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閤藝術.旅遊.文學
跟著畫傢的腳步,找尋歐洲大地的藝術美好
本書作者是熱愛旅行的畫傢,本書涵蓋她走訪希臘、義大利、法國、英國、瑞士、奧地利、捷剋、德國、荷蘭和土耳其等十個國傢的足跡。作者用畫傢獨特的眼光,以風趣的文字、唯美的圖片和生動的畫筆,帶領讀者漫步在歐洲的人文風景和藝術氛圍中。書中的每個國傢都有一幅作者的寫生作品和步驟解說,並收錄十五幅曆年來的油畫代錶作,是一本結閤藝術、旅遊和文學的精采好書。讓我們跟著畫傢的腳步,發現藝術的感動,找尋歐洲大地的所有美好。
作者簡介
蔡莉莉
積極樂觀、隨和開朗的雙子座。
師大美術係西畫組畢業,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 藝術創作碩士(MFA)、西洋美術史碩士(MA) .獲師大美術係「係展水彩第二名」、「學業優良奬學金」、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美術榮譽奬章」、「傑齣優良奬學金」
.發錶碩士論文「美索不達米亞圓筒印章演變之電腦分析及比較」
.碩士畢業作品入選「第二十四屆颱北市美展平麵美術類」
.得奬作品展齣於颱北市立美術館
.水墨畫入選「第二屆南瀛美展」
.發錶文章於《雄獅美術》第306期
.作品收編於《北美華裔畫傢名人錄》、《中華民國美術傢名鑑》、《颱灣美術年鑑》、《颱灣(當代)女性藝術史》
.受邀參加「美洲.亞洲藝術傢聯展」於美國加州帕沙迪那市
.參展颱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颱北國際藝術節
.1996起與「颱北西畫女畫傢畫會」聯展於颱北市立美術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颱北市政府及各地文化中心
.2009齣版《帶畫去旅行》
.2012第十次油畫個展於颱北福華沙龍
一、希臘
1. 聖多裏尼島的藍與白
2. 米剋諾斯島的鵜鶘
3. 到國傢考古博物館尋寶
4. 風格多變的希臘陶藝
5. 帕特儂神殿空城記
◆ 希臘畫記:河畔窗景
二、義大利
1. 威尼斯的宿命
2. 托斯卡尼的佛羅倫斯
3. 龐貝古城的人形重現
4. 卡布裏島的雷陣雨
◆ 義大利畫記:威尼斯窗景
三、法國
1. 漫步香榭麗捨大道
2. 艾菲爾鐵塔大變身
3. 巴黎聖母院的祈禱
4. 藝術傢的左岸咖啡
5. 楓丹白露宮和巴比鬆派
6. 羅浮宮的鎮館三寶
7. 普羅旺斯山城
8. 普羅旺斯的美食
◆ 法國畫記:賽農剋修道院的紫
四、英國
1. 大英博物館的戰利品
2. 拜訪莎士比亞故居
3. 麗池古堡的迷宮
4. 謎樣的史前巨石群
5. 自從溫特密爾有波特小姐
◆ 英國畫記:英國小窗
五、瑞士
1. 阿爾卑斯山的呼喚
2. 琉森的天鵝
3. 吃在瑞士
◆ 瑞士畫記:藍色綉球
六、奧地利
1. 維也納分離派會館
2. 造訪莫劄特故居
3. 聖沃夫崗湖畔
◆ 奧地利畫記:華麗綉球
七、捷剋
1. 遊走布拉格
2. 聖維特大教堂遇見慕夏
3. 舊城廣場哭泣的鍾
4. 溫泉小鎮喝溫泉
◆ 捷剋畫記:鄉間老門
八、德國
1. 布萊梅的動物樂隊
2. 老鼠城哈美恩
3. 哥廷根的天鵝公主
4. 大學城馬堡
5. 到阿爾斯費爾特找小紅帽
6. 烏茲堡喝葡萄酒
7. 班堡吃德國香腸
8. 紐倫堡的農夫市場
9. 羅騰堡的雪球
10. 海德堡之吻
11. 法蘭剋福的幻想會議
◆ 德國畫記:紐倫堡之屋
九、荷蘭
1. 行船阿姆斯特丹
2. 羊角村的茅草屋
3. 沃倫丹的海邊
◆ 荷蘭畫記:羊角村的綉球
十、土耳其
1. 番紅花城下雪瞭
2. 卡帕多奇亞躲貓貓
3. 蘇丹哈尼古驛站
4. 安塔利亞度假夢
5. 梅夫拉那清真寺和鏇轉舞
6. 艾菲索斯城和阿芙羅迪西亞
7. 伊斯坦堡的神祕探險
8. 吃在土耳其
◆ 土耳其畫記:鄂圖曼古屋
十一、我的畫記
1. 希臘藍窗
2. 希臘晨光
3. 玫瑰琴韻
4. 紫色普羅旺斯
5. 亞耳嚮日葵
6. 沃剋呂湧泉
7. 約剋古城
8. 英國湖區綉球
9. 英國小吧
10. 綉球花與貓
11. 拾鞦
12. 捷剋小鎮
13. 布拉格老藤
14. 羅騰堡蜀葵
15. 鳶尾花
16. 燦爛綉球
17. 百閤花與鸚鵡螺
我對《歐洲畫記》這本書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源於它所營造的那種寜靜而緻遠的氛圍。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能夠沉下心來,與藝術進行一場深度對話,本身就是一種奢侈。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平颱。它不像那些信息量爆炸的快餐式讀物,而是邀請我放慢腳步,仔細品味。我常常會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捧著這本書,在悠閑的音樂中,與作者一同漫步在歐洲的藝術殿堂。他筆下的描述,總是帶著一種淡淡的詩意,沒有生硬的術語,也沒有刻意的賣弄。他隻是用他最真誠的感受,去分享他對藝術的理解。我能從中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執著。這本書讓我明白,藝術不僅僅是為瞭欣賞,更是為瞭滋養心靈,提升境界。它讓我有機會停下腳步,反思自己,也讓我重新找迴瞭那種久違的,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好的追求。這種精神上的收獲,遠比任何物質上的滿足都來得更持久,更珍貴。
评分坦白說,最初拿到《歐洲畫記》這本書,我帶著一種觀摩的心態,想看看作者如何“畫”歐洲。然而,讀過之後,我纔發現,這本書的魅力遠不止於“畫”。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看”的教科書,教會我如何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作者在對每一幅作品的解讀中,都展現齣瞭一種令人驚嘆的洞察力。他不僅分析瞭色彩、構圖、筆觸等技術層麵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他深入挖掘瞭作品背後所蘊含的情感、文化和時代背景。我曾經以為自己對某些名作已經瞭如指掌,但這本書卻能讓我看到全新的視角,發現之前從未注意到的細節。他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於曆史的長河,體驗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藝術魅力。有時,他會以一種戲謔的口吻,剖析某幅畫作的“小心思”,有時,又會以一種莊重而深情的語氣,闡述其藝術價值。這種多變的風格,讓閱讀過程充滿瞭驚喜,也讓我更加期待下一頁會帶給我怎樣的震撼。
评分不得不說,《歐洲畫記》這本書的書寫風格,有著一種獨特的腔調,既不是那種鋪天蓋地的長篇大論,也不是那種過於簡略的隻言片語。作者的文字,如同他畫筆下的綫條一樣,精準而富有錶現力。他總是能用最恰當的詞匯,描繪齣最生動的畫麵,仿佛我能聽到畫中人物的呼吸,感受到畫中場景的氣息。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跟一位博學多識的朋友聊天,他分享著自己的見聞,卻又不顯露絲毫的炫耀。他會不經意間拋齣一個關於曆史的典故,或是對某種藝術風格的獨到見解,讓我時而恍然大悟,時而又陷入沉思。我尤其喜歡他在描述那些宏大的建築群落時,那種既能展現齣其恢弘氣勢,又能捕捉到其中人文關懷的筆觸。他讓我看到瞭那些冰冷的石塊背後,湧動著的是人類的智慧、情感和曆史的足跡。這種將宏觀與微觀相結閤的敘事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瞭層次感,也讓我對歐洲的文化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識。
评分這本《歐洲畫記》給我帶來的,與其說是閱讀的滿足,不如說是一次身臨其境的感官盛宴。從第一頁開始,我就仿佛被一種古老而又鮮活的筆觸所牽引,進入瞭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作者似乎擁有洞悉物體靈魂的能力,寥寥幾筆,就能勾勒齣靜物那沉睡的生命力,或是人物臉上歲月的痕跡。他筆下的每一抹光影,都仿佛經過瞭精心調校,恰到好處地落在那該落的地方,賦予瞭畫麵無盡的深度與呼吸感。我常常會花上很長的時間,盯著畫麵中一個不起眼的角落,想象著陽光是如何在那上麵跳躍,風是如何在那上麵拂過。那些細節,細緻入微,卻又絕不喧賓奪主,始終圍繞著整體的意境展開。更讓我驚嘆的是,作者在色彩的運用上,有著近乎魔術般的技藝。他能將最樸實的顔色,調和齣最動人的韻味,既有古典的厚重,又不失現代的靈動。我能感受到他對藝術的虔誠,對美的極緻追求,這種全情投入,讓我這個讀者也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這不隻是一本書,它是一扇窗,透過它,我看到瞭歐洲藝術的靈魂,也看到瞭作者對藝術最真摯的理解和熱愛。
评分我一直認為,好的作品,不在於它描繪瞭什麼,而在於它引發瞭我們怎樣的思考。而《歐洲畫記》恰恰做到瞭這一點。它不直接灌輸觀念,也不強行解讀,而是通過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我進入一種全新的觀察視角。我發現,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開始重新審視我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一切。路邊的野花,街角的老建築,甚至是手中咖啡杯的紋理,都似乎在嚮我訴說著它們的故事。作者在畫麵中巧妙地融入瞭某種“情緒”,我無法用言語準確描述,但卻能深切地感受到。有時是淡淡的憂傷,有時是盎然的生機,有時是深邃的寜靜。他就像一個技藝精湛的導演,用畫筆調度著每一個場景,讓我隨著他的節奏,一同感受人生的喜怒哀樂。這本書讓我明白,藝術並非高高在上,它就藏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去體會。它教會瞭我如何用更細膩、更敏感的心去感受世界,如何從平凡中品味齣不凡。這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的重塑,一種對美的重新定義,意義非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