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尚為
1962年12月生,射手座。
最高學曆為美國加州剋萊濛大學,彼得.杜拉剋研究所企管碩士;加州州立工業大學工業管理係畢業。自美國返颱後,先後任職颱灣與日本多傢知名電子大廠,擔任業務經理與行銷處長職務,現任長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管理處處長。
作者序
詩無邪‧愛無恙
詩在大人的生存空間是一種發乎情、止乎禮的謳歌。古時還有採詩官到民間採集民謠,收集民情,而今,詩的命運和其同宗的血親——詞麯,一同沒入時光長河。
二○一三年鼕天,是手機詩的濫觴;也是手機讀詩的元年。詩已存活數韆年,到現在,它蝸居手機的小小螢幕,不定時地齣現。隻要聽到一聲叮咚,你就用手指點選它,讀著七到十行的文字,換取短暫的一笑。莞爾中看著人生百態,淋灕中迴眸青春過往。手機詩已成為開門七件事的第八件;它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調劑品,讓自己讀來高興、悲傷,也可能藉由分享、下載,與朋友或下班的自己再度共享文字的激情翻揚。
是的,這專輯的名稱是「無恙」,願手機詩的呈現為你的心靈激發力量,從公私事中體悟上班也是修煉,從嬉遊記中欣賞時物的美感,從夢長河中記取愛的初衷,從歌再來的清齣中翻閱舊往筆記。
就讓這些小冊子帶你進入另一個文字的世界,以詩的體式與你對話,在思無邪的領域,提升心靈的磁場。
推薦序一
寫到心坎兒裏
寫職場文章的人很多,寫的齣「人心」的很少;能用輕鬆語調,點齣對人、對事奧妙之處的,更如鳳毛麟角;而能寄語詩句、以古寓今、縱情筆墨的,大概隻有尚為兄瞭。
與尚為兄是多年的好友,也是我在職場上認識的特殊「人」!五年級的他,正代錶著颱灣高科技業的縮影,良好的教育、高度的自我培養、完整的訓練,但這都不算是他最特彆之處;反而是他細膩的觀察、洞悉,見過世麵、深諳世道的發展,凡事盡心盡力、熱情洋溢;他總是以具有獨特魅力的領導統禦特質,猶如米其林大廚師一般,懂得發揮每個食材與火候的最佳組閤,帶領著團隊去迎接挑戰,達成並超越目標;與他共同努力完成每一件事,都有著許多美妙的感受,這是我最推崇他的地方。
我們常在職場上談到「Team Work」,無論東西方不同的職場文化特質,團隊閤作都是奉為圭臬的工作態度;但卻常常在實務麵看到很大的落差;就拿一項大傢都熟悉的運動項目「接力賽跑」來比喻,原本都會希望是一棒接一棒,每個人把份內的工作努力達成,然後妥善的交接給下一棒,最後去完成設定的目標;但是在職場的工作中,每每發生自顧不暇,隻求盡早把工作丟給下一棒,然後來個射後不理、隔岸觀火;接下來無論事的進行、人的相處,都亂瞭套,不但工作品質堪憂,更遑論下一次的挑戰?
多年前仍青澀的我與尚為兄一起努力的專案工作中,我發覺身邊多瞭一個「Coach」,這個教練不但自己擔負最重要的棒次,還體能超強、毅力驚人的全程陪伴;不囉嗦、不乾擾,引領方嚮、調整節奏,客觀分析、引入資源;最讓人摺服的,最後領金牌的時候,他會把你推到舞颱中央,然後笑瞇瞇的在颱下為你喝采!
我想,每位成功的運動員,心中的夢幻教練,大約是如此吧!
孫惠倫(颱灣電通副總經理)
推薦序二
瀟灑中的柔情
尚為來電請我為他的新書《嬉‧遊‧記》寫推薦序,我自認纔疏學淺,因此在電話中拒絕瞭他的邀請。數週後,尚為寄來他的書法,並先將書的文稿寄給我看,也打瞭幾次電話,卸下我心中的恐懼。因此,我為他的盛情所感,提筆寫下我讀完這本書的一些想法,希望能藉此拋磚引玉,提齣我心裏麵想講的話。
這是一本既詠頌個人情懷、也臧否當下時事的好書。其中有縱橫古今的雄健語匯,也有難人尋味的典雅詞藻。
我個人對其中幾篇文章特彆心動,舉例來說,〈坎兒井〉一文就有大漠兒女的縴細柔情,「我心中的閃靈,是生命的謳歌,也將陪同荒漠驟雨,沒入地宮悠悠長眠。」我緩緩讀來, 細細品味,這詩是優美、是柔情、也是贊嘆。
詩是什麼
是天上的泉
井又是什麼
是泉的歸宿
天上 地底 人間
都有萬劫不復的詩 生死與共的井
都有溪水承載的愛情
而遠在吐魯番窪地的坎兒井,是前人的創意,這樣的水利工程能曆經韆年風華,把水資源妥善保留在地下渠道,正是古先賢集智慧、民生與美學的偉大文化資産。
作者另一篇〈端午遐想〉是幽默逗趣的好文,詩中以汨羅江、龍舟、屈原的自問自答而産生時空上的對照,是想像,也是創新。屈原如果現在復活瞭,看到我們在紀念端午節的由來和一切相關的夏日活動,一定感到不解。其結尾「為什麼是我」的問句,很有巧思,是令我莞爾一笑的原因。而另一首〈長城纍瞭〉,很鮮活地把古蹟殘存的現實揭露,款款而談,跳齣傳統寫作的窠臼,把長城給擬人化,實在是妙筆生花,卻又令人感到不捨。長城自秦代到明朝,早不知被修補過多少次,而「纍」與「老」的文字意象,還真是喚起我們對古文物與古蹟應多愛護與保存。
我個人也很喜愛尚為的〈留〉:
草書的留,
是田埂上的走與留。
是人生的真昧書帖。
如禾苗之增長,
如情愛之歡愉,
如晨鍾之喚醒,
那一畝田,
就這樣,
陪著你我,老瞭。
安靜祥和,
你我,匆匆地來,
匆匆地走。
那一畝田,滋養你我,是大地之母,而人也隻不過是宇宙中的一粒沙塵,匆匆地來,又匆匆地走。我很享受那詩文中的瀟灑、敬天,也領悟到作者對生命旅程擁有高度追夢的勇氣與無盡的真愛。
我很高興有此榮幸為尚為的新書提筆寫序,我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熱血與希望,也由衷祝福他的詩文能感染更多時下的年輕人,使這個新的世代,充滿詩書的德行,藉由這本書的誕生提醒我們對生命中的曆程更加珍惜、感恩。
伊夢蘭(中華民國第一位女攝影記者, 現年八十六歲)
推薦序三
五十寒暑的長河嬉遊
前陣子,拗不過內人的溫情邀約,讓已多年不看電視劇的我,情不自禁沉迷在劇情的迷霧中,而且幾乎倒廢寢忘食的田地。一齣好的電視劇,除瞭要編織令人動容的劇情故事外,也要在故事背後溢發溫馨情愫和教化社會的襟懷,纔能彰顯它的獨特與價值。新詩創作亦然,不拘泥於傳統體裁,刻撰優雅溫暖的語匯,纔能展現品味與特色,進而獲得讀者共鳴。
尚為兄繼《藏心》、《鞦韆》、《墨痕》之後,又推陳齣此本新作《愛‧無‧恙》,讓我由衷感佩與驚艷。因為,該係列創作完全展現他儒雅的真情與歲月的反饋;而令我驚艷的是他常能藉由生活周遭事物的敏銳觀察,透過文字的鏇律譜齣一麯麯動人的樂章,加上他對文字的細膩品味以及博學的底蘊總能遊刃有餘地呈現綺麗文采。
我與尚為兄是在軍醫院服役結識,當時他負責全院夥食(職稱為食勤官,夥夫們戲稱吃飯官),一位看似柔弱書生卻成天要麵對圖騰紋身、寢室貼滿慾照的夥伕士兵,以及做完饅頭早餐就整天不見人影的老士官長;對外供餐時又要迎閤政戰主任的刁鑽味蕾,稍不閤胃口即可能遭喝令於餐桌旁當眾罰站受罪。正慶幸自已不是誤闖叢林小白兔之餘,未久卻收到接替他的派令,那時方知不是怕熱就不用進廚房!懵懂之際,尚為兄還安慰我日後不但可吃香喝辣,年終還會有年輕護士邀訪病房耶誕同樂。後來纔知那是精神病房。
尚為兄邀我為這本新作寫序,與其說是基於昔日同袍情誼,不如說是來自無心的戲謔插麯。我曾嚮他嘀咕,為何作品中看不到軍醫院服役期間我們一起走過的足跡?他用略顯滄桑的眼神告訴我:「那就交給你告白吧!」究竟彼段歲月曾遭霸淩委屈?還是情場失意讓他不堪迴首就不得而知瞭。即便如此,我仍非常感激他讓我有機會錶達昔日同袍扶助與激勵的恩澤。
有幸看瞭本書初稿後,發現這本分為三篇章的小冊子處處顯露品味人生百態後的悲喜溫存。從百啖不厭的愛情,到遼寜夜市、圓仔、金城武樹的歌詠;從峨嵋湖的水域的白鷺鷥,寫到齊齊哈爾的丹頂鶴鄉;還有那墜榖玫瑰花瓣和潺潺溪流的對話,到說文解字的拍擊等,著實令人陶醉。我尤其喜歡本書第一篇有關「牽牛花」的愛語、〈船歌〉的鄉愁以及〈木魚答問〉的俏皮對話。
人生活到五十歲會想到什麼?是繼續追逐名利、轉換跑道、縱情生活、還是憤世嫉俗?尚為兄自嘲藉由五十絃的錦瑟驚醒,將貼滿省思圖像的心牆,融匯在這本小冊中,讓更多人得以賞析和分享。
舞颱上演著一幕幕充滿著溫情與感動的精采故事,牽引著觀眾禁錮已久的靈魂和渴望,告訴你我,未完待續。
宋宏日(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總務處採購組組長)
拿到《手機詩》這本書,我第一時間就對它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一種新穎而又接地氣的魅力。我總覺得,詩歌不應該隻存在於厚重的文學作品中,它也可以是散落在我們日常生活裏的點滴。而“手機詩”,似乎就完美地詮釋瞭這一點。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那些在手機上短暫流轉的信息,轉化為具有生命力的詩句?是那些深夜的聊天記錄?是那些朋友圈裏的感悟?還是說,是那些在社交媒體上與陌生人産生的短暫共鳴?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那些能夠引起我強烈共鳴的詩句,那些能夠讓我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生活、審視情感的文字。我希望,《手機詩》能夠成為我手機裏的一抹亮色,在我疲憊的時候,給我帶來一絲慰藉和啓迪。
评分《手機詩》,僅僅是這個名字,就足以勾起我強烈的好奇心。它讓我聯想到,那些在手機屏幕上,閃爍著卻又稍縱即逝的文字。它們可能是即時通訊裏的幾句簡短問候,也可能是社交網絡上的隻言片語,但卻能觸動人心最柔軟的地方。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些碎片化的信息,編織成富有詩意的作品?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讀到那些真正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詩歌,那些不矯揉造作,卻直抵人心的詩句。也許,它們會帶著點屏幕的冰涼,又或許,它們會散發齣比陽光還要溫暖的光芒。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流中,找到那些最純粹、最動人的情感共鳴。這本書,會不會成為我手機裏最值得珍藏的內容?
评分“手機詩”這個書名,就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我對當代詩歌無限的想象空間。我總覺得,詩歌的生命力在於它的時代性和生命力。而“手機”,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普遍的符號之一。它承載瞭我們的信息,我們的社交,我們的情感。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從這個充滿科技感的載體中,挖掘齣詩意的光芒?它是否會捕捉到那種在手機屏幕上,看到心愛之人發來的消息時,內心的雀躍?是否會記錄下,那些在網絡世界裏,因為觀點不閤而産生的爭執,以及隨後而來的反思?我期待著,《手機詩》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現齣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麵貌,以及在科技洪流中,人類情感的復雜與細膩。這本書,或許會成為我重新認識詩歌的一扇窗戶。
评分“手機詩”,這個名字讓我眼前一亮,也讓我的思緒開始飄散。我想象著,那些在手機屏幕上,可能不經意間被捕捉到的瞬間情感,可能是一些簡單的文字,也可能是一些省略的符號,卻能夠引發我們內心深處最強烈的共鳴。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將這些看似平凡的元素,升華為富有藝術價值的詩篇?這本書,會不會是關於我們現代人,在虛擬世界中的情感連接與疏離?會不會是關於那些在手機屏幕前,我們可能默默流下的淚水,或者因為一句鼓勵而重新振作的勇氣?我期待著,在這本《手機詩》中,能夠找到那些能夠觸動我心靈深處的句子,那些能夠讓我重新審視自己情感,審視這個時代的作品。它或許不像傳統詩歌那樣華麗,卻一定充滿瞭真實的生命力。
评分《手機詩》,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先鋒的意味。它挑戰瞭我對詩歌載體的固有認知,讓我開始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詩歌將以何種麵貌存在?我猜想,這本書中的詩歌,或許會非常短小精悍,如同手機屏幕上的彈窗信息,卻能瞬間擊中人心。它們可能沒有冗長的鋪墊,也沒有復雜的隱喻,而是直接、有力地錶達齣某種情感或觀點。我期待著,在《手機詩》中,能夠看到作者對當下社會現象的敏銳洞察,對年輕人情感世界的深刻理解。這本書,或許會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份心靈備忘錄,記錄下那些稍縱即逝的情感碎片,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寜靜與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用“手機”的語言,訴說著“詩”的靈魂。
评分《手機詩》這個書名,在我腦海中勾勒齣瞭一幅極具現代感的畫麵:霓虹閃爍的都市夜景,無數手機屏幕的光芒匯聚成一條流動的河流,而詩歌,就如同漂浮在這條河流上的微小舟楫,承載著人們的情感與思考。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如此快節奏、碎片化的時代裏,提煉齣能夠沉澱人心的詩句。是那些關於通勤路上的匆匆一瞥?是那些在咖啡館裏,偷偷觀察陌生人的片段?還是說,是那些在網絡上,與素未謀麵的人們,因為共同的喜好而産生的短暫連接?我期待著,在《手機詩》中,能夠看到對現代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對人與人之間疏離與親近的深刻洞察。我希望,它能讓我重新審視我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發現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或者,去反思那些我應該改變的地方。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這個時代的靈魂。
评分剛剛翻開《手機詩》,我立刻就被它那奇特的封麵吸引住瞭,一種淡淡的、似乎帶著點電子墨水殘餘的氣息撲麵而來,又有一種不知名的花香在指尖縈繞。我一直覺得,詩歌,尤其是當代的詩歌,總是在嘗試尋找新的載體,新的錶達方式,而“手機詩”這個名字本身就足夠吊人胃口。它是否意味著這些詩句是直接從手機屏幕上摘錄下來的?是某種數字時代的碎片化情感的集閤?還是說,它探討的是手機本身,或者通過手機所連接的那個龐大的、信息爆炸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將冰冷的科技終端,與那些最柔軟、最細膩、最難以捉摸的人類情感交織在一起的。我期待著,在那些或許由屏幕光暈暈染過的文字裏,找到屬於我的共鳴。這種期待,就像在漆黑的夜晚,手中握著一部即將亮起的手機,裏麵藏著你最想看到的信息。或許,裏麵的詩句會帶著點屏幕的冰涼,又或許,它們會散發齣比陽光還要溫暖的光芒,照亮我內心深處那些被遺忘的角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詩歌世界,一個不拘泥於紙張的限製,而是更加自由、更加貼近生活的空間。
评分“手機詩”,這個詞組自帶一種矛盾感,它既包含瞭“手機”這個冰冷的科技符號,又蘊含著“詩”這個溫暖、富含情感的藝術形式。這種碰撞,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我猜測,這本書中的詩歌,可能不像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那種,有著工整的格律和押韻,而是更像是一種情緒的釋放,一種瞬間的靈感捕捉。也許,作者會將生活中那些不經意間閃過的念頭,那些在社交平颱上看到的、引人深思的評論,甚至是一些簡單的錶情符號,都轉化為富有詩意的錶達。我期待著,在《手機詩》中,能夠找到那種“恰好”的句子,那種讀起來會讓你忍不住會心一笑,或者眼眶濕潤的文字。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浩如煙海的信息流中,篩選齣那些最具有生命力的、能夠觸動人心的片段。這本書,也許會成為我手機裏最珍貴的“收藏”。
评分讀到“手機詩”這個名字,我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畫麵,就是夜幕降臨,城市裏萬傢燈火,而傢傢戶戶的窗戶裏,都透齣手機屏幕的光芒。這是一種多麼普遍的景象啊。而這本書,會不會就藏著這些光芒背後的故事?那些在手機屏幕前,我們可能默默流下的淚水,我們可能發齣的感嘆,我們可能悄悄珍藏的喜悅,是否都會被作者巧妙地捕捉和記錄下來?我期待著,《手機詩》能夠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國民情書”,它不一定華麗,但一定真實;它不一定深邃,但一定動人。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即使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羈絆依然存在,即使在數字化的浪潮中,詩意的火花依然可以被點燃。我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用最簡潔、最直接的方式,觸及我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评分拿到《手機詩》這本書,我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是那些深夜裏,我獨自一人,對著手機屏幕,滑動著朋友圈,看著朋友們分享的生活點滴,有時會感到一陣莫名的孤獨,有時又會收獲一絲溫暖。這些“手機詩”是否會捕捉到這種復雜的情緒?它是否會像那些跳動的字符一樣,帶著即時的、原始的衝動,而又在瞬間消逝,隻留下一點點迴甘?我猜想,這本書或許會收錄一些那種“我正在想你”的短信,或者是一些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帶著emoji錶情的簡短感悟。它們可能沒有傳統詩歌的雕琢和韻律,但卻有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一種未經修飾的真實。我會仔細品讀,去感受那些字裏行間的留白,去揣摩那些省略的語調。有沒有一首詩,能夠完美地概括那種在淩晨三點,因為失眠而翻看手機,看到一條舊消息時,突然湧上心頭的萬韆思緒?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的一個精神寄托,在我感到迷茫或者失落的時候,能夠找到一盞指引我方嚮的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