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亂狂飆的毛時代

錯亂狂飆的毛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毛澤東時代,1949年10月1日到1976年9月9日,簡稱毛時代

  歷史無論是古史還是近史,都有一個規律:離政治越近,離真相越遠。

  文革離政治太近,毛澤東的地位、太子黨的接班、無法扼制的貪腐、日益擴大的兩極分化、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人權沒有保障等等現實政治干擾著文革的研究。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形式,思維的改變,從語言開始。文革語言多是兩極化的對立性表達,並嚴重的粗鄙化和野蠻化。罵人成為革命的標誌,「滾他媽的蛋」寫進紅衛兵戰歌。新話的目標就是在窄化思想範圍,到最後讓思想罪消失,因為完全沒有單詞可以去表達它。

  《錯亂狂飆的毛時代》關注的是學界很少注意的課題,如文革研究中政治化、神話化、符號化、民間化,毛澤東的新人理想、江青的審美觀、林彪的諂媚等等。

本書特色

  本書所關注的是學界很少注意的課題,如文革研究中政治化、神話化、符號化、民間化,毛澤東的新人理想、江青的審美觀、林彪的諂媚等等。

作者簡介

啟之

  北京大學文學碩士,《記憶》主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教授。著:《中西風馬牛》、《內蒙文革實錄》、《毛澤東時代的人民電影》;譯:《解釋:文學批評的哲學》(合譯)、《天皇之客:香港淪陷與加拿大戰俘》;□:《中國電影研究資料》(三冊)等。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輯 文革
文革研究雜談
毛澤東的「新人」——從雷鋒到紅衛兵
藍蘋與「自然本色」——江青的審美
藍噴不是藍蘋——江青的筆名考
林彪與諂諛——為「九一三」四十周年而作
春秋大義與「客觀中性」——從《毛澤東最後的革命》談如何寫史
文革題材創作隨感——兼談田建模長篇小說《史跡》
政治符號與被符號————大寨、陳永貴、邢燕子、宋要武
謠言是怎樣煉成的——關於宋彬彬殺人
從官方到民間——王年一的道路與意義

第二輯  思想評論
「義」中的正邪
賣菜大叔與標語口號——哈維爾的發現
自由主義的蘇醒──評《逝去的年代:中國自由知識分子的命運》
「起承轉合」話當年──《記憶中的反右運動》讀後
生駐異滅:弄潮兒的四季歌——被遺忘的牟其中
藝術是怎樣變成垃圾的?——再讀《禁止放映:好萊塢禁片史實錄》
藝術的姿態——「屈膝」、「俯仰」與「站立」
關於于丹「心得」的心得——兼論《百家講壇》及媒介體制
記憶的理由——《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讀書札記
「思痛者」與「思痛文學」——當代文化的另類記憶
「將麥克風交給人民」——口述中的心理學
香蘭自判前因誤,生不當門也被鋤——紀念王年一先生
縱無健筆書青史,不敢心聲付蛀塵——悼向宏
春色誰為主,南北東西路——北京四中雜憶
我書架上的神明
北大三事
我的回扣
學術反腐路漫漫——我的「打黑」  
敬稱、諛稱與「賄賂」
「哥們兒」的異化——女性話語中的男權
關於套話
滑溜溜的委婉——「光榮」「帽子」「因公死亡」
從「這年頭」到「鬼世道」——海峽兩岸的禁忌語
同志ABC
「革命」的用法
改良與革命——評《梁啟超傳》

圖書序言

毛澤東的「新人」

——從雷鋒到紅衛兵

毛澤東說他一生幹了兩件大事,他謙虛了,他還幹了另一件大事:改造人。打敗國民黨蔣介石,搞文化大革命,這兩件事,是硬體,改造人是軟體,沒有這軟體,硬體絕對幹不成。

改造人,一方面是改造舊人,一方面是製造新人。前者人們說得很多了,這裡只說後者。



大凡空想家和革命家都有製造新人的愛好,洪秀全編過一個「十新」的順口溜:「上帝基督住人間,天地新;爺哥帶朕幼做主,朝廷新;父子公孫同做主,天國新;爺媽哥嫂同下凡,天堂新;太平天日照萬方,世界新;天將天兵齊輔佐,爵職新;在地如天聖旨行,山海新;蛇獸伏誅人安妥,臣民新;一統萬年萬萬年,景瑞新,風調雨順天恩廣,萬象新。」在這些重複的、湊數的新氣象之中,有一個「臣民新」。 別的新假的居多,這個新,還多少做到了。太平天國的臣民,能夠相信上帝,迷信天兄天弟;能夠長期地男女分營,實行禁欲;能夠一切繳獲要歸公,奉行聖庫制度。餘此等等,確實史無前例,新,很新。

車爾尼雪夫斯基在他的長篇小說《怎麼辦》裡,專門塑造了「職業革命家」拉赫美托夫這樣的「新人」。拉先生是貴族後裔,但他是個敗家子,小小年紀就散盡了家產,周濟七名窮大學生完成學業。為了瞭解社會,他做過農夫、木匠、石匠、鐵匠、縴夫等多種雜役賤差。他學習刻苦,曾經不吃不喝不睡連續八十二小時讀書。他鍛煉體魄、意志,冬天洗冷水浴,睡光板床、故意睡在倒立著數百個小釘子的床上,弄得床上身上全是血。以為他要自殺的女房東,驚叫著跑去找醫生。當醫生看到他時,他竟淡淡地說,他如此自虐,只是為了看看自己能不能經受住敵人的酷刑。

墨索里尼在製造新人方面也很熱心:「法西斯主義不只是法律的賦予者和機構組織的創立者,而且是精神生活的教育者和促進者。它不僅重新創造人們生活的各種形式,而要重新創造其內容,重新塑造人,塑造性格,塑造信仰。」 列寧似乎也甘落後,他為「星期六義務勞動」叫好,呼喚「新人」的誕生。

杜美在《歐洲法西斯史》一書中談到,西方學界對極權主義的認識包括六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一種類似革命的極權主義意識形態,它確定極權統治的目的並為此而申辯,這個目的是完全的、激進的,且是永久性的、革命的對國家和社會的改造,直至創造『一種新人』,直至達到一種和平的終極狀態(烏托邦式)。」

毛澤東也很想像洪秀全那樣,創造出一個「十新」的世界。他的「五七」烏托邦,比那個落第秀才的幻想更富於誘惑力。墨索里尼和列寧在製造「新人」上下的功夫,也遠不如毛。年輕的拉赫美托夫用睡釘子來考驗自己的革命意志,晚年的毛用游泳,用拔除醫生給他安的管子來表現人定勝天。而這一切,在毛青年時就種下了種子。



一九一七年,二十四歲的毛有了一個大的發現——宇宙的大本大源存在於哲學和倫理學之中:「從哲學、倫理學入手,改造哲學,改造倫理學,根本上變換全國之思想。此如大纛一張,萬夫走集;雷電一震,陰曀皆開,則沛乎不可禦也。」 他所說的哲學,指的是思想,他所說的倫理學,指的是道德。「夫思想主人之心,道德範人之行。二者不潔,遍地皆汙,蓋二者之勢力,無在不為所彌漫也。」 只有改變全國人民的思想道德,才能改變「國人積弊甚深,思想太舊,道德太壞。」的現狀,才是中國的根本出路。

「五四」前後,呼籲改造國民思想者多矣,毛之不同,在於他對人性的獨特領悟:「人者,動物也,則動尚矣。……動以營生也,此淺言之也;動以衛國也,此大言之也;皆非本義。動也者,蓋養乎吾生,樂乎吾心而已。……愚拙之見,天地蓋惟動而已。」 動是人的本性,更是豪傑之士的「人格之源」。但人之動,並不是被客體推動的被動之動,而是主體對客體主動的挑戰和鬥爭。「無抵抗則無動力,無障礙則無幸福」是「至真之理,至徹之言。」 這種鬥爭,這種幸福將隨著客體的阻礙、束縛而增加,而強大。所以,毛轉而謳歌客體給主體帶來的困難:「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蓋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之隔,而風力蓋增其怒號。」

問題是,如果沒有潼關、太華、巫山怎麼辦?那麼,水力之猛之威,豈不是無以彰顯了嗎?換言之,如果沒有抵抗,沒有障礙,那麼,前進之動力、人生之幸福豈不是無處尋覓了嗎?對此,毛做出的回答是:沒有困難、障礙,製造困難、障礙。這正是,毛把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看作人生之至樂的思想根源。一九四九年以後,毛很多超常的、讓人難以理解的做法,也可以從這種哲學裡找到蛛絲馬跡。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