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序言
推薦序
關首奇
我和一樵三年前在法國安古蘭漫畫節上初識,當時我負責陪伴與協助颱灣的漫畫傢口譯,一樵是颱灣漫畫館的負責人之一。在還不知道她也是小說傢之前,我已經被她流露齣的文藝氣息吸引瞭。她不像那種喜歡賣弄自己的纔能、顯示自己有多懂文學美學的經典作傢,但卻具備瞭一個好作傢的重要特質:她會先聆聽、先觀看並且關注世界後,再以自己的想像力編織故事的人纔。
迴想起來,那幾天晚上我們一群人從安古蘭颱灣館坐巴士迴乾邑市的飯店,車程大約一個小時。當其他的漫畫傢與工作人員因為一整天的疲憊而紛紛在車上沉沉入睡時,一樵和我會混著法語與華語並肩討論哲學、文學、藝術、政治、學術、愛情等(多麼法式的話題!)。就在這些討論中,一樵跟我提到她的小說傢身分。某天晚上,她跟我提及創作《雙刀》的計畫。當然沒有很清楚地討論到小說的情節和發展,但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兩個命運多舛、在法國與颱灣間漂泊的颱北姊妹。聽著一樵打算如何編織這個關於兩個越界角色的韆層盒故事「histoire à tiroirs」,我目睹瞭一個動人心弦的小說形成的過程。聽著她的敘述,我以一個好奇的讀者的角度,嘗試猜測小說的結局。
幾年後的今天,終於可以看到小說發展成的國度。這本小說正如作者:一樵果然以她特有的穿透力、敏銳度和鋒利的文筆與視野剖析颱灣與法國不同人群所麵臨的共同焦慮:流亡、傢庭分離、恐怖主義、政治理想與自我犧牲、個人自由與愛情等特質間的違和。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巴黎跟颱北是非常不一樣的都市,是兩座無法互相溝通的獨立島,但在一樵筆下,呈現齣的不是外來者的異國浪漫主義描繪,而是以一個熟悉者的筆調在文學世界中將兩個大城市連接起來。透過對各地氛圍的描寫(巴黎的十三區、颱北市、科西嘉島、馬賽或瑞士的洛桑),作者讓我們瞭解到這些地方雖有屬於自己的特性,但同時也都是開放的、互動的地域。
從一樵的筆觸中,我感覺到作者的遊牧特性,我看到一群雙國、雙城的人為什麼無法隻屬於一地(法國或颱灣),一個遊牧者的世界定是由兩個(或者更多)文化與語言 建構而成的。其實所有人都一樣,我們的主體就像一本好小說,由很多不同層次組成,而《雙刀》的故事發展正暗示這種本來看似暗箭傷人的、令人惴惴不安的矛盾結構,纔是值得珍惜的。書中描寫一群人物挖探他人祕密的過程(李誌清找女兒、顔妍兒找夏真,夏真找夏潔等),不過他們最後得到的卻是自己最豐富的內在:他們的多重身分。
很開心能有機會看到這本小說的完成,但同時我也相信這隻是一樵文學旅途中的一站,期待她帶我們漫遊更多不同的國度。
祝福這本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