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吳宗文 一九五八年及一九五九年,學友方豪教授代錶颱灣地區,齣席西德及義國的國際漢學會議時,我曾兩度在颱北,代理他管理天主教大專同學會及古亭天主堂,因此有機會認識颱北天主教的學者。
與前颱灣國立中央圖書館現任故宮博物院蔣復璁館長交往尤多,因為蔣館長是浙江嘉興硤石人,我在嘉興住瞭十餘年,所以幾乎可說是小同鄉。
我在傳教之餘,從事編譯公教書籍,蔣館長知道後,竭力勸我將聖奧古斯丁的《天主之城》一書譯成中文;我起初不敢貿然答應他,因為一方麵正從事編譯為傳教更需要的書籍,而另一方麵,
我也知道這是一部世界名著,在國外求學及任教時曾讀過它,怕自己纔力不夠,不能勝任。
七、八年後,我所編譯的公教書籍齣版者己十餘種,對翻譯方麵稍有經驗,乃從事翻譯《天主之城》,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竟能完成這部六十萬字左右的钜作,這是可自告慰的。
《天主之城》,是聖奧古斯丁的最重要著作之一,他曾費瞭十三年的工夫。全書共二十二捲,每捲二十餘章至五十餘章不等,每章亦長短不一,自半頁、一頁至五六頁、十餘頁。
這是一部辯護書:當時,羅馬為北方野蠻民族攻破,到處殺人放火,羅馬帝國搖搖欲墜,於是外教人說這是天主教的緣故,因為從前羅馬人恭敬多神時,國傢強盛,威震四方,自皈依天主教後,乃弄得國破人亡。
聖奧古斯丁為辯駁他們,乃寫瞭這部巨著。他先證明許多羅馬人因為天主教的緣故,得以保全性命,因為野蠻軍隊中,許多人己皈依瞭天主教,所以凡逃入聖堂中,或說自己奉天主教的人,都能保全性命;然後他說羅馬人敬拜邪神時,亦屢次戰爭敗北,外患內戰,連年不絕。羅馬帝國強盛的原因,不是因邪神的庇佑,乃由古代羅馬人愛國心及德行所緻。
之後他又將世間社會、國傢、人類,分為「天主之城」與「人之城」或「地上之城」。外教人的社會國傢,亞述,巴比倫,希臘,羅馬等形成「人之城」,敬拜邪神,風俗敗壞;而「天主之城」,先由猶太人組成,後為基督所創立的天主教所代替,曆代聖祖、先知、聖賢輩齣,勸人修德立功。最後「人之城」的人將受永罰,而「天主之城」的居民,將受永賞。
這書的價值,是作者能將世界人類的全部曆史,用一切由天主定奪的一貫眼光,將它聯閤起來,可以說是曆史的哲學及神學書,正如他的《懺悔錄》(Confessionum)是一部人心靈的神學書一樣。
現在說說我編譯此書的情形:本書是依拉丁原文譯成的,根據一八二五年德國萊比錫(Lipsiae)版;它可稱善本,因為此城素以齣版書籍著名。它雖不能稱為嚴格批評的學術版,但亦採取各版的異同,放在括弧中。固然是一百四十餘年前的版子,然而一本一韆五百餘年前的作品,其版本早一二百年,隻要忠於原文,是無關緊要的。本書由颱南劉俊餘神父藉用,特申謝意。
我亦參考過義文譯本,為聖保祿會步哥堯(Borgogno)神父所譯,一九四八年版。亦可稱為善本,因為不但忠於原文,連原文句法,亦盡可能將它保存譯齣,當然亦有譯錯或與原文有齣入處。分章有時亦與萊比錫本不同,可能是譯者根據彆版拉丁文所緻。因為分章,大約非聖奧古斯丁所作,是後人所為,因此能有不同,因為古人寫文,往往一瀉韆裏,一氣嗬成,隻分捲,而不分章,本書亦不例外,由每捲開始及結束處,可以看齣。
拉丁原文引《聖經》或其他書籍時,都不指齣章數節數,因為《聖經》分章分節是十一、二世紀時代人的工作,生活在五、六百年前的聖奧古斯丁,自然不能指齣章數節數,而義文版則有之,我亦隨之。每章後的註解,大都亦採自義文本,也有從彆處或我自己加上的。(編按一)義文本每捲前有一二行,指齣全捲大意,為讀者非常有益,我在譯文中亦採用它。
引用《聖經》時,我採用思高聖經學會所編譯的《新舊約全書》,《聖經》中的人名地名亦隨之。唯因思高聖經學會的譯文,係由希伯來或希臘原文譯成,因此往往與聖奧古斯丁所引的拉丁文稍有齣人。且聖奧古斯丁所引的拉丁文,是依舊拉丁文譯本,與現在的通俗本不同。其他人名地名的譯法,既然原文為拉丁文,大都又是拉丁名稱,所以就照拉丁文音譯齣,與普通譯名能稍有不同。
本書既然是一位天主教主教的作品,所以宗教專門名字,都照天主教慣用的名字譯齣。聖奧古斯丁晚年將自己全部的著作,加以校對修正,並說齣著書的動機及經過,與書中的內容及當修改處,對讀者非常有益。本書亦不例外,所以照拉丁文版,將它譯齣,放在書前,以便讀者索閱。
現在中文書籍後麵,往往有中西文人名對照錶,但因未指齣章數頁數,所以沒有大用處,而西文書籍中則常指齣頁數章數。本書為讀者便利起見,亦指齣捲數章數及頁數。有些名字,隻見一次,且不重要者亦從略,引用多次及較為著名者,則皆列入。
本書往往引維吉爾等人的詩,我亦用我國詩體釋齣,有韻時自然更好,韻不來時,亦不加勉強,以免損害原文的意義,有削足適履之虞。
濛輔仁大學文學院高思謙院長,在百忙中為之校對、修改、潤色,使譯文減少許多錯誤,特申謝忱。又濛於斌樞機為之題字(編按二),使譯文身價十倍,特錶十二分的謝意。譯文付梓時,正逢於樞機古稀壽長,因此就將本書獻給他,作他古稀壽長的紀念。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五日,聖母升天日書於颱西
一九七〇年五月五日修正於文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