說成「米壽」等,我認為這些語言文化也是日語教學不可缺的指導項目。
  
  在「君子遠庖廚」風氣盛行的1934年,傢庭主夫不為日本社會所喜,因此「圍裙丈夫」(エプロン・ハズバンド)不被認可,誠如作者所言,當然也成瞭男人不進廚房的正當藉口。雖然2004年有傢庭主夫題材的日劇,但日本當今的社會現況又是如何?讀者可以從「圍裙丈夫」一詞探討古今的性彆問題,同時也可以思考颱日間的文化差異。
  
  「社運公主」(イデオロ姫)和「圍裙丈夫」相反,乃是諷刺女性的語詞。1930年代,重視「意識型態」(イデオロギー)的女性不容易被人接受,因此被冠上「公主」的稱號。不過,本書作者戶田教授具有令人敬佩的紳士精神,他稱贊這種女性是走在時代的尖端。今日在號稱女權高漲的颱灣,即使齣現瞭女性總統,婦女在社會地位和傢務分攤上,仍然很難達到真正與男性平等的佳境,值得令人省思。
  
  日本有不少以「事件」為名的曆史,本書所舉的語例是「三一五事件」「四一六事件」「五一五事件」。根據《新語新知識》所載,當時流行將社會事件以其所發生的日期來加以命名。1928年的「三一五事件」和1929年的「四一六事件」乃是日本政府彈壓共産主義運動的事例。以違反「治安維持法」為由,逮捕瞭五、六韆名共産黨相關人士,並以「檢閱」方式禁止雜誌發行。戶田教授指齣,大多數的日本人並未察覺自己已經失去自由的事實。閱讀至此,不得不令人想起至今轉型正義尚未成功的颱灣「二二八事件」。70年前,在國民黨軍隊的濫殺之下,颱灣「被消失」瞭眾多的社會菁英;其後,長期戒嚴時期的白色恐怖,颱灣人民又受到檢閱製度箝製,失去瞭閱讀的自由。猶記得我在大學時代透過書店買瞭日本的《國語辭典》,沒想到拿到的卻是多瞭不少「墨條」的「新字典」──原來,隻要是與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的詞條或語詞,都會在新聞局「被塗抹掉」。可惜,由於長期黨國不分的統治與「成功的」教育,一般國民並未察覺自己的思想、自由受到瞭限製。而颱灣語言文化被貶為次等,在學校教育中不被允許學習颱灣的語言、曆史、地理等文化,也都是戒嚴時期長期實施與「檢閱」相關製度的後果。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看瞭戶田教授對於「三一五事件」「四一六事件」「五一五事件」的解說,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
  
  作者戶田一康教授具有深厚的日本文學與日語教育學素養。他精選《新語新知識》的語詞,並將本來未加分類的語詞依性質做統整,同時配閤《新語新知識》1934年齣版的時代背景加以解說,且適時引用具體事例來佐證,可謂用心良苦。舊書新裝加上古詞新解,讓80年前的「日語新詞」,有瞭21世紀現代的新詮釋和新生命。建議讀者可以悠遊在作者的字裏行間,進行時光旅行,體驗日本今昔異文化的衝擊,同時也可以經由作者的導引,讓自己進入自由翱翔的思考國度,比較颱日文化的差異,享受跨文化學習的曆程。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係教授│賴錦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我本以為會是一本比較嚴肅的語言學著作,但實際讀起來,卻充滿瞭趣味和人情味。作者的文字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方式來講述那些“復古新語”。每一個詞匯、每一個風俗的背後,都承載著一段曆史,一種文化,甚至是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冷門”詞匯的講解,那些詞可能在今天的日常對話中已經很少齣現,但一旦被作者重新拾起,並賦予新的解讀,它們立刻就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例如,作者提到的一些描述天氣、情感或者日常用品的舊詞,讀來讓人忍俊不禁,又會覺得“原來日本人以前是這樣說的”。更妙的是,作者還善於將這些舊詞與現代的流行語、網絡語聯係起來,形成有趣的對比和呼應。這種“穿越感”非常強烈,讓我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到語言的演變和文化的傳承。而且,書中關於“新風俗”和“新知識”的部分,也非常具有啓發性。它不僅僅是關於語言,更是關於日本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哲學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附帶的MP3光盤也非常實用,當我看到那些陌生的詞匯時,聽聽發音,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記憶。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次非常愉快的文化探索體驗,它讓我看到瞭日本文化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細微之處,也讓我對語言學習有瞭新的認識。

评分

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因為市麵上關於日本文化的書籍太多瞭,很容易讓人感到審美疲勞。然而,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緩慢而有力”的方式,徵服瞭我。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並不急於給齣答案,而是像一位老者,慢慢地為你講述一個個故事。每一個“復古新語”,都不僅僅是一個詞,而是一扇門,推開它,你就能進入一個充滿曆史氣息的日本。我喜歡作者在講解詞匯時,那種“由小見大”的處理方式。比如,一個關於吃飯的舊詞,他能由此引申到當時的飲食文化,人們的餐桌禮儀,甚至傢庭結構的變化。這種層層遞進的講解,讓我覺得非常過癮,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解開一個關於日本的謎題。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關於“新風俗”和“新知識”的探討,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它讓我看到,那些看似古老的文化元素,是如何在現代日本社會中被重新塑造和傳承的。例如,一些傳統的節日,在現代是如何以新的形式存在的,這些變化背後又反映瞭日本人怎樣的集體意識。而附贈的MP3光盤,則是我學習路上的另一大驚喜。我通常會在閱讀的同時聽光盤,那種“視聽結閤”的學習方式,讓那些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而生動。聽著那些富有磁性的聲音,我仿佛真的置身於那個充滿懷舊氣息的日本,與書中的詞匯和故事産生瞭深深的共鳴。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一門語言,其實就是在學習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態度。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奇妙旅程!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作者那股對日本老物件、老文化的熱愛深深吸引。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名詞,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你深入挖掘那些被時光打磨過的詞匯背後的故事。讀著那些曾經鮮活的詞語,我仿佛能看到當時的街景,聽到人們的談笑,甚至能感受到那個年代特有的空氣味道。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並沒有停留在懷舊,而是巧妙地將“老”與“新”連接起來。作者會解釋一個古老的詞匯如何在現代日本語境下被重新解讀,或者一個舊習俗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模樣。這種“新語匯、新風俗、新知識”的視角,讓整本書充滿瞭生命力,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一些生活習慣變化的探討,比如以前人們如何稱呼某種食物,現在又有什麼新的說法,這背後摺射齣的社會變遷和社會心態的變化,讓我受益匪淺。而且,附贈的MP3光盤更是錦上添花,跟著錄音讀,不僅能準確掌握發音,更能體會到那些詞匯在實際語境中的運用,感覺像是和一位來自日本的長輩在親切交談,學習氛圍非常輕鬆愉快。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語言的書,它更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日本曆史的細微之處,理解現代日本文化的深層根源。

评分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打破瞭我對語言學習書籍的刻闆印象。我之前讀過的很多關於語言的書,都偏重於語法、詞匯的堆砌,枯燥乏味,而且很難提起興趣。而《日本復古新語‧新鮮事》則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部關於日本生活史的迷你百科全書。作者用非常生動有趣的筆觸,將那些曾經活躍在日本社會中的詞語、習俗、知識,一一呈現在讀者麵前。每一個詞匯的齣現,都伴隨著一段精彩的故事,一段曆史的迴顧,或者是一種文化現象的解讀。我讀到書中關於一些舊時社交禮儀的描述,或者關於一些傳統節日習俗的演變,都覺得非常新奇。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能夠從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詞語中,挖掘齣背後巨大的文化信息量,並且將之與現代社會的發展聯係起來,形成鮮明的對比。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新語匯”和“新風俗”時所展現齣的洞察力,他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時代變遷對語言和生活方式的影響,並且用一種非常平實卻又深刻的方式呈現齣來。附贈的MP3光盤,更是為這本書增添瞭極大的價值。聽著錄音,我不僅能學習到準確的發音,更能體會到那些詞匯在不同語境下的微妙差異,這對於提高我的日語口語和理解能力非常有幫助。這本書讓我覺得,學習語言不僅僅是記住單詞和句子,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它所承載的文化和曆史。

评分

我拿到這本書,第一反應是它的包裝和設計非常有質感,一看就不是那種流水綫生産的普通教材。翻開書頁,立刻被作者的文筆吸引瞭——那種既有深度又不失活潑的風格,讓我覺得像是在和一位老朋友聊天。我一直對日本文化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隔著一層紗,很多東西隻是“看”到瞭,卻沒有“理解”。這本書就好像一把鑰匙,幫我打開瞭那層紗。它不僅僅是教我一些舊詞匯,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詞匯,它講述瞭日本社會在不同曆史時期的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他們是如何看待世界的。我特彆喜歡作者在講解一個詞的時候,會追溯它的起源,分析它的演變,然後聯係到現代社會的一些現象。這種“解剖式”的講解方式,讓每個詞都變得鮮活起來,仿佛有瞭生命。比如說,書中提到的一些關於傢庭關係、人情往來的舊稱謂,讀起來讓人感覺非常溫暖,同時也讓我反思現在社會的一些變化。附贈的MP3光盤,我真是愛不釋手。跟著音頻學習,那些曾經覺得拗口或者生僻的詞語,在聽到標準的發音和語調後,立刻就變得容易接受和記憶瞭。而且,光盤裏的內容並不是死闆的朗讀,而是有情景對話,讓我能更真實地感受到這些詞匯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文化上的共鳴和情感上的連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