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追求不遺餘力的美好生活態度 很巧閤的,我生平地一次齣國,地點就是倫敦,還記得是1996年,我代錶當時的公司參加英國總公司的經銷商大會。第一次造訪倫敦的感覺很奇妙,入住旅館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大部分的商店已經關門,我卻掩不住內心的興奮,獨自走在牛津街上,看著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品牌櫥窗,好奇地探索著,同時大口呼吸著清冷的空氣,一種很不真實的感覺,這就是我對倫敦的第一印象。
爾後因為工作需要,我曾經一年內遠赴倫敦四次之多,自然越來越熟悉Camden Market、Piccadilly Circus、Covent Garden、Knights Bridge等區域,飽覽音樂劇、跳蚤市場、百年經典百貨公司、博物館、公園、倫敦塔、泰晤士河遊船、大笨鍾、教堂,一直到後來纔有的倫敦眼,都讓我深深愛上這個迷人的城市,更開始探索英國的文化、時尚、戲劇,除瞭一定要看的音樂劇之外,我特彆鍾愛英國相關曆史或經典戲劇,例如珍奧絲汀所改編的電影或劇集、電視劇《唐頓莊園》、《Cranford》、《百貨人生》(Mr. Selfridges)、《白羅神探》,甚至小時候看過的《步步驚魂》(Thriller),至今是我休閑時一看再看的劇集。
倫敦的前衛與經典是如此和諧並存,我喜歡老派的英國文化(下午茶、傢用擺設……),也欣賞前衛的英倫時尚(電子樂、龐剋、Vivienne Westwood……),然而身為一個異國人,一旦到瞭喜歡的城市,旅遊難免變成一種製式化的行程,藉由大眾旅遊書上的推薦景點及部落客的旅遊分享文僅能獲取皮毛,若想要再深入瞭解,就得採用居遊的方式,從觀光客的觀點進化為新住民的視角來瞭解一個城市。好比老牛今年夏天在法國旅遊就刻意避開巴黎,因為已經不想再跟著一票觀光客進行每天重復的行程。
於是,如果你/妳也像我一樣喜歡倫敦,也對倫敦已有一些初步瞭解,我非常推薦你/妳閱讀本書,本書的作者是我的親姪女,她從2012年先赴倫敦西敏寺大學攻讀時尚經濟管理碩士,畢業後又陸續幫雜誌採訪、撰寫文章,以她長期在倫敦居遊的經驗,特彆整理齣許多私房導覽景點,帶你更深入瞭解倫敦的創意環境。看完本書,我已經開始規畫下一次的倫敦行程,像是我最喜歡的藝文之旅又多齣好多選擇:國傢肖像藝廊、V&A孩童博物館、Museum of Brands、Zabludowicz Collection、Maison Assouline、Roundhouse、Union Chapel,而書中所列的Marylebone High Street、Lamb’s Conduit Street、Exmouth Market、Bermondsey Street、Brixton Village、Redchurch Street,則成為我的逛街新地標,時間最好安排在5月中下旬,還能夠參觀Photo London攝影展以及 Offprint London的藝術書展。正如同作者沛甯所言,倫敦可以滿足所有追求生活品質不遺餘力的你/妳,一再前來體驗倫敦人的美好生活態度。
美容教主 牛爾
馬來貘的倫敦初體驗 我在倫敦短短五天,體驗瞭所有倫敦生活的精采,都要感謝我的倫敦保姆Vicky牛小姐。
人氣插畫傢 馬來貘Cherng
觀光客不能錯過的倫敦文創指南 因為工作,我必須經常去倫敦;雖然常去,不過因為開會的時間多,所以其實我對她根本不瞭解,程度僅及觀光客等級。因此在當地念書的小牛,這幾年都是我在倫敦固定會打擾的對象。
大部分時間,我會用前老闆的特權,要求她幫我安排,在開會之餘所剩無幾的自由時間;但其實更多時候,我是期待透過她的帶領,可以讓我這個鄉巴佬不管是透過一頓飯、一場精采的展覽,還是在一傢充滿好物的店內血拚,幫助我一次比一次地,更認識這個永遠都有新鮮事發生的城市。
在倫敦麵前,每個人都像是個渴求新知的孩子,很高興小牛在撇下我之後,用她這三年走跳倫敦的紀錄推齣《倫敦,藝遊未盡》一書,這等於是為我準備瞭一本另類探索倫敦的「玩」全指南。
VOGUE/GQ集團董事總經理 劉震紳
一本精采絕倫的倫敦寶典! 仔細想想我和小牛大概隻在我主持的時尚精品活動上見過兩三次麵,老實說,精品活動開始前現場有如戰場,從品牌客戶、主持人、公關公司、到秀導、模特兒、燈光、音響無不綳緊神經為求極緻呈現時尚氛圍,所以交集並不多。但這個有著白皙精緻臉蛋,和有如古代仕女櫻桃小口的女生讓我印象深刻!不隻是她那張極具東方美的臉孔,渾身散發的時尚味,還有言談間藏不住的文青氣息讓人不注意也難,果不其然,不久後她前往倫敦進修,同時為數本國際時尚雜誌擔任時尚特派,還成立瞭頗受好評的《NON-TWINS》FB粉絲專頁。
在英國大肆吸收時尚和藝術養分的她,深入探索倫敦每個角落,舉凡藝文、音樂、饗樂、流行、次文化在地時尚人的秘密基地都被她挖瞭齣來,幾位藝文界重量級大咖也在她循(威)循(脅)善(利)誘下招齣私房景點,幾乎是你在其他旅遊書上絕對看不到的!像是東倫敦藝術傢們聚集的咖啡廳、白天是DVD店晚上變身夜店的神祕酒吧、不能錯過的特色藝廊、泰晤士河畔饕客必訪的英式餐廳……這份景點清單實在是太贊瞭!我忍不住邊讀邊想著下迴造訪倫敦的景象。
如果你需要一本真正深入倫敦的旅遊書,這本書裏的清單夠你玩好久;如果你愛倫敦的文化,這本書將帶你認識內行人纔看得到的藝術麵貌。說白話,就是一本CP值超高、錯過可惜的精采好書!
時尚主播&精品活動主持女王 周明璟
倫敦的遇見和分離 對短暫旅居英國的我們來說,倫敦的生活總是不停地遇見和分離。
遇見瞭新的朋友、新的事件,抵達瞭新的環境、新的角落,看見瞭新的演齣、新的展覽、新的店麵。有那麼多的人事物從這裏交錯而過,隨著這城市的波動,又一一說瞭再見。
於是我遇見瞭小牛,也遇見瞭她眼中的倫敦。
於是小牛遇見瞭倫敦,接著又跟倫敦告彆。
這是一座多變且復雜的城市,復古又創新,開放又壓抑,頑固又包容;那樣地矛盾,那樣地讓人難以定義。復閤文化的組成,多樣的藝術類型,搖滾樂、文學、時尚、電影,大量的旅外學生、大量的旅外工作者;在同一個城市內,生長著,流動著,交叉刺激著。總是伴隨著不穩定的天氣與交通,總是伴隨著時而快速時而靜止的時間軸;也總是,有也許已經在那裏很久很久,卻從來不知道的事物地點等著被發現。
作為一個同樣在城市文化邊緣不確定自己歸屬的旅外工作者,可以想像為什麼她會如此迷戀,一個同時可以擁有傳統和新元素,又能巧妙地融閤在一起的地方。
盡管很多時候還是如此陌生。
一開始總是為瞭某種理由,離開瞭原本喜歡的傢鄉;也許是想找一些無法預料的元素,也許是一直在追尋某種藝術的發源;也許隻是害怕自己的沒有改變,想要短暫逃離,卻愛上瞭,另外一座城。
但倫敦的生活還是無法不變動,在這停留的總是旅人,總是那些好奇又善變的。所以,所有的相遇,也終究會是一段比較長的旅行,還是要迴去。
於是小牛的旅行也到瞭一個段落,換她作為旅行的引導者,將很多篇幅撕開瞭一角。介紹著,推薦著,誘惑著,也許另一個準備要離開的人。
於是她將腦海中殘留的感受,集結成這本書;也許之後又是另一種生活的開始。可是相信她的旅途,與倫敦的情緣,並沒有結束。
告彆瞭,終究還是會再相見。
旅英服裝設計師—APUJAN設計總監 詹樸
作者序
每一次,都倒空自己重新認識倫敦 每每想起倫敦,心裏總是很滿,話到嘴邊就啞然止住。好似自己即使追趕一輩子也難與之齊頭並進,更無法用某種談論一位絕代風華老友的欣慰語氣訴說,倫敦到底有多迷人。所以隻好總是以大幅度仰角遙望,用一種感恩朝聖的心情,試著在偌大的城市片段裏,尋找可容身的精神角落。
若將倫敦擬人化,那麼站在她麵前,我彷彿返老還童成剛學步的孩子,從零歲開始,觀看她、摸索她,並且心甘情願地被收服,讓她成為我生命的信仰。若迴到真實的日常,我大概又會像英國知名繪本《尋找威利》
(Where 's Wally?)中,隱沒在茫茫人海中的主角威利,盡管渺小卻能獨一無二。在倫敦,即使每個平凡人的獨立存在,也都是那麼與眾不同。
在這座城市,每個人都容易迷失。你會迷失的不隻是方嚮,更是摸不清楚時間、空間,深度與廣度。這種龐大的,讓人深陷於一個城市之中的滿足與失落,來自她深厚傲人的曆史與文化,更來自她對於個體差異(無論窮人、富人、小孩、外來民族、寵物)的尊重與包容力,因而造就齣全世界任何一個相似規模城市,都無可比擬的多元創意姿態。
正因為如此,來到倫敦旅遊,韆萬彆入寶山卻空手而迴,除瞭手裏能帶走的紀念品、眼裏看盡的倫敦風景,這本書想寫下更多的是,你可以對這城市真正刻下深刻記憶的方式。
在倫敦,藝術深入每個生活角落,文化是街頭巷尾的平凡小販,各司其職,各自發光。如果你也是旅遊與生命的愛好者,不妨每一次都以倒空自己的方式,和我一起用「心」踏上這片土地,讓自己重新再認識倫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