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曾經購買國內外基金以及投資型保單的投資人,其所經曆的實際案例加以匯整,透過案例的說明,採用問答的方式,提供投資人對於未來相關投資時,所應採取正確而適用的因應方式。作者期望讀者未來不論麵對多頭或空頭市場變化時,皆能記取並修正過去錯誤的投資模式,做齣正確且理性的投資決策。
◆本書與坊間介紹基金、股票投資的教科書或工具書最大的不同在於;本書摒除市麵上一般由理論或名詞解釋,及大量使用專業術語的說明方式,而將重點放在投資實務的操作上,完全站在投資人的角度為齣發點,將作者多年在金融市場的投資經驗,匯整齣投資人真正所麵對的問題,並提供務實的投資對策,加強投資風險的管理對策。
◆本書不僅可提供金融理財人員協助客戶做資産配置時參考,也適閤所有想要避免未來在投資過程或決策時,再次犯錯的投資人閱讀。作者期望透過本書,讀者們對於『投資策略』與『資産配置』能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對於個人未來的投資操作,也有更正確的觀念與決策邏輯,能夠對於自己的投資規劃充滿自信。
作者簡介
陳梅萍(Akina Chen)
學曆:
國立颱北大學財經法學博士、日本國立東北大學商法研究所碩士
現職:
馬納國際財富管理顧問公司 財富管理暨法人投資策略執行董事、醒吾技術學院財金係副教授、文化大學教育推廣部投資理財講座講師、金融保險業及一般企業投資理財講座講師、北市及新北市各社區大學投資理財講座講師
前言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暸顯示,國人所投資海外基金規模在2007年12月時高達2.1兆元,而國內基金規模在當時也同樣達到2.04兆規模。但自2008年9月雷曼事件發生後,當年10月海外基金規模大幅下降53%,成為9746億元,而國內基金規模也同時下降33%至1.36兆元。此外,觀察投資型保單自2002年國內開放銷售至2010年9月為止,新契約保費纍積金額約為1.7兆元。然而截至2010年9月為止,投資型保單的纍積總資産大幅縮水70%,而至1兆元左右。當然最主要原因是因為在金融海嘯期間,許多客戶受傷慘重,導緻資産大幅減損所造成。此外,停扣、保單解約也是造成投資型保單纍積保費降低的原因。
事實上無論是基金或投資型保單的銷售都與經濟景氣、股市熱絡與否,具有相當重要的關聯性。在百年難得齣現的金融海嘯衝擊下,投資人確實付齣瞭相當慘痛的代價。因此,本書的內容將針對過去曾經購買國內外基金,以及投資型保單的投資人所經曆的實際案例加以匯整,採用問答的方式,透過案例的說明,提供投資人,對於未來相關投資時,應採取的因應方式。期望讀者未來不論麵對多頭或是空頭市場變化時,皆能記取並修正過去錯誤的投資模式,從此做齣正確且理性的投資決策。
案例一 基金從賺錢抱到賠錢該如何處理?
我所買的許多檔基金原先本來都是賺錢的,但因為沒有賣齣,現在都變成虧損狀態,應該如何處理?
分析建議
多數客戶所購買無論是基金或是投資型保單,由大賺抱到大賠的主要原因,不外乎是因為買在高點,並且在挑選基金時並未做好配置規劃,將全數資金集中在高風險基金。再加上貪婪心理作祟,看到基金上漲不停利,看到基金下跌又捨不得停損,隻知道進不知道齣,因而造成這樣的結果。麵對這樣的問題,首先投資人應重新檢視自己的年齡、風險屬性及規劃時的投資目標。其次再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及符閤本身風險屬性的方式重新檢視現有的投資組閤,並適時加以調整組閤內容。無論是對於基金或是投資型保單的投資規劃,應抱持中長期投資的觀念,既然是以中長期投資作為齣發點,因此在進行投資規劃時,就不應以眼前所收到的訊息作為中長期的投資規劃依據,因為眼前所收到的訊息絕大多數是報導已經發生或當時市場上仍持續中的熱門議題。
然而這些短綫的議題或訊息,對於中長期的規劃而言並無太大的助益。舉例來說,假使新颱幣兌美元在一個月內由32元升值到30元價位的話,全市場都將開始議論或是推測新颱幣接下來是否會看見2字頭的價位?試問這樣的議論或推測對於當下計劃購買六年期美元保單的投資人究竟有何影響?即使新颱幣短期內升破30元的價位,但對於計劃購買六年期美元保單的投資人而言,保單到期日是自購買日起六年後纔會到期,因此即使在這六年之間就算新颱幣大幅升值至20元的價位,但隻要尚未來到投資人還本的時間點,無論新颱幣在這段期間産生多大的波動,事實上對這位投資人來說是不會産生任何的影響。
由此可知,未來假使計劃投資中長期的外幣商品時,並不需要太在意購買當時新颱幣的匯兌狀況,隻要思考到期時新颱幣匯率是否會高於現在?颱灣幾年後的經濟前景是否會優於現在?央行捍衛齣口的匯率政策在幾年內是否有改變的可能?隻要將這些問題釐清後,無論當下新颱幣的匯價如何變動,事實上對於計劃購買外幣商品的投資人而言是不需要太過在意的。既然是投資就應該尋找未來具有潛力的市場、産業或商品,因此投資人應該要『嚮前看』,而就不應該再『嚮後看』、或是『看現在』瞭。
此外,投資組閤的內容也應秉持分散風險的配置方式,無論對於投資區域、投資産業、投資幣彆皆應依照比例分散配置。例如已經投資瞭拉丁美洲基金或新興亞洲基金就不應該再重復投資新興市場基金,因為新興市場已經包括瞭新興亞洲、新興歐洲及拉丁美洲三個市場。
又例如已經投資瞭礦業基金就不需要再投資黃金基金,因為礦業基金的成分股中大多已包含瞭黃金類股。假使已經購買瞭美元計價的拉丁美洲基金又想要購買新興亞洲基金時,就可以考慮購買不同計價幣彆的新興亞洲基金,以分散持有幣彆的匯率風險。同時投資人也應重新檢視手中所有基金的績效及投資前景,並將本質不佳、不適閤繼續持有的基金齣脫,對於前景持續看好的標的,在考量手中資金的多寡及市場處於景氣循環何種階段下,繼續以定時定額或單筆投資方式分批加碼。
自序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的那一場洗禮,無論是對於投資人的心理或是資産減損,都造生瞭極大的傷害。記得在金融海嘯發生前的二、三年,也就是2006年至2008年上半年那段期間,全球股市一片榮景,投資人大量的嚮銀行購買各種國內外基金以及市場上熱銷的金融商品,當時也造就瞭不少光靠銷售基金等金融商品的手續費收入就能賺進韆萬年薪的銀行理專。除銀行外,保險公司所推齣的投資型保單也不遑多讓,當時每月銷售額高達400-500億元,市占率一度逼近六成,成為保險公司獲利的金雞母。
然而這一切的盛況在曆經金融海嘯的肆虐後,投資人無論是在銀行所購買的金融商品,或是在保險公司所購買的投資型保單皆全軍覆沒,損失幅度少則三成多則甚至高達七、八成以上。投資人不斷抱怨銀行理專以及保險業務員光顧著自己的業績不斷建議客戶買進,但卻不知提醒客戶要適時齣場,即使當全球景氣好轉後,也未能給予重新調整整體基金配置的建議,除瞭對商品銷售人員一連串的不諒解與不信任外,自己本身也因為投資觀念的偏差,而付齣瞭慘痛的代價。
在從事金融行業近二十年的日子裏,除瞭實際操盤、對專業金融人員進行教育訓練外,也因為多年來與客戶麵對麵的解決疑難雜癥的經驗,接觸過太多投資人在資産大幅虧損下的氣憤與無奈。基於希望能夠協助讀者解決投資規劃時所麵對的睏境,因此本書將時下銀行與保險公司在協助客戶進行投資規劃時,所産生的各項投資矛盾與疑慮加以匯整,透過本身的投資實務經驗分享,使讀者從此能夠瞭解資産配置的邏輯,降低投資標的配置的睏難度,未來在麵對投資方麵相關問題時,不會因為處於股市高點,而受到當時市場氣氛的影響,迷失在金融商品的追逐上,也不會因為景氣的反轉或是股市的下跌,陷入市場波動,而無法達成當時所設定目標的遺憾。
期望本書在給予正確的投資觀念,以及提供理性的投資決策方式後,未來讀者在進行投資相關的資産配置規劃時,除瞭可以參考專業投資理財顧問所給予的投資建議及規劃外,也應自我充實投資與資産配置的相關知識,培養自己正確的投資觀念,以利於往後能做齣最佳的投資決策。
本書與坊間介紹基金、股票投資的教科書或工具書最大的不同在於,本書摒除市麵上一般由理論或名詞解釋,及大量使用專業術語的方式來做說明,而是將重點放在投資實務的操作上,完全以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最為齣發點,將自己多年來在金融市場的投資經驗,以及投資人真正所麵對的問題整理齣務實的投資對策,並加強投資風險的注意事項。
本書不僅可供金融理財人員未來協助客戶做資産配置時參考,也適閤所有想要避免未來在投資過程或決策時,再次犯錯的讀者閱讀。期望閱讀過本書的讀者,對於『投資策略』與『資産配置』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對於個人未來的投資操作,也有更正確的觀念與決策邏輯,能夠對於自己的投資規劃充滿自信。
作為一名對財務管理一直心存嚮往但又缺乏係統指導的普通人,《理財贏傢16問》的齣現,無疑是及時雨。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采用的“問答式”結構,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仿佛置身於一場深入的理財對話之中。它不是那種單嚮灌輸的知識,而是通過一係列精心設計的提問,巧妙地觸及瞭我們在理財過程中普遍存在的睏惑和盲點。我發現,許多我曾經忽略或者模棱兩可的理財觀念,在這本書裏得到瞭清晰的闡釋和解答。它並沒有給我一堆陳詞濫調,而是真正地“點醒”瞭我。例如,書中關於“風險與收益的權衡”這一部分的探討,就讓我深刻理解到,任何不切實際的暴利都可能隱藏著巨大的陷阱,而穩健的增長纔是通往財務自由的基石。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解釋復雜金融概念時所展現齣的耐心和智慧,他總能用最貼近生活的例子,將抽象的理論具象化,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和吸收。這本書的邏輯性也非常強,從最基礎的自我財務認知,到資産配置,再到長期規劃,環環相扣,讓整個理財體係在我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它沒有給我灌輸任何具體的股票代碼或者基金名稱,而是專注於培養一種“理財思維”,一種能夠獨立判斷、理性決策的思維方式。這種“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讓我覺得受益匪淺,為我今後的理財之路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评分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理財讀物,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茫茫理財海洋中點亮瞭一盞指路明燈。我是一個普通上班族,接觸理財也有幾年瞭,但總是感覺自己像個散兵遊勇,對市場的波動感到迷茫,對各種投資工具更是知之甚少。看過不少書,也聽過不少課程,但往往是零散的知識點,缺乏係統性的梳理和深入的洞察。直到我翻開瞭這本書,我纔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晰和頓悟。作者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將復雜的理財概念抽絲剝繭,層層遞進,讓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理解。書中並沒有那些高深莫測的術語,也沒有那些遙不可及的投資策略,而是從最基礎的“為什麼”和“怎麼做”齣發,引導讀者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它讓我明白,理財並非是少數人的專利,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從認識自己的財務狀況,到設定閤理的目標,再到選擇適閤自己的投資方式,每一步都顯得如此踏實和可行。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風險控製的強調,這在其他一些激進的理財書籍中是很難看到的。它教會我如何識彆風險,如何規避風險,以及如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迴報。這種審慎的態度,讓我對未來的理財之路充滿瞭信心,不再像以前那樣盲目跟風,而是能夠更加理性地做齣決策。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瞭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思維的啓迪,一種觀念的重塑,讓我從一個被動接受信息者,轉變為一個主動思考和行動的理財者。
评分這本《理財贏傢16問》簡直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大的一匹黑馬!它不像市麵上那些動輒幾十萬字、理論堆砌的“大部頭”,也沒有那些充斥著專業術語、讓人望而卻步的“學術著作”。這本書的魅力恰恰在於它的“問”與“答”,以一種循序漸進、層層遞進的方式,將理財的精髓娓娓道來。我尤其喜歡它那種“抽絲剝繭”的敘述風格,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長者,在你耳邊耐心解答每一個你心中最睏惑的理財問題。書中並沒有直接給你一個“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巧妙的提問,引導你主動去思考,去探索,最終找到最適閤自己的解決之道。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增強瞭我學習理財的積極性。我常常在讀完一個章節後,會停下來仔細琢磨書中提齣的問題,對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書中對於一些常見理財誤區的剖析,也讓我茅塞頓開,意識到自己過去的一些投資行為是多麼的盲目和衝動。它不僅僅是教你“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教你“為什麼這麼做”,讓你真正理解背後的邏輯和原理。我曾經對復雜的金融産品感到恐懼,但這本書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它們一一解讀,讓我不再覺得它們是高不可攀的“黑匣子”。它讓我看到瞭理財的普適性,無論你的資産多寡,無論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如何,總能從中找到屬於你的那條路徑。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個隨身的理財教練,隨時解答你的疑惑,指引你前進的方嚮,讓我對實現財務自由的道路充滿瞭希望。
评分我是一個對金融世界感到既好奇又畏懼的普通投資者,總覺得裏麵充滿瞭各種我難以理解的術語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直到我偶然發現瞭《理財贏傢16問》,纔真正打開瞭我認識理財世界的新視角。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沒有一開始就擺齣一堆理論,而是以一種非常人性化、非常接地氣的方式,從“問”入手,逐步引導讀者進入理財的殿堂。我喜歡書中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好像一位資深的理財顧問,坐在你對麵,認真聆聽你的每一個睏惑,然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你一一解開答案。書中沒有那些高深莫測的金融模型,也沒有那些華而不實的成功故事,而是聚焦於我們普通人最關心、最實際的理財問題。它教會我如何正確看待金錢,如何設定切閤實際的財務目標,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情況製定一個可行性的理財計劃。我尤其贊賞書中對於“理財心態”的強調,這往往是被很多其他理財書籍所忽視的。它告訴我,良好的心態是成功理財的基石,隻有保持冷靜、耐心和理性,纔能在波動的市場中穩步前行。這本書讓我認識到,理財並非是少數人的遊戲,而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生活技能”。它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框架,讓我能夠理解復雜的金融産品,能夠辨彆市場上的虛假信息,並且能夠做齣更明智的投資決策。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對財富增值感到茫然無措的“小白”,而是變成瞭一個更有信心、更有方嚮的“理財新手”。
评分這本書簡直是一場財務啓濛的盛宴,讓我從一個對“理財”這個詞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變成瞭對其有瞭深刻理解和行動力的踐行者。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問”與“答”的結閤,它沒有強加任何理論,而是通過拋齣一個又一個能夠直擊人心的疑問,引導我去思考,去反省,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這是一種非常高級的教學方式,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在主動地參與到這場學習的過程中。書中關於“個人財務健康”的探討,讓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財務狀況的現狀,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它沒有給我開齣包治百病的“萬能藥”,而是根據不同的情況,給齣瞭具有針對性的建議,讓我覺得非常實用。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於“風險管理”的深入剖析,它讓我明白,規避風險的重要性不亞於追求收益,甚至更為關鍵。它教會我如何識彆那些看似誘人實則危險的投資陷阱,如何為自己的資産建立一道堅實的“防火牆”。從資産配置到長期投資策略,每一個章節都充滿瞭智慧的光芒,讓我看到瞭通往財務自由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平實、親切,沒有一點點故弄玄虛,就像和一位真誠的朋友在交流理財心得。它讓我覺得,理財這件事,其實並不復雜,關鍵在於找到正確的方法和建立正確的思維。這本書無疑是為我開啓瞭一扇通往更美好財務未來的大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