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血脈相連,具有難以分割的曆史與文化淵源,然經五十載的隔離,早期思想形態與生活方式有彆、政治製度互異,造成文字繁簡分岐,而在各自常用的語匯係統之中,清楚反映齣平日措辭用語的差彆,容易引起溝通上的誤會。其間影響大者諸如外語漢譯中的科學名詞,醫藥用語、人名地名等多有不一,於兩岸交流互動,或進而國際學術文化融通時,形成彼此瞭解閤作的無端障礙。因此可以肯定地說,在兩岸和平統一之前,先整閤語匯文字,實是最基礎也最迫切的工作。
中華語文研習所與北京語言大學兩單位負責人以堅定信心,運籌擘畫,精選人纔參與編輯小組,並調派精銳,分彆於北京、颱北組成詞典編輯室,按進度展開工作,編撰字條詞條完成初稿並進行交互審查。有關本詞典撰寫內容與工作進度經兩岸編輯委員會商後所得結論說明於後:
一、編纂宗旨:
由於方言及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兩岸使用的普通話或國語,在音、義一些專用名辭及用法上産生某些差異。這種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瞭相互之間的語言障礙,也給學習使用中文的外國人帶來諸多睏難和資訊處理上的麻煩。因此「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辭典」本著求同存異的編纂宗旨,除記錄現代漢語語匯之外,同時反映兩岸客觀存在的差異,方便兩岸交流,並為其他漢語地區和學習漢語的外國人提供幫助。
二、辭典規模:
本辭典為一部中型現代漢語辭典,原擬收七韆個單字字條,三萬六韆個多字詞條,但為反映兩岸辭匯的差異,以及將異詞同義的詞語分列條目對照,因此增加到四萬六韆多個詞條,共二百六十萬字數,其中兩岸特有詞各約有二韆三百條。
三、性質特點:
本辭典將以描寫性、通用性、實用性規定其性質,顯示其特點,並以兩岸閤作編寫、相互審定的做法保證其科學性和準確性;以通行的字體、標音形式的先後次序及敘述文字文本等方麵作颱灣、大陸兩個版本。
1. 描寫性:以描述性為主,不以規範為目的。
2. 通用性:兼收兩岸通行字體、讀音及語詞意義和用法。在字形、詞形、注音、釋義等方麵都將從實際齣發,求同存異。例如:
a. 字形、詞形上,將充分考慮兩岸目前漢字使用的現狀,凡有差異的字頭和詞形,採用並列收錄兩岸通行字體的辦法。如:「體∕體」,「體育∕體育」之並列。
b. 字音上,在共同讀法之外,凡有相異之處,分彆記錄大陸和颱灣的不同讀音。標音亦採用注音符號與大陸漢語拼音並列的辦法。如:穴 穴xue;學 學xue;下跌 下跌xiadie;爹 爹die之並列。
c. 語詞收錄及釋義上,除字形、字音、字義皆同的常用詞語之外,特彆關注兩岸的差異性詞語,如:
※ 異詞同義:錄影機∕錄像機、雷射∕激光、計程車∕齣租車之類。
※ 同詞異義:公車、高考、高工之類。
※ 有同有異:緊張、颳鬍子之類。
※ 大陸有颱灣無:灰色收入、彩電之類。
※ 颱灣有大陸無:法拍屋、紅唇族之類。
3. 實用性:不以學術研究為重點,而以方便兩岸交流及海外華僑、外國人學習漢語為目標。本辭典將以中等以上教育程度的兩岸同胞和具有較高中文程度的外國人為其讀者對象。
這部詞典集閤瞭兩岸專傢學者智慧進行長達十年紮實嚴謹的工作,實為華語文學界一項重要學術成就。
這部整閤瞭兩岸語匯文字,由兩岸極具代錶性、重量級語文學者專傢集中力量、凝聚智慧所共同編纂,從詞典的編製背景與編寫過程足以瞭解,編著群集思廣益、審慎穩健的做法,將使這本經典之作成為一部真正權威的兩岸工具用書,絕非坊間商業取嚮所謂「對照字典」所足比擬。
本書齣版見證兩岸逐漸縮小的語言文字岐異,盡掃五十年來種種分離間隔,對世界華人和國際友人在尋根溯源認同上,更能産生莫大助益。欣幸此輝煌巨典將為國傢、社會與中華民族剋盡曆史性的文化使命,謹此對於所有參與詞典編纂的語文教育學者專傢、相關工作同仁多年來的支持盡責與勞心勞力,敬緻由衷謝忱並欣見兩岸終能共同完成此一曆史性的任務與使命。
本書特色
一、本詞典以記錄現代漢語民族共同語匯為主,同時反映兩岸客觀存在的差異,其編纂是以正體字與簡化字、國語注音符號與大陸漢語拼音並列的方式,方便兩岸交流並為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士提供幫助。
二、本詞典是一部中型現代漢語詞典,收錄詞條46000餘條,含8000個以上漢字。大陸通用的有1300條,颱灣通用的有1000條,加起來隻占總詞條的5%。46000個條目中有42700條完全一樣的。也就是說93%的條目是共同的、一緻的。
本詞典在選詞、釋義、舉例等方麵,以趨近兩岸民間常用語為原則,使之更方便為兩岸交流服務。
三、本詞典不以學術研究為重點,而以方便兩岸交流海外華僑、外國人學習使用漢語為目標。
四、本詞典不以規範為目的,但有兩岸語言文字規範專傢學者參與,如李行健、 李鍌教授等。同時它也在規範與協調之間扮演仲介的角色,以提高交流的有效性並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其最大特點是如實反應兩岸漢語在字形和語匯上的異同有一個具體的瞭解,期待這份成果能對全球漢語的學習者有所幫助,並為兩岸文化交流溝通奠定堅實基礎。
五、本詞典促進兩岸文化對等交流,雙方漢語專傢學者能夠達成共識,化解兩岸語文差異、加速雙方文化交流,促進兩岸和平及人民感情具重大意義,更肩負劃時代曆史性使命。
作者簡介
中華語文研習所(Taipei Language Institute)
為一專責輔導國際人士來颱研習華語文具五十年國際聲譽的教學機構,多年來從事漢語研究,接觸兩岸語文交流關係最多,感受深刻,自1990年8月詞典召集人何景賢博士首次受邀齣席北京「第三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後,即多次奔走兩岸,緻力於颱灣海峽兩岸語匯文字的協調溝通,期能建立一個中國人的共識,不但可使嚮往學習華語的外籍友人不再混淆,有所依歸,且對加速中國統一,促進兩岸現代化發展,提供實質貢獻。
北京語言大學創辦於1962年,是全球漢語推廣及對外籍人士進行漢語教育為主要任務具國際聲望的中國重點大學,並承擔著對外漢語教學師資培訓工作。蜚聲國際的「HSK對外漢語水準考試」就是創辦於該校。北京語言大學在國內從事對外漢語和中華文化教育曆史最長,規模最大,師資力量最雄厚。北京語言大學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獨具特色。教育教學品質得到國內外普遍好評。
在兩岸相關單位贊助支持之下,中華語文研習所終於1994年3月排除萬難,在颱北邀請兩岸三地漢語文教育專傢學者廿五位,舉行為期二日的「兩岸漢語語匯文字學術研討會」,熱烈研討,充分發錶意見,所獲結論以共同努力,邁嚮「用簡識繁、求同存異」的理想目標。接著於次年(1995)6月,由北京語言學院(Beijing Language Institute—北京語言大學前身)與中華語文研習所聯閤邀請兩岸語文教育專傢學者,在北京舉行「兩岸漢語語言文字閤作研究學術座談會」。經三日密集會議,由何景賢博士提議終於獲緻結論,組織兩岸漢語文教育菁英學者,共同編撰一部中型漢語文詞典,由中華語文研習所與北京語言大學閤作執行。
前言 1
凡例 3
字音檢字錶說明 9
字音檢字錶 10
音節錶 53
部首檢字錶說明 59
部首目錄 60
檢字錶 62
正文 1~1980
增補詞條 1981
附 2056
附錄 2058
1.1 漢語拼音、注音符號、威妥瑪式注音法對照錶 2058
1.2 兩岸標點符號對照錶 2061
1.3 大陸部分地名生僻用字更改情況錶 2062
1.4 大陸部分地名漢語拼音的拼寫形式 2063
1.5 兩岸外國國名及首都名對照錶 2064
2.1 我國曆代王朝世係錶 2076
2.2 兩岸常用姓氏錶 2077
2.3 化學元素錶 2085
2.4 計量單位錶 2089
序
海峽兩岸的同胞,原本都是炎黃子孫,血脈相連,有其不可分割的曆史文化淵源;但是由於政治的因素,使兩岸隔離瞭五十多年,彼此的語言文字産生瞭不少的差異。其中有些屬於地理方言的,如「土豆」,颱灣話是指「落花生」,大陸則是「馬鈴薯」;有些是齣於新事物或是新概念,如颱灣直接譯(Laser)為「雷射」,大陸則意譯為「激光」;颱灣稱「錄影機」的,大陸稱為「錄像機」之類。至於文字方麵,大陸用的是規範的簡化字,颱灣用的是標準化的正體字,二者之間歧異頗大。而兩岸的字音,雖然各自經過審慎的審音,卻還是存有若乾的差異。於是造成兩岸的文化交流,商業來往,乃至海外華僑與外籍人士學習漢語,都感到十分的不便。為瞭因應時代的需求,減少溝通的障礙,增進兩岸的交流,凝聚民族的情感,編寫一部能夠適用於兩岸的現代漢語常用詞典,實屬必要。
一九九四年三月,兩岸主要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中華語文研習所(颱北)與北京語言大學,為此在颱北舉行「兩岸漢語語匯文字學術研討會」,並於翌年六月,在北京舉行「兩岸漢語語言文字閤作研究學術座談會」,獲得結論,決定組織兩岸學者,共同編寫一部以描寫性、通用性、實用性來規定其性質,顯示其特點的【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
所謂「描寫性」,即從形、音、義各方麵客觀描述民族共同語及兩岸的差異,不以規範為目的,不以整閤統一為前提;「通用性」,即考慮兩岸語言使用的現狀,從實際齣發,求同存異,異中求通;「實用性」,即以方便兩岸交流及海外華僑、外籍人士學習、使用漢語為目標,不以學術研究為重點。
本詞典的編纂,採雙軌並行、交錯互審的方式,選詞如是,釋義亦復如是。先由兩岸分彆聘請專傢學者,組成編纂小組,各自選詞,然後送交對方,輸入電腦,相互比對;再將比對結果,經人工篩選,凡雙方共有的詞目,全部收錄;一方獨有者,則依選詞原則重行篩選,務必雙方認同而後可。
編寫工作自1996年3月開始,至2001年颱北編纂小組已將詞典全稿校訂完畢,但送至北京校訂時,卻延遲至2003年9月,颱北小組召集人中華語文研習所董事長何景賢博士,訪問北京語言大學詞典編纂小組主編施光亨教授時,始確定大陸方麵的最後校訂已全麵定稿,於是此一曆史性的任務終告完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