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夠走齣羅生門?:李怡讀書隨筆

誰能夠走齣羅生門?:李怡讀書隨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李怡
  • 隨筆
  • 文學評論
  • 羅生門
  • 日本文學
  • 文化隨想
  • 讀書筆記
  • 散文
  • 思想
  • 經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羅生門,眾所周知是指不同當事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敍述,讓外界莫知真相。但更深層的問題是:為甚麼不同的當事人會有不同的說法?《羅生門》導演黑澤明說,是因為「人不能老實麵對自己,不能毫無虛矯地談論自己」。「人有本能地美化自己的天性」。似乎沒有人能夠走齣這個羅生門。於是,這世界是否也就永遠沒有真相?

  但我們不能因為人類走不齣羅生門而採取虛無主義的態度,否定所有的人生追求。如果我們能夠因黑澤明的故事而對美化自己有所警覺,那麼至少可以更加誠實地麵對自己;如果世界上因為羅生門而沒有真相,至少我們多方麵的探尋也可以接近真相。

  作者近年閱讀的書中,有些是誠實麵對自己的人生故事,有些是能夠讓我們接近真相的陳述,有些是可以啓發我們睿智思維的哲理。作者寫下的讀書隨筆,除瞭介紹內容,也談自己的感受。讀友們若能找到原書來讀固然好,否則從本書的介紹中也可以略知梗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怡


  1936年生,1956年開始寫作及編輯生涯,任《七十年代》(後改名《九十年代》)總編輯二十八年。六十年來不間斷地在報刊寫小品文和政論,編輯和寫作均秉持忠於自己、質疑權貴、就事論事、不怕獨持異見的原則。至今仍在電颱主持閱讀節目和在報章寫專欄。自三十多年前中英就香港前途談判以來,作者即關注及評論香港各個時期的政治嬗變和社會思潮,在評論時政中貫串作者的理念、經曆和人生觀。著有多本關於人生哲理的暢銷作品,包括《細味人生100篇》、《閱讀人生100篇》、《感悟人生100篇》、《思想之鑰60題》、《心靈絮語90題》、《一個人是一生行為總和》、《李怡閑思錄》等書。

圖書目錄

自序:直麵人性罪業,探索積極人生   8
 
誰能夠走齣羅生門?──《蛤蟆的油》   13
從尊敬一事無成的自己開始──《超譯尼采》和《超譯尼采II》   23
她相信幸福不隻一種──《鏡頭背後的勇者》   34
將美好的事投射到你的人生中──《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44
二十世紀西方三大文化發現   55
大規模邪惡是平凡人造成的──《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   61
人類有服從命令的本性──《服從權威: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72
無用的知識帶來創新意念──《無用之用》   81
歡迎來到不斷被拒絕的人生   90
靜思纔看到生命意義──《靜思的藝術》   97
依循內心指引創造非凡──《一枝鉛筆的承諾》   103
年輕女子耗盡青春建立曆史豐碑──《灣生迴傢》   112
學運領袖走進社會繼續為理想獻身──《一根蘿蔔的革命》   122
教育目的是挖掘學生的潛質和能力──《小學還能這樣上》與《中學還能這樣上》   133
所有的爭權奪利都會讓我們更貧乏──《慢讀赫塞》   146
議事規則創設人類文明──《羅伯特議事規則》   156
世界上沒有從不説謊的人──《老實人上天堂,會説謊無往不利》   168
好奇心引領你改變人生──《好奇心:生命不在於找答案,而是問問題》   179
當生下與眾不同的孩子──《背離親緣》   189
微權力興起正在改變世界──《微權力》   201
隻有一種復仇能讓我不會白白犧牲──《溫柔的復仇》   211
在強權鉗製下新聞淪為幫兇──《太平洋戰爭與日本新聞》   219
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孤獨前哨》   228
參加西班牙內戰的中國人──《當世界年輕的時候》   238
尋找被秘密警察監視的個人曆史──《檔案:一部個人史》   248
不存嫉妒纔會真心贊美他人──《贊美力》   258
怎樣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兩小時讀懂世界哲學》   267

圖書序言

自序

直麵人性罪業,探索積極人生


  羅生門這個詞是一九五一年日本導演黑澤明的一部電影帶來的。羅生門,現在眾所周知是指不同的當事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敍述,使這件事齣現不同的形貌,讓外界莫知哪一個説法纔是真相。

  但羅生門的真正意義卻不僅僅是這種流行觀念,為甚麼不同的當事人會有不同的説法纔是問題的關鍵。黑澤明在拍這部電影時嚮副導演解釋説,電影的主題是:「人不能老實麵對自己,不能毫無虛矯地談論自己。這個劇本,就是描述人若無虛飾就活不下去的本性。不對,是描述人到死都不能放下虛矯的深罪。這是人與生倶來、無可救藥的罪業,是人的利己之心展開的奇怪畫捲。」最有趣的是,電影《羅生門》的拍攝過程及完成後的遭遇,竟也是一個「羅生門」,現實吿訴黑澤明,「人有本能地美化自己的天性」,似乎無人能夠避免。也因此之故,使世界上的許多事情永遠是不同當事人各有各説法,以緻真相永難真實呈現。

  約三十年後黑澤明六十八歲時寫自傳,他寫到拍《羅生門》和過程中齣現的現實羅生門,他寫不下去瞭,他説:「我寫這本自傳,裏麵真的都老老實實寫我自己嗎?是否沒有觸及自己醜陋的部份?是否或大或小美化瞭自己?……《羅生門》雖然把我以電影人的身份送齣世界之門,但寫瞭自傳的我,無法從那扇門再往前寫。」創作瞭電影《羅生門》的導演,在三十年後,覺悟到自己恐怕也走不齣羅生門,也就是走不齣毫無虛矯地談論自己的人類無可救藥的美化自己的罪業。

  黑澤明的覺悟也敦促瞭我的覺悟,使我原打算寫的自傳也擱瞭筆,問自己是不是能夠走齣羅生門。對於我畢生從事的新聞和寫作生涯,目的既是要不斷尋求真相,但在人人走不齣羅生門的罪業下,這世界是否也就永遠沒有真相?

  年輕時看《羅生門》電影給我帶來對人性思考的衝擊,晚年讀黑澤明自傳又給我帶來對個人生涯的衝擊。也許真是沒有人能走齣羅生門,但如果我們能夠因黑澤明的故事而對美化自己有所警覺,那麼至少可以更加誠實地麵對自己;如果世界上因為羅生門而永遠沒有真相,至少我們多方麵的探尋也可以接近真相。更重要的是,羅生門的故事和黑澤明的自省,吿訴我們在人生曆程中更要保持謙卑和時刻自省的警覺。奧地利哲學傢卡爾‧波柏(Karl Raimund Popper, 1902-1994)説:批判精神就是科學精神。法國哲學傢班達(Julien Benda, 1867-1956)説,知識分子不僅要批判現實的罪惡和不義,也要批判自己的曆史局限和錯誤判斷。這些話是我的座右銘,而黑澤明的自省更提醒我要警惕美化自己的陷阱。

  我們不能因為人類走不齣羅生門而採取虛無主義的態度,否定所有的人生追求。我寫過許多關於人生的小故事,齣過幾本書。在近年讀的書中,有的讀後寫下較長的筆記。挑選瞭二十幾篇,就成瞭這本書。所選多與人生課題有關,除瞭介紹內容也談談自己讀後的感想。裏麵有我很珍惜並願意寫下的人生故事,也有啓發我思維的睿智的哲理。讀友們若能找到原書來讀固然好,否則從我的介紹中也可以略知梗概。

  以《誰能夠走齣羅生門?》作書名和作第一篇,是想警惕自己也吿訴讀友們:我們都有人性弱點,或許都走不齣羅生門,但所有的人生追求仍然是有意義和必須的。隻不過在聽這些啓發我們的故事,讀這些引導我們睿智的思考時,知道也可能有羅生門的局限。因此,自省和批判精神,始終是最重要的人生課題。

圖書試讀

將美好的事投射到你的人生中──《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颱灣有一對夫妻,幾年來為近韆部電影,寫下三韆篇文章,他們把電影中啓發人心的片言隻語記下來,希望讀者不要忘記,並把這些語言投射到自己的人生。看電影時你也許被一兩句語言觸動過,沒有記下來吧。

颱灣有一對姓水的夫妻,非常喜歡看電影,也常常被電影裏角色的情緖牽動。

某天,電視上播著一部感人的電影《鞦田犬八韆》,兩夫妻領養的流浪犬小米正躺在水太懷中可愛地撒著嬌。水先生突然有感而發説:「對你來説,牠可能隻是你生命中的一部份;但對牠來説,你卻是牠的全世界。」一句簡短的話似乎就與這部電影緊密地結閤瞭,於是他們就一麵看電影,一麵在電影中發掘一些啓發人生的句子和小片段,並將所寫的放上網。就這樣從二〇一二年成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網站以來,在上獲得六十幾萬的讀者,在Instagram上有三十幾萬個追蹤者,他們粉絲圑由此誕生。

電影中啓發人生的句子

每篇文章發齣之後,對於讀者的每一個迴應他們都非常在乎。最讓他們感動的,不是有多少人按瞭「贊」,或是有多少人分享,而是看到讀者就他們的文章發錶自己的意見;有的人同意,也有人反對,甚至有讀者會提齣完全不同的看法。不管反應是甚麼,隻要讀者對於他們推薦的電影能夠有所共鳴、發聲討論,都會讓他們非常開心。

幾年來,他們寫過近韆部電影,寫瞭三韆篇文章,把看電影的感受和心得寫下來,與網友分享。網站擁有超過一百萬粉絲。現在,他們篩選有關文章,編成一本書,書名叫《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作者對每一部電影都寫下他們獨一無二的記憶,比如其中的精彩對白:

《魔球》(Moneyball, 2011):「努力的結果,不一定會是成功,但絕不會是後悔。」

《雷霆戰駒》(War Horse, 2011):「人生是一條路,讓你碰見不同的人;有人陪你走一段,有人陪你走一生。」

《月黑高飛》(The Shawshank Redeption, 1994):「耐心不是讓你空等,而是要你在等待時堅守你的信念。」

《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隻因為你覺得不重要,不代錶你可以不盡全力。」

《心跳500天》(500 Days of Summer, 2009):「某些人來到你的生命中,不是為瞭愛你,而是讓你感到值得被愛。」

《情迷月色下》(Magic in the Moonlight, 2014):「談愛情和看魔術很像,被騙的人,多少都有那麼一點心甘情願。」

這些句子在看電影時你或許會被觸動,但沒有記下來吧。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