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內隔震建築的發展曆史已逾25年,隔震建築在各種各樣的地震中屢經考驗,其優越的隔震性能已獲得實際驗證。現今,地震波分析技術、結構動力反應分析技術與設計技術均有長足發展與進步,對於大型,復雜結構設計亦足以應付。近年來,除超高層隔震以及中間層隔震結構得到迅速發展外,隔震技術應用於有創意的結構形式(形狀)也遊刃有餘。隔震裝置朝嚮大型化及高性能化的方嚮邁進發展,亦為隔震建築發展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本書宗旨便在於:不僅提供給初次接觸隔震建築結構領域之施工人員與工程監造人員作為參考,同時也替經驗豐富之施工人員與設計人員供給相關最新資料及參考實例,希望本書能夠為JSSI一如既往所提倡的「健全隔震建築結構的普及發展」添磚加瓦。
1. 總則
1.1 適用範圍
1.2 依據標準規範
1.3 用語
2. 品質管理
2.1 品質管理
2.2 品質管理體製
2.3 隔震工程施工計畫書之構成(範例)
3. 製作管理
3.1 隔震支承之製作管理
3.2 阻尼器之製作管理
3.3 預埋闆之製作管理
3.4 設備配管接頭之製作管理
3.5 隔震伸縮蓋闆之製作管理
4. 進場檢查
4.1 隔震支承及阻尼器之進場檢查
4.2 預埋闆之進場檢查
5. 假設工程計畫
5.1 假設工程計畫
5.2 水平束製材
5.3 隔震裝置之保管及保護
6. 隔震層施工
6.1 隔震層之施工流程
6.2 施工順序及注意事項
6.3 預埋闆下部充填工法
6.4 設備配管接頭之施工
6.5 隔震伸縮縫蓋闆之施工
7. 安全管理
7.1 安全管理
8. 施工檢查
8.1 隔震裝置之安裝精度及檢查
8.2 隔震層檢查
9. 竣工檢
推薦語
颱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如何與地震和平共處是颱灣全民的宿命。國內在1999年9月21日發生集集大地震,經曆瞭慘痛的教訓與經驗後,亦迅速發展隔震技術應用於建築物,目前國內工程師對於隔震設計之基本原理已有相當程度的瞭解,然而,對於隔震建築物之施工、管理、檢查與維護仍嫌陌生與不足。日本長年在隔震技術的推廣已相當成熟,在隔震工程的管理維護製度亦發展相當完備,對於處於相似天然條件與産業環境的颱灣而言,目前隔震技術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為瞭避免因施工不當或維護管理不周造成隔震建築物無法發揮預期之設計功能,日本的隔震建築物施工與管理相關規範是值得國內藉鑒學習。
**理論深度,夯實基礎** 雖然這本書的側重點在於施工規範,但其背後蘊含的理論深度同樣令人贊嘆。書中在介紹施工要求的同時,也巧妙地融入瞭相關的力學原理和設計理念。例如,在講解隔震支座的剪切變形控製時,書中會引用彈性力學和材料力學的相關知識,讓我能夠理解這些規範背後的科學依據。這種“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講解方式,不僅幫助我更好地記憶和理解施工要求,更能提升我對隔震技術的整體認知水平。我發現,通過深入理解這些理論基礎,我在麵對一些特殊情況或需要進行技術論證時,能夠更加從容和自信。這本書讓我明白,規範並非是僵化的規定,而是經過科學論證和實踐檢驗的寶貴經驗總結。它幫助我從一個“操作者”嚮一個“思考者”轉變,對隔震工程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评分**初窺門徑,驚喜連連** 翻開這本《JSSI隔震施工規範》,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內容充實,條理清晰。作為一名剛剛接觸隔震技術不久的工程師,我常常在各種技術文獻中迷失方嚮,而這本書就像一座明燈,為我指引瞭前行的道路。從隔震的基本原理、材料選擇,到具體的施工工藝、質量控製,每一個環節都講解得細緻入微,仿佛作者親臨現場,手把手地傳授經驗。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不同類型隔震裝置的優缺點分析,以及在不同工程項目中的適用性,都給齣瞭極具價值的參考。很多時候,我們在麵對復雜的設計和施工挑戰時,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查閱資料,而這本書卻將這些分散的信息進行瞭係統的整閤,大大提高瞭我的工作效率。此外,書中穿插的案例分析,更是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隔震技術的應用場景,並從中汲取靈感。讀完第一部分,我對隔震技術已經有瞭初步的全麵認識,迫不及待地想深入探索接下來的內容。
评分**前沿視野,啓迪思維** 《JSSI隔震施工規範》並非僅僅是操作手冊,它更展現瞭作者對隔震技術前沿發展的深刻洞察。在書中,我看到瞭對新型隔震材料的探討,對智能化隔震監測係統的介紹,以及對未來隔震技術發展趨勢的展望。這讓我意識到,隔震技術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在不斷地創新和進步。通過閱讀這些內容,我的視野得到瞭極大的拓展,也對隔震技術的未來發展充滿瞭期待。書中對於一些尚未普及但潛力巨大的技術,也給齣瞭詳實的介紹,這對於鼓勵技術創新和應用,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隔震性能評估和耐久性研究的部分印象深刻,這錶明作者不僅關注施工過程,更對隔震裝置的長期性能錶現有著深入的研究。這本書鼓勵我們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探索新的技術和方法,以應對日益復雜的工程挑戰。
评分**實操指導,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實際操作者,我最看重的是書籍是否能夠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JSSI隔震施工規範》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書中提供的圖紙、錶格和計算示例,都能夠直接應用於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例如,關於隔震裝置的選型計算,書中給齣的公式和步驟清晰明瞭,我甚至可以直接套用這些模闆來完成初步的選型工作。此外,書中還包含瞭大量的施工現場照片和示意圖,這對於理解復雜的安裝過程非常有幫助。很多時候,文字描述難以完全錶達清楚,而這些圖像化的信息卻能一目瞭然。我還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應急預案”的部分,它考慮到瞭施工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各種突發情況,並提供瞭相應的應對措施。這對於保障施工安全,減少意外風險,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本書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在身邊指導。
评分**細節之處,見真章** 這本書的優秀之處,絕不僅僅在於宏觀的理論框架,更體現在對施工細節的精益求精。在閱讀有關隔震支座安裝的章節時,我被書中對每一個細微操作的強調所震撼。比如,對安裝孔的精度要求,對螺栓緊固的力矩控製,甚至對安裝環境的溫度和濕度都有明確的規定。這讓我深刻體會到,隔震工程的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每一個微小的環節是否到位。書中還詳細闡述瞭隔震裝置的成品檢驗和進場驗收標準,這對於確保工程質量至關重要。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通病防治”的章節,它列舉瞭施工過程中可能齣現的常見問題,並提齣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對於我們一綫施工人員來說,無疑是寶貴的經驗總結,能夠有效避免重復犯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工匠,耐心地教導我們如何將每一個步驟做到極緻,如何纔能建造齣安全可靠的隔震結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